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知青拒绝回城:赶山打猎娶俏寡妇 > 第4章 市集换银钱,智斗程家扰

清晨的寒气尚未散尽,曹山林已经在自家那破败的院子里忙活开了。

昨晚分完肉,他特意留下了那只狍子最好的一部分腿肉和完整的狍子皮,还有那两只羽毛鲜艳的野鸡。

倪丽珍天不亮就过来了,默默地帮他烧了锅热水,看着他处理这些血淋淋的东西。

曹山林将狍子皮用草木灰细细地揉搓,初步鞣制,防止**和变硬,然后晾在院里一根歪斜的木杆上。

那张皮子虽然还带着血腥气,但毛色棕黄,柔软完整,在初升的阳光下泛着油光,一看就是上等货色。

他又将狍子后腿肉分割成大小不等的条块,用干净的麻绳串好。

野鸡也褪干净了毛,开膛破肚,收拾得利利索索。

“今天公社逢大集,”曹山林一边忙活一边对倪丽珍说,“我把这些拿去卖了,换点钱。”

倪丽珍蹲在灶坑边,低着头往灶膛里添柴火,火光映着她依旧有些苍白的侧脸。

她小声说:“俺…俺跟你一起去吧?集上人多眼杂,程家…”

她话没说完,但担忧显而易见。

曹山林手上动作不停,摇摇头:“不用。你留在屯里。程家刚拿了五十块钱,暂时不敢明着怎么样。集上人多,他们更不敢乱来。你去了,反而招眼。” 他顿了顿,语气放缓,“等我回来,买点粮食和油盐,再扯点布,给你做身新衣裳。”

“俺不要新衣裳…”倪丽珍急忙抬头,声音细若蚊蚋,脸上却飞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红晕。

曹山林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他知道,这个女人苦惯了,一下子接受不了太多的好。

但他心里已经打定主意,以后定要让她过上好日子。

他去大队部找王福满,想借队里的自行车。

王福满倒是没为难,只是吧嗒着烟袋叮嘱了一句:“早去早回。集上机灵点,现在虽说比前两年松快点了,但‘投机倒把’的帽子扣下来也不是闹着玩的。换了钱别瞎嘚瑟。”

“知道了,大队长。”曹山林应着,拉着那辆除了铃不响哪都响的破旧自行车,回到院子,把肉、皮子和野鸡都搬上车,用破麻袋盖好,又带上那杆包裹好的、已经擦得锃亮的五六半——既是防身,也是一种无声的宣告。

告别了倚门目送、眼神里满是担忧的倪丽珍,曹山林骑着自行车,吱吱呀呀地走上了通往公社的土路。

路两边是收割后略显荒凉的田野,远处山峦层林尽染。

空气清冷,却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充实。

这是为自己、为心爱的人奔波的感觉。

公社所在地比棒子沟屯大不少,有一条还算宽敞的主街。

每逢农历带五、带十的日子便是大集。

今天正好初五,街上早已人头攒动,喧嚣鼎沸。

道路两旁挤满了摊位。

卖自家编的筐篓、笤帚的,卖鸡蛋、鸭蛋、腌咸菜的,卖秋菜、土豆、萝卜的,卖针头线脑、蛤蜊油、红头绳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熟人见面打招呼声混杂在一起,充满了鲜活又略显粗糙的生活气息。

空气里弥漫着牲畜粪便、土腥味、油炸果子、劣质烟叶和各种食物混杂在一起的奇特味道。

曹山林找了个相对宽敞的街边角落,停下板车,把东西摆开。

狍子肉红白分明,野鸡肥硕,尤其是那张几乎完整的狍子皮,立刻吸引了不少目光。

很快,就有人围了上来问价。

“小伙子,这狍子肉咋卖?”

“野鸡咋卖的?公的母的?”

“这皮子不错,多少钱?”

曹山林早有准备。

他前世经商的经验此刻派上了用场,但表现得恰到好处,不过分精明。

他嗓门洪亮,态度热情又不失朴实:

“狍子肉鲜嫩着呢,炖汤红烧都香!按斤称,一块二一斤!您要整条后腿?给您算便宜点!”

“野鸡肥着呢,炖蘑菇绝了!一只两块五,两只您给四块八!”

