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1978:买四合院娶女神成文豪 > 第47章 排队采访

1978:买四合院娶女神成文豪 第47章 排队采访

作者:老黑与宸宸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0 23:35:04

人民文学出版社那间不大的小会议室,此刻成了临时的采访中心。深绿色的窗帘半拉着,滤掉一部分过于强烈的阳光。空气中弥漫着茶叶、香烟以及新印刷品混杂的气味。会议桌被临时拼凑成采访台,上面铺着略显陈旧的墨绿色绒布。

许愿坐在桌子后面,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蓝色涤卡中山装——这是他翻箱倒柜找出的最“体面”的衣服。在他对面和两侧,挤满了人。《中国青年报》的年轻记者,眼神锐利,问题像连珠炮;《人民文学》的老编辑,态度温和但问题绵里藏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女播音员,声音圆润动听,却总试图引导他发表些“鼓舞人心”的感想;还有举着笨重照相机的摄影记者,镁光灯不时“嘭”地炸响,刺目的白光让他眼前瞬间一片模糊,留下久久不散的残影。

“许愿同志,《三体》中‘黑暗森林法则’的提出,是否反映了您对国际形势和人类未来的某种悲观态度?”

“您如何看待科幻文学在实现‘四个现代化’中的作用?”

“作为一位如此年轻的作家,取得这样巨大的成功,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能否给同样怀揣文学梦想的青年人一些建议?”

“有评论认为《死神永生》中对宇宙终极命运的描绘过于消极,您对此有何回应?”

“您个人最喜欢的《三体》人物是谁?为什么是章北海?”

问题如同密集的雨点,从四面八方砸来。有些问题宏大而空泛,让他无从答起;有些则尖锐直接,试图剖析他思想深处的隐秘角落;更多的则是重复的、带着强烈时代烙印的套路提问。许愿努力集中精神,试图给出清晰、得体又不失诚恳的回答。他斟酌着词句,既要避免过于锋芒毕露,又要防止落入空话套话的窠臼。他谈及科学幻想的意义,强调是基于科学逻辑的推演而非纯粹的臆想;他解释“黑暗森林”是宇宙尺度的推演模型,并非直接影射现实政治;他表达对读者厚爱的感谢,也坦言巨大的关注带来的是沉甸甸的责任感……

几个小时下来,他的声音开始有些沙哑,嘴角因为长时间保持微笑而微微发僵。精神的高度集中和持续输出,带来一种深沉的疲惫感,比连续写作十个小时还要累。镁光灯的每一次闪烁,都像一次微小的精神冲击。他感觉自己像被放在显微镜下反复观察、解读的标本,每一句话、每一个细微的表情都可能被无限放大、演绎。

采访间隙,叶冰如会适时地端来一杯温热的茉莉花茶,低声提醒他喝口水,或者不着痕迹地帮他挡掉一些过于重复或刁钻的问题。她的眼神里充满了关切和一丝无奈。许愿端起杯子,温热的茶水滑过干涩的喉咙,带来片刻的舒缓。透过会议室的窗户,能看到出版社院子里那几棵抽出新芽的槐树,在午后的阳光下舒展着枝条,显得那么安静、自在。那才是他渴望的状态。

一天下午,刚送走一波记者,会议室的门又被敲响。进来的是出版社宣传科的一位干事,身后跟着两位穿着笔挺灰色中山装、气质沉稳的中年男人。

“许愿同志,打扰了。”宣传科干事介绍道,“这二位是《了望》周刊的记者同志,想约个深度访谈,时间可能比较长。”

《了望》!这份新创办不久却以深度报道和思想性着称的周刊,其分量不言而喻。许愿打起精神,重新坐好。

两位记者显然做了充分准备,问题直指核心,且环环相扣。他们不再满足于表面的成功和作品情节,而是深入探讨《三体》创作的思想根源、对科学与人性的思考、对传统文学观念的冲击,甚至委婉地触及了作品中对某些历史时期的隐喻和反思。问题之深刻,角度之新颖,让许愿疲乏的精神为之一振,同时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必须调动全部的知识储备和思辨能力来应对。

访谈持续了近三个小时。当两位记者终于合上笔记本,表示满意地起身告辞时,窗外已是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透过窗户,在会议室的桌面上拉出长长的光影。许愿靠8在椅背上,感觉大脑像被彻底掏空、又反复锤炼过一遍,只剩下嗡嗡的回响。极度的精神消耗带来一种虚脱感。

叶冰如送走客人,回到会议室,看到许愿闭着眼靠在椅背上,脸色在夕阳的光影里显得有些苍白。

“累坏了吧?”她心疼地叹了口气,递过一杯新沏的浓茶,“今天这《了望》的,问得太深了。”

许愿睁开眼,接过茶杯,滚烫的杯壁熨帖着冰凉的指尖。他摇摇头,声音带着疲惫的沙哑:“累。但……也挺痛快。” 这是一种被真正理解、被严肃对待后,精神层面产生的奇异共鸣,虽然伴随着巨大的消耗。

“痛快?”叶冰如一愣,随即明白了什么,无奈地笑了笑,“你啊……行了,快回去歇着吧。明天还有《文艺报》的,听说要跟你谈现实主义创作和科幻的关系,估计又是一场硬仗。”

许愿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招待所小屋。关上门,将外面世界的喧嚣彻底隔绝。屋内一片昏暗,只有窗外路灯透进微弱的光。桌上,抽屉里锁着的万元稿费,和那些登载着他名字的报纸,在黑暗中沉默着,提醒着他白日里经历的一切并非虚幻。

他没有开灯,摸索着走到床边,重重地躺了下去。身体陷入有些硬的床板,骨骼发出轻微的抗议。他睁着眼睛,望着天花板上模糊的暗影。耳边似乎还回荡着记者们连珠炮似的提问、照相机的快门声、还有自己反复斟酌回答的声音。

疲惫如同潮水般淹没了他。身体的累尚可忍受,精神上那种被反复拉扯、剖析、暴露于聚光灯下的消耗感,才是真正的重负。他感觉自己像一个被过度使用的发声器,能量在持续的对外输出中飞速流逝。

寂静中,隔壁房间传来住客收音机里播放的样板戏片段,咿咿呀呀的唱腔,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楼下锅炉房鼓风机的嗡嗡声,单调而持续。这些往日里被他忽略的噪音,此刻却像一种安抚,将他拉回这间小屋的、属于他自己的现实。

他翻了个身,脸埋在带着阳光和灰尘味道的枕头里。抽屉深处那厚厚一沓钞票带来的安全感,报纸上那些赞美之词带来的虚荣感,在极度的疲惫面前,都变得虚幻而遥远。只有身体真实的酸痛和精神被掏空的虚无感,如此真切。

他需要睡眠。需要沉入无梦的黑暗,让过度活跃的思维冷却下来,让被喧嚣填满的内心重新找回那片属于文字本身的寂静之地。明天,还有新的“战场”在等着他。,

《钟鼓楼》的命运,也正被几位老编辑的笔尖细细审阅着,走向它未知的归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