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何义也进了家门儿,说道,哎呀,老婆子,你今天没去看那热闹太可惜了。 这熊老二和王二磊两个已经把犊子劈完了,这回熊老二。家里就剩4个姑娘了,已经放出话了,一个姑娘50块钱彩礼,来就可以领走他家二姑娘,三姑娘正是说婆家的时候,大姑娘已经让赵大舌头带走了。
50块钱呢,真舍得,这赵大舌头都眼看40岁的人了,都赶着姑娘爹了。
程桂珍女士说道。这赵大舌头离咱们村儿也不远,也就10里地左右他们那个村子那儿的人光棍儿也多。靠山跟前儿,比咱这儿还不好走。也没有多少田地,村儿里人多数也都是靠弄山货野物换点儿粮食之类的,勤快点儿的,人家在山上还能开垦点儿地,这里也不好混,那赵大舌头攒50块钱,这些年可能都花在今天买媳妇儿上了,何义也点头说道,可不咋地。
一家人赶紧放着桌子吃饭,端上来的时候一看一盆土豆炖野鸡,嗯。二米饭,甚至桌子上还有几样?程桂珍腌制的小咸菜,今年深秋的时候腌了不少咸菜。这顿饭全家人吃的心满意足。
天气渐渐冷了,何庆海跟着何庆学,俩人每天风雨无阻的在学校回到家里, 帮老爹何义在山里往回运树杈子。
冬天冷,这没有硬势柴火烧,这冬天真的冷的要命,何况家里还有个铁皮炉子这玩意儿废木头,所以必须要多弄一些,家里都知道去年那些柴火将将够烧,今年一定要多囤一些,所以上山找一些枯木也是何庆海主要目的。
现在天气很冷,已经进入11月份了,村里很多老少爷们儿,还有勤快的在山上往下运柴火。人们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袄,可是天气这么冷了,奇怪的是每年这时候都已经下几场雪了,今年冬天一场雪还没下呢,村儿里很多老人都知道这不是什么好现象,冬天能下多少雪,夏天雨水就有多少,这是自古以来这些老农民自己观察天象得出来的结论,这深秋到现在雪一直没下。来年有可能要缺雨水。这也都是几个老头子私底下自己在那嘀咕,这事儿也没有传出来。
这天放学何庆海跟着大哥一起又来到山上去找何义,毕竟每天爹,这个时候在山上堆了很多树杈子,一个人忙不过来,
何庆学就赶紧去帮忙,毕竟也没几天弄这些树杈子了,如果开始下雪,就不会再上山了,这也是何义说的,趁着还没下雪能多囤一些柴火比冬天没得烧好多了。
何庆学在半山腰看到老爹就去帮忙,何庆海跟他们打了招呼,自己向深山里走去,远远都听到老爹何义的说话声,早点儿下山,天黑了就赶紧下来。
何庆海远远的知道声传来,何庆雪还跟着老爹说道,放心吧,二弟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他也怕家里担心,何庆海在这深山里走走停停,收了4棵巨大的枯木,都是红松木,真好,一看这东西就爱起火,烧起来绝对挺耐烧的,在空间里用意念操控着,把这巨大的红松木分解成 ,铁皮炉子里能放的下的大小。 这4棵巨大的木头分解成小山一样的木头块儿,这够一冬天烧的了吧,嘿嘿,笑呵呵的何庆海就准备好了,
看看天色不早了,赶紧下山,这时发现了远远有几头白屁股在那晃悠,仔细一看,原来是山里的傻狍子。顺便从空间里找了一块石头,一下子丢过去打到一个狍子的脑袋,其他狍子吓得跳跑了。何庆海来到这狍子跟前一看,不错,有个七八十斤的样子。看那脑子还往外流血呢,赶紧收入空间里下山,这再晚一会儿被老爹跟大哥又该担心了。
来到半山腰的时候,正好看到 老爹跟大哥俩在那捆着柴火准备下山了。
何义也看到何庆海下来,肩上还扛着个傻狍子。这个太难了,这时候往家不好拿,怕回村被人看见,这东西毕竟不像小猎物,是个兔子无所谓,你可以拎家去, 这玩意儿你要是自己拎回家里,那村民看到那可有的说了。看着老爹的为难。何庆海说道,没事儿,你们先回去吧,我晚一些再回去。
何义犹豫了一下,还是点头道:“行,你小心点,别让人瞧见,赶紧回来。”说完,便和何庆学扛着柴火先走了。
何庆海等他们走远,将傻狍子收入空间,这才不紧不慢地下山。
快到村子时,他突然听到一阵争吵声。走近一看,竟是熊老二和赵大舌头,赵大舌头扯着熊老二要退婚,说他大姑娘看着病恹恹的,根本不值五十块。这些天已经花出去十几块钱了,借遍了村子里的钱,他姑娘还是躺在床上不能动。连睡觉都不能,这接回来个活死人啥用不行,必须熊老二家退钱。
熊老二自然不肯,两人正拉扯间,看到何满过来,赵大舌头眼睛一转,伸手拦住他:“何满,你来得正好,评评理,这熊老二卖姑娘还货不对板。”
何满眉头一皱,思索片刻道:“赵大哥,这事儿我管不了。不过,我倒有个主意,不如你先把大姑娘带回去看看,要是真病得厉害,熊老二再从其他姑娘里挑一个补你,咋样?”两人听了,都觉得有点道理,争吵这才平息下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