“皮子您瞅瞅,刚打的,一点没伤,冬天做棉衣、褥子,做帽子暖和得很!一口价,二十块!”

价格公道,东西新鲜,他长得精神,说话又爽快,生意很快开张。

先是两只野鸡被一个穿着体面的干部模样的人买走了,说是给坐月子的儿媳妇补身子。

接着狍子肉也被零敲碎打地买走不少。

那张狍子皮,虽然问的人多,但二十块不是小数目,最后搞来搞去,十六块钱成交。

卖了狍子皮以后,曹山林就不着急了,他一边卖肉,一边留意着集市上的情况。

他看到有戴着红袖箍的市场管理委员会的人来回巡逻,但气氛似乎比前两年宽松了不少,只要不是太出格,大多睁只眼闭只眼。

他还看到角落里有人偷偷摸摸地交易粮票、布票,甚至还有人在卖自酿的土酒。

这就是1978年末的东北农村集市,计划经济的坚冰正在悄然融化,民间自发的商品经济开始试探着冒出嫩芽。

快到中午的时候,肉也卖得差不多了,只剩下几斤零碎肉。

便宜点,赶紧促销了拉倒!

曹山林算了算账,狍子皮、肉和野鸡差不多卖了四十多块钱,加上最后剩下的这点肉出手了,今天收入妥妥的超过五十块!

这在当时,绝对是一笔可观的收入,相当于林场一个普通工人将近两个月的工资。

他心情愉悦,开始收拾东西,准备一会儿去买些必需品。

然而,就在他低头数钱的瞬间,几个不速之客堵在了他的自行车前。

领头的是程老二,后面跟着两个程家的本家侄子,都是二十郎当岁,流里流气的样子。

“哟呵!曹山林!行啊你小子!”程老二阴阳怪气地开口,一双眼睛贪婪地盯着曹山林手里那叠毛票,又扫过自行车上空空的袋子,“这没回城,倒学会跑集市上投机倒把来了?赚了不少吧?”

曹山林心里一沉,面上却不动声色,把钱揣进内兜,淡淡地说:“程二兄弟,啥叫投机倒把?我打的野物,吃不完拿来换点油盐钱,公社集市上允许的。王大队长也知道。”

“少拿王福满压人!”程老二啐了一口,“俺告诉你!倪丽珍是俺老程家出去的人,你拐跑了俺家的人,这赚的钱就有俺老程家一份!识相的,把今天赚的钱,还有剩下的这些肉,都给俺们留下!不然…”

他上前一步,威胁意味十足,“不然你今天别想囫囵个走出这集市!”

他身后的两个侄子也撸胳膊挽袖子,围了上来。

周围的人群立刻散开一圈,远远地看着,没人敢上前插手。

这年头,宗族势力在乡下还是很有市场的。

曹山林眼神冷了下来。

他知道程家不会善罢甘休,没想到这么快就又找上门,还是在集市上。

硬碰硬肯定吃亏,对方人多,而且真闹起来,扣上个“打架斗殴”或者“投机倒把”的帽子,自己也麻烦。

他心念电转,忽然抬高声音,不是对程老二,而是对着周围看热闹的人群,义正词严地大声说道:“程老二!你想干什么?光天化日之下,想在公社集市上拦路抢劫吗?现在是什么社会?是**的新社会!不是旧社会你们老程家可以一手遮天的时候了!”

他声音洪亮,一下子吸引了更多人的注意,连远处巡逻的市管会人员也朝这边望来。

程老二没料到他会来这一出,愣了一下,脸色有些难看,色厉内荏地吼道:“你放屁!谁抢劫了!俺是拿回俺老程家该得的!”

“什么是你老程家该得的?”

曹山林毫不退让,继续大声说,既是说给程老二听,更是说给周围所有人听,“倪丽珍和你们程家早就没关系了!字据白纸黑字按了手印,大队长做的见证!钱也会一分不少给你们!她现在是我未过门的媳妇!我曹山林打猎换钱买油买盐,光明正大!你们再胡搅蛮缠,欺男霸女,咱们现在就去找公社武装部!找派出所的公安同志评评理!看看这新社会还有没有道理可讲!”

