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五姑娘的狼将军 > 第132章 玉阶何故辞金印,朔风又催铁衣寒

“陛下驾临,众臣肃静——” 他略微停顿,让这肃静的命令在每个人心头再压实一分,然后用那标志性的、穿透力极强的嗓音,宣布了每日朝堂不变的仪式性开端:

?“有本请奏——”? 声音被刻意拉长,带着一种奇特的、审视的意味。

短暂的停顿,仿佛在等待,又仿佛在施加压力。“无事退朝!”

“臣,有本奏!”白战的呼声陡然刺破朝堂死寂。他霍然起身,一步踏前,手中笏板高举过顶。

“臣,白战向陛下请辞,再回漠北边关守护大唐安稳,望陛下恩准!”

白战清朗而沉稳的声音,如同九天陨星,裹挟着漠北风沙的凛冽与金戈铁马的重量,轰然砸落在宣政殿光滑如镜的金砖之上。

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在高达十数丈的蟠龙金柱间、在描金绘彩的藻井穹顶下反复撞击、回荡。

最终化为无数细密的、冰冷的针,狠狠扎进了在场每一位朝臣的耳膜与心尖。

“轰——!”

那不是真实的声音,而是数百颗心脏在同一瞬间被无形重锤狠狠擂响的惊雷。

是意识海中被引爆的无声风暴;是帝国权力中枢赖以运转的基石骤然开裂的骇人声响。

时间如同被白战这石破天惊的请辞冻结了。那股因他起身奏报而刚刚被搅动的、紧绷的空气。

此刻彻底凝固成了坚实无比的玄冰。冰层之下,是足以焚毁一切的熔岩在无声咆哮。

几位老王爷的瞳孔骤然收缩如针尖,布满老年斑的手死死攥住了玉带或扶手,指关节因过度用力而失去血色,发出细微的“咯咯”声。

有人下意识地张开了嘴,却连一丝气音都发不出来,仿佛被无形的巨手扼住了咽喉。

他们看向白战背影的眼神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骇,这位权倾朝野、手掌帝国最强悍兵马的摄政皇叔,竟要自请离去?

这无异于将帝国最锋利的宝剑亲手折断、弃于尘土!是试探?是韬晦?还是……大厦将倾前的远遁?

?宰相季文渊,这位以沉稳老辣着称的三朝元老,身体几不可察地晃了一晃。

他那梳理得一丝不苟的白须微微颤抖着,浑浊的眼珠深处掠过一丝极快的精芒,随即被更深的忧虑取代。

白战若离京,朝堂上苦心维持的、脆弱的平衡将瞬间倾覆,各方势力必将展开更加血腥残酷的撕咬。

他身后的几位尚书,脸色瞬间煞白如纸,有人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顺着鬓角滑落,浸湿了绯红的官袍领缘。

礼部尚书陈志远,一个以严守礼法规矩着称的老古板,此刻嘴唇哆嗦着,眼神涣散,仿佛看到了“君臣纲常”的崩坏,精神支柱摇摇欲坠。

?几位曾在白战麾下效力的将领,似被无形的电流击中,身体猛地一震。

他们的眼神瞬间变得极其复杂:震惊之后是狂热的崇拜,随即又化为深切的忧虑。

那位曾随白战在雁门关外血战三日的老将军,虎目圆睁,胸膛剧烈起伏,双手紧握成拳,指甲深深陷入掌心,几乎要渗出血来。

他想向前一步,想为亲王殿下呐喊助威,想质问陛下为何不挽留柱国重臣。

但脚下那厚实的猩红波斯地毯,此刻却仿佛化作了深不见底的泥沼,吸住了他的靴子,让他动弹不得。

喉咙里更像是塞满了滚烫的沙砾,灼痛却无法发声。

那些初入朝堂不久的年轻官员,更是被这晴天霹雳震得魂飞天外。

他们瞪大眼睛,茫然地看着周遭前辈们失态的反应,巨大的恐惧感攫住了心脏。

白战,这座象征着帝国武勋巅峰、威慑着四方不臣的巍峨高山,竟然要自行崩塌?

那帝国赖以生存的柱石何在?漠北的狼烟是否会就此重燃?

