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五姑娘的狼将军 > 第107章 苦笋安神藏错金,锦鳞惊破密函机

傍晚酉时,为了安抚新入选的秀女,也为了某种尚未明言的观察,内廷在储秀宫一处宽敞的花厅设了小宴。

菜肴精致,丝竹悦耳,但席间的气氛却远称不上其乐融融。

入选的秀女们按照家世位份落座,张静姝自然居首,崔明微次之,萧晚照则被安排在几乎靠近门口的下首角落。

张静姝矜持地用着点心,偶尔与旁边几位同样出身高贵的秀女低语几句,姿态娴雅大方,眼神却如探照灯般扫过全场,尤其在萧晚照刻意低垂的脸上停留了片刻。

崔明微默默观察着席间众人的神色,尤其注意着负责伺候宴席的宫女太监,试图从中分辨出哪些是耳目。

萧晚照如坐针毡,每一道投向她的目光都让她心惊肉跳,她只敢盯着眼前碟子里一块小小的水晶糕,食不知味。

席间,一位负责为秀女们添酒的宫女,走到萧晚照身边时,不知是过于紧张还是地上湿滑,脚下猛地一个踉跄!手中捧着的半满酒壶连同托盘一起脱手,直直朝着萧晚照当头砸下!

“啊!”惊呼声四起。

电光火石之间,萧晚照下意识地抬起手臂护住头脸。

“哗啦!”一声脆响,酒壶在她脚边摔得粉碎,冰凉的酒液混着碎片溅了她一身,狼狈不堪。

那宫女吓得魂飞魄散,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奴婢该死!奴婢该死!请小主恕罪!”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萧晚照身上。有惊讶,有鄙夷,有幸灾乐祸。

张静姝微微蹙眉,用手帕掩了掩口鼻,仿佛嫌那空气中的酒气污浊。

崔明微则目光一凝,视线锐利地扫过那跪着的宫女和满地狼藉,又看向惊魂未定、衣衫湿透、脸色惨白的萧晚照。这真的是意外?

管事太监立刻上前厉声斥责宫女,命人清扫。萧晚照被两个嬷嬷迅速带离花厅去更衣。混乱平息,但一种更诡异的气氛弥漫开来。

“真是晦气……”一位秀女低声嘀咕。

“是啊,毛毛躁躁的,也不知怎么当的差。”

“看她吓得那样子,小家子气,上不得台面……”议论声虽小,却清晰可闻。

角落里,一个不起眼的小太监悄悄退到阴影里,对着旁边一个看似管事模样的太监低语了几句,目光瞟向萧晚照消失的方向和地上尚未完全清理干净的酒渍碎片。那管事太监眼神阴沉地点点头。

萧晚照被带到一间偏房更换衣物。为她送来的是一套与她身份极不相符的、料子粗糙暗淡的旧宫装,甚至还带着一股淡淡的霉味。

负责她的嬷嬷丢给她衣服,语气冷淡:“赶紧换上吧,小主莫耽误了回席。” 羞辱,**裸的羞辱。

萧晚照咬着唇,强迫自己不去在意那衣料摩擦肌肤的不适感,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这绝不是简单的意外!那宫女摔倒的角度……太巧了!那酒壶……如果砸在头上……她不敢再想下去。

冰冷的杀机,第一次如此具象化地扑到了眼前。是谁?是那个可能认出她身份的人?还是仅仅因为她的卑微?

就在萧晚照换上那身粗劣宫装,准备返回那令人窒息的花厅时,一个负责洒扫庭院的小宫女,趁着无人注意,飞快地塞了一张揉成团的纸条到她冰冷的手心里。

萧晚照的心猛地一跳,她死死攥住纸条,如同攥住救命稻草。直到回到栖霞阁那冰冷的黑暗中,她才颤抖着展开那张小小的纸条。

上面只有一行歪歪扭扭、仿佛用尽力气才写出的字迹:“?酒里有毒!小心吃食!信物可示孙嬷嬷!勿信旁人!快逃!晚了就来不及了!?”

纸条的最后,画着一个极其潦草、却让萧晚照瞳孔骤缩的图案——一只残缺的、振翅欲飞的蝴蝶!

那是……那是她生母生前最爱的首饰纹样!是她襁褓中唯一带着的信物上刻着的图案!是除了她自己和逝去亲人外,无人知晓的秘密!

信物可示孙嬷嬷?那个验身时放过她的嬷嬷?酒里有毒?!快逃?!

