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八零旺夫:搞厂带娃双开挂 > 第100章 毛衣生意传开,周边工厂来订

林晓棠跟着沈廷舟学机床原理的日子过得充实又飞快,而她的毛衣生意,也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出圈”了。

这天周末,林晓棠刚把给张科长爱人织的枣红色围巾收尾,院门外就传来一阵陌生的脚步声。开门一看,是个穿着灰色工装的中年男人,手里提着一个布包,身后还跟着家属院的刘婶。

“晓棠,这是农机厂的老周,他特意来找你订毛衣。”刘婶笑着介绍,“老周的媳妇是我远房表妹,听我说你织的毛衣又好又合身,特意托他来的。”

老周连忙上前,把布包递过来:“林姑娘,我听我媳妇说,你织的儿童毛衣图案好看,成人款也扎实,我想给我家小子织件带拖拉机图案的,再给我媳妇织件藏青色的开衫,你看能织不?”

林晓棠又惊又喜——她的毛衣订单大多集中在自家工厂和家属院,还是第一次有外厂的人来找她订。她接过布包,里面是两团优质毛线和五斤粮票,还有一张写着尺寸的纸条,字迹工工整整。

“能织,您放心。”林晓棠拿出登记册,“拖拉机图案我得琢磨两天,开衫是普通款,您要是着急,我先织开衫,儿童款后面跟您的订单排在一起,大概半个月能完工。”

“不着急不着急,质量好就行!”老周笑得合不拢嘴,“我听说你还帮同事改毛衣,手艺肯定错不了。我在农机厂问了,好多工友都想订,我先帮他们探探路,要是织得好,以后还来麻烦你。”

送走老周,林晓棠心里满是激动。她拿着登记册给刘桂兰看:“妈,农机厂的人都来找我订毛衣了!以后咱们的生意说不定能做更远。”

“这都是你手艺好,为人实在,大家才信任你。”刘桂兰看着登记册上新增的订单,眼里满是欣慰,“不过订单多了,你可得注意身体,别熬太晚。”

“我知道,我会安排好时间的。”林晓棠笑着说。她心里已经有了打算——白天在技术科学机床知识,晚上抽两小时织毛衣,周末再集中赶进度,既能兼顾学习,又不耽误订单。

为了织好拖拉机图案,林晓棠特意跑到车间,对着停在角落的旧拖拉机画草图。沈廷舟看到她蹲在地上画画,好奇地走过去:“你这是画什么?”

“农机厂的客户订了件带拖拉机图案的儿童毛衣,我得照着实物画,这样织出来才像。”林晓棠举起草图,“沈科长,您看这个拖拉机的轮子,我用黑色毛线织实线,车身用灰色,烟囱加个红色的小尖尖,会不会好看?”

沈廷舟看着草图,忍不住点头:“想法不错,不过拖拉机的履带可以用‘麦穗针’织,这样更有立体感。你要是不知道怎么起针,我可以帮你问问我母亲,她以前织过类似的花纹。”

“真的吗?那太好了!”林晓棠眼睛一亮,“谢谢您,沈科长,您总是帮我。”

“举手之劳。”沈廷舟笑着说,“不过别因为织毛衣耽误了学机床原理,有不懂的地方,随时来问我。”

在沈廷舟的帮忙下,林晓棠很快掌握了麦穗针的织法。她先用灰色毛线织出拖拉机的车身,再用黑色毛线织履带,最后用红色毛线绣出烟囱和车灯,一个栩栩如生的小拖拉机图案就成型了。

半个月后,老周来拿毛衣时,看到儿童毛衣上的拖拉机,惊喜得直拍手:“林姑娘,你这手艺绝了!跟真的拖拉机一模一样,我家小子肯定喜欢!”他拿着开衫在身上比了比,更是满意,“这开衫的针脚又密又齐,比商店里卖的还合身!”

老周回去后,立刻把毛衣拿到农机厂炫耀。工友们看到这么精致的毛衣,都动了心,纷纷托老周帮忙订:“老周,帮我订件带齿轮图案的,我家汉子是机修工,肯定喜欢!”“我要给我闺女订件带小花的,就要林姑娘织的!”

没几天,老周就带着五个工友的订单来找林晓棠,手里的毛线和粮票堆了满满一桌子:“林姑娘,你可得多辛苦辛苦,大家都信得过你,说非你织的不穿。”

“您放心,我一定织好。”林晓棠拿出新的登记册,专门开辟了“外厂订单”一栏,“以后外厂的订单我单独登记,保证不跟厂里的弄混,交货时间也会提前跟大家说清楚。”

随着农机厂的订单越来越多,林晓棠的名声也传到了周边的化肥厂和纺织厂。有个化肥厂的女工甚至特意骑着自行车,跑了十多里路来订毛衣:“我听农机厂的姐妹说,你织的毛衣又暖和又好看,我想给我家老人织件加厚的,冬天穿能抗冻。”

林晓棠特意选了最厚实的羊毛线,还在毛衣里面加了层薄绒:“您家老人要是怕冷,我再织个帽子和围巾,一套更暖和。”

女工感动得不行:“林姑娘,你太贴心了!就冲你这态度,以后我身边人订毛衣,我都推荐你!”

订单多了,林晓棠也遇到了新问题——外厂客户不方便每天来家属院看进度,总有人托老周打听“毛衣织到哪了”。为了让大家放心,林晓棠每周都会写一张“订单进度表”,托老周带到农机厂,上面写着每个客户的订单状态,比如“拖拉机图案毛衣已完工,待交付”“藏青色开衫织到袖子”,让大家一目了然。

沈廷舟听说她的做法,忍不住称赞:“你这办法很周到,既减少了客户的顾虑,也让自己的工作更有条理。以后要是外厂订单越来越多,还可以找两个手脚麻利的邻居帮忙,你负责设计和把关,这样能省不少时间。”

“我也是这么想的!”林晓棠笑着说,“我已经跟之前帮我绕线的张婶和陈姐说了,等她们有空,就帮我织简单的平针部分,我给她们算手工费,这样我就能有更多时间学技术了。”

看着林晓棠既能把毛衣生意做得有声有色,又能兼顾技术学习,沈廷舟心里满是欣慰。他知道,林晓棠就像一颗顽强的种子,不管在什么环境里,都能努力扎根,开出属于自己的花。

这天晚上,林晓棠织完最后一件外厂订单,看着登记册上“已完成”的标记,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刘桂兰端来一碗热汤:“累了吧?快喝点汤暖暖身子。你现在不仅能在技术科站稳脚跟,毛衣生意也越做越大,妈真为你高兴。”

林晓棠接过汤,喝了一口,心里暖暖的。她看着窗外的月光,忽然想起第一次织毛衣时的场景——那时她只是想赚点粮票补贴家用,没想到现在能把毛衣生意做到外厂,还能跟着沈廷舟学技术,离转正的目标越来越近。

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只要保持这份踏实和努力,不管是毛衣生意,还是技术学习,她都能做得更好。而那些来自外厂客户的信任,那些沈廷舟的悉心教导,还有母亲的默默支持,都是她前进路上最温暖的动力,推着她一步步走向更好的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