巨大的未知带来的恐慌,让他们感到一阵阵眩晕,几乎站立不稳。

大殿内的空气彻底凝固了,沉重得如同水银,挤压着每个人的肺部。

每一次微弱的吸气都变得异常艰难,仿佛要用尽全身的力气才能撬开那无形的壁垒。

浓烈的龙涎香气,先前只是令人感到压抑的甜腻。

此刻却混合着几百人瞬间渗出的冷汗、恐惧的气息。

形成了一种极其怪异的、令人作呕的粘稠感,死死糊在鼻腔和喉头。

视觉上,巨大的宫灯似乎也黯淡了几分,光线变得粘滞而沉重。

蟠龙金柱上盘绕的五爪金龙,在摇曳的光影下,鳞爪似乎更加狰狞,冰冷的眼眸宛若在俯瞰着下方这群渺小、僵硬的凡人。

汉白玉丹陛反射着冰冷的光,猩红的地毯,浓烈得如同凝固的鲜血。

整个宣政殿,这座象征着帝国至高权力的宏伟殿堂,此刻更像是一座巨大而华丽的坟墓,埋葬着所有人心中的惊涛骇浪。

听觉上,绝对的死寂,连呼吸声都几乎消失了。

心跳声?不,那狂乱的搏动被死死压抑在胸腔深处,好似生怕一丝微响都会打破这恐怖的平衡,引来不可测的灾祸。

只有香炉里,那缕缕青烟笔直上升时,细微到几乎不存在的“嘶嘶”声,成了这无尽死寂中唯一的、令人心悸的背景音。

空气好像被抽干,声音失去了传播的介质。白战保持着高举象牙笏板的姿态,犹如边关烽燧台上屹立不倒的旗杆。

亲王朝服线条冷硬,深色的衣料吸收着光线,让他挺拔的身影在辉煌的大殿中显得更加深沉、孤绝,甚至带有一种殉道般的悲壮。

高举过顶的笏板,那象征着身份与权力的象牙制品,此刻更像是一柄刺向苍穹的利剑,或者是一面宣告决裂的战旗。

他的目光依旧沉稳,穿透前方的虚空,牢牢锁定着丹陛之上、珠旒之后那个身影。

那眼神中没有丝毫的退缩、犹豫或乞求,只有一片澄澈如寒潭的平静。

以及深潭之下蕴含的、不容动摇的意志,那是用无数场血战淬炼出的钢铁意志,是认定前路便九死无悔的决心。

他仿佛不再是朝堂上的亲王,而是回到了漠北的风雪之中,身后是万千将士,身前是万里河山。

他的姿态本身就是最强的宣言:非是恳求,而是告知。他要去守护他认为最重要的东西,为此不惜放下手中的滔天权柄。

? 鎏金龙椅之上,那年轻的天子。珠旒垂落,遮挡了他大半的面容,使其表情在九串摇曳的明珠后显得模糊不清,如同雾里看花。

然而,那隐藏在繁复十二章纹冕服下的身体,却泄露了内心的滔天巨浪。

放在扶手上的那只手,白皙、修长,象征着世间最高贵血脉的手。

就在白战“望陛下恩准”五字落下的刹那,猛地攥紧了!

指节因用力而凸起,泛着刺目的青白色,势要将那坚硬冰冷的鎏金龙首生生捏碎。

龙袍宽大的袖口之下,可以隐约看到手臂线条瞬间绷紧,如同拉满的弓弦。

珠旒的缝隙间,似乎有极其锐利的光一闪而过,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

那紧抿的唇线,抿得更紧了,几乎成了一条毫无血色的直线,如同刀刻。

一股无形的、冰冷的威压,如实质的寒潮,从那御座上悄然弥漫开来,无声地对抗着白战话语中带来的巨大冲击。

那不是挽留,更像是一种被猝然冒犯的勃然怒意与权力遭受挑战时的本能戒备。

他在想什么?是愤怒于皇叔的“撂挑子”?是惊疑这背后是否有更大的图谋?

还是……在那一瞬间,心底竟然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摆脱巨岳压顶般的轻松?无人知晓。

但这帝王的失态,哪怕只有一瞬,也足以让感知敏锐的重臣们心头冰凉。

?李德全这位侍立在御座侧前方、如同皇帝影子般的大太监总管。

他垂着眼睑,脸上的皱纹如同刀刻般深刻,毫无表情,仿佛一尊石雕。

然而,他那双垂在身侧、掩藏在绛紫色蟒袍袖中的双手,几根手指却极其快速地、神经质地捻动着袖口内衬的绸料。

这是他在巨大压力下不为人知的小动作。更令人心悸的是他那双眼睛。

当他抬起眼皮,目光投向下方高举笏板的白战时,那双狭长眼眸中射出的光芒,已经不能用锐利来形容。

那是淬了千年寒冰、又浸透了剧毒的钢针!冰冷、怨毒、审视、算计……种种复杂到极致的情绪在那双深不见底的瞳孔中疯狂翻涌、绞杀。

他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白战的离去,看似削弱了宗室和武将的力量。

但对皇帝、对整个内廷、对他李德全自身苦心经营的权力网络而言,何尝不是一次地震?

