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1978:买四合院娶女神成文豪 > 第188章 人民文学联络函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八日,愿竖起驼色羊绒大衣的领子,随着稀疏的人流,走进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受理大厅。

许愿径直走向“发证”窗口。窗口上方挂着一块小小的红色指示灯牌,显示着“正在办理”。玻璃后面,一位穿着警服、面容严肃的中年女民警正低头核对着什么。许愿将那张一个月前领取的、盖着“受理专用章”的淡黄色回执单,从大衣内袋里取出,平整地塞进窗口下的凹槽。

女民警头也没抬,接过回执单,对着电脑屏幕上的信息仔细核验。她的手指在键盘上敲了几下,发出清脆的嗒嗒声。片刻,她起身走向身后那一排排深绿色的铁皮档案柜,熟练地找到一个格子,抽出一个牛皮纸档案袋。她回到窗口,从袋子里取出一本深枣红色、印着庄严国徽的小本子,再次与回执单和屏幕信息进行最后的比对。

时间仿佛被拉长,每一秒都能听见墙上石英钟指针走动的细微声响。终于,她拿起一枚刻着“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发证专用”字样的钢戳,蘸了印泥,在那本枣红色小册子的某一页上用力压了下去。“咚”的一声轻响,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感。

“许愿?”她终于抬起头,目光透过玻璃窗看过来,例行公事地确认。

“是我。”许愿应道。

女民警将那小本子和回执单一起从窗口推出来:“护照拿好。核对一下个人信息。”

许愿拿起那本还带着钢印余温的护照。沉甸甸的,枣红色的封皮质感硬挺,正中的国徽浮雕凸起,摸上去有一种庄重的仪式感。他翻开第一页,自己的黑白标准照贴在右侧,照片下方打印着姓名、出生日期、出生地、签发地点(北京)、签发日期(1994年12月8日)以及有效期五年。护照号码是一串醒目的红色数字。刚刚盖上去的朱红色发证印章,油墨还未干透。

“谢谢。”许愿仔细合上护照,将其妥善地放回大衣内侧的口袋,贴胸放好。那一刻,仿佛有一道无形的门,在面前缓缓开启了一条缝隙。

他没有多做停留,转身走出大厅。冷风扑面,他却觉得心口那块微微发烫。

半小时后,许愿走进了熟悉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大楼。楼道里依旧弥漫着书籍和纸张特有的陈旧墨香,与出入境大厅的气息截然不同,这里是他的精神故园之一。他轻车熟路地来到叶冰如的办公室外,门虚掩着。他敲了敲,里面传来叶冰如略带沙哑的声音:“请进。”

推开门,叶冰如正伏案审稿,鼻梁上架着老花镜,眉头微蹙,手边一杯浓茶冒着袅袅热气。听到动静,她抬起头,见是许愿,脸上立刻露出笑容,习惯性地用手指抬了抬镜框:“哟,小许?护照下来了吗?”

许愿笑了笑,只是走到她办公桌前,从大衣内袋里取出那本崭新的枣红色护照,轻轻放在摊开的稿纸旁边。

叶冰如的目光落在护照上,那抹枣红色在堆满稿纸和书籍的办公桌上显得格外醒目。她愣了一下,随即放下手中的红蓝铅笔,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些,变得郑重起来。她拿起护照,翻开来,仔细地看着里面的信息,特别是那枚新鲜的签发章。看了好一会儿,她才轻轻合上护照,抬眼看着许愿,眼神里交织着复杂的情绪——有欣慰,有不舍,也有一种见证成长的感慨。

“办下来了就好。”她轻轻吁了口气,像是感叹,又像是确认。她没多问什么,只是利落地站起身,“你等着,我这就去找总编。”

叶冰如拿着那本护照风风火火地出去了。办公室里很安静,只能听到窗外隐约传来的市声和走廊里遥远的脚步声。许愿坐在墙边的沙发上,手指无意识地划过磨得发亮的皮革扶手。大约过了十来分钟,走廊里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叶冰如回来了,手里除了护照,还多了一张印着“人民文学出版社”鲜红抬头的公函纸。纸上已经写满了字,末尾盖着出版社硕大的公章和总编的私人签名章,墨迹犹新。

