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栀兰和她的儿女们 > 第251章 戏里戏外

栀兰和她的儿女们 第251章 戏里戏外

作者:疏屏 分类:总裁豪门 更新时间:2025-11-20 21:29:21

晨光透过单元楼的玻璃窗,在栀兰床头投下一片浅淡的光斑。栀兰睁开眼时,嗓子干得难受,她起来喝了杯温水。

没像往常那样立刻收拾屋子,反而靠在沙发上,听着楼外早点摊上各种叫卖的喧嚣,昨晚看的电视剧《咱爸,咱妈》里那些剧情,在她的脑子里挥之不去。

简单的洗漱之后,栀兰像往常一样去小区花园散步。刚走到门口,就被物业的老板娘拉住:“大婶,昨儿那电视剧你看了吧?老太太送老伴儿走那一段,我眼泪就没停过,你哭没哭?”

栀兰心里想,“有啥好哭的,电视剧里的那些情节,比起我过的那段日子,简直轻得不值一提。”她的脸上露出淡淡的笑:“都是演出来的,有啥好哭的。”

电视剧里的老头走了,五个儿女有四个已经成家了,最小的女儿也参加了工作。

可栀兰的丈夫走的那年,抛下了老的老,小的小,千斤重担压在了她这个没有任何能力的女人身上。

那年栀兰才四十五岁,大儿子还没成家,大女儿也才刚参加工作,最小的儿子未满九岁,家里的顶梁柱一塌,连下一顿的米在哪儿都不知道。

“在那个时候,亲人不亲了,朋友也都吓跑了,还多亏大儿子、大闺女都毕业了,有个单位。我能靠谁呢?我能去找谁呢?找谁也没有用啊,只好自己摔倒了自己爬起来吧!”

是啊,电视剧里的老太太还有儿女们围着,可栀兰的几个大孩子都在外地工作、上学,她每天只能和九岁的小儿子冠臣相依为命。

栀兰的丈夫是刚进腊月时走的,那时候的她,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啊!在那个寒冷的冬天,只有过年这几天,孩子们能回来陪陪她,可是年一过,上班的、上学的,又都回去了。

寒冬腊月呀,她把老儿子哄睡了,就把自己关在四处漏风的仓房里,趴在冰冷的土地上,打着滚哭得撕心裂肺,天快亮了,她擦干眼泪,抱一抱柴草,回家给孩子做早饭。

“老怕丧子,少怕丧父”,这话她早从母亲那儿听过,可中年丧夫的苦,是比这些都更熬人。

跟着儿子搬到市里时,一家人挤在三十几平方的小公房里,为了盖房子,她硬着头皮,厚着脸皮,到处去借钱,有时候一连跑几家都借不出来一分钱。

栀兰说,她永远也忘不了,去亲戚家借钱的那个场面。人家一听她说要借钱,两口子全都不说话了。不说借,也不说不借,反正就是不说话了,弄得她走也不是,坐也不是。

“唉!那个滋味真难受啊,当时要是有个地缝,我都能钻进去。”栀兰在日记里是这样写的。

栀兰想不明白,她又不是去要钱,那些亲戚们为什么要害怕呢?

那些年,亲戚朋友都躲得远远的,就连至亲也是不得不见的时候,才能遇上见一面。

嘉濠生病前,亲戚答应借给他二百块钱,可当嘉濠病危的时候,栀兰打发孩子去拿钱,却一分钱也没拿来。

看到儿子两手空空地回来了,栀兰只是笑笑,什么都没说,她没跟孩子们说过一句报怨的话,她只是在心里默默地感叹道:

“真是鼠目寸光啊,我家堂堂三个大学生还能还不上你那二百块钱吗?他们没想到我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可是我当年所受的所有的苦都是为了今天!”

当年她敢去借钱,是因为她心里有底,那时候她的两个大孩子已经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二儿子再有两年也能大学毕业。她清楚孩子们的未来必定前程远大,她也坚信这个穷家,总有一天会迎来光明。

回到家里,她就拼命地干活,养猪养鸡,种菜做豆腐,直到最小的孩子参加工作。

整整十年,她过着锥心泣血忍痛挨饿的日子,所有的亲戚朋友,没有一个人主动问过她,孩子上学用不用钱,儿子结婚用不用钱。那段日子太难了,每当她想起来,还会难受得睡不着觉。

如今,她的六个儿女,有五个都上了大学,有了体面的工作和幸福的家庭。最让她开心的,是她的小儿子也长大了,虽然他没能上大学,但是家庭美满,事业有成。

这天上午,栀兰去小区门口的小卖部买酱油。老板娘看见她,赶紧从柜台里拿出一根黄瓜:“大姐,昨儿那电视剧你看了没?老太太太可怜了,我哭得眼睛都肿了。”

栀兰接过黄瓜,咬了一口,脆生生的甜意漫在嘴里。“唉!哭啥呀,”她笑着说,“日子多难不都得往前过嘛。”

老板娘叹着气:“大姐真行,换了我,早撑不住了。”

栀兰没说话,只是咬着黄瓜慢慢往前走。只有她自己才明白,那不是心硬,而是把眼泪早就流干了。

那些年,她哭着求过人,哭着熬过冬天,哭着看着孩子们长大,现在就算有泪,也会咽进肚子里,化作力气,继续把日子过下去。

回家的路上,栀兰遇到了前楼的季嫂,季嫂见了她,还在说电视剧:“栀兰,你说那老太太多可怜啊,老伴儿走了,孩子虽然孝顺,可总不能天天陪着她。”

栀兰停下脚步,阳光落在她花白的头发上,泛起一层柔和的光。

“可怜啥,有那么多儿女陪着呢,” 她笑了笑,“我这一辈子,要是拍出来,恐怕观众都得放声大哭了,我这不也过来了嘛。”

季嫂愣了愣,然后点点头:“是啊,你比她难多了,你才是真不容易。” 栀兰没再说什么,只是加快了脚步。

回到家,她点亮了屋里的灯。明亮的灯光照亮了宽敞的客厅,沙发上搭着她刚洗好的衣服,茶几上放着孩子们买的水果。厨房的锅里还温着饭,她盛了一碗,坐在桌边慢慢吃着。

窗外的夜色越来越浓,偶尔传来几声狗叫,还有邻居家电视的声音。她想起昨晚躺在炕上的辗转,想起那些压在心底的往事,忽然觉得,那些苦日子,就像灶膛里的柴火,烧过了,留下的是温暖。

她今年六十岁了,没事还能去大儿子的山庄帮她种点菜,干点零活,还能看着孩子们好好的,这就够了。吃完晚饭,她收拾好桌子,坐在沙发上打开电视。

《咱爸,咱妈》还在演,屏幕里的老太太正跟孩子们吃饭,笑得一脸幸福。

门铃响了,是大儿子回来了。

屋里的灯光暖暖的,映着母子俩的身影。窗外的夜色更浓了,可栀兰觉得,心里亮堂堂的 —— 她这一辈子,虽然苦过、难过,可现在,孩子们都好好的,她还有个温暖的家,这就够了。

至于眼泪,早就化作了日子里的甜,陪着她,继续往前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