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五姑娘的狼将军 > 第111章 龙吟敕令护胎元,寒魄冰消化紫烟

沉重的雕花木门在楚言身后悄无声息地合拢,将那令人窒息的压抑与浓得化不开的铁锈腥气隔绝在内。

门轴转动的微响,如同投入死水中的最后一粒石子,漾开一圈圈冰冷的涟漪,旋即又被更为庞大的寂静吞噬。

厅堂内,只剩下破碎瓷器的狰狞棱角,泼洒一地的茶水如同凝固的琥珀,蜿蜒流淌在光可鉴人的金砖之上。

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茶香、微尘的木质味,以及一丝若有似无、沁人心脾的甘甜,那是散开的茶叶浸润出的色泽,溅落在紫檀桌案腿脚、飞溅到织锦帷幔下摆所留下的、温润的印记。

几片沾着湿漉漉茶叶的瓷杯碎片,静静地躺在拓跋玉绣鞋旁不远,像一只只沉睡的贝壳。

圈椅上,拓跋玉的脸色较之方才更显苍白,仿佛上好的薄胎白瓷,透着一股易碎的脆弱。

方才强撑着一口气为胡院判求情,似乎耗尽了她所剩无几的精力。

她纤细的手指无意识地蜷缩在宽大的袖口中,指尖冰凉。

那句“命数天定,非人力可移”,与其说是宽慰王爷,不如说是说给自己听,带着深深的倦怠与无能为力的悲悯。

她微微阖上眼,长睫在眼下投下淡淡的阴影,胸口起伏的弧度微弱得几乎难以察觉。

厅内死寂的寒意,丝丝缕缕地渗进她的骨髓,让她不由自主地瑟缩了一下。这华美囚笼里的每一次风暴,都让她身心俱疲。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却刻意放轻的脚步声打破了沉寂。

白战高大的身影如同疾风般卷了过来,他身上犹带着内室冰盆的余凉,玄色亲王常服在窗棂透入的阳光下游走,流转出深邃的光泽。?

他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第一时间捕捉到妻子那摇摇欲坠的身形和毫无血色的脸庞,浓黑的剑眉瞬间拧紧,眼中翻涌的心疼与怒火几乎要喷薄而出,却又被他死死压下。

“玉儿!”他低唤一声,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急切与疼惜,几步便跨到她身前。

拓跋玉闻声勉强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丈夫焦灼却坚毅的面容,那深邃眼眸中清晰映着她苍白憔悴的影子。

她试图挤出一丝安抚的笑意,嘴角却只是无力地牵动了一下,气若游丝:“王爷……妾身无碍,只是……有些乏了……”

话音未落,一阵突如其来的剧烈腹痛猛地袭来,如同有冰冷的铁爪在她腹内狠狠撕扯、旋转。

她闷哼一声,身体骤然蜷缩,额角瞬间沁出豆大的冷汗,纤细的手指死死抓住圈椅扶手,指节因过度用力而泛起青白。

白战的心猛地一沉,看到妻子痛楚的模样,所有关于权谋、关于震怒的思绪瞬间被抛到九霄云外。

他不再有半分迟疑,俯身,一只铁臂稳稳地穿过拓跋玉的腿弯,另一只手臂则小心翼翼地托住她的后背,动作轻柔得如同对待一碰就碎的瓷娃娃,将她整个打横抱起。

触手之处,隔着层层华服,依旧能感受到她身体的轻颤和异常的冰冷。

“忍着点,我们回房。”他低沉的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在她耳边响起。

拓跋玉虚弱地将头靠在他宽阔坚实的胸膛上,那熟悉的龙涎香混合着他独有的、如同山岳般沉稳的气息,稍稍驱散了些许席卷而来的剧痛和恐惧。

她轻轻“嗯”了一声,将脸埋得更深了些,仿佛那是世间唯一的避风港。

她细弱的声音带着全然的依赖,如同风中飘摇的柳丝,紧紧缠绕住唯一的依靠。

白战抱着她,步履沉稳而迅疾,踏在冰冷地砖上的每一步,都发出轻微却坚定的回响,穿过空无一人的回廊,直奔内室。

沿途侍立的仆婢早已被先前厅堂的动静骇得魂飞魄散。

此刻更是屏息凝神,深深垂首,连一丝多余的气息都不敢发出,生怕惊扰了这尊浑身散发着凛冽寒气与滔天怒意的煞神。

整个王府,陷入一种比先前厅堂死寂更令人心悸的沉默,仿佛暴风雨前令人窒息的低气压。

内室燃着安神的暖香,锦绣堆叠,冰盆散发着丝丝凉意,与外面厅堂的肃杀血腥恍若两个世界。

白战小心翼翼地将拓跋玉放置在柔软温暖的锦榻之上,仔细地为她掖好被角,动作轻柔得不可思议。

他凝视着她因痛苦而紧蹙的眉头和汗湿的鬓角,心中翻腾着难以言喻的剧痛和滔天怒火,但面对爱妻,所有的暴戾都在瞬间化作了绕指柔。

“莫怕,玉儿。”他半跪在榻前,粗糙却温暖的大手轻轻拂开她额前被汗水黏住的湿发。

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如同磐石般坚定,“有为夫在,定不会让你们母子有丝毫闪失!纵是阎罗亲至,也休想从我手中夺走你们分毫!”

