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 > 第55章 县学考试(四)

陈远文感叹,这9天9夜困在一个狭窄的考房的体验,想想都觉得心底发寒,所以科举届才一直有“金举人银进士”的说法,比起在春天举行的春闱,秋闱考举人真的是才学和身体健康缺一不可。

想着想着,陈远文不由得叹气,觉得科举这条路实在比他前世考大学难多了,但转念一想,他现在连县学大门都没有敲开,就想着残酷的乡试,他觉得自己想太多了,赶紧打住,催眠自己,赶紧睡,明天还要考第二场呢。

第二天一早,鸡刚叫了第一遍,二十四孝父亲的陈传富已经轻手轻脚地起床,简单洗漱后就去隔壁巷子的猪肉铺买新鲜的猪杂回来炒米粉。

好不容易把早餐都准备好后,陈传富看着时间不早了,才赶紧叫醒陈远文,一脸惺忪的陈远文在冷水洗脸的刺激下终于驱走了睡意,吃完最爱的猪杂菜心米粉,又听到他阿爹说,今晚还有猪杂滚瘦肉粥,顿时觉得全身都充满了力量。

今天出门的时间比昨日还早了一些,街道上却已经热闹起来,各式早餐摊子沿着这条通往县学的道路一字排开,蒸腾的热气把整条街道都渲染上一缕缕水汽,莫名地给人一种温暖又烟火的感觉。

陈远文跟在他阿爹身后,一边走一边观察着周围。突然,他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竟是前日在书铺闹事的两位公子,那位富家公子依然一副眼高过顶、盛气凌人的样子,看到陈远文父子一人穿着书生模样,一个拿着考篮,一看就是赶考的考生,眼神中满是不屑,鼻孔轻哼一声,似乎在说,就这样的家境也来和他竞争,真是不自量力。

陈传富赶忙拉了拉陈远文,示意他不要理会。随着越来越靠近县学,人流和车辆越来越多,到了县学门口,人已经多得水泄不通。

好在县令大人似乎很重视这次的县学考试,派了一大队衙役来门前维持秩序,到门前百米处,所有家属和车辆都禁止进入,只允许考生进入,才没有因为交通阻塞而耽误考生考试。

陈远文和陈传富道别后紧紧攥着手中的考篮,随着人群缓缓前进。

进考场前,他回头看了看他阿爹,陈传富微笑着冲他点点头,眼神里满是鼓励。

进入考场,找到自己的考号坐下,陈远文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紧张的心情。

他打开考篮,拿出笔墨砚,静静地等待着考题发放。这第二场考试,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全力以赴,不辜负自己这两年来的努力。

随着铜锣声响起,县学的第二场考试开始了,拿到试卷的陈远文考试扫视了一下全卷,好消息是果然考的是五经文,而且都是墨义,也就是填空题,坏消息是题量超多,居然有50题,囊括了《诗经》、《尚书》、《礼记》、《易经》和《春秋》,每经10道题,他衡量了一下,担心时间不够,决定不再打草稿,直接在答题纸上答题。

他定了定神,凝神静气,迅速进入无我的境界,全身心投入答题大业。他无比庆幸自己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四书五经,他早已经倒背如流了,他现在担心的是写字的速度和字体问题,他练字才两年,而且没有名家指点,字体写得很一般,这是他的弱项。

其实这也是天下大多数寒门书生的弱项,一来是没有名师指导,二来是没有好的字帖可以跟着练习,三来也是因为启蒙晚,很多官宦人家的小孩3岁就启蒙练字了,四来也是纸张问题,穷人家的孩子舍不得用好纸练字,所以很难写出一笔好字,这也是他想考入县学的原因,据说县学时不时会邀请广州府的举人来讲学或授课,而且县学应该会有好的字帖可供借用。

陈远文努力把答案的字写得端正一点,一笔一划虽然离苍劲有力很遥远,但至少每一个笔划都要清楚明了。

整个明伦堂都是沙沙的写字声,今天的题量非常大,主要考察考生对五经的熟悉程度,所以截取的填空片段还是挺多生僻的出处,不少考生写着写着都皱起了眉头。

身为主考官的县学韩教谕端坐在上方,俯视着下方抓腮挠耳的考生众生像,内心不由得意不已,看来这次的考题出得不错,把考生们都难住了。

咦,怎么前面第三排左手边那个只有8、9岁的小童居然一直写个不停,没有半丝停顿,而且他的神态虽然紧绷,但却没有被难住的表情,会不会是装的?

韩教谕忍不住起了好奇心,他慢悠悠地从上方的大案桌上站起来,背着手,装作不经意地进行正常的考场巡视。

在经过第三排时,他装作无意地停顿在左边的考桌上,威严的眼神快速扫视过该生的答题卷,好家伙,短短半个时辰已经做完了20道题,字体虽然软弱无力,但笔划还算清晰,最重要的是全部正确,无一字错误。

韩教谕特意看了看答题纸的姓名处,看到陈远文三字,他不动声色地收回目光,继续慢悠悠地四处巡视。

韩教谕的巡视,并没有惊动陈远文,此刻他正沉浸在答题里,大脑飞速地运转着,把答案转化成文字记录在答题纸上,终于把最后一道题也写完了,陈远文松了一口气,此握笔的右手已经累得有点不受控制地颤抖。

他选择稍微歇息一会,他拧开装水的竹筒,喝了两口水,然后用左手把右手轻轻按摩了几下。

此时,突然一声锣响,考场人员大声提醒只剩一刻钟,也就是半个小时左右。

然后为了争取时间,陈远文只得一边按摩右手,一边掀开考卷,翻到最后一题,这次的杂学考的是算术题,他看了一眼题目,很好很简单,就是最出名的鸡兔同笼题。

?题目为:笼中有鸡兔共35头、94足,求鸡兔各几何?

这个流传挺广的鸡兔同笼问题?最早记载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着作《孙子算经》。这道鸡兔同笼题对于古人可能难度很高,但对于前世学过方程式的陈远文来说,那是简单得不得了。

?这道题可以有3种解法。

一是方程法?:设鸡x只、兔y只,列方程组:x y=35

2x 4y=94

通过消元法解得x=23,y=12。

二是抬脚法?(古法):假设鸡兔各抬起2只脚,剩余地面脚数均为兔脚(每兔为2只),兔子数=(94-35x2)\/2=12;而鸡数=35-12=23。

?三是假设法?:若全为鸡,则总脚数应为70,实际多出24脚源于兔,故兔数=24\/(4-2)=12。

陈远文决定把符合古代人思维的抬脚法用文字表述出来后,并把准确的答案写在上面。

做完后,陈远文赶紧把整份卷子都检查一遍,没有发现有遗漏的地方后,他又检查了一下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信息,确认无误后,他把卷子和答题纸以及草稿纸都整理好,这些等一下都要收回去,不能带出考场,否则视为作弊。

陈远文刚把东西整理好,考试结束的锣声就响起了,然后就惊起了一滩鸥鹭,不,是一群考生,一部分没有做完的考生纷纷慌乱起来,发出各种绝望的哀嚎,然后在考场人员大喊“肃静”和强制停笔下,引起一阵喧哗,然后在“再喧哗就取消考试成绩”的威胁下迅速消声,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工作人员从他们手中强力收走试卷。

陈远文努力控制着自己的表情交完卷后跟在一众一脸死灰的考生后面慢腾腾地走出县学大门,内心欢呼着,终于考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