巨大的恐惧和惊骇如同巨锤,狠狠砸在萧晚照的心口,让她眼前发黑,几乎站立不稳。纸条无声地飘落在地。

窗外,似乎有轻微的脚步声停在了栖霞阁破败的院门外。

冰冷的杀机凝固了空气,寂静中,只余下她自己如擂鼓般的心跳声,震耳欲聋。

风暴,已然张开獠牙,扑向了这深宫中最卑微的角落。

晨钟撞破紫禁城黎明前的最后一丝墨色,悠长浑厚的声波穿透层层叠叠的琉璃瓦和朱红宫墙,宣告着新一天的开始。

寅末卯初(约清晨5点),天际刚泛起蟹壳青,空气里还浸着子夜留下的凛冽水汽。

宫道两侧巨大的石雕望柱尚沉浸在阴影中,唯有顶部蹲踞的石兽,在曦微中显露出冷硬的轮廓。

白战已身着深青色蟒纹补服,头戴乌纱帽,腰悬象牙牙牌,步履沉稳地行走在通往内廷的漫长甬道上。

他身后半步,跟着两名捧着厚重卷宗、面容肃穆的随堂官。

作为此次大选的“钦命秀选总理事”,皇帝大婚诸事的“总理大臣”,他肩负的担子比脚下冰冷的金砖更沉重千钧。

选秀已近尾声,昨夜储秀宫那场风波的信息碎片,如同碎冰碴子,早在他踏入宫门前,就已通过各种隐秘渠道汇集到他案头。

此刻正在他脑中盘旋、沉淀。他面上无波,眼神却比这清晨的宫道更深邃难测。

他的目的地是文渊阁东侧的“仪制清吏司”值房。那里将是今日风暴的中心——最终拟定皇后人选,并启动大婚、祭祖仪程的枢机所在。

宫墙夹道间,身着各色素服、步履匆匆的低阶内侍和宫女们远远望见白战一行,无不屏息垂首,紧贴墙根避让,如同礁石边分开的细碎水沫。

他们眼神闪烁,传递着昨夜储秀宫那场“意外”带来的余悸和揣测。

白战目不斜视,却能清晰地感受到那些无声的骚动,如同水面下涌动的暗流。

“吱呀——”

沉重的楠木门被推开,值房内灯火通明,驱散了清晨的寒意。

一股混合着陈年纸张、干燥墨锭和淡淡熏香的独特气味扑面而来。

房间异常宽敞,正中央摆着一张大得惊人的紫檀木长案,上面堆积如山的卷册几乎遮挡了视线。

靠墙是顶天立地的博古架,塞满了黄绫包裹的皇家礼制典籍、历年大婚仪注图册、宗庙祭祀图谱以及各省呈报的秀女籍贯、家世、评语的档册。

几位穿着青袍的低阶官员已伏案疾书,笔尖划过宣纸的沙沙声是这里唯一的主旋律,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近乎窒息的专注和压力。

白战在主位坐下,随堂官无声地将最紧要的几份卷宗呈上。他首先展开的是一份墨迹犹新、加盖了内务府宝印的《储秀宫夜宴失仪事略》。

蝇头小楷记录了昨夜事故的过程:宫女失足,酒壶碎溅秀女萧氏,管事太监已责罚、清扫云云。

报告写得四平八稳,将一场可能的谋杀粉饰成了寻常的御前失仪。

白战的目光在“萧晚照”、“衣衫湿透”、“暂回栖霞阁更衣”几字上停留了片刻。

他想起那份关于此女的密报——出身寒微、验身疑点、孙嬷嬷的异常举动。

昨夜的事,是巧合?是试探?还是……灭口的开始?那个塞纸条的人又是谁?那只潦草的蝴蝶……念头如电光般闪过,旋即被压下。眼下,有更要紧的国之大事。

“传。”白战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整个值房。

门外候着的几位核心官员鱼贯而入,为首的是内务府总管大臣富勒浑,一个面团团脸却眼神精明的胖子。

接着是礼部尚书周廷儒,须发皆白,神情端肃。

再后面是钦天监正何观潮,掌印太监赵德全,以及负责宫廷守卫的侍卫内大臣图海。他们代表了筹备大婚仪典的各方势力核心。

“诸位,”白战示意众人落座,开门见山,“秀女阅选已毕,今日当议定皇后人选,呈报陛下御览钦定。事关国本,社稷承祚,不容丝毫差池。”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摊开在案头的三份精装玉版宣册页上,那是三位最终候选皇后的“全档”。