失去了白战这个最大的“外部”制衡者,朝堂上的文官势力以及其他野心勃勃的宗室将会如何?

皇帝会如何倚重自己,这份倚重是福是祸?更重要的是,白战此去是真心退隐,还是以退为进,甚至是……另有所图?

无数的念头在李德全那电光石火般运转的头脑中激烈碰撞。

他必须立刻判断,必须为他的陛下、也为他自己的权位,找到应对之策。

但他不能动,更不能开口。他只是皇帝的影子,在皇帝发声之前,他必须保持绝对的静止和沉默,哪怕内心已翻江倒海。

这份静默的表象下,涌动着比岩浆更炽烈的暗流。

在这令人窒息的死寂之下,权力的暗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涌动、交锋。

短暂的震惊之后,一部分敏锐的文官,尤其是那些与白战理念不合、或自身利益曾受其打压的官员。

如主管财政、漕运的官员,白战的边军消耗巨大,眼底深处开始闪烁起难以抑制的狂喜光芒。

一座压在他们头顶多年、让他们喘不过气的大山,竟要自行搬开了,这简直是天赐良机。

只要白战离京,那些骄兵悍将失去主心骨,朝中平衡打破,文官势力必将大涨。

弹劾边将、削减军费、安插亲信、掌控更大的话语权……无数的可能性在他们脑海中飞速勾勒。

但是,狂喜之下也藏着深深的疑虑和恐惧:白战真的会走吗?陛下会放他走吗?他走了,京城谁来守?

如果蛮族趁机南下,谁来抵挡?这份从天而降的“馅饼”,会不会是致命的毒饵?

他们交换着隐晦的眼色,呼吸变得粗重而短促,犹如嗅到血腥味的鬣狗,却又忌惮着猛虎余威。

? 几位与白战血缘较近的亲王、郡王,内心更是掀起了惊涛骇浪。

白战的权威,某种程度上也是他们这些宗室成员在朝堂上的重要依仗。

他一走,宗室力量必将被大大削弱。皇帝会如何看待他们。

那些文官会不会趁机落井下石,未来的权力格局中,他们该何去何从。

有人忧心忡忡,看向白战时目光充满了不解和哀求。

也有人眼底深处掠过一丝隐秘的野心:白战走了,他留下的巨大权力真空,自己是否有机会……分一杯羹。

甚至……取而代之地成为宗室领袖,纷乱的思绪在他们心中缠绕。

压抑的愤怒和巨大的失落感在沉默的武将群中弥漫。

他们是帝国的刀锋,而白战亲王就是持刀的手,是军魂的象征。

王爷要走,无异于军魂离体。日后谁还能在朝堂之上为他们这些浴血边关的将士仗义执言。

谁还能震慑那些克扣军饷、打压军功的宵小之辈,谁能带领他们打出下一个辉煌的胜利,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一种前途未卜的悲凉和强烈的被抛弃感,攥紧了这些铁血汉子的心脏。

他们看向白战的目光,充满了难以割舍的忠诚和深深的迷茫。

这死一般的寂静,似乎只是一瞬间,又好似已历经千年。

每一秒都被无限拉长,承载着数百人心中翻腾的惊涛骇浪。

空气凝固成的巨大冰块,沉重地压在每个人的头顶、肩上、心上。

冷汗浸透了一层又一层的中衣,粘腻冰冷。

有人感觉自己的膝盖在微微发抖,快要支撑不住身体的重量。

有人感觉喉咙发紧,窒息感越来越强。

殿角的铜漏,那精准记录着帝国时间的古老仪器,水滴落入莲叶承盘中的声音。

“嗒”。在绝对的沉寂中,这一声细微的“嗒”,如同惊雷般清晰。

宣告着时间并未真正停止,只是被这巨大的震惊强行拖慢了脚步。

“嗒……”又是一声。这声音像是敲在所有人的神经上。

就在这寂静即将到达极限、濒临崩溃,空气仿佛要因承受不住内部巨大的压力而轰然爆裂的临界点。

年轻的皇帝,那置于鎏金龙首扶手上、紧握得青筋暴起的手,终于……极其缓慢地,一根手指接一根手指地,松开了。

那只手松弛下来,重新恢复了帝王应有的、看似从容的姿态,只是微微的颤抖依然难以完全抑制。

珠旒之后,那紧抿成直线的嘴唇,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似乎是极其细微地吸了一口气。

