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1978:买四合院娶女神成文豪 > 第92章 夫妻隔阂

1978:买四合院娶女神成文豪 第92章 夫妻隔阂

作者:老黑与宸宸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0 23:35:04

一九八一年四月初的北京,许愿坐在南锣鼓巷四合院的书房里,他落下《明朝那些事儿》最后一个句号,笔尖在稿纸上洇开一小团饱满的墨迹,如同跋涉万里后终于抵达终点时,心头落下的那颗沉甸甸的、混合着疲惫与巨大成就感的石子。

一百五十万字。

从朱元璋的濠州孤影,到崇祯煤山的凄凉末路。两百七十六年的风云激荡,无数帝王将相的权谋起伏、英雄草莽的血泪悲歌,此刻都凝固在这厚厚一摞、散发着墨香与汗水的稿纸之中。他长长地、无声地吁出一口气,身体向后深深陷入宽大的花梨木椅背,手指因为长时间握笔而微微僵硬酸痛,但一种前所未有的、近乎虚脱的满足感,正从四肢百骸缓缓升起,充盈着整个身心。仿佛卸下了背负经年的重担,又像是亲手完成了一项浩大工程的建筑师,对着落成的巨构,只剩下纯粹的、不掺一丝杂质的释然。

屋子里静得能听见暖气管里水流细微的咕噜声。往日这个时候,若林小曼在家,厨房里该响起锅碗瓢盆的碰撞和饭菜的香气了。但此刻,厨房冷锅冷灶,蒙着一层薄灰。巨大的满足感退潮后,一种更深沉的空旷感,悄无声息地弥漫开来,填补了每一寸空间。他小心翼翼地将手稿整理齐整,用细麻绳仔细捆好,装入一个半旧的帆布提包。沉甸甸的分量,是心血与时间的重量。

人民文学出版社后楼那间熟悉的办公室里,日光灯管发出嗡嗡的声响。叶冰如接过许愿递来的帆布包,掂量了一下那惊人的厚度,镜片后的眼睛瞬间亮了:“嚯!真成了?”她迫不及待地解开麻绳,抽出最上面一沓稿纸,目光飞快地扫过标题页,落在开篇那几行字上:

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这位曾叫朱重八、做过和尚、当过乞丐的放牛娃,此刻站在权力的巅峰,俯瞰着他亲手打下的江山。他大概不会想到,他开创的这个王朝,日后会如此波澜壮阔,又如此令人扼腕叹息……

叶冰如的阅读速度极快,眼神却越来越专注,呼吸也渐渐屏住。她翻过一页,又翻过一页,完全沉浸在许愿用那支惯用的钢笔勾勒出的、既鲜活生动又鞭辟入里的历史画卷里。朱元璋的杀伐决断、永乐大帝的雄才大略、于谦的力挽狂澜、张居正的锐意改革、海瑞的刚直不阿、魏忠贤的权倾朝野……一个个名字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带着体温、带着脾性、带着时代烙印的鲜活人物,在她眼前上演着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大戏。

办公室里只剩下稿纸翻动的沙沙声,以及叶冰如偶尔发出的、极轻的吸气或感叹。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窗外的天色彻底暗了下来。叶冰如浑然不觉,直到一口气读了近二十页,才猛地抬起头,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惊艳与震撼。

“小许!”她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这写法…绝了!跟以前的《三体》、《钟鼓楼》完全不是一个路子!嬉笑怒骂,举重若轻,把几百年风云揉碎了掰开了讲,还讲得这么透,这么活!”她拍着稿纸,“这开篇就抓人!好!太好了!”她霍然起身,“你在这儿等着!我马上去找老总(总编)和几位副总编!这事儿不能拖,得立刻开会!”

叶冰如风风火火地抱着那沉重的帆布包冲出了办公室,留下许愿独自坐在原地。出版社走廊里传来她急促远去的脚步声。许愿望着窗外灯火阑珊的城市,叶冰如那兴奋的肯定还在耳边回荡,但心头那阵因巨大成就带来的短暂暖意,却很快被一种更深的寂寥覆盖。这寂寥,与这空旷的办公室无关,与窗外的万家灯火也无关。

回到南锣鼓巷的四合院,已是晚上九点多。院子里一片漆黑,只有书房窗户透出一点昏黄的光。许愿推开院门,意料之中的冷清扑面而来。他走进正房,打开灯。八仙桌上蒙着薄灰,他走到厨房,拉开冰箱门——里面空空荡荡,只有半块干硬的面包和几个孤零零的鸡蛋。灶台冰冷。