他的眼神锐利如刀,闪烁着不容置疑的决心和一种近乎狂热的守护意志。

拓跋玉吃力地睁开眼,对上他深邃如渊、却盛满星火般炽热爱意的眸子。

那眼神仿佛有着魔力,瞬间穿透了层层叠叠的恐惧和痛苦,直抵她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她苍白的手指微微动了动,似乎想握住他的手,嘴唇翕动,最终只化作一声微不可闻却饱含全副信任的回应:“嗯……妾身相信你……一直都信……”

这句话,耗尽了她最后一丝支撑的气力,身体再次因一阵绞痛而绷紧。

看着她承受如此煎熬,白战的眼底掠过一抹决绝的厉色。他豁然起身,身形挺拔如松岳。

只见他双手在胸前迅速结出数个繁复玄奥的法印,指尖流淌出的并非内力,而是一种肉眼可见的、近乎液态的淡金色光芒。

光芒流转,带着古老而威严的气息。随着他口中低沉晦涩、恍若龙吟般的咒言吐出,那淡金色的光芒猛然荡漾开来,如同水波般瞬间扩散。

形成一个半透明的、倒扣碗状的巨大光罩,将整张床榻连同周围数尺空间,严严实实地笼罩其中。

结界甫成,内室的光线瞬间为之一变。外界的声音、气息被彻底隔绝,只剩下纯粹的、令人心安的静谧。

结界边缘流淌着玄奥的符文,金色的光晕温柔如水,将床榻映照得如同置于神龛之内。

空间仿佛被凝固、被净化,任何外界的窥探、侵扰、邪祟都被无情地拒之门外。

白战立于结界中央,神色凝重到了极致。他深深吸了一口气,胸腔微微起伏。

下一刻,出现了一幕令人永生难忘的景象:一点柔和却蕴含着无法言喻浩瀚力量的纯白光芒,自他微启的口中缓缓浮现。

那光芒初时如豆,旋即迅速涨大,化作一颗鸡蛋大小、通体浑圆光润的龙珠!

它悬浮在白战面前三尺之处,静静地旋转着,散发着温润皎洁、却又浩瀚如海的神圣光辉。

珠体内仿佛有云雾缭绕,时而凝聚成龙影,时而散作星河,其蕴含的磅礴生机与天地至纯的灵力,让结界内的空气都变得粘稠而充满灵韵。

“玉儿,张嘴。”白战的声音在结界内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语调却异常柔和。

拓跋玉早已被这神异景象所慑,腹中的剧痛似乎也因这纯粹圣洁的光芒而稍稍缓解。她顺从地,艰难地张开失去血色的唇瓣。

那散发着纯白光辉的龙珠,仿佛有灵性一般,感应到她的呼唤,化作一道柔和的流光,轻盈而缓慢地飘向拓跋玉。

光芒触及她的唇瓣,没有丝毫阻碍,仿佛融入水中,缓缓地、一点一点地没入她的口中。

就在龙珠完全进入她体内的刹那,一声奇异的、仿佛来自远古洪荒的低鸣在结界内响起。

紧接着,拓跋玉平坦的腹部骤然爆发出无比璀璨夺目的金色光芒!

那金光穿透了薄薄的寝衣,如同在她腹中升起了一轮微型的太阳。

纯净、炽烈、磅礴的生命气息轰然勃发,瞬间将整个内室、整个结界映照得如同白昼降临,纤毫毕现!

金光之中,隐约可见无数细密的、如同金色龙鳞般的符文在她腹部皮肤下流转、闪烁,交织成一个神秘而强大的生命护阵。

拓跋玉的身体猛地一震,发出一声压抑的痛呼。

这光芒带来的并非全是舒适,更像一股沛然莫御的洪流在她脆弱而冰冷的经脉中奔腾咆哮!

龙珠蕴含的至阳至刚的磅礴龙元,与她体内盘踞的、阴寒刺骨的诡异寒毒,如同水与火,瞬间展开了最激烈的交锋!

她的身体成了战场。极致的温暖与极致的冰冷在她体内疯狂撕扯、碰撞。

她能清晰地感觉到,那颗龙珠进入体内后,并非静止不动。它仿佛拥有自己的生命和意志,缓缓下沉,沉入她的丹田气海深处。

一股浩瀚精纯、如同熔岩地火般的暖流瞬间自丹田炸开,汹涌澎湃地冲向四肢百骸!

这股暖流所过之处,那深入骨髓、冻结血液的阴寒力量如同积雪遇到沸汤,发出“嗤嗤”的声响,疯狂地消融、退散。

剧烈的疼痛如潮水般袭来,那是寒毒被强行拔除的剥离之痛!

拓跋玉咬紧牙关,指甲深深陷入掌心,身体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汗水浸透了衣衫,如同刚从水中捞出。

然而,在这难以忍受的痛苦之下,一种前所未有的、源自生命本源的温暖和力量感,也在缓慢而坚定地滋生。

她能感觉到腹中那顽强的小生命,似乎也在这股浩瀚龙元的滋养下,发出了微弱的、充满喜悦的悸动。

龙珠在她体内循着玄奥的轨迹运转了一个周天,磅礴的龙元如同最精密的冲刷器,一遍遍洗涤着她被寒毒侵蚀的经络血脉,滋养着母体与胎儿。

它所到之处,金光大盛,将盘踞的灰色寒毒气息强行逼退、净化。

当龙珠运行至她心脉附近时,异变陡生!那些被逼至角落、如同附骨之疽般最为顽固的寒毒,仿佛意识到末日来临。

竟凝聚成一股尖锐冰冷的灰色气流,带着玉石俱焚的疯狂,猛地冲向龙珠,试图冻结这神圣之源!