张静姝,吏部尚书张廷玉之女、崔明微,镇北侯崔胤之女、李婉宁,已故太傅李光地孙女。名门贵女,画像上的她们个个端庄娴雅,眉目如画。

富勒浑立刻堆起笑容,拱手道:“王爷辛苦。依奴才浅见,张氏贵女端庄持重,家世清贵,父执掌吏部天官,为六部之首,堪为中宫表率。”他的话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京官和旧勋贵族的立场。

周廷儒捋着白须,缓缓道:“《礼记》有云:‘天子之与后,犹父之与母也。’皇后之德,当母仪天下。崔氏女出身将门,闻其性韧而明理,家父镇守北疆,功勋卓着。值此边关未靖之时,择此女或可彰显陛下重武抚远之意。”礼部尚书更看重象征意义和平衡。

图海身为满洲亲贵,粗声道:“李太傅是清流领袖,门生故旧遍天下。李小姐自幼承其祖训,诗书礼仪,温婉贤淑。选之,可安天下士林之心。”他代表的是皇帝亲信和部分勋贵势力。

三派意见,泾渭分明。白战沉默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冰冷的檀木桌面。他知道,这三位秀女背后的势力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

张廷玉位高权重,门生故吏遍布朝堂;崔胤手握重兵,镇守帝国咽喉;李家虽无实权,但清流领袖的遗泽仍在,代表着文脉正统。

选谁,都意味着权力天平的一次重大倾斜,也必将引来另外两方势力的反弹。

窗外,天色已大亮,阳光透过高窗的明瓦斜射进来,在光洁如镜的金砖地上投下巨大的光斑,空气中细小的尘埃在光束中狂舞,一如这权力场中的勃勃野心和无形角力。

赵德全一直垂手侍立,此时上前半步,声音尖细平稳:“禀各位大人,坤宁宫寝宫的打扫、粉饰、布置已按祖制启动。

内库司报,大婚所用各色绸缎、金器、玉器、珠宝头面、器物陈设一千二百八十余项,已齐备九成。

尚余江南织造贡品云锦百匹、东海贡珠十斛因路途耽搁,三日后可抵京。尚衣监奏,皇后大婚礼服并常服一百二十套,绣娘三百日夜赶工,凤冠霞帔的嵌宝、点翠工序已近尾声。”

他一口气报出流水般的数字和事项,显示出内务府高效却也庞大的运作机器。

“太常寺那边如何?”白战问的是祭祀部分。

周廷儒接口道:“已选定吉日。陛下大婚当日,即行告祭太庙、奉先殿大典。仪注草稿已呈御览,一应祭品、乐舞、卤簿仪仗俱按上上吉礼筹备。斋戒期定于大婚日前七日始,于斋宫及奉先殿侧殿。礼乐演习昨日已在太常寺后苑开始。”

他顿了顿,补充道,“只是告祭太庙时,需陛下亲奉玉帛、酒醴,行三跪九叩大礼,步辇仪仗路线需与内务府、銮仪卫、步军统领衙门再三核对,确保万无一失。”

图海立刻表态:“侍卫处已调派精兵八百,会同銮仪卫、护军营,负责大婚及祭祖全程护卫、清道。沿途岗哨、制高点均已勘定,闲杂人等绝无靠近可能。”他的话语带着军人特有的斩钉截铁。

白战听着这些滴水不漏的汇报,心中却无半分轻松。越是完美的计划,越怕意想不到的纰漏。

他想起了储秀宫门口那滩未能彻底清理干净的暗红色酒渍,再小的意外,发生在关键节点,也可能酿成大祸。

他转向钦天监正何观潮:“天象如何?吉日可曾复核?”

