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1978:买四合院娶女神成文豪 > 第38章 牧马人发行

1978:买四合院娶女神成文豪 第38章 牧马人发行

作者:老黑与宸宸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0 23:35:04

1978年10月1日,《人民文学》十月刊正式发行。

许愿坐在人民文学招待所的硬板床上,手里捧着刚刚从报刊亭买来的崭新杂志。封面是朴素的红色边框,中央印着“人民文学”四个大字,下方一行小字标注着“1978年10月号”。

他的手指微微发颤,翻到目录页,目光迅速锁定——

《牧马人》·许愿

他的笔名,他的作品,赫然印在《人民文学》的目录上!

心脏剧烈跳动,许愿深吸一口气,翻到正文页。

“老许,你要媳妇不要?”

熟悉的开篇台词映入眼帘,纸页上的铅字仿佛带着温度,灼烧着他的指尖。他的文字,他的故事,就这样被印刷成铅字,向全国读者传播。

——他成功了!

《牧马人》一经发表,立刻引发轰动。

短短三天内,人民文学杂志社的办公室里,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如同暴风雨中的海潮。一摞摞信件堆满了收发室的角落,邮递员扛着鼓鼓囊囊的邮袋进进出出,额头上的汗珠在秋日的阳光下闪闪发亮。每一封信的封面上,都赫然写着同一个名字——许愿。

“这篇小说写得太好了!郭??子的那句话,让我泪流满面!”

“许灵均和李秀芝的爱情,让我相信苦难中仍有希望。”

“作者许愿是谁?是新作家吗?他一定经历过那个年代!”

编辑部里,编辑们议论纷纷。

“这稿子当初是谁审的?”

“叶冰如推荐的,她眼光真毒!”

“这许愿,怕是要一炮而红了!”

“叶编辑!又来了三大袋读者来信!全是给《牧马人》作者许愿的!”年轻的实习生小张气喘吁吁地推着一辆满载邮袋的手推车,脸上的雀斑因为兴奋而泛红,“收发室的老王说,这已经是今天的第四批了!”

叶冰如从堆积如山的稿件中抬起头,眼睛闪过一丝疲惫,却又带着掩饰不住的喜悦。作为《牧马人》的责任编辑,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这篇小说引发的风暴有多么猛烈。

“先按地区分类,挑出有代表性的信件,剩下的登记造册。”她利落地摘下钢笔帽,在便签上写下一行字,“把这个交给招待所前台,务必亲手交给许愿同志。”

人民文学招待所许愿站在窗前,十月的阳光透过纱帘,在他轮廓分明的脸上投下细碎的光斑。他手中捏着刚刚送到的《人民文学》十月刊,翻到《牧马人》那一页的手指微微发颤。铅印的“许愿”两个字在纸面上显得格外庄重,仿佛带着某种穿越时空的力量。

这是他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第一次看到“许愿”这个笔名堂堂正正地印在国家级文学期刊上。那种感觉,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第一次学会走路,既欣慰又忐忑。

敲门声突然响起,节奏轻快而克制。

“请进。”

门开了,叶冰如穿着一件米色的确良衬衫,黑色长裤,干练中透着知性。她的目光落在许愿手中的杂志上,嘴角微微上扬:“看来你已经收到了样刊。”

叶冰如走进房间,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鼓鼓囊囊的牛皮纸信封,“这才是你该谢的——第一批读者来信,我挑了五十封有代表性的。”

许愿接过信封,沉甸甸的分量让他心头一震。他小心翼翼地拆开,里面是厚厚一沓信件,信封大小不一,纸质各异,但每一个都工整地写着“许愿同志收”。

“这只是冰山一角。”叶冰如扶了扶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杂志发行才三天,社里已经收到超过两千封读者来信。这些都是地区比较近的有工人、农民、知青、教师……甚至还有几位大人物亲笔写的读后感。”

许愿抽出一封信,是黑龙江某农场的知青写来的。信纸皱巴巴的,字迹却格外工整:

“许愿同志:我们整个知青点轮流读完了《牧马人》,郭x子那句老许,你要媳妇不要让我们哭成了一片。在这的第七个冬天,您的文字给了我们活下去的勇气……”

