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快穿之大佬一出手,渣渣抖三抖! > 第51章 七零年代女知青 九

大学时光在纸页翻动和铅笔沙沙声中飞快流逝。

隐月像一块被投入知识海洋的海绵,不知疲倦地吸收着一切。

她主修中文,却靠着惊人的效率和超越时代的理解力,旁听了大量数学、物理甚至刚刚萌芽的计算机课程,图书馆里那些艰深晦涩的国外期刊影印本成了她的消遣读物。

那个南方科研所同行的问题,她花了一个晚上就理清了思路,用最简洁的论证过程回了信。

没过多久,她又收到了更厚的来信和更复杂的问题。

一来二去,两人竟成了未曾谋面的笔友。

李红英对此啧啧称奇:“念念,你说你脑子怎么长的?那些鬼画符一样的公式,我看着就头疼,你居然还能跟人讨论得津津有味?”

隐月正对着稿纸推演一个电路模型,头也不抬:“比揣摩人心简单。”

李红英:“……”好吧,你赢了。

除了学习,隐月也开始留意这个时代悄然发生的变化。

街上的个体户摊贩渐渐多了起来,偶尔能听到有人讨论“承包”、“效益”,收音机里的调频开始出现轻快的流行音乐,虽然信号咝咝啦啦,却挡不住那股破土而出的生机。

她偶尔会给家里寄些稿费,是给那几家艰难复刊的科学杂志投技术类译文赚的。

钱不多,但足够让苏母买些营养品,让苏父多买几本专业书。

苏家的日子肉眼可见地好了起来。

苏明远彻底恢复了工作和名誉,虽然错过了最好的年华,但那股知识分子的精气神又回来了。

苏母身体调养得宜,脸上也有了红润。

小小的家里时常充满笑声。

大三那年,学校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去郊区的红星机械厂进行“学工”劳动。

机械厂规模不小,但设备陈旧,管理方式老化,生产效率低下。

学生们被分配到各个车间,跟着工人师傅学习简单的操作。

隐月被分到了装配车间。

她上手极快,复杂的图纸看一遍就能记住,那些老师傅需要琢磨半天的装配流程,她很快就能找出更优化的步骤,甚至还能指出图纸上几处不合理的地方。

带她的老师傅姓周,是个严肃刻板的老八级工,一开始对这群“秀才”学生并不感冒,尤其是对隐月这个看起来纤细文静的姑娘。

但几天下来,他被隐月展现出的惊人悟性和一丝不苟的态度折服了,偶尔还会拿着技术难题来考考她,而隐月总能给出让他眼前一亮甚至茅塞顿开的思路。

“小苏同志,你不该学文啊,该来我们厂搞技术!”周师傅忍不住感叹。

隐月只是笑笑。

她对机械有兴趣,但志不在此。

实践快结束时,厂里突然接了个紧急订单,要求高、工期紧。

偏偏一条关键的生产线出了故障,几个老师傅围着那台进口的精密机床捣鼓了半天,急得满头大汗,就是找不到症结。

生产科长急得直跳脚,完不成订单,损失巨大不说,还要挨上级批评。

周师傅看着那台“趴窝”的洋机器,忽然一拍脑袋:“去,快去把中文系那个小苏同学请来!”

众人愕然。

请一个学中文的女学生来修进口机床?

周师傅急糊涂了吧?

但死马当活马医,生产科长还是派人把隐月叫来了。

隐月围着那台布满外文标识的机床转了两圈,又看了看复杂的电路图和控制面板,听了听运行时的异响。

“不是机械故障,”她下了判断,“是控制系统的逻辑模块出了问题,有一个继电器烧了,导致信号序列错误。”

她指着图纸上一个极其隐蔽的节点,又报出一个拗口的继电器型号。

工人们将信将疑地按照她说的拆开控制箱,果然发现了一个烧毁的元件,型号与她说的分毫不差。

更换备件后,机床嗡鸣一声,恢复正常运转。

整个车间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欢呼和惊叹。

生产科长握着隐月的手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小苏同学太感谢你了,你可是帮了我们厂大忙了!人才,真是人才啊!”

周师傅一脸“我看中的人没错吧”的骄傲表情。

这件事很快在厂里和学校传开了。

“中文系才女秒修进口机床”成了传奇故事。

隐月对此很无奈,她只是基于基础原理和观察做出的判断,实在没什么值得夸耀的。

但这件事却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后续。

几天后,一个穿着中山装、气质沉稳的中年男人通过学校找到了隐月。

他是市里刚成立不久的“新技术引进办公室”的主任,姓郑。

郑主任听说了机床事件,对隐月产生了浓厚兴趣。

他并没有纠结于她修机器的细节,而是看中了她快速阅读外文技术资料、精准理解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念同学,我们办公室主要负责筛选、评估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资料,但目前极度缺乏既懂外语又懂技术的人才。”

郑主任语气诚恳,“很多资料堆在仓库里无人能译,或者翻译出来词不达意,根本没法用。我想以特殊人才的方式,邀请你业余时间过来帮忙,你看怎么样?有报酬的。”

隐月心中一动。

接触最前沿的技术信息?这正合她意。

“我可以试试。”她答应下来。

于是,隐月的业余时间又多了一项内容——泡在新技术办的资料室里,翻译那些充斥着专业术语和技术图纸的国外文献。

对她来说,这比文学评论有趣多了。

她的翻译准确、流畅,甚至还能附上自己对技术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前景的简短分析报告。

郑主任如获至宝,给她的报酬也相当丰厚,几乎抵得上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

隐月把这些钱大部分都寄回了家,苏家的经济状况进一步改善,甚至攒钱换了个稍大点的房子。

日子忙碌而充实,未来似乎一片光明。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大四上学期,一个消息悄然在校园里流传开来,国家即将首次公派留学生赴美深造,名额极少,选拔极其严格,不仅要成绩顶尖,还要通过苛刻的政治审查和外语水平考试。

整个高校圈都为之震动。

出国留学?

去那个传说中的科技强国,这是多少学子梦寐以求的机会啊!

隐月所在的师大也有少量名额,竞争瞬间进入白热化。

隐月对此本来并无太大兴趣,她的知识储备远超这个时代,出国与否意义不大。

但郑主任找到她,极力劝说。

“苏念,你一定要争取,你的能力窝在国内太可惜了。出去看看,学最前沿的东西,回来才能做更大的贡献,我们太需要真正了解外面世界的人才了!”

郑主任语气激动,“你的外语没问题,成绩更没问题,政审……你家里情况已经清楚了,没问题!这是最好的机会!”

李红英也摇着她的胳膊:“去啊念念,干嘛不去?给咱们女同胞争口气,去看看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到底有多厉害!”

隐月被他们说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