何观潮是一位清瘦的老者,眼神如古井深潭。他展开一卷星图,指着上面朱笔圈点的位置:“回王爷,下官昨夜彻观天象,紫微垣帝星明耀,辅弼二星拱卫有力。所选吉日正值‘岁德合’,主百事和谐,大利婚嫁、祭祀。天象无虞,大吉。”

他的话语带着某种神秘的笃定,暂时抚平了众人心中一丝因储秀宫风波带来的隐忧。

议事持续了近一个时辰,讨论极为详尽,从皇后册宝的材质纹饰,到祭祖时牺牲牛羊的毛色齿龄。

从大婚当日接受百官命妇朝贺的班次序列,到斋戒期间御膳房素斋的菜单……

每一项都被反复推敲、争执、最终在白战的决断或调和下敲定。权力在这个房间里无声地流动、碰撞、妥协。

终于,关于皇后人选的争执达到了白热化。富勒浑力主张静姝,周廷儒倾向崔明微,图海坚持李婉宁,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值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白战的目光再次掠过案头三份精美的档册。张静姝的画像端庄大气,眼神深处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

崔明微的画像英气中带着柔美,笔触仿佛能勾勒出她观察宫女太监时的敏锐神态。

李婉宁则是一派温婉从容,如同古卷中的仕女。

他的手指最终落在了那份标注着“张静姝”的玉版册上。

张廷玉……这个掌控着帝国官员晋升命脉的吏部尚书,他的影响力,在稳定朝局、尤其是在新帝即将亲政的这个微妙时刻,是不可或缺的筹码。至于崔家和李家……白战心中已有安抚之策。

“陛下春秋正盛,中宫之位,当以‘稳’字为先。”白战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瞬间压下了所有的争论。

“张氏女家世清贵,父执掌吏部,深孚众望。其女仪范端凝,堪为天下母仪表率。本王之意,当以张氏为后!”

他顿了顿,目光如电扫过富勒浑脸上的狂喜和周廷儒、图海眼中闪过的失落与不甘,“然,崔氏将门虎女,性情坚韧,特册封为‘贤妃’,是四妃之一,地位尊崇。李氏淑德温良,承太傅遗泽,册为‘淑妃’。如此,文武并重,清流安泰,方显陛下恩泽广布,后宫祥和。”

一锤定音!富勒浑喜形于色,深深一揖:“王爷明断!奴才即刻遵办!”

周廷儒和图海交换了一个复杂的眼神,虽有失落,但贤妃、淑妃之位亦是极高荣宠,仅次于皇后,且白战给出的理由冠冕堂皇,无法辩驳,只得随之行礼称是。

一场潜在的政治风暴,被白战以高超的平衡术暂时平息于萌芽。

核心议程落定,后续事务的推进骤然加速。一道道指令从白战口中清晰吐出:

“着内务府即刻备妥皇后张氏、贤妃崔氏、淑妃李氏的正式册封诏书草本,用印后连同选秀最终名册,呈陛下御览!”

“礼部复核大婚、祭祖全部仪注细节,所有环节职责落实到人,明日申时前将最终流程呈报!”

“内务府督催所有贡品、器物务必按期到位,大婚礼礼服、首饰三日内呈送慈宁宫:太后\/太皇太后居所预览!”

“钦天监密切观测天象,直至大礼完成,每日一报!”

“侍卫处、銮仪卫、步军衙门即刻会同勘查大婚、祭祖路线,肃清一切隐患,绘制详细守卫图呈阅!尤其注意祭祖途经区域!”

“知会宗人府,做好迎娶皇后、册封嫔妃,及奉先殿祭告的各项宗谱登录准备!”

“晓谕尚仪局、尚寝局等后宫二十四衙门,即刻按皇后、四妃规制,准备坤宁宫及东西六宫相应殿宇的陈设、用具、宫人配置!”

整个值房如同精密的齿轮组瞬间高速运转起来。官员们领命退出,步履匆匆,空气中只剩下笔走龙蛇的沙沙声和卷宗翻阅的哗啦声。

当值房内只剩下白战和心腹随堂官时,喧嚣沉淀下来。阳光已移至长案中央,照亮了堆积的文牍。

白战揉了揉眉心,一丝难以察觉的疲惫爬上眉梢。

大幕已然拉开,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他端起手边早已冰凉的参茶,啜饮了一口,目光落在桌角那份被压在最下面的《储秀宫夜宴失仪事略》上。

“栖霞阁那边,可有动静?”他低声问身旁的随堂官。

随堂官垂首,声音压得更低:“回王爷,寅时初(约凌晨3点),有报萧秀女所居栖霞阁外,似有不明人影短暂驻留,旋即消失。阁内灯火彻夜未熄。清晨,萧秀女按例至储秀宫问安,神色……异常憔悴恍惚。”

白战眼神微凝。昨夜栖霞阁外的脚步声果然不是错觉。纸条…毒酒…警告…孙嬷嬷……

“信物可示孙嬷嬷……”白战默念着密报中提到的纸条关键句。

孙嬷嬷,那个在验身环节放了萧晚照一马的验身嬷嬷。她在这盘棋里,是意外闯入的棋子,还是某个隐藏棋手的落子?那张神秘的纸条,是善意的示警,还是更深的陷阱?