“哼!”结界内的白战眼神一厉,冷哼一声。他虽不能直接进入干预,但心神与龙珠紧密相连。

他意念微动,控制着龙珠骤然加速旋转,纯白的光芒瞬间变得炽烈如骄阳!

一层细密的、仿佛由纯粹寒冰凝结而成的诡异灰色雾霭,竟真的在龙珠表面迅速凝结,试图侵蚀。

珠体散发的金光都为之一黯,一股透骨的寒意甚至透过结界隐隐扩散出来。这便是那诡异寒毒的本源力量,阴毒霸道至极!

拓跋玉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身体弓起如虾米,脸色瞬间由苍白转为骇人的青灰,嘴唇呈现出一种诡异的紫绀色。寒毒的反扑凶猛异常,几乎要将她冻僵!

白战额头青筋暴起,眼中金光暴涨,双手结印的速度快到了极致,幻化出道道残影。

他口中龙吟般的咒言陡然拔高,变得急促而充满威严,如同九天雷音在结界内震荡!

“敕!净!”

随着他一声断喝,悬浮于拓跋玉体内的龙珠猛地爆发出远超之前数倍的璀璨金光!

金光之中,隐隐有一条威严神圣的五爪金龙虚影一闪而逝!

那附着在龙珠表面的顽固灰色寒毒,在这至纯至阳、至高无上的龙威冲击下,如同遇到了克星,发出无声的尖啸,瞬间被震散、瓦解、净化成一缕缕灰黑色的浊气!

危机解除!龙珠的光芒重新变得纯净而柔和。它不再停留,顺着拓跋玉的经脉徐徐上升,如同完成使命的使者,带着尚未完全散去的、被净化后残余的丝丝凉意,掠过她的喉咙。

拓跋玉似有所感,不由自主地再次微张小口。一道带着柔和白光的珠影,夹杂着一缕几乎看不见的淡灰色残烟,缓缓自她口中飞出,悬停在白战面前。

龙珠依旧浑圆光洁,散发着神圣柔和的光晕,但仔细看去,其内部流转的光华似乎黯淡了一丝,珠体表面沾染了一丝若有若无的、挥之不去的阴冷气息,那是净化寒毒本体时留下的侵蚀痕迹。

白战没有丝毫犹豫,抬手一招,龙珠化作流光飞回。他张开嘴,将龙珠重新纳入口中。

就在龙珠入口的瞬间,他眉头微不可察地一皱,一股冰寒刺骨的异力顺着龙珠传入体内,仿佛能将血液都冻结!

他强运玄功,体内浩瀚如海的纯阳龙元轰然运转,丹田如同烘炉爆发,金红色的光芒自他体表一闪而逝,瞬间将那试图侵入的残余寒毒炼化得干干净净,化作一缕白气自他鼻息间逸散。

完成这一切,他只是喉头微微滚动一下,面色如常,仿佛刚才那足以冻杀寻常高手的寒毒不过是拂面清风。

结界内,金光渐渐敛去,只余下淡淡的、温暖的光晕笼罩着床榻。

拓跋玉腹部的光芒也完全消失,她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了少许红润。

虽然依旧疲惫虚弱,但眉宇间那濒死的青灰和痛苦已然消散无踪。

腹痛彻底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温暖舒适感包裹着全身,仿佛浸泡在温泉之中,连腹中的胎儿也变得异常安静而满足。

她长长地、舒缓地吐出一口浊气,那气息中似乎都带着残余的点点金色星芒,缓缓闭上了眼睛,陷入了深度而安稳的沉眠。

她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宁静的阴影,唇角甚至挂着一丝劫后余生的安心弧度。

白战指尖微动,萦绕在内室周遭那层肉眼难辨的淡金色光晕如晨雾遇阳般悄然散去,空气中细微的法力波动归于沉寂。

他凝立榻边,借着窗棂透入的朦胧天光,只见爱妻云鬓微散,铺陈在绣着缠枝莲的软枕上,锦被下身形起伏舒缓,呼吸清浅悠长,一副沉入酣眠的恬静模样。

他心下一软,不忍惊扰这片刻安宁,只极轻地替她掖了掖被角,指尖拂过缎面,留下微凉的触感。

屏息转身,步履无声,他如幽影般穿过垂落的重重纱幔,足下织锦地毯吸去了所有足音。

掀开分隔内外的珠帘,珠串相击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响,旋即被他身后的寂静吞没。外厅稍显清冷,案几上未燃尽的兽炉逸出最后一缕稀薄的沉水香,氤氲在微凉的空气中。

侍立在侧、随时待命的寒玉闻声,立刻垂首趋前,姿态恭谨。

白战驻足,目光落在她身上,声音低沉而清晰,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寒玉,好生侍奉王妃。”

他略作停顿,确保每个字都烙入对方耳中,“待王妃醒转,无论何时,即刻至书房禀报于本王。此事务必上心,不得有丝毫延误。”

