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 > 第52章 县学考试(一)

第二天一大早,陈远文就被顶着两个黑眼圈的陈传富叫醒了,他无奈地叹了口气,果然,他阿爹虽然嘴里老是说着让他放松考,不要有心理负担,考不上也没关系什么的,实际上应该是整晚辗转反侧睡不着。

陈远文洗漱完后,看着时辰还早,就坐在餐桌前一副慢条斯理地吃着瘦肉炒河粉,心里还在可惜着,因为担心考试期间不能上厕所,所以不能吃他最爱的猪肝粉肠瘦肉粥。

陈传富看着自家儿子那一副慢悠悠、细嚼慢咽的做派,急得一会儿走到院子里抬头望天色,一会儿又跑回来看着他家好大儿吃多少了,最后他忍无可忍,走到儿子面前催促道:“文仔,你还是赶紧吃完,我们还是早点出发吧,我怕等一下车多,拥堵,迟到赶不上考试就麻烦了。”

也不怪陈传富对他家儿子信心十足,因为他私下问过陈童生,陈童生说陈远文天资聪颖,两年的学习已经令他教无可教,这次有很大的机会能考上县学。

陈远文看他阿爹这么着急,连忙安慰道“阿爹,您不用着急,我们离县学走路就一刻钟的路程,我们不用驾车去,直接走过去就行,放心,不会迟到的。而且吃得太快,等一下消化不良,在考场上打嗝麻烦了。”话是这么说,陈远文还是自觉地加快吃粉的速度,吃完还喝了一杯暖暖的茶水,才站起来到书房拿出昨晚就已经整理好的笔墨砚,(纸张由考场统一发放)放进包袱,就示意他阿爹,他准备好了,可以出发了。

终于等到他家小祖宗挪窝的陈传富,赶紧打开门,从后门绕到前门的街道,往县学的方向走去。

刚走到前门的街道,就发现整条街道比昨天热闹了不知道多少倍,各式车辆都充塞其中,有马车、驴车和牛车,当然也有和陈远文一样夹着包袱,行色匆匆,旁边跟着家人或仆人的学子。

整个通往县学的街道热闹非凡,人群熙熙攘攘,都是前往县学参加考试的学子和陪同的家人。

陈传富皱起眉头,原本觉得走路能避开拥堵,没想到在这街道,步行竟也如此艰难。陈远文倒是不慌不忙,拉着阿爹在人群中左穿右插,慢慢穿梭而行。

就在这时,前面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原来是一辆华丽的马车和前方的一辆牛车发生追尾事故,牛车被撞到侧翻,横在路中,牛受了惊,不肯前行,车夫正手忙脚乱地安抚。

马车的主人明显是富家公子,他虽然端坐在车中不动,但他的狗腿子书童已经跳出车厢在狐假虎威地辱骂牛车主人,周围的人都被两车挡住了去路,议论纷纷。

陈传富急得直跺脚,嘟囔着:“这可如何是好,别真耽误了考试。”陈远文思索片刻,正想着要不要找小路绕过这个事故路段。

就在此时,大堆衙役们终于赶到现场,他们三两下把牛车抬起,又把牛牵到一边;然后示意马车夫下车牵着马前行。

在衙役们的强力威慑下,原本乱七八糟,扭成麻花状的道路情况马上得到了改善,之前互相争抢斗气的车辆全部在衙役的指挥下有序通行,围堵的人群也随之散开,道路又恢复了通畅。

陈传富和陈远文对视一眼,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同时加快脚步,朝着县学走去。

终于,在开考前一刻钟顺利抵达考场,在出示准考证验明身份,检查过自行携带的笔墨砚无夹带后,陈远文拿着发放的座位号牌进入县学的明伦堂准备考试。

陈远文边走边用眼扫视着县学的建筑和环境,这座县学在他前世的时空是始建于明弘治八年(1495年),由当时从化的知县刘宏主持修建,最初作为从化县教育和祭祀场所。

明清两代,这座县学历经多次重修,现存主体建筑包括大成殿、明伦堂等,原建筑群还包含斋房、东庑、西庑、乡贤祠等。1992年由从化县政府耗资60万元重修,2008年被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大成殿为五开间五进深传统形制,面宽12米,进深10米,高15米。殿前现存6根花岗岩石柱,左右回廊各有4根石柱,中间以4条小石杆连接作栏杆。现存建筑约400平方米,保存了清代木构架、石柱础等构件,体现了岭南官式建筑与地方工艺的融合特征。

大成殿作为文庙主殿,主要用于祭祀孔子及其门徒。其名称源于儒家思想中“大成”的哲学概念,象征孔子学说的完备与至高地位。该建筑始建于明代,历经多次修缮,现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定期举办祭孔仪式和诗文吟诵活动。 ?

而明伦堂则源自《孟子》“明人伦”理念,是文庙或书院的核心讲学场所,承载儒家伦理教育及科举人才培养功能。现存多为明清建筑遗存,强调伦理教化与学术传承。 ? 两者均属于从化县古代官办教育机构的核心组成部分,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尊师重道”的价值理念。

陈远文会记得那么清楚,并不是因为他前世也是从化人,而是因为这个县学,也叫学宫的所在地后来成为了他们县里的第一中学,他的高中三年的求学生涯就是在这里度过的。

可惜当时他上高中的时候,修复后的大成殿长期被封锁起来,他曾经好奇地偷偷想通过门缝窥探屋里的情况,结果一无所获,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里面应该安放着孔圣人的雕像,可惜他无缘一观。

而作为讲学场所的明伦堂好像就坐落在大成殿的后面,后面似乎改成了图书馆,而且是很少对外开放那种,反正,他是一次都没能进去过。

这里作为岭南地区现存较完整的明清县级学宫,从化学宫见证了从化五百余年的科举教育发展史,与北帝古庙共同构成街口街道历史文化景观带的核心节点。

其建筑群布局完整,保留了传统学宫的泮池、状元桥等形制元素,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研究价值。 ?

陈远文也不知道是哪里出问题了,原本应该是弘治八年才修建好的县学学宫,居然在弘治三年就建成了,并且已经顺利开考了两年。

根据陈远文打听来的消息,从化县学现有甲乙丙三个班,每个班15-20人左右,每年对外招生人数10-20人不等,根据学子的考试成绩分别插班到甲乙丙班,甲班是水平最高的班,随时可以去考秀才试的那一种,据说基本以童生为主,乙班就是中等水平的学子,丙班一般都是刚入县学的学子就读,当然也有个别特别优秀的学子,可以直接被选拔到乙班就读。

陈远文也不知道自己的水平是怎样的,毕竟身边并没有亲朋戚友考进去县学的,这次他表哥,也就陈小姑的大儿子陆笙据说也会来参加考试,希望大家都能考上吧。

在这两年里,他可是把陈童生书房里的书全都过了一遍,四书五经也通读了一遍,可以说他和陈童生都尽了最大的努力了。

他也曾经想试着收集这两年的县学考试的试卷,结果并没有,但根据流传的曾经经历过县学考试的学子的放出来的消息,据说题量非常大,考试内容可以参考历年县试的题目,而且还会有算术或律法等附加题。

陈远文为此还花高价搞到了这两年从化县试的题目,做了两次模拟考,自我感觉良好,以陈童生的说法就是乙班不敢说,考入丙班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