在即将到来的皇后册封和大婚的滔天巨浪下,栖霞阁那个卑微角落里的生死危机,如同一根细微却可能致命的刺。

他放下茶杯,杯底与檀木桌面碰撞,发出轻微却清脆的“嗒”声。

他需要一双眼睛,一双足够隐秘、足够可靠的眼睛,盯紧栖霞阁,盯紧孙嬷嬷,更要盯紧昨夜储秀宫所有涉事之人:那个摔倒的宫女,那个看似管事的太监,还有那些幸灾乐祸的秀女们。

风暴的中心看似在皇后册立、大婚礼成,但深宫的杀机往往始于微末。

白战指尖无意识地在冰凉的杯壁上摩挲,那声轻微的“嗒”响仿佛在空旷的值房里漾开了涟漪。

他望向垂手侍立的随堂官,眼神锐利如刀,方才那一丝疲惫被深沉的思虑彻底压下。

“栖霞阁的影子,”白战的声音压得更低,几乎只剩气音,却字字清晰,“务必要看到‘皮’和‘骨’。不是巡夜的禁卫,也不是各宫明面上的耳目。”

随堂官心领神会,头更低了几分:“王爷明鉴。宫墙夹道里讨生活的‘灰雀’,有几个是卑职旧识,嘴严,眼利,腿脚也伶俐。”

“‘灰雀’…甚好。”白战微微颔首,指尖点了点那份被压在最底下的《储秀宫夜宴失仪事略》。

“栖霞阁是其一。其二,盯死孙嬷嬷。她宫外有个过继的侄子在东城兵马司当差,每逢旬休必去探望。传话出去,查清她近日接触过何人,收过何物,神色有无异常。特别是…”他顿了顿,目光幽深,“昨夜之后。”

“其三,”白战的目光抬起来,越过堆积的文牍,仿佛穿透了厚重的宫墙,“储秀宫里的‘热闹’也不能冷清了。那个摔了盘子的宫女,叫什么…翠荷?查她摔的是意外,还是脚下‘绊’了东西。管事的张太监,据说昨夜当值时‘恰好’闹了肚子?查清他那一个时辰在何处,见了谁。”

他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挑两个平日里‘消息’最灵通、最爱往萧秀女跟前凑趣的,看紧她们今日都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

随堂官迅速在脑中记下目标,低声道:“王爷放心,卑职亲自去安排人手,分三路,互不相干,口风绝对锁死。每日亥时末(约晚上11点),卑职亲来禀报。”

白战“嗯”了一声,重新端起那杯凉透的参茶,却没有喝。他看着杯中沉底的参须,如同看着这深宫泥潭里难以捉摸的暗流。

“记住,”他最后缓缓道,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重量,“看到的每一缕风,吹动的每一片叶子,都要报来。哪怕是‘灰雀’惊飞了一只虫子,孙嬷嬷多绣了一针花样,宫女太监多吃了一碗饭…琐碎的线头,才能织出完整的网。”

他放下茶杯,视线沉沉地落在那份《储秀宫夜宴失仪事略》上,“毒酒是警告,纸条是谜题。下棋的人,不会只落一颗子。栖霞阁的刺,要拔,更要看清握着刺的那双手,指向的是哪里。”

值房内再次陷入沉寂,阳光已悄然偏移,在檀木长案上拉出长长的影子。

白战知道,一张无形的网,正随着他无声的指令,悄然撒向储秀宫的每一个角落。风暴眼中,微澜已起。

值房内,最后一缕残烛在青铜灯台上摇曳了一下,终于湮灭。浓得化不开的龙涎香淤塞在四壁间,混着陈旧文书与墨锭的气息,沉甸甸地压在胸口。

白战搁下手中那份墨迹未干的边关急报,玄铁指套在紫檀案几上敲出短促而沉闷的一响。

他撑着扶手缓缓起身,深青色蟒纹补服随动作垂落,银线暗绣的螭吻纹在昏昧的光线下蛰伏如渊。

靴底踏过冰冷光滑的金砖地面,发出空旷的回响,每一步都像是碾碎了满室的寂静。

雕花木门近在咫尺,门轴处渗入一线微曦,切割开室内的幽暗。

他抬手,指尖刚触及门环,身后便传来一声低沉的传唤。

“王爷,卑职来。”