寒玉应诺后,头颅垂得更低,额角几乎触及交叠于腹前的指尖,那姿态恭顺如画,却也似一尊凝固的玉雕,唯有挺直的脊背透着一丝无声的坚韧。

白战的目光在她低俯的发顶停留了一瞬,那双深不见底的眸子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旋即化为沉寂的寒潭。他不再多言,广袖微拂,转身便走。

那玄色的身影融入外厅稍显黯淡的光线中,步履依旧无声,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

沉重的殿门被悄然拉开一条缝隙,门外廊下拂晓前的暗青天光趁机涌入,勾勒出他挺拔如松的轮廓,随即又被迅速合拢的门扉隔绝在外。

残留的沉水香被骤然卷入的微凉气流搅动,盘旋片刻,终是彻底消散于无形。

门扉合拢的轻响,仿佛一道无形的敕令解除了某种压制。

寒玉这才缓缓直起身,脸上恭谨的神色未褪,眼神却迅速投向通往内室的珠帘方向,那里珠帘静垂,再无一丝声息。

她侧耳倾听片刻,确认内里王妃的呼吸依旧绵长安稳,紧绷的肩线才几不可察地松弛半分。

午后的澄心堂内室,被一层近乎凝滞的静谧包裹着。

雕花的檀木窗棂半开,轩窗外几竿修竹的翠影投在光洁如镜的金砖地上,随风轻轻摇曳,宛如无声流淌的碧波。

空气里浮动着若有似无的沉水香,丝丝缕缕,缠绕着从内室深处弥漫开来的苦涩药气,混合成一种奇异而令人心安的宁谧。

白战坐在宽大的紫檀木拔步床沿,身姿依旧挺拔如松,带着疆场上磨砺出的冷硬轮廓。

他刚刚结束了与属臣长达两个时辰的冗长议事,眉宇间还残留着未散尽的戾气与算计,仿佛刀锋染血后的余烬。

然而此刻,他所有的注意力,都被那张沉睡在锦绣堆中的容颜夺去了。

他的妻子,这座王府真正意义上的女主人,正陷入一场大病初愈后的酣眠。

乌黑如缎的长发略显凌乱地铺散在绣着并蒂莲的瓷枕上,衬得那张脸苍白得近乎透明,仿佛最上等的薄胎白瓷,脆弱得一触即碎。

长长的睫羽在眼下投下两弯淡青的弧影,随着平稳的呼吸微微颤动。

失血的唇瓣抿着,带着一种孩子般的无辜和依赖。

阳光透过茜纱窗,滤掉了灼热,只洒下一片柔和的金粉,恰好落在她搭在锦被外的手腕上,那手腕纤细得仿佛能被日光穿透,淡青的血管在薄薄的肌肤下若隐若现。

白战静静地凝视着,那双鹰隼般凌厉、曾令敌人闻风丧胆的眼眸,此刻正经历着一场无人知晓的消融。

刀锋般的锐利一层层剥落、褪去,如同坚冰在春日暖阳下悄然化水。

取而代之的,是如同最深海域般的、无声涌动的柔情。

那柔情如此深沉,如此纯粹,几乎要将他整个人淹没。

平日紧抿的唇角,此刻竟极其细微地松弛下来,形成一个旁人无法察觉的、几乎是叹息般的弧度。

他伸出一根骨节分明、带着薄茧的手指,悬停在妻子颊边一寸之遥,指尖微微颤抖,仿佛怕惊扰了这易碎的安宁!

最终只是极轻、极轻地拂过一缕散落在她额前的发丝,动作轻柔得如同羽毛拂过水面,未惊起半点涟漪。

心底某个坚硬冰冷的地方,在看到她恬静睡颜的瞬间,轰然塌陷,化作一片柔软而疼痛的泥泞。她经历的病痛,仿佛百倍地加诸于他身。

内室落针可闻。只有拓跋玉悠长细微的呼吸声,如同最轻柔的丝线,缠绕着时光的流逝。

窗外的阳光无声地移动,光影在金砖地上缓慢爬行。

一只胆大的雀儿落在窗外的竹枝上,清脆地鸣叫了一声,旋即又扑棱棱飞走了,留下一室更为深沉的寂静。

穿过一道垂落的云罗纱幔,与外殿相连的隔扇门虚掩着。这里是内外气息交汇的缓冲地带,也是王府森严等级的缩影。

一等婢女寒玉,穿着素净却不失体面的月白绫袄和杏子红罗裙,身姿笔挺地侍立在隔扇门旁。

她面容清丽,神情恭谨肃穆,低垂的眼睫掩盖了所有情绪,只有紧抿的唇角泄露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王妃缠绵病榻多日,她作为贴身大丫鬟,衣不解带地侍奉,几乎未曾合眼。

