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我用小说破大案 > 第52章 视觉盲区里的心理操控

我用小说破大案 第52章 视觉盲区里的心理操控

作者:青丘山的韩聪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0 20:11:37

林骁走到作战指挥区门口,手还搭在门把上。走廊的灯有点暗,他低头看了眼裤兜里的注射器笔,没再摸。推开门的时候,周默正坐在会议桌尽头,手里转着一支钢笔。

屋里只有两个人。

周默把钢笔拍在桌上,一张照片滑过来,停在林骁面前。是个少年,站在学校角落的墙边,低着头,脸上有淤青。背面写着一行字:“视觉盲区殴打事件记录”。

“陈渊。”周默说,“十三岁,被三个同学堵在教学楼转角十分钟。监控拍不到,老师查不了。”

林骁没动那张照片。他拉开椅子坐下,背包放在脚边,右手习惯性地按了下笔记本外侧。红绳蹭过桌面,发出一点摩擦声。

“所以他是受害者?”林骁问。

“不止是。”周默站起身,走到投影屏前,按下遥控器。五起案件的现场图依次弹出,每个地点都用红点标出位置。“你看这些地方,有没有共同点?”

林骁盯着屏幕。第一起在仓库拐角,第二起在地下车库立柱后,第三起在商场中庭雕塑背面……他忽然抬手,在空中画了个角度。

“都是视线死角。”他说,“摄像头照不到的地方。”

“对。”周默点头,“但不只是物理上的盲区。是心理上的。”

林骁皱眉。

“人走路时,默认安全区域是前方和两侧。转角、遮挡物后面,大脑会自动降低警惕。陈渊就是利用这一点。”周默顿了顿,“他不是随机选地点,是在制造‘你以为没事’的错觉。”

林骁翻开笔记本,撕下一页空白纸。他画了个篮球场,三分线和底线夹角的位置圈出来。

“就像这里。”他说,“球员突破到这里,防守容易包夹,裁判也最难看清动作。犯规了都算不清。”

周默看了眼那幅简图,嘴角动了一下:“你用打球的经验破案?”

“经验就是经验。”林骁笔尖点着那个角落,“只要人在动,就会有惯性思维。AI能预测行为轨迹,但人脑更依赖视觉判断。谁都不会盯着死角看太久。”

周默突然绕到他身后,一把扯开他衣领。

林骁猛地回头。

“你小说里写的‘盲区杀手’。”周默声音压低,“诱导话术、行动节奏、甚至受害者最后听到的那句‘你看不见我,但我一直在这儿’——跟陈渊发给第三个受害者的语音一模一样。”

林骁愣住。

“那篇小说……没人看过。”他说。

“我没说谁看过。”周默松开手,“问题是,陈渊不仅知道内容,他还照着做了。”

会议室安静了几秒。

林骁慢慢合上笔记本。那篇《盲区》是他高三月考失利那天写的,纯粹泄愤。主角是个被全校忽视的学生,靠在监控死角杀人报复社会。他写完就删了草稿,连程小满都没提过。

可现在,有人把它变成了现实。

“他在研究我。”林骁说。

“不止研究。”周默坐回椅子,“他在用你的思维模式当模板。你写推理小说,他拿去当犯罪指南。你设计角色心理,他拿来当执行流程。”

林骁手指敲了下桌面。

“所以他不怕我们查。”他说,“因为他知道我们会怎么想。他知道我会从监控覆盖范围入手,会分析行为路径,会找规律。”

“你现在想的,他也想过。”周默说,“甚至更早。”

林骁站起来,走到投影屏前。五处红点连成一条线,像蛇一样绕着建筑边缘爬行。每一个落点都在镜头交接的缝隙里。

“这不是巧合。”他说,“这是训练。”

“什么训练?”

“训练别人进入盲区。”林骁指着第一个案发现场,“你看这个仓库,入口宽敞明亮,但往里走三步就有堆货柜挡住视线。正常人进去不会防备,因为前面看着安全。”

“就像球场上,你以为队友会补防,结果他慢了一步。”周默接了一句。

林骁看了他一眼:“你也懂球?”

