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1978:买四合院娶女神成文豪 > 第18章 出名与搬到知青舍

许愿紧紧攥着那几页薄薄的信纸和那张沉甸甸的汇款单,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巨大的喜悦冲击着他的神经,让他身体微微颤抖,眼眶不受控制地发热、发酸。他猛地抬起头,望向北方辽阔而阴沉的天空,仿佛要穿透云层,望向那座神圣的文学殿堂!

就在这时,一个极其不和谐、带着惯常训斥腔调的声音,如同冷水般泼了过来:

“许愿!你聋了?!叫你没听见?!磨蹭什么呢?!还不赶紧收拾家伙什儿,准备跟着我下地去!昨天说好的!明天再敢躲懒,看我不……”

邹林!他掐着“两天”的最后期限,准时出现了!依旧是那副背着手、趾高气扬、仿佛掌握着生杀大权的模样,骂骂咧咧地朝着仓库门口走来。他显然没注意到许愿手中那不同寻常的信封和汇款单,更没注意到许愿此刻脸上那如同火山爆发前般剧烈变幻的神情。

邹林走到近前,三角眼一瞪,习惯性地就要伸手去拽许愿的胳膊:“跟你说话呢!耳朵塞驴毛了?!赶紧……”

他的手伸到一半,猛地僵在了半空中!

因为许愿突然抬起了头!

那双布满血丝、深陷的眼窝里,此刻燃烧的不再是疲惫和隐忍,而是如同实质般的、近乎狂热的火焰!那是一种邹林从未见过、也完全无法理解的、混合着巨大狂喜、极度亢奋和一丝冰冷嘲讽的复杂光芒!

许愿没有理会邹林伸过来的手,也没有像昨天那样放低姿态恳求。他缓缓地、用一种近乎优雅的动作,将手中那张绿色的、印着“壹佰元整”的汇款单,如同展示战利品般,举到了邹林的眼前!

汇款单上,“人民文学杂志社”几个鲜红的印刷体大字,在阴沉的天色下,显得格外刺眼!那“壹佰元整”的数字,更是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邹林的视网膜上!

“邹队长,” 许愿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力量,仿佛每一个字都裹挟着来自北京的雷霆,清晰地穿透了邹林的耳膜,“您刚才说……工分?口粮?”

他嘴角缓缓勾起一抹冰冷而充满讽刺的弧度,手指轻轻弹了弹那张价值一百元的汇款单,声音陡然拔高,如同宣告胜利的号角:

“您看,这点小钱,够我买多少口粮?够买多少工分?!”

闻言邹队长没好气的说道:“算你运气好,不过别想不上工”说完转身走了。

看着邹队长狼狈逃走的样子他想放声大笑,想仰天长啸,想告诉这片压抑了他二十年的土地——我许愿,站起来了!

然而,前世灵魂的沉淀和这段时间的磨砺,让他迅速冷静下来。三体稿费还没到手,《三体》也尚未刊出。现在还不是得意忘形的时候。他深吸几口气,强迫自己坐下,小心翼翼地将通知单和用稿信折好,贴身藏在内衣口袋里。

他没想到的是,爆炸性的消息,根本无需他宣扬,便如同长了翅膀,以惊人的速度席卷了整个三块石村!

“我的老天爷!许愿……许愿在《人民文学》发表文章了?!稿费……稿费一百块?!!!” 老张头那破锣嗓子发出的惊呼,如同平地惊雷,瞬间炸翻了整个大队部!

消息如同野火燎原,在午饭的炊烟和歇息的田埂间疯狂传播!

“啥?许愿?那个被赶出家门住破仓库的许愿?”

“在《人民文学》发文章了?那……那不是国家最大的文学刊物吗?”

“稿费一百块?!我的妈呀!这……这得顶多少工分啊?!”

“他不是天天窝在破仓库里吗?原来是在写文章?!”

“了不得!真了不得了!老许家祖坟冒青烟了?不对,他都被赶出来了……”

震惊!难以置信!羡慕!嫉妒!种种复杂的情绪在小小的三块石村里交织、沸腾。许愿这个名字,一夜之间,从人人怜悯或鄙夷的“分家逆子”、“躲懒混子”,变成了带着传奇色彩的“大作家”、“文化人”!那个破败的仓库,在村民们口中,也瞬间蒙上了一层神秘而令人敬畏的光环。

下午,许愿刚推开仓库门,就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

仓库门口,竟然站着几个人!