此刻,她如同一尊凝固的玉像,所有的感官却都高度集中,捕捉着内室微不可闻的任何声响,也警惕着外殿可能传来的召唤。

她的目光,偶尔会掠过内室那道厚重的帘幕,眼底深处藏着无法言说的忧虑和深深的敬畏。

王爷刚才进来时,周身还带着前殿议事的凛冽寒气,连她都忍不住屏住了呼吸。

但当她透过帘幕的缝隙,瞥见那个沙场修罗此刻凝视王妃的侧影时,那瞬间流露出的、几乎要将人溺毙的温柔,让她心头剧震,旋即更深地低下头去。

这份柔情只属于王妃一人,是王府里最珍贵也最危险的秘密风景。

在她身后几步远的地方,两个穿着青布衣衫的低等小婢女,正屏息凝神地做着手头的活计。

一个手执拂尘,极其小心轻柔地拂拭着多宝阁上一件件价值连城的玉器和瓷瓶,手臂的每一次抬起落下都控制着力道,生怕带起一丝风声或尘埃。

她的手心微微沁汗,眼神专注得近乎虔诚。另一个则跪伏在光洁如镜的金砖地上,用一方雪白的细绒布,一遍又一遍地擦拭着本已纤尘不染的地面。

她们的动作熟练而机械,带着一种被严格训练出来的、近乎刻板的规矩。

她们的存在感被压缩到最低,连呼吸都刻意放得又轻又缓,生怕惊扰了内室的宁静,更怕引起寒玉姑姑一丝的不悦。

等级犹如一道无形的鸿沟,将她们与核心隔绝开来,只能在这片静谧的边缘,小心翼翼地恪守着本分。

偶尔有细微的、难以避免的布料摩擦声或脚步声,也被殿内巨大空间和沉凝的空气瞬间吞没。

澄心堂外殿,高大的朱红殿门紧闭,隔绝了外界的喧嚣。

殿内光线稍稍明亮一些,陈设大气庄重,紫檀木的桌椅泛着沉静的光泽。

几缕阳光透过高窗的琉璃,在地上投下斑斓的光柱,光柱中细小的尘埃无声飞舞。空气中也弥漫着淡淡的药香,但比内室淡了许多。

殿外,侍卫楚言正大步流星地走在通往王府侧门的抄手游廊上。

他身形魁梧挺拔,面容刚毅,穿着一身玄色劲装,腰悬佩刀,行走间步履沉稳有力,带着军旅中人特有的利落与肃杀。

他身边跟着须发皆白、背着沉重药箱的胡院判,还有一个提着诊匣、面容稚嫩却努力做出严肃表情的小药童。

“胡老,今日辛苦您了。”楚言声音不高,却清晰沉稳,带着对医者的尊重。

“楚侍卫客气了,王妃凤体渐安,乃王府之喜,老朽不过尽本分。”胡院判捻着胡须,脸上带着欣慰和一丝如释重负。

王府女主人的病情,牵动着整个府邸乃至更深处的神经。每一次诊脉,他都如履薄冰。

“王爷心系王妃,特意嘱咐,务必确保您和小童安然抵达太医院。”楚言说着,目光锐利地扫过前方路径。

“王爷隆恩,老朽惶恐。”胡院判忙拱手。说话间,已至王府侧门。

一辆王府制式的青帷马车早已候在门外,拉车的两匹枣红马毛色油亮,打着响鼻。

几名同样身着玄衣、神情冷峻的侍卫已等候在旁。楚言亲自上前,为胡太医打起车帘,动作虽快却不失礼节。

“胡老,请。”

胡院判点头致谢,在小药童的搀扶下登上马车。小药童将诊匣放好,也麻利地爬了上去。

楚言放下车帘,转向侍立一旁的侍卫小队,脸色瞬间变得冷峻威严,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口吻:“张平、李武,驾车务必平稳!避开人多的坊市,取近道直送胡太医回太医院。其余人等,随车护送,不得有丝毫差池!太医安全抵达后,尔等即刻回府复命,不得逗留耽搁!”

他的目光扫过每一张年轻严肃的脸,“王妃转安,王爷心绪稍宽,但府内防卫及诸事运转,一刻不可松懈!速去!”

“遵命!”几名侍卫齐声低应,声音整齐划一,透着凛然。张平、李武立刻跃上车辕,握紧缰绳。其余侍卫翻身上马,动作迅捷无声。

楚言微微颔首。车夫轻叱一声,马车平稳起动,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辚辚之声。

在几名侍卫的簇拥下,迅速消失在午后略显空旷的街巷尽头。马蹄声和车轮声渐渐远去,最终归于沉寂。

楚言并未立刻离开。他像一棵扎根的劲松,笔直地站在王府侧门外高高的石阶上,玄色的身影在阳光下投下浓重的影子。

他深邃的目光追随着马车消失的方向,直到那点青色彻底融入街市的背景中,再无迹可寻。

他在心中默默计算着路线和时间,确保一切安排万无一失。王府侍卫的职责,早已融入他的骨血,任何细节都不能疏忽。

确认马车安全驶离后,楚言才收回视线,转身,迈着沉稳的步伐,重新踏入王府森严的大门。

厚重的朱门在他身后缓缓阖上,隔绝了外面的世界。他沿着来时的回廊,快步向澄心堂走去。

午后炽热的阳光被廊檐切割成一道道明亮的光带和深邃的阴影,交替落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

他需要立即回到主上当值的岗位,回复送医的差事已毕,同时继续守护这澄心堂内外。

当他高大的身影再次出现在澄心堂外殿时,脚步已然放得极轻。

他锐利的目光迅速扫过殿内:一切如常,寂静得只闻更漏清响。

寒玉依旧侍立在隔扇门旁,如同一尊沉默的玉雕。

两个小婢女的打扫工作似乎接近尾声,动作更加谨慎细微。

楚言没有出声,只是走到殿内一处既能随时响应召唤、又不会显得突兀的位置站定。

他的身姿挺拔如昔,目光低垂,将自己融入这片守护的寂静之中,如同殿内一枚稳固可靠的铆钉。

他的归来,无声地融入这片守护的秩序,没有激起半点波澜。

只有寒玉在他进来时,眼睫几不可察地微动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沉静,那是长期共事形成的无声默契。