林小曼又没回来。

自从去年底,她凭借过硬的业务能力,被选拔调入中国东方歌舞团——这个代表国家最高水准、承担大量重要外事演出任务的顶尖团体后,“家”对于她,就成了一个短暂停留的驿站。排练、巡演、集训、出国访问……日程表排得密不透风。起初是几天不见,后来是十天半月,如今,许愿掰着手指算,上一次见到她清晰的面容,还是在半个月前一个匆匆的凌晨。她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来取换洗衣物,天不亮又赶去机场,奔赴东南亚某国的文化交流演出。

许愿坐在冰凉的八仙桌旁,给自己倒了杯凉白开。水很凉,顺着喉咙滑下,一路冷到胃里。他想起上次争吵,也是在这张桌子旁。

那是林小曼难得在家的一天。许愿看着她眼下的乌青和明显清减的脸颊,心疼又带着压抑不住的不满:“小曼,东方团是好,可这也太熬人了!你看看你,都瘦成什么样了?一个月能在家吃几顿安生饭?”他试图握住她的手,却被她轻轻抽开,继续低头整理演出用的头饰。

“团里现在重点培养我,好几个新剧目我都是A角,机会难得……”她没抬头,声音有些疲惫。

“机会机会!家里就不需要你吗?”许愿的声音不由得提高,“我们是两口子!不是旅馆老板和房客!你当初在北京歌舞团不是挺好?离家近,也没这么累!安安稳稳的,不好吗?女人家,相夫教子才是本分……”

“啪!”

林小曼猛地将手中的珠花拍在桌上,抬起头,眼中是许愿从未见过的锐利和受伤:“许愿!什么叫‘女人家的本分’?我跳到东方团,这是事业!不是玩票!相夫教子?我们现在有孩子吗?就算有,我就该把自己绑在家里,围着灶台和孩子转吗?”她的声音微微发颤,“当初你写作的时候,没日没夜,我抱怨过一句吗?我是不是把家里照顾得好好的?现在轮到我了,为什么就不行?”

“这不一样!”许愿有些烦躁,“我写作是在家里!你这一出去就是十天半月,天南海北,甚至国外!家还像个家吗?”

“家?”林小曼环视着这间他们亲手布置、如今却显得格外空旷的房子,嘴角泛起一丝苦涩的笑意,“许愿,家是两个人的。不是你一个人写累了,回来有口热饭吃、有张干净床睡的地方。我也需要有我的天地,我的价值,不是只作为‘许愿的太太’存在!”

那场争吵最终以林小曼的沉默和第二天更早的离去告终。自那以后,一种无形的隔阂便悄然滋长。电话里,她的声音依旧温柔,却少了往日的亲昵和絮叨,多了几分公式化的问候和匆忙的挂断。偶尔回来,两人之间也弥漫着一种小心翼翼的客气,仿佛生怕触碰那根已经绷紧的弦。她似乎有意识地保持着距离,将更多的精力投入了那个光鲜亮丽却又异常忙碌的舞台世界。

许愿理解她的追求,也欣赏她的才华和倔强。

许愿期待着“相濡以沫”平凡生活的自己,正被一种巨大的失落和无力感啃噬着。他渴望的温暖烟火气,似乎正在被林小曼越来越璀璨的舞台光芒所驱散。他守着这座精心修缮的四合院,守着《明朝那些事》完稿的巨大成就,却感觉守着一座越来越空旷的城池。

桌上的电话铃声骤然响起,划破了死寂,吓了许愿一跳。他定了定神,拿起听筒。

“喂,小许啊?”是叶冰如的声音,带着工作特有的利落和一丝兴奋后的余韵,“会开完了!老总和几位副总编看了开篇,评价非常高!都说你这写法是开了通俗讲史的先河,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市场潜力巨大!决定特事特办,加急走流程,争取最快速度安排出版!你就等着好消息吧!”

“太好了,谢谢叶老师。”许愿的声音平静,听不出太多波澜。巨大的喜讯传来,此刻却像投入深潭的石子,只激起了一圈微弱的涟漪,很快便被更深的寂寥吞没。

“谢什么!是你的稿子好!”叶冰如听出了他语气里的异样,“怎么了?听起来没什么精神?稿子完成了,该高兴才是啊!小曼呢?让她也高兴高兴!”

许愿握着听筒,目光扫过空荡荡的客厅,那台沉默的电视机屏幕映着他孤寂的身影。他张了张嘴,最终只化作一声低低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叹息:“她…还在团里忙。叶老师,辛苦您了,出版的事您多费心。”

挂了电话,书房里重新陷入一片沉寂,比刚才更加厚重。巨大的事业成功与摇摇欲坠的情感生活,像两条冰冷的铁轨,在他脚下无限延伸,通向不可知的远方。他走到书案前,拿起钢笔,铺开一张新纸,却久久无法落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