随堂官霍仲的声音裹着晨风,从阴影中浮出。这个精瘦的汉子始终保持着半步后的距离,此刻却比平日更近了些,玄色皂靴已踩过门槛,骨节分明的手按在门框另一端,力道不轻不重。

他弓身推门的动作利落得像刀出鞘,手腕翻转间,门枢发出一声滞涩悠长的声响,晨光挟着清冽的风猛地涌入,瞬间将白战挺拔的身形勾勒在门框之中。

值房的雕花木门在身后合拢,沉闷的撞击声惊飞了檐角铜铃下的雨燕。

白战在朱漆廊柱下驻足,浓重的龙涎香被穿堂风稀释成稀薄的丝缕,缠在深青色蟒袍的银线云纹上,凉得刺骨。

他抬眼望向三重汉白玉台基尽头的太极殿,飞檐戗脊上那排沉默的嘲风兽,正将晨光割裂成锋利的光刃。

穿过中书省回廊时,几个抱牍疾走的绿袍小吏如遇兕虎般贴墙垂首。

白战的目光掠过他们微颤的鹌鹑补子,停在西侧月洞门内森然矗立的太庙脊兽。那里新供着征西阵亡将士的牌位,香烛余烬被风卷着扑上他的袍角,像无数焦黑的蝶尸。

他忽然想起三日前兵部呈报的阵亡名录,有个熟悉的名字排在陇右道第七列,是曾为他挡过毒箭的亲兵队长。

“王爷。”苍老的声音自身后响起。翰林院掌院学士冯延年持象牙笏板立在竹影里,枯瘦的手指正神经质地摩挲着笏板裂痕。

白战颔首回礼时,瞥见他补服肩头蹭着星点朱砂,那是御批奏折的印记。“冯学士彻夜当值?”

他目光扫过老人泛血丝的眼底。冯延年喉结滚动两下,终是躬身低语:“陛下...命老臣重拟突厥上贡条款。”

风突然紧了,满园湘妃竹簌簌作响如鬼泣。白战望向太液池方向,水面漂着昨夜暴雨打落的石榴花,殷红如凝血蔓延。

他未再言语,蟒纹皂靴踏过落花时,金线绣的螭吻在阳光下闪过一瞬寒芒。

承天门戍卫的金戈骤然交错,十六名龙武军甲士如雕塑般分列。

白战掏出玄铁鱼符的刹那,余光瞥见角楼阴影里闪过半幅孔雀纹官袍,是齐王的人。

他不动声色地收回鱼符,佩剑鞘尾的玄玉撞击在青铜门钉上,铿然震落门楣积尘。

宫门在身后轰然闭合的刹那,长安的烟火气裹着胡饼焦香扑面而来。

镇北王府的青幔马车停在御道石兽旁,王府侍卫江木正用鹿皮擦拭辕马辔头上的铜螭纹,见白战现身,拇指在刀镡上轻叩三下——这是“无尾随”的暗号。

“去平康坊的蜜饯铺子。”白战登车时抛过个荷包,“王妃要梅煎。”

