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的空气仿佛凝固成了琉璃,脆弱而令人窒息。
阎王派的反击来得比任何人预想的都要快、都要猛烈。
几位与阎王勾结了数十年的老臣联名上书。
他们言辞犀利如匕首,却又披着忠诚的外衣。
他们声称“祭心台”幻象不过是妖术伎俩,是魔法变出的幻影,根本不能作为证据。
紧接着,一位以刚直倔强着称的御史对林晚昭本人发起了严厉弹劾,指控她“以邪恶法术蛊惑君主”,陷害皇室宗亲。
宫廷之外,政治风暴肆虐;而真正的危险却在宫廷内部悄然滋生。
夜幕降临,太监李怀恩脸色比平时更加苍白,偷偷溜进沈知远的书房,呈上一份密报。
纸张摸起来冷冰冰的。
“沈大人,”他低声说道,声音几乎听不见,“那天在祭心台当值的七名御林军统领,都被悄悄调离了岗位。他们的新任务不明不白,手下的人也被打散了。这是在清除证人。”
房间里陷入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沉默。
沈知远紧握着密报,指关节都泛白了。
过了好一会儿,他嘴角泛起一丝冰冷而锐利的笑容。
“他们不是怕鬼,李公公,”他压低声音,危险地说道,“他们是怕鬼说的话被人听清楚。”
朝廷中阴谋诡计横行,而林晚昭却在静远堂的一片死寂中盘腿而坐。
这里的空气与众不同,古老而充满了回忆。
她把破碎的断音匣中最大的一块碎片贴在胸口,正好对着心脏的位置。
她闭上眼睛,集中意识,让意识如地下河一般流淌,穿过府邸的石板路,穿过夯实的泥土,向下,向下,一直深入到南院那口冰冷潮湿的井里。
井底的镇魂石碎片发出微弱而不和谐的能量嗡鸣声。
但在这混乱的嗡鸣声中,她突然感觉到了——一种单一而统一的脉动。
那不是一个灵魂,而是许多灵魂,是一群受苦者的合唱,凝聚成一种不屈不挠的“集体意志”。
这是第一代听魂人的残余意识,他们的痛苦被保存了一个世纪。
她立刻做出了决定。
她拿出一把小小的银刀,在手掌上浅浅地划了一刀。
血珠冒了出来。
她把流血的手按在中央那面朴素冰冷的铜镜上。
她没有出声,而是将自己的想法投射出去,那是一种绕过耳朵、直接穿透以太的心声。
“林氏血脉的祖先们,”她的心声在虚空中低语,“你们的后代林晚昭呼唤你们。他们说你们的牺牲是谎言,你们的苦难是骗局。如果你们希望真相大白,希望冤屈得雪,就请借我你们的视野片刻。赐予我‘共享视野’。”
九面古镜颤抖起来。
空气中弥漫着陈旧的血腥味和新翻泥土的气息,变得沉重起来。
接着,镜面泛起涟漪,映出的不是她的身影,而是一百年前的一幕。
崭新的林府在没有月亮的天空下显得格外突兀。
下面,在新挖的地基里,九个人——第一代听魂人——正被强行推进一个坑里。
他们的眼睛里没有恐惧,只有一种可怕而坚定的平静。
当泥土被铲到他们身上时,他们已经鲜血淋漓的手在地基的石壁上抓挠着,在永远沉默之前刻下了八个绝望而 defiant的字:“血脉不绝,灯火不熄”。
就在这时,周璇正在烛光下,仔细地描摹着她之前描述过的井壁上的模糊符文。
当林晚昭传达了新的景象时,他愣住了,毛笔悬在羊皮纸上方。
他抓起祭心台的拓片,和新画的图并排放在一起。
他惊恐地瞪大了眼睛,终于明白了。
“来源相同!”他惊叫道,声音因为震惊而紧绷,“图案、能量流动……这是‘换命阵’早期更残酷的形式。天哪,阎王不是发明了这种邪恶的法术,他是复活了它!他在遵循林氏家族最黑暗时期的禁术!”他的眼睛里突然闪过一道亮光,“就是这个!如果我们能证明这个阵法是你们祖先禁止的,那么阎王的罪行就不是针对你们家族存在的‘天罚’,而是对他自己所谓正当理由的‘背叛祖先’!”
林晚昭从镜子里的景象看向周璇激动的发现。
她表情严峻,但眼中燃烧着怒火。
她拿起一支新毛笔,蘸了蘸墨水,在一张干净的纸上写下了坚定而毫不犹豫的笔触。
“那就让祖先们自己说话吧。”
第二天,国子监的校园里热闹非凡,一场前所未有的事件正在上演。
林晚昭搭建了一个“镜证台”。
九块青铜镜碎片围成一个大圈,它们鬼魅般的部分倒影构成了一幅令人眼花缭乱的全景图。
在正中央,一个简单的木架上,放着周璇拓印的祭心台铭文。
在聚集的学者和官员子弟面前,林晚昭走进了这个圈子。
她一言不发,再次割破了手掌,这次割得更深了。
她让自己的血直接滴在拓片上阵法的眼睛处。
她闭上眼睛,成为了一个通道,从地底深处引出了百年前的记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