不知过了多久,内室的静谧仿佛有了微澜。

床榻上沉睡的人儿,纤长的睫毛如同受惊的蝶翼,轻轻颤动了几下,似乎挣扎着要脱离梦境的泥沼。一声微弱得几乎被忽略的嘤咛溢出唇瓣。

一直守护在床边,仿佛与影子融为一体的白战,几乎是瞬间就察觉了这细微的变化。

他立刻俯下身,脸上所有的冷硬早已褪尽,只剩下满溢的、几乎要灼伤人的关切与紧张。

他宽厚的手掌小心翼翼地包裹住妻子那只搭在锦被外的、微凉的手,用指腹极轻柔地摩挲着她的手背,试图传递温暖与力量。

“玉儿?”他的声音压得极低,沙哑而温柔,如同春日初融的雪水淌过卵石,带着一种近乎卑微的祈求,“醒了?感觉如何?哪里不适?”

拓跋玉终于缓缓睁开了眼睛。那双眸子初时带着大病初愈的惺忪和迷蒙。

如同蒙着一层薄雾的琉璃,映着纱窗外透进的、此刻已染上些许暮色的柔和光线。

她似乎用了些力气,才勉强聚焦看清眼前这张写满担忧的、熟悉又似乎憔悴了些的面孔。

混沌的意识如同潮水缓慢退去,留下清晰的感知:口中残留的梅子酸甜,浑身无处不在的绵软乏力,还有……包裹着自己右手的、那只温暖而带着薄茧的大手传递来的、令人心安的沉稳力量。

她没有立刻回应,只是下意识地、轻轻蜷缩了一下被他握着的手指,仿佛一只归巢的雏鸟寻求庇护。

这个细微依赖的动作,让白战眼底最后一丝紧绷彻底融化,唇角无法抑制地向上弯起一个微小却真实的弧度。

他忍不住又靠近了几分,另一只手拂开她脸颊旁散落的发丝,动作轻柔得像在触碰稀世珍宝。

外殿,隔扇门旁的寒玉几乎是同时捕捉到了内室传来的那一声微弱的呼唤和王爷低沉的话语。

她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转身,动作迅捷却无声,走向殿内角落一张紫檀小桌。

桌上早已备好一个精致的红泥小炉,炉上温着一只素白瓷盅。

她揭开盖子,一股清冽甘甜、略带药香的参汤气息便幽幽弥漫开来,恰到好处地中和了殿内原有的药味。

她用一方干净的细棉布垫着烫手的盅盖,倒出小半碗色泽清亮的参汤,动作行云流水,显示出极深的训练和用心。

两个小婢女也立刻停下了手中的活计,垂手肃立,连呼吸都更加小心翼翼,静待着下一步的指令。

内室传来白战低沉温和的询问声,似乎在和拓跋玉说着什么,声音模糊不清,却带着一种别样的暖意。

寒玉端着温热的参汤,悄然走到隔扇门边,微微提高了些音量。

声音清脆却不刺耳,恰到好处地既能传入内室,又不会显得突兀:“王爷,参汤已然温好,可要奴婢此刻奉入?”

她的声音如同投入静湖的一颗小石子,打破了这持续了整个午后、近乎凝固的静谧。

阳光已经向西偏移,澄心堂内光影流转,将雕梁画栋染上温暖的橘金色彩。

白战抬起头,目光越过垂落的纱幔,似乎穿透了隔扇,落在那虚掩的窗外,碧空如洗,澄澈一如他此刻望向妻子的眼眸。

他低沉应了一声:“嗯,送来吧。”那声音里,褪尽了所有的锋芒,只余下满足后的沉静。

寒玉垂首应诺,端着参汤,掀开隔扇门上垂挂的云罗纱幔一角,步履轻盈而无声地走入了那片流淌着脉脉深情的空间。

楚言在外殿的身影依旧挺拔如松,只是那冷峻的眉眼,在听到内室传来的、王爷那声温和的应答时,也微不可察地柔和了几分。

王府的齿轮,在经历了病痛的阻滞后,带着一份失而复得的珍重,在这澄澈宁静的暮色时光里,重新开始无声而精准地运转起来。

那窗外的余晖,仿佛穿透了碧色的纱帷,无声地笼罩着帐中人,也映照着案头微凉的玉簪,氤氲开一室温润而坚韧的守护之意。?

外厅楠木影壁后,寒玉正领着四个绿衣小婢布膳。鎏金錾花碗盏在紫檀案上排作两列,银匙触到甜白釉盅的脆响,惊得捧漱盂的小婢手腕一晃。

“仔细碎了玉芽米!”寒玉压低嗓子呵斥,眼角却瞟向西梢间紧闭的槅扇。

“禀王爷,胡太医已由楚侍卫送出垂花门。”寒玉趋前禀报时,目光扫过白战襟前褶皱,那里还留着被昏睡中人攥握的痕。

案头白玉镇纸下压着药方,黄连三钱的字迹被漏墨染成褐蝶。

白战“嗯”了声,指尖敲在汝窑天青盏沿:“今日起撤去冰鉴,王妃惧寒。”

