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庆海发现这事就绝对不能再置之不理,想起前几年村子因为赌博死了的几个人,那可不是件小事儿。何况这几个人还是在村子里的一个独居的孤寡老头子家,万一出现什么事儿可是不得了的。虽然不知啥情况,但是还是要跟自己老爹先通个气儿。
何庆海回到家的时候,村子里的人基本上都走了,梅子还在这儿。只见自己老娘跟大姐已经开始准备做饭。何庆海进屋就看到了,于是说道娘,等一下今晚准备吃啥? 程桂珍没好气的说做啥吃啥得了。何庆海笑嘻嘻的说,娘,等一下,只见何庆海跑回了自己房间,陈桂珍对着梅子说,看见没,不管多大,都是毛毛躁躁的,以后啊可得管着点儿,只见何庆海这时候出来,手里拎着个面袋子。还拿了一个盆儿,里边装着一些饭豆子 都已经泡好了的。
何庆海把这些放在灶台跟前儿说娘。好久没吃撒年糕了,儿子想吃。程桂珍说我还想吃呢,我上哪儿给你整的粘面子去呀?只见何庆海把手里的袋子打开,程桂珍一看,好家伙,竟然是一袋子红色的高粱米面。磨制的非常精细。何庆海又接着说,这是黏高粱米磨出来的面子,娘,我想吃撒年糕。
程桂珍拍拍手上的面子说,行,既然你要吃,老娘今天就亲自给你们做,看梅子准备要回家,何庆海扯着衣领子就给薅了回来说。 没看到你婆婆准备要做饭了,你往哪走?梅子满脸通红的,说道,二娘, 你看看他又开始欺负我,程桂珍看着自己儿砸,手拎着梅子的衣领,给人家勒的小脸通红,说,你这小犊子。快把你的手松开,一天天没轻没重的。
梅子,别回去了,今天就在这儿吃,看着我给你们怎么做年糕的,这时候是何庆海就看到,自己大姐手里拿了一个大蒸帘,没错,这个还是老爹亲手做的呢,农村自己家把秸秆子,用两根筷子粗的铁丝,把这些秸秆儿串在一起,然后再用绳子勒紧。跟锅大小差不多。 把多余的部分全都去掉,跟锅一样的圆形。 就是自家做的蒸莲。
锅里装了半锅水,把这蒸点儿往上一放。这就可以蒸馒头,蒸包子,农村人自家做的蒸帘是非常好用的的。梅子 这时候已经把饭豆子盆已经放在锅台边儿上。程桂珍就开始准备做年糕。
何庆海就发现老娘开始和面揉搓。东北撒年糕是有说法的,一搓。二撒,三蒸。 程桂珍继续吩咐着,青芝啊。赶紧的,给锅里装上水,铺上帘子,何庆海就看自己大姐随后把帘子铺上,而梅子都没用人吩咐,那眼里就是有活的人,赶紧给灶坑点着,烧上了火。只见自己大姐抱回来很多的苞米叶子,这是秋天扒苞米的时候,挑好的叶子攒起来,留着蒸窝头用,用热水洗好泡软和以后,就把这些都铺在了帘子上面儿。
何庆海随后看老娘把面和好已经铺上了一层。然后再放上一些饭豆子。 三四分钟以后就开始往上撒这些面子, 随后再用筷子扎一些孔洞,观察他们的变化。主要是害怕这些蒸不熟,熟的不均匀。这东西可是有经验的,没经验的人真做不来,反复做了几次,然后上面儿最后被老娘又铺了一层饭豆子,这一盆豆子都已经用完了。何庆海就看着自己老娘每做一个步骤都要等到3到5分钟,然后再继续撒面。 忙忙碌碌一个多小时,终于把锅盖上了,只听自己老娘说还要蒸个30分钟到40分钟才可以熟,就等着大火持续烧着。
梅子,在灶坑跟前儿热的都出汗了,几个小的都缠着想吃年糕,都默默等着,肚子咕咕叫也不着急,这时候家里就用另一个锅, 赶紧做今天晚上要吃的菜。梅子在这儿烧锅不插嘴。几个小的七嘴八舌说想要吃啥,只听小四儿说,吃酸菜炖粉条。小三说,想吃红烧肉。小五来了个要吃肉。
程桂珍气的把手上的面子擦干净以后说道,你们一天都盯肉上了。然后只见大姐从下屋里端了一盆豆角丝儿,没错,夏天晾晒的豆角丝儿,现在保持的娇绿的非常好,用热水泡了一会儿,只听老娘说。豆角丝儿炖粉条,今天晚上老娘就吃这个了。 何庆海就看大姐拿回来,一条有二斤左右的五花三层。
众人都在这外屋地下忙活着,热火朝天的,大家七嘴八舌,正说着呢!房门开了,何庆海抬头一看,自己老爹回来了,何义一开门儿就说,你们娘几个忙活啥呢!都在外屋地这块儿?一看锅里呼呼冒着热气,就问道,锅里啥呀?小三儿这时候抢答道,说,爹,你猜,你肯定猜不到。只听何义打了小三一巴掌,说,上一边儿去,呜呜喳喳的,谁跟你俩猜来猜去的,老子不猜,等吃饭的时候,就知道是啥了。
这时候程桂珍就说道,去去去,你们几个小的赶紧都离这儿远点儿,进屋去,别在这块儿闹腾。何义也说你们几个赶紧进屋等着去吧,看样子饭还得等一会儿能吃上,何庆海发现几个小的,赶紧跑屋里去了,不跑不行,还怕老娘子笤帚疙瘩,那可是随手就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