“武装部”、“派出所”、“公安同志”这几个词,像重锤一样砸在程老二和周围人的心上。

这年头,老百姓对“官家”还是有着天然的敬畏。

程老二的脸色彻底变了,气势明显矮了一截。

他身后的两个侄子也眼神闪烁,不敢再往前凑。

曹山林见镇住了他们,语气稍缓,但依旧带着强硬,盯着程老二的眼睛,压低了些声音道:“程二兄弟,我知道你们家觉得亏。但我曹山林做事讲规矩。之前那一百五,是看在丽珍以前的情分上。你们要是再这样没完没了,别说钱,咱们就公事公办,看到底谁吃亏!”

他软中带硬,既表明了不怕事的立场,又强硬地点出了“情分”和“规矩”,给了对方一个台阶。

程老二脸色青一阵白一阵,看看周围越聚越多的人群和远处走过来的市管会人员,又看看曹山林那毫不畏惧、甚至带着点狠厉的眼神,最终咬了咬牙,恶狠狠地撂下一句:“行!曹山林!你狠!俺们走着瞧!”

说完,灰溜溜地带着两个侄子,挤开人群走了。

曹山林看着他们消失的背影,暗暗松了口气,后背也出了一层细汗。

他知道,这事还没完,程家未必会甘心。

但至少眼下这一关过去了。

周围看热闹的人群见没打起来,也渐渐散了,但看曹山林的眼神里,多了几分好奇和佩服。

这知青,不仅打猎厉害,嘴皮子也挺利索,胆子还不小!

曹山林平复了一下心情,不再耽搁,迅速把剩下的零碎肉便宜处理了。

然后,揣着总共五十多块的“巨款”,他开始采购。

先去了粮店,用钱和粮票买了二十斤玉米面,十斤高粱米,又咬牙买了五斤比较金白的面粉。

去供销社打了三斤豆油,称了二斤粗盐,买了一包火柴,两块肥皂。

想了想,又走到卖布的柜台。

布票他手里不多,但扯一身女人穿的普通棉布还是够的。

他看着柜台上那些色彩单调的布匹——藏蓝的、军绿的、灰的、格子的。

最终,他指着一匹颜色稍鲜亮些的枣红色带小白花的棉布,对售货员说:“同志,给俺扯一身这个布。”

售货员是个胖胖的大婶,看了他一眼,一边量布一边搭话:“哟,小伙子,给对象扯布啊?这花色挺俊。”

曹山林笑了笑,没说话,心里却有点发暖。

买完这些,他又看到有卖农具和杂物的,想起那破院子,又买了一把新斧头,一把锯子,几根大铁钉,还有一把新锁头。

自行车上渐渐堆满了东西,曹山林骑着沉甸甸的破车,心里也踏实了不少。

这些都是过日子的根本。

回到棒子沟屯的时候,已是下午。

屯子里的人看到他自行车上满满当当的东西,又是一阵议论和眼热。

倪丽珍一直提心吊胆地等着,看到他平安回来,还买了这么多东西,又是欢喜又是心疼钱。

尤其是看到那匹红底白花的布时,她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手捏着衣角,嗫嚅着:“咋…咋买这老些…这得花多少钱…这布太鲜亮了…俺…”

“过日子该用的。”曹山林打断她,把东西往院里搬,“以后咱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他修理了那扇快要散架的院门,换上了新锁头,“咔嚓”一声锁上时,仿佛也锁住了一份新的开始。

晚上,曹山林就着倪丽珍熬的玉米碴子粥,啃着贴饼子,就在院子里,借着月光,开始用新买的斧头和锯子修理那些坍塌的篱笆。

倪丽珍在一旁默默帮着扶木头,递工具。

清冷的月光洒在院子里,斧头砍削木头的“梆梆”声和锯子拉动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竟显出几分难得的宁静与温馨。

曹山林一边干活,一边在心里盘算:今天收入五十多,买东西花了将近二十,还剩下三十多。

修房子、置办家当、还有倪家那边肯定少不了的一大笔彩礼…远远不够。

他再次抬起头,目光越过低矮的院墙,投向远处在月光下呈现出墨黑色轮廓的连绵山峦。

下一次,他必须进更深的老林子,去找更值钱的宝贝。

危险?

程家的麻烦?

这些都阻挡不了他。

为了这个在月光下默默帮他扶着木头、偶尔偷偷看他一眼的女人,他必须更快地站稳脚跟,积累起足够的资本。

山,就在那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