盏中君山银针随声轻漩,针尖般的叶芽竖起,将透过万字锦槛窗的光折射在他下颌。

那光斑游走着,从玄衣龙鳞跃至喉结,最终凝在微抿的唇线,像柄悬而未落的剑。

更深露重,万籁俱寂。

澄心堂内室,仿佛被一层无形的琉璃罩子与外界隔绝开来。唯有窗棂缝隙间,筛下几缕清冷的月华,在地面无声流淌,勾勒出家具模糊的轮廓。

白战一动不动地坐在床边的檀木圆凳上。他身上那件沾染了风尘与凛冽杀气的玄铁鳞甲早已卸去,只着一身素色中衣,却依然坐得笔直如松,那是多年军旅刻入骨髓的习惯。

他的目光,沉沉地落在锦帐之内。帐幔半卷,露出拓跋玉苍白却异常恬静的睡颜。

几绺汗湿的青丝黏在她光洁的额角,更衬得那脸庞消瘦脆弱,如同月光下易碎的薄胎瓷。

她的呼吸很轻,很浅,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促,每一次吸气都牵动着白战的心弦。

白日里在朝堂上,令文武大臣闻风丧胆的凌厉眼神,此刻早已褪尽。

那双深邃的眼眸,此刻像沉入了幽静的深海,翻涌着难以言喻的、浩瀚无边的柔情与……深不见底的忧惧。

他在战场上见过无数生死,面对刀光剑影不曾退缩半步。

唯有此刻,看着这床榻上柔弱的身影,一种近乎无力的恐慌攫住了他。

他宽厚粗糙、布满老茧的手掌,小心翼翼地、极轻极轻地擦过她的鬓角,指尖感受到那微弱的体温时,他紧绷如弓弦般的肩膀才几不可察地松了一瞬。

内室静得能听到自己擂鼓般的心跳。这份寂静,并非虚无,而是被一种巨大的、名为“担忧”的情感所填满的沉重。

窗外的世界,也并非全然死寂。偶有巡夜护卫极轻微的脚步声在远处廊下响起,更衬得此间安宁得不真实。

唯有几声执着的夏末寒蝉,在庭院高大的槐树梢头发出短促而微弱的嘶鸣。

“知了——知了——”,断断续续,如同夜神低沉的叹息,固执地试图撕破这层厚重的静谧帷幕,却反而让这寂静显得更加幽深广袤,无边无际。

这份静,并未蔓延到一帘之隔的外厅。四盏琉璃罩子的宫灯已被捻暗了烛火,只留下最角落一盏散发着朦胧昏黄的光晕,勉强照亮一方空间,既不刺眼惊扰内室安眠,又足够供人视物。

澄心堂内,寒玉宛如一尊玉雕的美人,端坐在靠近内室门帘的紫檀木小几旁。

她腰背挺直,姿态端庄,低垂着眼睑,手中执着细毫小笔,正就着那点微光,在一本素绢册子上细细勾画。

几案上摊开着王府内库的账簿,她纤长白皙的手指翻动纸张,动作轻得几乎没有一丝声响。

月光穿过窗纸,温柔地拂过她鸦羽般的鬓角和沉静如水的侧脸,那份专注与从容,是多年掌事历练出的气度。

在她身侧不远处,两个穿着青色比甲的低等小婢女,正屏息凝神地忙碌着。

一个跪坐在软垫上,用一方沾了清水的丝帕,小心翼翼地擦拭着几件刚从药炉撤下、还带着温热的白玉药盏。

她动作极轻,唯恐那玉器磕碰发出一点声响,每一擦都带着虔诚的谨慎。

另一个则跪伏在角落,小心翼翼地整理着白日里胡院判留下的参汤方子和几包未用完的滋补药材。

她将药包按寒玉之前的吩咐,分门别类地归置到不同的紫檀木小匣中,动作麻利却悄无声息,只有衣料偶尔摩擦的悉索微响,融在昏黄的灯影里。

寒玉的目光偶尔会从账册上抬起,不动声色地掠过那两个小丫头。看到她们动作熟练且安静,便又垂下眼帘。

她心中清楚,王妃这场病来得急也凶险,王府上下这几日如同绷紧的弦。

如今王爷亲自守着王妃,那份压抑的惶然才稍稍平息,但取而代之的,是更深沉的凝重。

王爷的眼神虽在王妃床前化作绕指柔,但他踏进澄心堂那一刻周身尚未散尽的肃杀寒意,足以让所有下人绷紧每一根神经,不敢有半分差池。

她这个一等婢女,更要稳住局面,维持这深宅大院在夜阑人静时井然有序的表象。

外厅的灯火昏昏,内室的月光幽幽,隔着一道珠帘,是两个截然不同却又紧密相连的世界。

而此时,王府侧门外,更深沉的夜色如同浓墨泼洒。

侍卫统领楚言身形挺拔如标枪,站在王府门前的石阶下,目送着一辆青帷小马车碾过寂静的青石板路,辘辘声在空旷的街道上显得格外清晰,最终消失在街角。

驾车的侍卫是他特意挑选的老成稳重之人。车内坐着的是刚刚为拓跋玉诊视完毕的胡院判和他那捧着沉重药箱、眼皮打架的小药童。

“务必亲眼看着马车驶入太医院角门,回府后速来回禀。”楚言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在寂静的夜色里显得格外冷硬。

他深知王爷对王妃病情的重视,更明白这深更半夜请动太医离宫的风险,万不能出半点差错。

直到那马车消失在视野尽头,楚言才缓缓吁出一口胸中浊气,那绷紧如岩石的肩背线条才略微松弛了几分。

深夜的凉风吹拂着他略显疲惫的面容,带来一丝清醒。

他没有丝毫耽搁,转身,步履沉稳而迅捷地重新踏入王府那森严的朱漆大门。

厚重的门扉在他身后无声合拢,隔绝了外面的世界。穿过几重寂静的庭院和回廊,岗哨处的侍卫见到他,无声地颔首行礼。

楚言径直走向澄心堂主殿。主殿当值的两名侍卫见他回来,立刻挺直了腰板。

“统领!”