又拆开一封,来自某工厂的女工:

“许愿老师:李秀芝逃荒那段我读了七遍,每次都会想起我母亲在三年困难时期的经历。您写出了我们普通人的尊严……*

每一封信都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许愿从未想象过的情感闸门。他的喉咙发紧,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信纸粗糙的边缘。这些文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他笔下故事的真实回声。

“读者们都在问同一个问题。”叶冰如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他们想知道是谁,想知道您长什么样,经历过什么,才能写出这样打动人心的小说。”

她向前一步,眼中闪烁着职业编辑的敏锐光芒:“社里讨论过了,想为您举办一场作者见面会。就在北京图书馆,场地已经联系好了。以现在的热度,至少能来五百人。”

房间突然安静下来。窗外的梧桐树沙沙作响,一片金黄的叶子飘落在窗台上。

许愿抬起头,目光越过叶冰如的肩膀,落在远处的天际线上。那里是北京城的轮廓,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文学圣殿。他的笔名正以惊人的速度在这座城市传播,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谢谢社里的好意。”他的声音很轻,却异常坚定,“但我不能参加见面会。”

叶冰如的眉毛惊讶地扬起:“为什么?这是多少作家求之不得的机会!”

许愿走到书桌前,拿起那沓厚厚的读者来信,手指轻轻抚过那些陌生的字迹:“《牧马人》能打动读者,是因为郭x子的纯粹,许灵均的坚韧,李秀芝的勇敢。他们才是故事的主角。如果站在聚光灯下,反而会破坏这种纯粹。”

他转向叶冰如,眼神清澈而坚定:“我只是个讲故事的人。故事讲完了,就该退场了。”

叶冰如张了张嘴,似乎想反驳,却又在许愿平静的目光中败下阵来。她从未见过这样的作者——大多数人在成名后都会迫不及待地拥抱鲜花与掌声,而这个年轻人却像避瘟疫一样躲避聚光灯。

“那这些读者来信怎么办?”她指了指那个鼓鼓囊囊的信封,“每一封都饱含真情实感。”

许愿的眼神柔和下来:“我会认真读每一封信,也会尽量回复。但请社里不要公开我的住址和联系方式。”他顿了顿,“如果可能的话,能否在杂志上刊登一则简短的感谢信?就写许愿同志感谢广大读者的厚爱,因创作新作时间紧张,暂不参加公开活动。”

叶冰如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突然笑了:“你知道吗?你这种态度,反而会让读者更加好奇。”她从公文包里又取出一个笔记本,“不过社里尊重你的决定。这是读者来信的摘要,我整理了主要的反馈和问题,也许对你的创作有帮助。”

许愿接过笔记本,翻开第一页,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读者最关心的二十个问题:

1. 郭x子有原型吗?

2. 为什么选择西北作为故事背景?

3. 许灵均拒绝出国的心理转变是否真实?

每一个问题后面,都标注着提出该问题的读者人数。叶冰如的工作做得极其细致。

“谢谢。”这一次,许愿的感谢发自肺腑,“这比见面会更有价值。”

叶冰如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襟:“我会向社里转达你的决定。不过——”她意味深长地看了许愿一眼,“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以《牧马人》现在的热度,迟早会有记者找上门来。”

送走叶冰如后,许愿回到窗前。夕阳西下,北京城笼罩在一片金色的光晕中。他低头看着手中那沓读者来信,一种奇异的感觉涌上心头——在这个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文字的力量竟然如此直接而强烈。每一封信都是一颗跳动的心脏,与他隔空共鸣。

他拿起钢笔,在稿纸上写下:

“亲爱的读者:您们的每一封信我都认真读过。郭??子的故事不是我创造的,而是那个特殊年代里,千千万万普通中国人的缩影……”

笔尖在纸面上沙沙作响,许愿忽然明白,自己拒绝见面会的决定是对的。真正的作家应该像郭??子一样,把最宝贵的东西留给别人,自己甘愿隐于幕后。在这个文学被赋予太多意义的年代,这个笔名越神秘,就越能保持《牧马人》那种打动人心的纯粹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