与此同时,大太监总管李德全,那一直低垂的眼皮,也极其缓慢地抬了起来。

浑浊而锐利的目光,不再是仅仅盯在白战身上,而是带着一种审视的、探询的意味。

悄然扫过下方死寂一片的群臣,似乎在无声地传递着某种指令,又像是在寻找着什么。

白战高举笏板的身影,依旧如山岳般矗立,没有丝毫动摇。

周遭的一切凝固、挣扎、惊惧、算计,都与他无关。

他的世界,只剩下那条通往漠北烽烟的道路,和眼前珠旒之后那道需要他守护的年轻身影。

尽管这道身影的主人,似乎并不理解他此行守护的真正意义。

宣政殿内,那令人心悸的死寂,终于被这细微的变化撕开了一道微不可见的缝隙。

风暴,仍在酝酿。下一刻,是雷霆震怒?是挽留安抚?是群臣哗然?还是……更深沉的死寂?无人知晓。

帝国的心脏,在这金碧辉煌的殿堂之内,因一位亲王的请辞,停止了跳动,等待着那决定命运的、沉重而艰难的下一次搏动。

“朕——准了。”?

御座阴影里,帝王低沉的声音终于碾碎了死寂。

那两个字裹着金石的寒意,在空旷大殿中砸落,震得蟠龙柱上的髹漆都似在颤抖。

他指腹缓缓摩挲着温润的玉扳指,目光却如冰锥般刺向丹陛下跪伏的身影。

话音落下的刹那宣政殿内陷入一种近乎窒息的寂静。

那声冰冷的“准”字仿佛还在鎏金蟠龙柱间滚落,砸在每一块金砖地缝上,如无形的牢笼锁死四方。

“臣——叩谢天恩。”?

白战以额触抵冰冷的金砖,沙哑的嗓音似锈刃刮过石面。

谢恩时喉结剧烈滚动,仿佛咽下的不是“皇恩浩荡”,而是塞外裹着沙砾的寒风。

??起身时,左手无意识地按向腰侧,那里还残留着昨夜妻子情动时咬下的齿痕。

此刻在衣袍下隐隐发烫,似在灼烧他半生铁甲换来的这点荒唐暖意。

白战退至武官列末,身躯绷直如待射之弓。阳光穿透菱花槅扇,将他影子钉死在御座丹陛前,像一道未拭净的血痕。

太监总管李德全垂手立在蟠龙柱的阴翳里,拂尘银丝在指间捻成惨白的漩涡。

他眼睑半阖,目光却如刮鳞刀般剖过白战腰间的玉带銙——那青金石上蒙着层薄灰,倒似把边塞的风沙都碾碎在了金銮殿的光尘中。

“蠢货……” 李德全舌尖抵住上颚,将讥讽压成一声几不可闻的吐息。

皇帝允准请辞时摩挲玉扳指的频率,比处置贪墨案时快了半分。

这位将军当真以为自己是“功成身退”?漠西准噶尔部正在集结马队。

锦衣卫总指挥使的位子空悬三月,陛下此刻放虎归山,分明是要借他这把钝刀再劈一次边关。

他袖中密报已烙进骨髓:白战副将昨夜密会文渊阁大学士张仲庭

此刻余光扫过张仲庭绛紫仙鹤补服下微弓的脊背,李德全唇角浮起冰纹。老狐狸的棋局,也该添把火了。

张仲庭的笏板在掌心转了个微妙的弧度。象牙温润的触感压下指尖震颤,却压不住眼底翻涌的惊涛。

白战请辞的奏本是他亲手润色,字字泣血标榜“旧伤难愈”。

可皇帝朱批“准”字未干,那武将指节粗粝的右手已按向刀茧,好一招以退为进。

陛下在养蛊啊…… 张仲庭嗅到丹陛旁狻猊香炉飘出的龙涎香,忽然想起先帝驾崩那夜的血腥气。

白战若真拥兵自重,第一个要撕碎的就是他这“枢相”。袖袋里兵部侍郎的密信突然滚烫起来,他需要一柄更快更听话的刀。

左都御史王懋的冷笑从鼻腔挤出来,惊飞了梁上栖息的蓝羽雀。

他刻意将犀角笏板磕在青砖上,金石之音刺破死寂:“臣以为,白将军忠勇可嘉,当赐双俸荣归!”