“我不打球。”周默摇头,“但我懂怎么让人掉进坑里。”

林骁重新坐下,打开笔记本,在页面中央写下四个字:**视觉盲区**。然后在旁边列了两栏。

左边写:“物理遮挡”“镜头死角”“光线不足”。

右边写:“注意力分散”“心理松懈”“行为惯性”。

“他不只是躲摄像头。”林骁说,“他在操控人的注意力。比如商场那起,受害者是去看手表的,视线往下,脚步往前,根本不会抬头看雕塑后面。”

“还有地下车库。”周默补充,“车主刷卡时专注在机器上,耳朵听着提示音,身体处于放松状态。这时候从柱子后出来,成功率最高。”

林骁笔尖一顿。

“所以他挑的不是地点。”他说,“是时机。”

“对。”周默点头,“他等的是人类最松懈的那一秒。”

林骁把笔记本转过来,画了个圆,中间点了个点。

“人眼视野是扇形的。”他说,“左右各一百度,上下六十度。超出这个范围的东西,大脑会自动忽略。陈渊就是卡在这个边界上活动。”

“那你能不能反过来用?”周默问。

“什么意思?”

“既然他知道你会查监控死角,那就让他以为你在查死角。”周默眼神冷下来,“但我们不从视觉入手。”

林骁盯着那个圆圈,忽然抬头:“我们从听觉反推。”

“继续。”

“所有案发现场均无直接录音,但附近都有环境收音设备。比如商场有广播系统,车库有报警感应器,仓库有温控警报。”林骁语速加快,“这些设备虽然不录人声,但能捕捉震动频率。”

“你是说,通过地面脚步振动,还原行动轨迹?”

“不止。”林骁拿起笔,“如果陈渊靠近受害者,呼吸、心跳、脚步轻重都会引起微震动。只要采样够密,就能反向建模。”

周默没说话,默默掏出手机,拨了个号。

十分钟后,技术科的人送来一段音频波形图。是从商场案发时段提取的中央空调震动数据。

林骁接过平板,放大波形细节。在一段平稳的底噪中,出现两个节奏不同的波动源。一个规律,是受害者走路;另一个隐蔽,贴着墙边移动。

“找到了。”他指着屏幕,“这个人故意放轻脚步,但呼吸频率偏高,说明紧张。而且每一步落点都在视觉盲区内。”

周默凑近看:“时间戳呢?”

“比受害者晚七秒进入区域,提前五秒离开。”林骁冷笑,“他算准了对方停留时间。”

“所以他不是临时起意。”周默收回手机,“是预演过的。”

林骁合上平板,靠在椅背上。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画面:自己写小说时,反复修改凶手出场方式,调整节奏,只为让读者猜不到下一步。

而陈渊,正在用同样的方式对付他。

“他看过我的东西。”林骁低声说,“不止一篇。”

“可能全部。”周默说,“你每本小说的初稿、草图、人物设定,都被他当成了实验参考。”

林骁没反驳。他想起家里电脑的U盘接口总有点发烫,想起每次写完文自动弹出的未知进程,想起沈知微说过“有人远程调取过你本地文件”。

原来早就开始了。

周默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两个名字:林骁和 陈渊。中间画了个双向箭头。

“你们不是对手。”他说,“你们是镜像。”

林骁猛地抬头。

“他模仿你写作逻辑,你沿用他犯罪路径破案。你们在同一个思维闭环里打转。”周默盯着他,“你现在做的每一步,可能都是他期待你做的。”

会议室再次安静。

林骁低头看着笔记本上的“视觉盲区”四个字,笔尖慢慢压下去,纸面裂开一道口子。

他忽然笑了。

“那我们就跳出这个框。”他说。

“怎么跳?”

“我不按逻辑走了。”林骁把笔插回笔记本,“我乱来。”

“比如?”

“比如我现在不去查下一个案发现场。”林骁站起身,“我去查他从来没碰过的地方。”

“哪?”

“学校教室。”林骁抓起背包,“那里光线充足,摄像头密集,没有死角。他绝对不会去。”

周默看着他:“你确定?”

“不确定。”林骁拉开门,“但正因为不确定,他才猜不到。”

他走出去,脚步没停。

周默在背后喊了一声:“你真觉得他没设局?”

林骁停下,手扶着门框。

“我不知道。”他说,“但我知道,如果我一直跟着他的节奏,我就永远只是个解题人。”

走廊灯光照在他半边脸上。

他转身,关门。

门缝缩窄,最后一道光落在笔记本翻开的那页。

“视觉盲区”四个字被笔尖戳穿,墨迹晕开。

笔躺在纸上,没盖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