“嗯。”楚言沉声应道,目光锐利地扫过殿内殿外,“一切如常?”

“回统领,一切安好,内外肃静。”侍卫低声回禀。

楚言点点头,不再多言,按刀走到主殿廊下他惯常值守的位置。

他的身影融入廊柱的阴影里,如同王府外守护的石狮,沉默、警惕,目光穿透朦胧夜色,笼罩着整个澄心堂院落。

他离内室只有一厅之隔,仿佛能感受到那厅后王爷压抑的担忧。他能做的,唯有守护好这方寸之地,让王爷能心无旁骛地守着王妃。

内室的光阴仿佛凝滞了。白战依旧保持着那个姿势,目光未曾离开妻子分毫。

拓跋玉似乎睡得不安稳,眉心极轻地蹙了一下,喉咙里发出一声模糊的呓语。

这细微的动静如同惊雷在白战心头炸响。他几乎是立刻俯身向前,声音低哑得像是砂纸摩擦:“玉儿?难受了?”

拓跋玉并未醒来,只是无意识地侧了侧头,又沉入更深的昏睡中去。

白战悬着的心并未放下,反而揪得更紧。他想起胡院判临走前紧锁的眉头和欲言又止的神情,如同冰冷的铅块压在他胸口。

是他的疏忽。他以为将她安置在这金雕玉砌的王府便是安稳,却忘了她敏感纤细的心事,与这深宅的寂寞。

他伸出手,终于忍不住,极其缓慢而珍重地,将那滑落至床沿的锦被一角向上提了提,小心翼翼地为她掖好被角。

粗糙的指腹无意间触碰到她冰凉的手腕肌肤,那微弱的脉搏在他指尖下跳动,是如此脆弱,却又如此顽强。

他不敢用力,只敢虚虚地拢着,仿佛捧着世间最易碎的珍宝。

深如瀚海的眸子里,那份凌厉的底色彻底消融,只剩下纯粹的、近乎疼痛的怜惜与沉甸甸的守护之意。

月光爬上他的侧脸,清晰地映照出他坚毅下颌上紧绷的线条和下眼睑处难以掩饰的疲惫青影。

盔甲可以卸下,但将军的脊梁永不会弯折,尤其是为了守护他心中唯一的柔软。

时间一点点推移。窗外那不知疲倦的寒蝉声不知何时也已止歇。

外厅里,小婢女已收拾妥当,捧着擦拭干净、泛着温润光泽的玉盏,无声地退到了更远的角落垂手侍立。

寒玉也合上了账簿,将其仔细收起。她起身,没有发出任何声响,走到门帘边,隔着那厚重的锦绣,侧耳倾听了一下内室极其微弱的动静,依旧是那轻浅而规律的呼吸声。

她微微颔首,然后对角落的小婢女做了个手势。小婢女立刻会意,轻手轻脚地吹熄了角落里最后一盏琉璃宫灯。

整个外厅彻底沉入一片柔和的黑暗,只有门帘缝隙里透出的内室那一点微弱的月光,在地面映出一道朦胧的光痕。

寒玉无声地退回自己原先的位置,重新坐下,身影几乎与暗沉的家具融为一体。

她闭上眼,像是在闭目养神,但高度集中的心神却如同无形的蛛网,笼罩着整个外厅,捕捉着每一丝可能惊动内室的声响。

她知道,这漫长的一夜,才刚刚开始。而王爷在内室的守护,亦不知何时才能等到天明。

内室中,白战的目光始终未曾离开那张沉睡的面庞。他的世界,此刻只剩下这咫尺方寸间的呼吸声。

妻子的手腕依旧冰凉地躺在他虚拢的掌心之下,那微弱的生命力如同风中残烛,却固执地燃烧着,牵引着他全部的心神。

窗棂外的天际,浓稠的墨色依旧占据着主导,连原本清晰的星子都仿佛被一层薄薄的雾气朦胧了光芒。

黎明,似乎还在遥远的彼岸踟蹰徘徊。

他维持着俯身的姿势,脊背的肌肉因为长久的固定而隐隐酸胀,但他恍若未觉。

所有的感官都凝聚在指尖下那细微的脉搏跳动上,每一次微弱的搏动都像是一次小心翼翼的确认:还好,还在。

他想起第一次的出征前夜,她也是这样倚在窗边,月光勾勒着她单薄的侧影。

她没有哭诉,没有挽留,只是将一枚亲手缝制的、绣着缠枝莲纹的平安符塞进他贴身的衣襟。

她的指尖冰凉,笑容却温婉。“早归。” 只此二字。他却读懂了那平静背后无尽的牵念。

他在北境的风沙血火中,偶尔抚摸那枚符袋,便觉得心有所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