话音未落,户部尚书袖中的算珠声骤停,这老匹夫分明是要绝了白战复起的后路。

年轻的翰林编修们却在交换炽热的眼神。白战腰间玉带倏然绷紧的褶皱烙在他们瞳孔里。

那深紫锦缎下起伏的弧度,竟在诗稿上化作亟待喷薄的铁马冰河。

有人颤抖着摸向怀中《塞下曲》草稿,恍见自己凭此诗赋得青眼,紫袍玉带唾手可得。

武官队列如沉默的礁石群,居首的?右骁卫大将军?图海腮边横肉抽搐。

白战经过时带起的风掀动他蟒袍下摆,露出靴筒内暗藏的波斯匕首。

三年前正是这把刀割断波斯使者喉咙,功劳却被白战以“阵前擅杀”夺走。

滚得好!? 图海喉头腥甜。?北衙禁军?虎符的花纹在他脑中旋转,军中空出的?左骁卫大将军?之位,足够让十二房姨娘的家族再上一层阶。

后排的汉军参将们却红了眼眶。?陇右道骠骑副尉?陈疆指甲掐进掌心,血珠沁入官袍锦鲤纹鳞片。

他想起风雪夜白战从狼群中拖回自己冻僵的身躯,此刻那宽阔背影立在殿角,像一杆被生生折断的?军旗?。

陈疆突然抬首,撞上张仲庭深渊般的目光,寒意瞬间冻结血脉。

御座上的?皇帝指尖划过翡翠朝珠,一百零八颗玉珠在寂静中碾出沙响。

他凝视白战低垂的后颈,那里有一道横贯的刀疤,是?葱岭?外为他挡下的致命一击。

?边关需要狼,可头狼不能有软肋。? 皇帝想起密报中“白战内子胎象不稳”的字样,目光掠过丹陛下?乌泱泱的冠冕?。

李德全昨夜呈上的名单在脑中浮现:?安西都护?送来的宝马已拴在御苑,足够换一个更驯服的将军。

“漠南贡貂可分发将士了。”皇帝突然开口,声线沉如寒潭。

李德全脊背倏然绷直,这是动手清洗白战旧部的暗号。

张仲庭的笏板却“铛”地落地,象牙裂开细纹如蛛网。

碎裂声里,白战缓缓抬首。日光扑向他那顶鹖翎笔直、漆色凛冽的武冠金芒在锈铜甲片上炸开刹那光华。

他望向殿外铅灰色的天,那里有陇山烽燧连绵的轮廓。

“玉儿,等我。 ”他咽下喉头血气。?尚药奉御?袖中滑出的药包正贴在胸口,代价是交出?鱼符兵册?。

妻子咳血的画面撕碎最后一丝犹豫,可当皇帝吐出“贡貂”二字时,他仍听见?碛西?风沙在血脉里咆哮。

李德全的拂尘轻轻一扫,小太监悄无声息拾起张仲庭的笏板。

裂痕在仙鹤祥云纹上蜿蜒,像劈开乌云的一道电光。

辰时的钟声仿佛还在宫墙的琉璃瓦上震颤,余音却被铅灰色的厚重云层吞没。

白战勒马于宫门高大的朱漆门槛之外,身下通体如墨、四蹄霜白的“踏雪”打了个响鼻,喷出的白气在骤然凝滞的空气中瞬间模糊。

方才朝堂上锦绣波涛的退潮似乎还在身后喧嚣,他逆流而出的身影,确如一柄沉甸甸、带着岁月锈迹的古戟,凿开了那一片浮华的洪流。

此刻,那份逆流而行的孤绝感并未消散,反而在空旷的宫前广场上沉淀下来,沉甸甸地压在他的肩头上。

空气粘稠得如同浸透了桐油,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压抑的滞涩。

天际,浓云低垂,翻滚着,酝酿着一种不祥的静谧。

不是乌云压城城欲摧的凌厉,而是更令人窒息的沉闷,像一张浸透了水的巨大毛毡,兜头罩下。

远处,一声绵长而滞重的闷雷碾过苍穹深处,声音不大,却震得人心头发慌,像大地深处的呻吟。

白战下意识地紧了紧握缰的手,冰冷的金属触感从指套传来。

张仲庭在宫门外驻足。阴沉天际滚过闷雷,他望着白战单骑远去的尘烟,忽然将裂笏交给侍从:“送去?少府监?镶金修补。”

