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1978:买四合院娶女神成文豪 > 第79章 读者见面会

1978:买四合院娶女神成文豪 第79章 读者见面会

作者:老黑与宸宸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0 23:35:04

1980年9月中旬,整个文化界却被一股持续升温的热浪席卷。这股热浪的核心,正是许愿的《牧马人》。电影上映不到一个月,

观影人次竟如滚雪球般突破一亿大关!这个数字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炸得各大报纸头版头条硝烟弥漫。

《人民日报》在头版右下角刊发短评《人民需要这样的精神食粮》,盛赞影片“以质朴的情感、崇高的理想主义,深深打动了亿万观众的心”。《光明日报》文艺版整版刊发《〈牧马人〉现象启示录》,分析其成功在于“真实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生活的渴求”。《文汇报》则用套红标题打出《一亿人次的感动!〈牧马人〉书写中国电影新传奇》……一夜之间,“牧马人”、“许愿”、“李秀芝”、“许灵均”成了街头巷尾最热门的词汇。胡同口的老太太摇着蒲扇,能聊上半天“李秀芝那闺女多贤惠”;工厂食堂里,工人们端着饭盒争论许灵均该不该回北京;大学校园的宣传栏前,更是挤满了抄写影片经典台词的学生。

这巨大的声浪,终于裹挟着不容置疑的指令,拍到了许愿面前。

北京作协的会议室里,烟雾缭绕。作协党组书记、一位头发花白、穿着笔挺中山装的老同志,将一份盖着鲜红大印的通知推到许愿面前,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喙的分量:

“小许同志啊,形势喜人,形势也逼人啊!”他呷了口茶,镜片后的目光锐利,“《牧马人》影响太大了!亿万人民的喜爱,这是对你创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首都文艺工作的鼓舞!现在,人民群众的呼声很高,强烈要求能见到作者本人,能拿到作者亲笔签名的原着!”

他敲了敲那份通知:“经研究决定,由作协牵头,联合新华书店总店,在王府井新华书店举办为期三天的‘《牧马人》读者见面暨签名售书活动’。时间就定在下周三到周五!这是政治任务,也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必要举措!你必须出席,而且要拿出最好的状态!”

许愿看着通知上“必须出席”、“满足读者需求”等字眼,又看看书记严肃而期待的脸,知道推脱已是徒劳。他默默地点了点头,心中却如同压上了一块巨石。他几乎能预见那将是什么场面。

三天后,清晨七点,王府井大街还笼罩在薄薄的晨雾中。然而新华书店那栋敦实的苏式建筑前,早已是人头攒动,蜿蜒的队伍从书店大门一直排出去,拐进了旁边的胡同,又沿着东长安街延伸了近百米!黑压压一片,望不到头。男女老少皆有,穿着蓝灰黑为主的衣裳,手里紧紧攥着《牧马人》的小说单行本或刊载过连载的旧杂志。空气里弥漫着期待、焦灼和一种近乎朝圣般的激动。维持秩序的公安和书店工作人员拿着喇叭,声嘶力竭地喊着,声音却被巨大的人声淹没。

八点整,书店厚重的木门缓缓打开。人群瞬间爆发出巨大的声浪,如同开闸的洪水,秩序一度濒临失控。在十几个工作人员的拼力开道和护卫下,穿着普通白衬衫、藏蓝裤子的许愿,才得以艰难地穿过人墙,挤进书店一楼临时辟出的签售区。

签售台设在原本卖文具的柜台区域,后面拉着一条醒目的红色横幅:“热烈祝贺《牧马人》破亿!作家许愿签名见面会”。叶冰如作为出版社代表,早已等在那里,神情凝重中带着一丝紧张。看到许愿安全抵达,她才松了口气,迅速将几摞小山般的《牧马人》新书堆到桌上,又拧开两瓶英雄牌蓝黑墨水,放在许愿手边。

许愿刚坐下,人潮便汹涌而至。无数双手伸过来,无数本书递到眼前,无数双眼睛热切地注视着他。空气瞬间变得浑浊而燥热。

“许老师!给我签个名!”

“许愿同志!我太喜欢李秀芝了!”

“许作家,许灵均最后回草原了吗?”