江木掂着沉甸甸的钱袋咧嘴笑了,鞭梢却在空中甩出个诡异的蛇形轨迹。

车轮碾过铺街青石板时,白战从窗隙看见三个波斯商人抬着镶螺钿的箱子闪进齐王府侧门,箱角渗出暗红痕迹,在日光下迅速凝成褐斑。

马车驶入朱雀大街主道,声浪如潮水般漫进车厢。

梳双髻的卖花女被挤在酒肆彩楼下,竹篮里新折的玉兰遭泼皮撕扯。

驼队铜铃声中混着胡姬手腕银钏的碎响;更远处有举孝廉的士子车队正阻塞路口,素幡上“陇西李”墨字被风卷得狂舞。

白战的手指在车壁暗格轻扣,江木立即甩出鞭花清道,精钢鞭梢扫过泼皮耳际削下半缕黄毛,惊叫瞬间淹没在波斯商贾的叫卖声里。

“查那箱东西。”白战的声音压在车轮吱呀声中。江木点头,鞭杆似无意地敲击车辕七次,巷口乞丐的破碗立刻调转了方向。

镇北王府的鎏金门钉在午时日光下灼灼如星。白战踏过二门时,刻意放轻的脚步声仍惊起藤架上的蓝喉歌鸲。

穿过回廊的瞬息,他瞥见拓跋玉贴身侍女云袖捧着鎏金鸿雁镜匣立在庑房暗影里,匣盖未合拢的缝隙露出半截玄色帛巾。

“王爷回来了。”拓跋玉的嗓音自紫藤瀑帘后传来,像浸在泉水里的白玉。她立在花厅的越窑青瓷缸前,指尖还拈着半片浮萍,藕荷色罗裙被穿堂风吹得贴住小腹。

白战解披风的手顿了顿,目光扫过她发间新簪的垂珠步摇——赤金绞丝托着泪形明月珰,正是他上月剿匪时从南诏马帮手里夺的贡品。

“梅煎搁在井水里湃着。”拓跋玉接过他卸下的佩剑,剑鞘血槽残留的褐迹在她葱白指间刺目惊心。

她转身时步摇未颤,裙裾却在青砖上拖出转瞬即逝的弧度。白战突然扣住她手腕,薄茧擦过腕间跳动的血脉。

白战扣在她腕上的力道骤然一松,那双惯于审视沙场、淬着寒光的眸子,此刻却像被暖阳融化的坚冰,骤然漾开一圈圈明亮而温润的涟漪。

食案设在临水的敞轩。青玉荷叶碟里码着金乳酥,玲珑牡丹饼在玛瑙盘里堆成小山,当中一瓮驼蹄羹蒸腾起乳白雾气。

拓跋玉执起錾花银勺,忽见白战左肩蟒纹有处微不可查的走线偏移,那是今晨被御前带刀侍卫划破的刀口重绣痕迹。

“尝尝新贡的苦笋。”她将月白釉盏推过去,笋尖浸在琥珀色酱汁里浮沉,“岭南八百里加急送来的。”

白战举箸时瞥见她袖口沾着星点药渣,目光骤然锐利如鹰隼。拓跋玉却用筷尖轻点他面前的玉露团:“府医说...安神。”

竹帘忽被风卷起,满池锦鲤惊散如碎金。白战突然握住她欲收的手腕,温热掌心紧贴微凉的翡翠镯子:“齐王献了突厥美人。”

苏婉指尖微颤,银箸磕在定窑碟沿清鸣不绝。她反手将笋尖喂进白战唇间,苦香在齿间炸开的瞬间,耳边传来她如兰的气息:“那臣妾该备红绸了?”

睫羽在腮边投下的蝶影轻颤,袖中却滑出半截寒光,是他去年所赠的错金匕首。

侍女布菜的身影在纱屏后晃动如皮影。白战咀嚼着苦笋,齿间发出细微的碎裂声。

他目光掠过拓跋玉腰间蹙金绣囊,那里面本该装着昭觉寺求来的平安符,此刻却鼓起不自然的棱角。

敞轩外突然传来江木的低语:“胡商箱子验过了,是淬毒的蒺藜箭镞,形制与上月朔州军械库失窃的分毫不差,尤其是尾翎下方那道致命的菱形凹痕。”