“给,”她把护照和公函一起递给许愿,“总编一听是你的事,二话没说就签了。还嘱咐你在外注意安全,按时回来,社里一大摊子事等着你呢。”

许愿接过那张联络函。公函用语正式而简洁:

致有关方面:

兹证明许愿同志(护照号码:xxxxxx)系我社资深作家、编辑,应英国相关文化机构邀请,前往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文学交流与创作研讨活动。此次交流有助于促进中英文化交流,亦有利于我社出版业务的国际拓展。

请予接洽为盼。

此致 敬礼!

人民文学出版社(公章)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八日

在“为期三个月”这几个字下面,还用笔轻轻划了一道线,以示强调。有了这份盖着大红公章的联络函,他这次的英国之行,就不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带上了半官方的色彩,无论是签证还是在外活动,都会方便许多。

“谢谢叶姐。”许愿将联络函仔细折好,和护照一起收好。这份沉甸甸的信任和支持,他心领了。

“谢什么,争光是真格儿的。”叶冰如摆摆手,重新坐回稿子前,戴上老花镜,语气恢复了平时的干脆,“去吧去吧,我这儿还一堆活儿呢。路上一切当心。”

离开出版社,许愿直接让出租车开往首都国际机场。

他在国际航班售票窗口前排队,透过玻璃窗看着屏幕上不断刷新的航班信息。轮到他的时候,他将护照递进去。

“您好,买一张最近去英国伦敦的机票。”

售票员是个年轻的姑娘,接过护照熟练地查询起来。“中国国际航空cA937,明天下午一点二十起飞,经停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沙迦,抵达伦敦希思罗机场是当地时间第二天上午九点十五分。飞行加转场时间大约十六个小时。经济舱票价人民币九千二百元。”

近万元的票价,在这个年代无疑是巨款。许愿面色平静地点点头:“可以。”

付钱,出票。一张硬质的蓝色机票递到他手中,上面印着航班信息和他的名字拼音。握着这张小小的机票,跨越欧亚大陆的旅程变得无比具体。

走出航站楼,寒风凛冽。许愿站在空旷的广场上,从另一个大衣口袋掏出一个沉甸甸的黑色“大哥大”,拉出长长的天线。他按下一串早已熟记于心的上海号码,听筒里传来漫长的“嘟——嘟——”声。那时候的国际长途,信号总带着一种遥远的、不真切的嗡鸣。

响了七八声,就在许愿以为没人接听准备挂断时,电话被接起来了。那头传来一个温和而略带警惕的女声,带着明显的上海口音:“喂?许愿吗?”

“龚雪,是我,许愿。”许愿对着话筒说道,声音不自觉地在风里提高了一些。

“和你说点要紧事。”许愿顿了顿,组织了一下语言,“我明天下午的飞机,去英国,伦敦。人民文学杂志社里安排的交流活动,大概要去三个月。”

“英国?那么远的地方!”龚雪的声音里透出惊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怎么这么突然?一切都准备好了吗?那边天气听说很阴冷的,衣服带够没有?”

“都准备好了,放心吧。”许愿的声音尽量放得平稳,“我准备投稿一部作品,比较急。到了那边我会再想办法联系你。跟你报个平安,也跟你说一声,这三个月我不在国内。”

“哦哦,好的呀,安全要紧。”龚雪的语气里多了几分理解,“你一个人在外面,一定要注意安全,万事小心。听说外面……也挺复杂的。”她顿了顿,轻声补充道,“早点回来。”

“我知道。会小心的。”许愿听着那遥远的叮咛,心里泛起一丝暖意,“事情一办完就回来。大概……明年开春就能回上海。”

“好呀,那我等你回来。路上顺利。”她的声音温柔而熨帖。

“嗯,再见。”

“再见。”

通话结束,许愿按下结束键,“大哥大”的屏幕暗了下去。他收起天线,将这块沉重的“砖头”揣回兜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