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起来,何庆海就吃着老娘做的早饭,新磨出来的米,煮的粥就是好吃。
一大早,何庆海跟着大哥何庆学一起到镇上中学去了, 在学校里何庆海也是坐不住的。好不容易熬到吃中午饭的时候,何庆学过来找。老二一起去食堂。
在学校一直熬到了下学的时候,因为何庆海心里总惦记着村儿里的事儿,昨天的热闹还没看完呢。 因为这件事情自己在上辈子根本就没有发生过,还是自己那时候不记得了。 是不是自己重生回来带出来的蝴蝶效应?
好不容易放学的钟声敲响了。 何庆海来不及,等大哥自己一个人背着书包就往回跑。 一口气跑到了家门口,村子里这时候也静悄悄的,没什么事,很遗憾。
这时候大姐看着小五来回在院子里走路,毕竟他现在走的还不是很稳当。老娘陈桂珍在 外屋地做晚饭呢。
说来不是赶巧吗?这时候村儿里又热闹起来了一老熊家又开始 吵吵把火起来了。
何庆海家离得有点远,看到大门外外边有不少村里人往那边儿去了,何庆海一下子就蹿出去了。
这时候程桂珍女士就大声喊道,你这个小瘪犊子赶紧回来已经吃晚饭了,这时何庆学也到家门口了,一下跟何庆海撞了个满怀。
“哎哟!”何庆海被撞得一个趔趄,差点摔倒。何庆学忙扶住他,“你这小子,跑这么急干啥去?”“老熊家又闹起来了,我去看看。”何庆海急切说道。“看什么看,先吃饭。”程桂珍从屋里走出来,瞪着他俩。“娘,看完回来再吃也不迟,我就想知道这次又咋回事。”何庆海央求着。
何庆学也帮腔:“娘,就让他去看看吧,他好奇心重。”程桂珍无奈地摆摆手:“行吧行吧,别惹事儿,看完赶紧回来。”何庆海得了许可,拉着何庆学就往老熊家跑。到了那儿,只见人群里熊老二正满脸通红地跟一个陌生中年男人争吵,旁边王二磊也在,气氛剑拔弩张。
何庆海心里犯嘀咕,这陌生男人是谁,又为啥掺和进来,一场新的风波似乎又要掀起……
何庆海使劲儿挤到前面,仔细一听,原来这陌生男人是赵大舌头。他觉得熊老二收了彩礼又想反悔,坏了他们家名声,非要个说法。
熊老二急得跳脚,大声嚷嚷:我闺女嫁过去不得受苦!”赵大舌头也不示弱,钱都收了,哪有退婚的道理!” 人群议论纷纷,有的说熊老二不地道,有的说赵大舌头确实配不上熊家姑娘。
这时候,一直没说话的王二雷突然站出来,“都别吵了,要我说,让姑娘自己选。”众人一愣,都把目光投向躲在熊老二身后的姑娘。姑娘低着头,犹豫了好一会儿,突然抬起头,红着脸说:“我不愿意嫁给他。”赵大舌头一听,气得脸都绿了,愤怒的说道,你爹亲自说的要拿50块钱彩礼就能把你领走,咋的钱你们家都收了,我今天来领人,你们家又反悔。这时候熊老二又说到想领走也行,再另外加100斤的苞米领走我绝不二话。
把赵大舌头气的哪有你这样办事儿的一点儿信用都没有,还临时加价的,要么你把姑娘人给我,要么你把钱给我。而熊老二又不舍得那50块钱当然不肯。这时候赵大舌头就想动手。正要发作,大队长和村长匆匆赶来,开始调解这场纠纷……
大队长皱着眉头,严肃地说:“老熊,你这做法不对,哪能随意加价,得讲诚信。”村长也在一旁帮腔:“就是,咱得按规矩来,不能坏了风气。”熊老二一听不乐意了,嘟囔着:“我也是为了闺女好,他家条件不好,闺女嫁过去要吃苦。”赵大舌头急得跺脚:“那你当初收彩礼干啥,现在说这些。”双方又僵持起来。
村里人大家都听明白了,这是熊老二想要额外100斤的粮食,毕竟 村儿里刚分完没多久,有粮食的人家也都将将够吃。嗯,这娶个媳妇儿,不用出50块钱彩礼,就拿着100斤粮食就能娶俩媳妇儿。
这老熊家的姑娘就是贵。这时候老熊家的大姑娘哭着喊着说,老爹我不嫁了,他年纪太大了,而且说话还不清楚,我不跟他回去,这时候熊老二上去就给俩大嘴巴踹了一脚,把大姑娘踹倒在地说道,妈了个巴子,这个家老子说了的算,哪有你这。赔钱货,说话的份儿。
村里人大家看到都直摇头,甚至有的都窃窃私语,都看不起这老熊家的哥俩两个。
村儿里就他们两家人,对姑娘出了名的不好,琢磨姑娘看着两个老熊家的姑娘个个都瘦的跟麻杆儿似的。每年一到开春儿,立冬开始,那孩子的手个个跟那小萝卜似的,生满了冻疮。
让村儿里很多老爷们儿都看不起这姓熊的哥俩 不但打老婆,还打姑娘,这姑娘还能随便乱打,万一打坏了,以后还能不能嫁出去了?
东北老爷们儿有几个不对自家孩子好的,姑娘,儿子一样疼,有的人家甚至对姑娘比儿子还要好,姑娘将来是能当家的,所以在东北姑奶奶那是回娘家能说了的,能当娘家家的人。尤其是那些经常打老婆孩子的男人,让东北老爷们儿都看不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