苏婉的银勺“铛”地撞上羹碗。白战倏然起身,蟒袍广袖拂落案头玉簪花,却在俯身拾取时触到她冰冷的手指。

满地碎玉里,他借宽袖遮掩将密报塞进她掌心,指尖划过“齐王”“朔州”“三更”几个凸起的墨字。

“苦笋败火。”拓跋玉突然扬声道,将整碟碧玉片推至他面前,“王爷多用些。”她染着凤仙花汁的指甲在碟沿轻敲三下,那是当年在陇右大营约定的暗号——“杀”。

敞轩外,江木的影子在青石板上拉得细长如刀。日光正毒,满池浮萍被晒出腥甜的暖香。

午后的暑气闷得人透不过气,庭院里的蝉鸣一声紧过一声,穿透竹帘,敲在人心上,却驱不散敞轩内凝滞的寒意。

白战的目光凝在桌案那一盏小小的白玉杯上,碧澄澄的梅煎沉在杯底,几块浮冰细碎,映着树叶缝隙漏下的光,幽冷得像寒潭深处凝固的眸子。

方才拓跋玉指尖那雪水浸骨的凉意,似乎还缠绕在他腕间,挥之不去。

他强迫自己低头,看向碗中精致的小菜。清蒸鲈鱼雪白,玉笋片脆嫩,一碗熬得浓稠香软的碧粳米粥冒着丝丝热气。

他执箸,动作沉稳依旧,箸尖拈起一片鱼肉,入口却冷硬如冰,味同嚼蜡。

对面的拓跋玉安静得如同一幅工笔仕女图,仿佛先前剑鞘槽沟里那抹刺目的褐迹,以及彼此肌肤相触时那无声的惊心动魄,不过是白战自己的一场幻觉。

她垂着眼睑,长睫在眼下投下浅浅的阴影,小口啜着温热的米粥,姿态娴雅。

唯有在她不经意抬手掠过鬓角时,袖口滑落,露出一段手腕内侧,那一道被剑鞘压出的、几乎难以察觉的浅淡红痕,无声地刺在白战眼底,那是他情急之下紧扣住她的印记。

她似乎浑然不觉,目光落在桌角那盏湃着梅煎的冰釜上,唇角弯起一个极浅的弧度,声音轻得如同叹息:“今年的梅子腌得格外好,酸得解暑。”

白战心头一动,敏锐地捕捉到她话里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那是某种毫无征兆的、对酸味的偏好。

他的视线下意识扫过她面前几案,果然,那碟开胃的腌梅少了大半。

这细微的异常,像投入深潭的石子,在他心底漾开一片复杂的涟漪。

他喉结几不可察地滚动了一下,尚未启唇,拓跋玉已抬眼看向他,眸光幽幽,依旧带着那让人捉摸不透的浅笑,平静地问:“王爷是要再添些粥么?”她的平静,反而在他心底投下更深的暗影。

他搁下银箸,玉箸落在玛瑙箸枕上,发出一声清泠短促的脆响,打破了这精心维持的宁静表象。

“江木。”白战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喙的穿透力,清晰地穿透了轩外凝滞闷热的空气。

厚重的竹帘无声掀开,身姿挺拔如松的青年侍卫应声而入,单膝点地,玄色劲装在沉滞光线里吸尽所有浮尘。“王爷。”他垂首,声音干脆利落。

白战没有多余言辞,只抬手探入怀中。那枚触手温润的鎏金宫牌被他取出,其上盘踞的螭龙纹饰在昏暗中流转着内敛而沉重的光泽,象征着直达天听的权力。

“速去太医院,”白战的声音低沉下去,每一个字都仿佛在齿间碾磨过,带着铁锈般的慎重,“持本王宫牌,即刻请当值的胡院判亲来府上一趟。”

他将宫牌递出,目光却沉沉落在拓跋玉净瓷般的侧脸上,仿佛要将她的平静穿透,“为王妃请脉。”最后四个字,说得极缓,带着一种连自己也未曾尽信的试探。

江木双手恭敬接过那枚沉甸甸的宫牌,指尖触到的冰凉带着千钧重担。

他眼神锐利如鹰,飞快地扫过王妃平静无波的容颜和王爷眉宇间深锁的凝重,一股无声的警兆瞬间攫住了他。

他未发一言,只深深一叩首,玄色身影便如一道迅捷的墨痕,利落地消失在庭院浓密的树影深处。

宫牌离手,白战的目光终于落回拓跋玉身上。“玉儿,”他唤了一声,声音比往常柔和些许,却掩不住那份沉甸甸的试探,“莫多想。”

他隔着几案伸出手,宽大的手掌缓缓覆向她搁在桌沿的手背,动作带着一种刻意的缓慢。

拓跋玉并未躲闪,任由他覆住。她指尖的微凉透过皮肤传来,如同浸过雪水的玉石。

她甚至微微屈起手指,像是回应般轻轻勾了勾他的掌心,笑意在唇边加深了几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倦:“王爷在,妾身便不多想。”

那语调轻柔,温顺得无可挑剔,如同精心编织的锦缎。

然而,她眸底深处那片幽潭,却始终波澜不惊,映不出丝毫心绪的晃动,沉静得叫人心惊。

白战凝视着她低垂的眼睫,那浓密羽睫织就的帘幕,将所有的光与影都温柔地遮挡其后。

轩内再次陷入沉寂,唯有冰釜中冰块融化时细微的“滋滋”声,单调地重复着,像极了某种危险的倒计时。

时间在这令人窒息的静谧里流淌得格外粘稠凝滞,轩外蝉鸣的聒噪被无限放大,撞击着耳膜,每一次鸣叫都像在拉扯紧绷的神经。

白战端坐如松,下颌线却绷得冷硬如刀锋,拇指下意识地反复摩挲着食指指腹上那道经年累月磨砺出的薄茧,那是曾无数次握紧刀柄留下的印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