不是看热闹的村民,而是几个穿着相对整洁(虽然也打着补丁)、气质明显不同于普通农民的年轻人——村里的知青!

领头的是个戴着黑框眼镜、身材高瘦、名叫张卫华的男知青,旁边跟着一个剪着齐耳短发、眼神明亮的女知青周梅,还有两个同样带着书卷气的男知青陈耀和王海。他们脸上都带着热切、好奇,甚至有些崇拜的神情,看到许愿出来,立刻围了上来。

“许愿同志!可算等到你了!” 张卫华推了推眼镜,语气激动,带着明显的京腔,“我们听说了!《人民文学》!我的天!你也太厉害了!” 他身后的周梅等人也用力点头,眼神亮晶晶的。

许愿有些懵,没想到消息传得这么快,更没想到最先找上门来的会是这些知青。

“张同志,周同志……” 许愿有些局促地点点头。

“别叫同志,太生分!叫名字就行!或者小华” 张卫华热情地握住许愿的手,“许愿,我们几个今天来,一是向你表示最热烈的祝贺!《人民文学》啊!那是我们想都不敢想的神圣殿堂!你太给我们知青……不,给咱们所有有文化追求的年轻人长脸了!”

“是啊是啊!” 陈知青接口道,语气充满敬佩,“我们听老张会计说了,你写的还是关于西北草原牧民的故事?真了不起!我们几个平时也喜欢看点书,写点东西,但跟你一比,简直是萤火与皓月!”

“许愿哥,” 周梅的声音清脆,带着南方口音,眼神里满是真诚的仰慕,“我们特别佩服你!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还能坚持创作,写出这么了不起的作品!我们……我们想跟你学习!向你请教写作!”

几个知青七嘴八舌,热情洋溢,将许愿围在中间,仿佛在迎接凯旋的英雄。这种突如其来的、纯粹的、带着知识青年特有热情的追捧,让许愿有些措手不及,心底却也不由得涌起一股暖流。毕竟,他们是这个村子里,为数不多能真正理解“在《人民文学》发表文章”意味着什么的人。

“谢谢……谢谢大家。” 许愿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就是瞎写,运气好。”

“这哪是运气!是实力!绝对的实力!” 张卫华用力拍了拍许愿的肩膀,目光扫过他身后破败、阴暗、散发着霉味的仓库,眉头立刻皱了起来,“许愿,你就住这儿?这……这也太委屈你了!”

他顿了顿,环视了一下同伴,然后看着许愿,语气变得无比郑重和诚恳:“许愿,我们几个商量过了。你看这样行不行?你搬到我们知青点去住!”

“啊?” 许愿愣住了。

“对!” 周梅立刻接话,声音带着急切,“我们知青点就在村东头,虽然也是土坯房,但比你这强多了!好歹不漏风不漏雨,有火炕,晚上还有煤油灯!我们几个挤一挤,腾出一间房给你!绝对安静!你想写东西,想看书,都方便!”

陈知青也连忙补充:“是啊许愿!你住在这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条件太差了!对身体也不好!我们知青点虽然也清苦,但好歹是个正经住处。大家一起住,互相也有个照应!我们还能跟你学习学习写作!”

王海也用力点头:“许愿哥,你就别推辞了!你这大作家住破仓库,传出去不是打我们知青的脸吗?我们那还有不少书,你也可以看!”

几个知青你一言我一语,态度真诚而热切。他们看许愿的眼神,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强者的敬佩。在枯燥的农村生活中,一个能在《人民文学》发表文章的“身边人”,简直如同黑夜中的灯塔,照亮了他们迷茫的青春。接纳许愿,不仅是对他的帮助,更是他们靠近知识、靠近梦想的机会!

许愿看着眼前这几张年轻、热忱、充满求知欲的脸庞,心中百感交集。知青点的条件,确实比这破仓库强百倍!有火炕,意味着冬天不会被冻死;有煤油灯,意味着晚上可以安心写作看书;有同伴,意味着不再那么孤独……更重要的是,远离了邹兰那一家人的视线,也远离了大队长邹林随时可能的刁难!

这简直是雪中送炭!是命运的又一次垂青!

他几乎没有犹豫,重重点头:“好!那就……麻烦大家了!谢谢!”

“太好了!” 张卫华等人喜出望外,“说干就干!我们现在就帮你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