李德全蟠龙柱后那抹新鲜如血的墨迹——“酉时三刻,突厥马队入金光门”,如同烙印,烫在他的意识里,比这闷雷更让他心神不宁。

酉时……距离现在,尚有几个时辰的缓冲,但猛兽已然入笼,獠牙虽隐,腥膻已至。

他最后瞥了一眼宫门方向。张仲庭那顶低调却奢华的官轿刚刚起行,轿帘垂落,隔绝了那张老狐狸最后一丝莫测的笑意。

“镶金的枷锁…”白战心头无声掠过张文渊那句飘散在风中的叹息。

象牙笏板上的裂痕,蜿蜒如闪电,又何尝不是这煌煌天阙下,无数道或明或暗的裂痕之一。

他用金粉修补裂痕,可这即将入城的突厥马队,又会在这长安城的肌理上划下怎样一道血痕。

念头一闪而过,白战猛地一夹马腹,踏雪会意,沉稳地迈开步子,离开了这象征着帝国最高权柄亦是最大漩涡的核心地带。

宫前广场由巨大的青石板铺就,此刻在阴沉天光下泛着冷硬的幽光。

马蹄铁叩击其上,发出清脆而单调的“哒、哒”声,在空旷中传出很远,又被无形的沉闷迅速吸收。

巡逻的金吾卫甲士列队走过,盔缨在无风的空气中纹丝不动,只有沉重的脚步声整齐划一,带着一股肃杀的僵硬。

他们的目光扫过白战,认出那身与普通武官不同的紫色朝服,微微躬身致意,眼神却像蒙了尘的琉璃珠,空洞而警惕。

白战微微颔首回礼,感受到一种同样沉重的压抑,如同此刻的天气,凝固在每一个守卫皇城的士兵肩头。

穿过广场,踏入通往朱雀大街的御道。道路笔直宽阔,可容十六匹骏马并行,此刻却因时辰尚早而显得行人稀疏。

道路两旁植有高大的槐树与榆树,枝叶繁茂,此刻却失去了往日的鲜活碧翠。

在浓云的笼罩下,呈现出一种沉郁的墨绿色,层层叠叠,遮天蔽日,仿佛为这条天子御道搭起了一道无尽的幽暗长廊。

马蹄下的青石板变成了更为平整的御道石砖,蹄声被厚实的砖地和浓密的树荫消解了几分清脆,变得越发低沉、压抑,每一步都像踏在紧绷的鼓面上。

闷雷再次传来,这次似乎近了些,带着一种不耐烦的躁动。

几滴冰冷的液体倏地砸落在白战冰冷的肩膀上,发出轻微的“啪嗒”声,瞬间晕开一小片深色的水渍。

紧接着,又有几滴落下,稀疏,却大而沉重,带着试探的意味。

雨,终究是来了。没有狂风呼啸的前奏,没有电闪雷鸣的开场,只有这沉重、冰冷、带着土腥气的雨点。

不疾不徐地从那墨绿色的天幕中坠落,敲打在树叶上、衣衫上、青石砖上,发出沉闷而破碎的声响。

白战没有加快速度,只是下意识地挺直了腰背。雨水顺着他的头冠边缘流下,滑过冰冷的面颊,带来一丝清醒的寒意。

雨水肆意泼洒,紫色的朝服迅速被浸透。深色的水痕在繁复的锦缎上贪婪蔓延,层层渗透,冰冷的湿意穿透内衬,针砭般刺入肌肤。

吸饱了雨水的朝服变得异常沉重,丝绸的华贵化作累赘,沉沉向下坠着。

踏雪的皮毛上也很快挂满了细密的水珠,汇聚成大滴,沿着它强健的肌肉线条滑落。

这匹神骏似乎并不在意这突如其来的雨水,步伐依旧沉稳有力,四蹄踏在湿润的青石板上,发出一种坚实而带有黏滞感的“嗒嗒”声。

它高昂着头颅,鼻孔翕张,喷出的热气在湿冷的空气中形成更浓郁的白雾。

白战能感受到座下伙伴传递来的温热与力量,这让他因密报而紧绷的心弦略微松弛了一瞬。

他轻轻抚摸着踏雪被雨水打湿的鬃毛,低声安抚:“好伙计,不急。”

快接近皇城边缘,临近繁华市井区域时,御道两旁开始出现一些低矮的官署和勋贵府邸的后墙。

高墙深院,朱门紧闭,偶有兽头门环在雨水中闪着幽冷的光。

雨水顺着高墙的瓦檐汇成细流,哗啦啦地淌下,在地上砸出小小的水坑。

白战的目光警惕地扫过那些紧闭的门户和高墙上可能存在的阴影。

在这种天气,在这种消息即将引爆的时刻,任何角落都可能藏着窥探的眼睛。

突厥马队入城,是明目张胆的挑衅,还是某种试探。他们的目的是什么?金光门守备如何?

