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郎中回去按照药方就开始准备起来了,在他们家煮了一大锅的汤药,让村子里人最好每家都去喝,大人孩子都去,嗯。何庆海家就没去,毕竟自己家人这些天都让何庆海吩咐喝了个遍。
也有人问何庆海咋知道有这药方的,何庆海简单的说,不知道在哪本书上看到的,以前自己也喜欢看书,都是一些医书,看完书也就不知道丢哪儿去了。家里人有看到过何庆海看医书,最后也不知道哪去了,何庆海只说不知道扔哪儿了 这话也为他后来找到了的现成的借口。
何庆海对书记还有村长说了一件事儿,光喝中药打掉了蛔虫不能杜绝,,然后不讲卫生,虫子还会回到肚子里,于是他就把这卫生方法怎样杜绝蛔虫,对村长和书记说了,让他们吩咐村民饭前便后必须洗手,也就是说吃饭之前上桌拿碗筷,拿窝头吃的时候不洗手,手上脏,这回虫卵万一粘在手上看不见,吃肚子里不就活了,肚子里又继续生虫子,又说虫子本身就排到粪便里,万一不小心都不用自己仔细说,听听都恶心,所以村长还有书记就组织村民们开会讨论。
问了这个卫生问题,虽然很多能村民不理解,但是有一条他们听懂了,就是说吃东西不洗手,肚子里就会长虫子,再一次又听书记强调,这每天孩子在外边儿啥都摸,啥都抓啊, 万一这脏东西虫子卵粘在手上,回家直接不洗手,抓着窝头就吃,肚子不生虫往哪跑?老百姓听懂这直白的话了。接下来一段时间里,村子很多孩子在吃饭的时候就被大人一筷子打哭了,原因很简单,在外面跑的疯玩儿,黢黑的手回来,抓窝头就往嘴里舔,这样不挨揍谁挨揍?有的孩子打一次没记性,所以基本上接下来几天家家基本都能听到孩子被打。让这些孩子以后在吃饭的时候第一时间先检查自己的手,要不然会被挨揍的。
村里其他人可没这先见之明,听到消息后,纷纷带着家人去老郎中家领药汤。一时间,老郎中家热闹非凡,大家排着队,端着碗,眼巴巴地等着那能治病的药汤。
有些孩子怕苦,死活不肯喝,家长们连哄带骗,甚至动用武力,才让孩子把药汤灌下去。大人们皱着眉头,一口闷下苦涩的药汤,心里盼着能快点把蛔虫打掉。村长又通知这些家里人这几天拉的屎放在一个坑里,然后深埋,绝对不能和其他分队放在一起,而一些孩子也是没事儿的时候集体蹲在墙根儿比赛拉屎,毕竟每家孩子都挺多,等拉完屎回头一看,上面很多小白虫子, 很多老人都说肚子里生这么多虫子得吸收掉多少血肉,怨不得你家孩子和大人现在都瘦的噔噔噔的。
当村民排出了不少蛔虫,身体也渐渐好了起来。大家对何庆海和老郎中感激不已,纷纷上门道谢。
就没有不透风的墙,蓝宝屯的村民们都把这蛔虫治好了消息传了出去。 有的小媳妇儿回娘家就把这事儿说了,而有的姑娘也回了自己村子里听说了这事儿谁家还没有这样的问题呢?所以何庆海的名声又传到了外村,这外村村长听说了以后迫不及待的来到了兰堡屯儿,想要求村长看待都是邻村的份儿上提供一下药方,他们也想买一些中药把肚子里的蛔虫打下来,毕竟村子里很多孩子天天哭,肚子疼,一天比一天瘦。也于心不忍。
再说这县里供销社,医疗点儿根本买不到宝塔糖,附近这些村子里都需要宝塔糖也供应不上,每天去都是没有货的情况。常书记知道这事儿以后,特意跑了何庆海家一趟,询问这件事情,何庆海毫不犹豫的就同意了,他说这药方就是为了治病救人的。
常书记点头,这孩子心有大意。很快外村的几个村长把药方拿回去,都到县里医药局去抓中药,配了很多中药。几个村子一起去的,带这些药回去肯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其中一个药房里的工作人员询问了一下买这些药治啥病的。一个大队长一点也没有隐瞒,就说了这是治疗蛔虫的中药,那人不相信,嗤之以鼻的说道,只有宝塔糖才能治疗蛔虫。
而那村长眼红脖子粗的大声说道,兰堡屯就是用这药方让全村人的蛔虫病治好的,所以我们才求来的,怎么就治不好呢?那宝塔糖再能好用,可是现在他缺货没有啊,不能让全村人等着受罪呀。
药房工作人员听了这话,半信半疑,但也没再多说。这事儿不知怎的,传到了医药局领导的耳朵里。领导觉得此事蹊跷,决定派人去兰宝屯调查一番。
没几天,医药局的调查组就来到了兰宝屯。他们详细询问了村民服药的情况,还对一些村民进行了检查,发现蛔虫病确实得到了有效治疗。
调查组回去后,向领导做了汇报。领导意识到这个药方的价值,决定对药方进行研究和推广。他们联系了何庆海和老郎中,希望能得到更详细的信息。
何庆海和老郎中欣然配合,将药方和相关的注意事项都毫无保留地提供了出来。在医药局的努力下,这个药方很快在全县推广开来,许多饱受蛔虫病困扰的村民都因此受益。何庆海也因为这件事,在当地成了小有名气的人物,村对他更加敬重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