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栀兰和她的儿女们 > 第131章 双喜临门

栀兰和她的儿女们 第131章 双喜临门

作者:疏屏 分类:总裁豪门 更新时间:2025-11-20 21:29:21

时间过得可真快,转眼筱媛和平安也结婚快一年了。这一年里,他们的生活如同一张细腻的油画,每一天都涂抹着幸福的色彩。

“再有三个月,孩子就要出生了。”五一假期刚结束,平安刚坐到办公桌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平安,好消息!”他刚要收拾下班,王主任兴高采烈地走进办公室,随手把文件递给平安。

《关于省农行干部学校招生的通知》——平安好像没反应过来,看到标题楞了一下。

“想啥呢,快看看哪?这个机会多好啊!”王主拍了拍平安的肩膀,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平安这才回过神来,赶紧打开文件,仔细阅读起来。这是省行自建行以来办的第一所干部培训学校,校址在佳木斯,大专,学制三年,脱产,带工资。

他越看心里越激动,一口气读完招生条件,一股热流从心底直冲上来,他感觉每一项要求都像是专门为他量身设定的一样,激动得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

——上大学的机会,终于来了!

这突如其来的喜悦,让他的指尖还在微微发颤。平安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着狂跳的心脏。

“平安,你还真想考啊?你媳妇这种情况,你就是考上了,还能去念啊?”办公室里年龄稍长的赵会计提醒他,办公室里都在议论着。

平安脸上的喜色一下子就掉了下来,“嗨,也是啊。”

他虽然这么说着,可还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到了家就把消息告诉了筱媛。

“真的呀,这可真是太好了。”筱媛发自内心地为他高兴。

“你说我报不报名?”平安的声音有些发颤,他看着筱媛。

\"这么好的机会,你为啥不报?\"筱媛不解地问。

“我怕你自己不行。”筱媛怀孕七个多月了,预产期是8月10号。

“有啥不行的?你看大嫂从结婚就两地生活,一个人带孩子,不也过来了吗?咱家里还有这么多人呢,你放心吧。”

她何尝不希望丈夫守在身边?但她知道平安对上大学有着怎么样刻骨铭心的向往,她不想让他错过机会,而后悔一辈子。

平安眼眶微湿,“那我下午就报名啦?”

筱媛用力点头,“去吧,有个当大学生的爸爸,将来孩子多自豪啊?”

报名后的日子,成了两个人的战役。

理科出身的平安这次要应对的是文科的考试,这对他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他对着政史地的复习题犯了难,那些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点像一团团乱麻,怎么也理不清。

筱媛便挺着大肚子,每天早晚帮他梳理脉络,跟他一起背,背下来再提问他,考他。

经过了两个月的努力,平安终于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被学校录取。

开学时间是8月3号,比筱媛的预产期提前一周。

他看着每天都眼泪汪汪的筱媛,拉着她的手说,“我不去了,我知道自己考上了,就满足了。”

筱媛却摇了摇头:“咱俩费了这么大的劲,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嘛,你要是不去,得后悔一辈子。”

“那我到学校报完到就请假回来。”

“你好好准备入学考试吧,不用回来,生孩子的事,你又帮不上忙。”筱媛态度坚决,她生怕语气稍微软一点,平安就会动摇了。

平安开学后,栀兰不放心筱媛,打发正在备考的慧婕过来陪着。一周后,她来把慧婕换回去给家里人做饭,自己来陪着筱媛。

8月9号晚上11点多钟,筱媛住进了医院。第二天中午,孩子出生了,也是个男孩儿,大家都叫他宝宝。

栀兰看着亲家一家人欢天喜地的样子,高兴地说“平安上大学,宝宝也来报喜,你们家真是双喜临门啊!”

宝宝的模样和鹏鹏截然不同。他长得虎头虎脑,一出生就带着胖乎乎的双下巴,一头胎发又黑又密,体格壮壮实实。

他的五官大方周正,那副憨态可掬的样子格外招人喜爱,让人见了就忍不住想抱在怀里。

最有意思的是,医生刚把他包好放在床上,小家伙就把小手挣了出来,攥着硬邦邦的小拳头举到嘴边,吧嗒吧嗒地吃起来。

宝宝的脾气特别大,这小子一哭起来惊天动地,声大得好像能掀翻屋顶,跟他那副憨态可掬的模样判若两人。

栀兰第一次抱宝宝,胳膊猛地往下沉了沉:“哎呦,这孩子怎么这么重啊,沉得像个铁蛋子!” 她用额头抵着宝宝的额头,心里甜丝丝的。

宝宝满月那天,栀兰接筱媛回娘家 “躲尿窝”。

栀兰本来打算把闺女接回来多住几天的,可到了屋里,筱媛却坐不住了。

本来小屋就小,看见弟弟妹妹们要学习没有学习的地方,要吃饭没有吃饭地方,她和孩子在炕上一坐一整天,栀兰还得忙前忙后地给她做吃的。

看着一家人都围着她和孩子转,筱媛如坐针毡。她不忍心让全家人为了自己和孩子都这么迁就着,住了两天就抱着孩子回去了。

自从嘉濠去世以后,逸卿就一直打算把筱媛调到市里工作,平安考上大学之后,尤其是宝宝出生之后,他的这种想法更迫切了。

于是,他开始四处奔走,找关系、办手续,希望能尽快把筱媛的工作调到市里。

当他把想法跟妹妹说了之后,筱媛特别高兴。嘉濠去世后,她的情绪迭到谷底,悲痛、贫困和工作的不如意,把她当初那颗清纯如玉的心挤压得七零八落,她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了信心。

逸卿的打算,让她体会到了父亲不在了,还有哥哥,还有娘家,她感到特别的欣慰。

但她知道,这件事要想办成不太容易。在计划经济时代,对三场(农、林、牧)干部调转控制的极其严格。

大批知青返城之后,马场的各行各业人员严重不足,尤其是有学历的年轻干部和教师更是稀缺的很。

因此,马场的土政策规定,只进不出,对要求外调人员原则上一律不放。筱媛知道单位这关很难过。

但逸卿并未就此放弃,一直在打听市里人事调动的政策。眼看一家人都在市里落脚,说啥也不能让筱媛带着孩子在马场困一辈子。

更何况眼下市里各行各业都大量用人,正是调进来的好机会,这件事宜早不宜迟。

他先给筱媛找好接收单位 —— 自己工作过的市二中,跟校长敲定后,又找到教育局人事部门沟通,市里的工作基本有把握之后,又去马场征求筱媛公公婆婆的意见。

逸卿坦诚说明调动的必要性和好处,当过银行干部的公公看得通透,当即表示支持。

平安不在家,公公凭着他在马场的老关系,出面找了场部的领导,最后总算答应明年放行。

日子像院里的井水,看似平静却悄悄流淌。栀兰看到逸卿能为这个家,为他弟弟、妹妹们的前途日夜操劳,心里很欣慰。

眼下尽管日子清苦,可这份亲情与希望,让她对未来的日子有了是盼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