“能写句祝福吗?写‘送给爱看书的小兰”

声音如同海啸般从四面八方涌来,几乎要将人吞噬。许愿定了定神,拿起第一支吸饱墨水的钢笔。笔尖落下,在扉页签下“许愿”二字。刚写完,书就被抽走,另一本又塞了进来。没有间隙,没有停顿。一支钢笔的墨水很快耗尽,叶冰如立刻递上第二支。汗水顺着许愿的额角滑下,滴落在摊开的书页上,洇开一小团深色。他顾不上擦,只是机械地重复着:接书,翻到扉页,签名,递出。动作必须快,再快一点。

起初,他还试图对读者报以微笑,回应几句简单的“谢谢支持”。但很快,这微小的停顿就会被后面焦急的催促声打断:“快点啊!”“前面的别磨蹭!” 微笑渐渐凝固,最终消失,只剩下全神贯注的签名和额头上不断渗出的汗珠。手腕开始发酸,手指因为长时间用力而僵硬。眼前的字迹似乎有些模糊,他甩甩头,继续签。

中午,书店提供了简单的盒饭。许愿只匆匆扒了几口,就又被淹没在书山人海中。叶冰如在一旁帮忙递书、收钱(现场售书)、维持秩序,嗓子已经喊哑。下午的人流丝毫不减,反而因为更多下班、放学的人加入,显得更加汹涌。签名的间隙,许愿抬眼望去,只看到一片攒动的人头和无数双期盼的眼睛,书店高大的窗户透进来的天光,都被人影切割得支离破碎。巨大的疲惫感和一种被洪流裹挟的无力感,沉沉地压了下来。

第一天结束时,已是晚上七点多。签售台前依然排着长龙,书店不得不强行清场关门。许愿瘫坐在椅子上,感觉右臂已经不属于自己,手指痉挛般无法伸直。桌上,空了的墨水瓶歪倒了好几个,桌面上洒满了墨点和汗水。他今天签了多少本?几千?上万?完全没了概念。

第二天、第三天,情形如出一辙。王府井新华书店成了京城最热门的“景点”。人潮从清晨持续到日暮。许愿的签名从最初的清晰有力,渐渐变得有些潦草;手腕酸痛到麻木,右臂的衣袖因为不断摩擦桌面,袖口处甚至磨得有些发毛。他的脸上写满了疲惫,嘴唇干裂,只有那双眼睛,在签名的间隙偶尔抬起望向窗外,依旧保持着沉静,深处却藏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疏离与倦怠。叶冰如看得心疼,悄悄买了清凉油让他涂抹太阳穴,又塞给他几颗润喉糖。

第三天下午,临近尾声。队伍依然很长。一位头发花白、穿着洗得发白工装的老工人,颤巍巍地将一本卷了边的《牧马人》单行本递到许愿面前,书的扉页上还夹着一张泛黄的《人民文学》剪报,正是当年连载的部分。

“许…许作家,”老人声音有些哽咽,“我儿子…我儿子在西北兵团,跟许灵均一样…这本书,是他寄回来给我和他妈看的…他说,书里写的,就是他们的日子…他让我一定要来,替他…替他谢谢您…” 老人布满老茧的手紧紧握着书,浑浊的眼睛里含着泪光。

许愿签名的动作顿住了。他抬起头,看着老人沧桑的脸和那双饱含复杂情感的眼睛。三天来机械运转的麻木感,在这一刻被某种尖锐的东西刺穿了。他接过那本承载着思念与慰藉的书,没有立刻签名,而是拿起笔,在扉页空白处,工工整整地写下了两行字:

献给远方的建设者

愿理想如草原般辽阔,生活如牧歌般温暖

写罢,他双手将书递还给老人。老人捧着书,看着那两行字,嘴唇哆嗦着,连声道谢,泪水终于滚落下来。这个小小的插曲,像投入喧嚣海洋的一颗石子,让周围嘈杂的声音都静默了片刻。

三天签售,终于落下帷幕。当最后一位读者心满意足地离开,书店厚重的木门缓缓关闭,将外面世界的喧嚣彻底隔绝。签售台前一片狼藉:散落的纸片、干涸的墨迹、倒伏的空墨水瓶……空气里残留着汗味、墨香和人群拥挤后的特有气息。

许愿靠在椅背上,长长地、无声地吁出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他抬起右手,手腕处已经微微红肿,指尖的墨迹深深浸入指纹,洗了几遍也未能完全褪去。叶冰如递给他一杯温热的茉莉花茶,看着他疲惫不堪的样子,心疼又无奈:“辛苦了……总算熬过来了。效果……空前的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