李德全的密报只有短短一行,却留下无穷的凶险可能。

身为武将,他嗅到了战争边缘的气息,一种风雨欲来、铁锈与血腥交织的熟悉味道。

他搭在佩刀刀柄上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冰冷的金属上摩挲着,指节微微发白。

前方豁然开朗,御道汇入了长安城真正的血脉——朱雀大街。

宽阔的程度远超御道,南北纵贯,气象万千。即使是阴沉的雨天,也无法完全掩盖其作为帝国中枢通衢的磅礴气势。

两侧的槐树更为高大古老,枝丫虬结,如同无数撑天的巨臂。雨水顺着层层叠叠的叶片流淌,形成无数道细小的瀑布。

然而,街上的景象却并非平日的车水马龙、摩肩接踵。

雨水显然冲刷掉了许多人出门的兴致。行人稀疏了许多,且大多步履匆匆,撑着油纸伞或戴着斗笠,低着头,在宽阔的街面上显得渺小而孤单。

几辆装饰华美的马车匆匆驶过,车帘捂得严严实实,车轮碾过积水的路面,溅起浑浊的水花。

两侧的店铺大多已经开门,但门口罗雀,伙计或掌柜倚在门框上,无精打采地望着灰蒙蒙的雨幕。

只有卖胡饼、蒸饼的食肆门口还冒着些微热气,蒸笼的白汽刚一冒出就被雨水打散。

细密的雨丝织就了一张无边无际的灰网,将整条朱雀大街笼罩其中。

远处的坊门、望楼、佛塔都只剩下模糊的轮廓,如同浸在水中晕染开的水墨画。

视线受阻,听觉却变得异常敏锐。雨水敲打屋顶瓦片、树叶、石板路的声音汇聚成一片连绵不绝的沙沙声。

像是无数蚕在啃食桑叶,又像是某种低沉而持续的叹息。

这单调的雨声,反而衬得周遭的世界愈发寂静、压抑。

白战操控着踏雪,沿着大街东侧,缓缓而行。他锐利的目光穿透雨帘,扫视着街道两旁。

一些屋檐下或巷口,偶尔可见三两聚集的低语者,多半是些闲汉或小商人。

他们的声音压得很低,神情带着一丝隐秘的不安和亢奋。

尽管听不清具体内容,但白战捕捉到了几个零星飘过来的词:“胡人…金光门…好多马…”

消息总是像瘟疫一样,在城市的毛细血管里比官府的驿马跑得更快。

突厥马队的到来,显然已经在这座城市的底层开始发酵,恐慌或好奇像水中的涟漪,在雨幕掩盖下悄然扩散。

白战的心沉了沉,密报刚到他手不久,市井已有所闻,这速度太快了,快得让人心惊。他勒紧缰绳,示意踏雪再慢一些。

雨水不停歇,街道上的积水渐渐汇聚,在青石板路面的低洼处形成一片片浑浊的小水潭。

踏雪马蹄踏过,水花四溅。靴子早已湿透,冰凉的寒意顺着小腿向上蔓延。

就在经过一处较为宽阔的十字街口时,一阵异常清晰、带着浓重异域口音的喧哗和沉重的马蹄声。

混杂着驼铃的叮当,突然从西侧的一条横街方向传来,穿透了连绵的雨声。

白战猛地勒马停住!踏雪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瞬间绷紧的神经,不安地刨了一下前蹄。

他循声望去。只见从西面那条通往西市方向的街道上,一支规模不小的队伍正冒雨缓缓行来。

队伍的核心,赫然是数十匹极其雄健的高头大马!这些马匹骨骼粗大,肌肉虬结,鬃毛浓密。

即使在雨水冲刷下,依然能看出皮毛油亮,透着一股迥异于中原马种的粗犷野性。

马背上的骑手穿着厚重的皮袍,戴着毡帽或皮帽,帽檐压得很低,看不清面目,只能看到浓密的胡须和偶尔抬起的、锐利如鹰隼的眼眸。

他们操控马匹的动作熟练而带着一种不加掩饰的悍勇。

紧随马队的是几匹高大的双峰骆驼,背上驮着沉重的皮袋和货物,驼铃在雨中发出沉闷而单调的声响。

队伍前后还有一些步行跟随的仆从模样的人,同样胡服装束,神情戒备而疲惫。

这就是突厥马队!虽然时辰未到酉时三刻,但这支队伍显然已提前抵达。

或者,这只是其中一部分?金光门离此尚有一段距离,他们竟已深入到朱雀大街附近!

白战瞳孔骤然收缩,右手已牢牢按在了腰间的刀柄上,冰冷的金属触感让他狂跳的心脏强行镇定。

踏雪感受到杀气,低低嘶鸣一声,前蹄不安地刨着积水。

那些突厥骑士似乎也注意到了孤身一人、伫立街边、身着紫袍的白战。

几道冰冷、带着毫不掩饰的审视和挑衅意味的目光,如同实质的箭矢,穿透雨帘射了过来。

他们的目光掠过白战紫袍的样式,掠过他座下神骏的踏雪,带着一种评估猎物般的倨傲和野性。

空气像凝固了一般,只剩下雨声和马蹄踏水的噗噗声。

街道上零星的行人早已远远避开,躲入巷口店铺,只敢探出半张惊恐的脸。

短暂的、令人窒息的对峙。白战全身的肌肉都绷紧了。

如同拉满的劲弓,一股属于战场杀伐的热血在冰冷的雨水中几乎要沸腾燃烧。

但他最终没有动,只是用更加锐利、如同磐石般沉静冷硬的目光迎了上去,毫不退让。那目光犹如在说:这里是长安!

或许是感受到了白战身上那股久经沙场的凛冽杀气,或许是觉得在帝都不宜生事。

为首的突厥骑士喉咙里发出一声含糊的低哼,随即移开了目光,带着队伍继续沿着横街向北行去。

沉重的马蹄声和驼铃声渐渐消失在雨幕深处,只留下满地浑浊的蹄印和一片更加压抑的死寂。

白战缓缓松开紧握刀柄的手,掌心一片粘腻,分不清是雨水还是冷汗。

这群胡虏,竟如此堂而皇之,视长安如无物。刚才那短暂的对视,他看到了对方眼中**裸的贪婪、野性以及……一种胜券在握般的笃定。

这感觉比密报上的墨字更让他心头蒙上厚重的阴霾。镶金的枷锁再沉重,锁住的或是庙堂,而城外草原的饿狼,却已悄然潜入栅栏!

重新策动踏雪前行,白战的心境已不复之前的沉重,而是燃起了一股冰冷的怒焰。

雨水似乎更大了些,噼啪作响。前方不远处,街道东侧,一座规模宏大、门楼巍峨的府邸在雨幕中显现轮廓。

朱漆大门紧闭,门前蹲踞着一对威猛的石狮,雨水冲刷着狮身,更添威严凝重。

门楣之上,巨大的匾额即便在阴雨天,也能辨认出那铁画银钩、御笔亲题的六个鎏金大字:?敕造镇北王府?。

就在白战策马踏雪,准备转向王府侧门马道之时,眼角余光瞥见王府对面街角一处较为幽暗的屋檐下,伫立着一道人影。

那人没有打伞,浑身已被雨水浇透,紧贴着身躯的赫然是低阶武官的制式戎服,颜色深暗,几乎融入阴影。

他背靠着冰冷的墙壁,头颅低垂,肩膀却在微微耸动,仿佛在压抑着巨大的情绪。

白战的目光锐利如鹰,瞬间锁定了那人的侧脸,雨水冲刷下,那张年轻的脸上布满水痕。

分不清是雨是泪,但一双眼睛却瞪得极大,死死地盯着镇北王府紧闭的朱漆大门,眼底燃烧着熊熊的、近乎疯狂的火焰,如同被强行按捺在暴雨之下的烽燧。

?陈疆那双通红的、燃烧着痛苦与愤怒的眼睛,瞬间与白战在宫门外武官队列中最后惊鸿一瞥的印象重叠。

像两颗烧红的炭,投入了白战被突厥马队和对峙点燃的、本就翻涌着怒焰的心湖。

踏雪感受到了主人瞬间的停顿和气息的变化,也停下了脚步。白战端坐马背,雨水沿着冰冷的脸颊边缘不断流淌。

他没有出声,只是隔着越来越密的雨帘,隔着宽阔死寂的朱雀大街。

深深地看着那个在王府对面屋檐下、犹如被整个世界遗弃却又燃烧着自己灵魂的年轻武官。

闷雷在厚厚的云层中再次翻滚,积聚着力量,这一次,似乎酝酿着一场真正撕裂天幕的霹雳。

朱雀大街,在连绵不绝的冰冷雨水中,沉默地吞咽着这无声的惊涛骇浪。

镇北王府那对石狮,在雨水的冲刷下,双目圆睁,仿佛也正注视着这风雨飘摇的帝国长街,以及街角那一点引燃的、孤独的烽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