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 > 第35章 开蒙礼

二月二日,龙抬头,万物复苏,阳气生发,春耕开始。

这一天也是陈氏私塾开学的日子,一大早,陈传富和陈传贵就提着拜师礼带着陈远文和志哥儿一起到学堂参加开蒙礼,健哥儿已经退学到县城打理山货铺,康哥儿原本年前白天在学堂大班上课,晚上和沐休就跟在陈郎中身边,过年后也退了学,一心一意跟在他阿公身边学医。

陈传富四人刚抵达私塾门口,守门的陈伯已经看到他们,示意他们跟着他,一路穿过庭院来到最靠近后院的一个清幽的小房间,房门打开,里面挂着一幅孔圣人的画像。

陈童生已经端坐一旁,只见他头戴儒巾,一身儒雅的青色襕衫,内搭白色交领中衣,腰系布带,足穿黑布鞋?,打扮分外庄重。

明代拜师礼以四拜礼为核心,包含正衣冠、献束修、净手、朱砂启智等环节,体现了尊师重道的精神内核。

陈远文和陈远志懵懵懂懂地在陈童生的指导下,进行拜师礼。

首先?是正衣冠?。陈远文和志哥儿在陈童生指导下先整理衣冠仪表,象征端正态度,明确『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的儒家思想。????

然后?是行四拜礼。明代《童子礼》规定,对师长需行最隆重的四拜礼,每一拜需俯伏顿首至地,动作详缓以表敬意。??具体动作包含作揖、跪左足、屈右足、顿首三次,整套仪程需反复四次,表达尊师重道的决心。陈远文和陈远志跪在蒲团上,向着陈童生行了四拜礼。

之后是献束修六礼?:肉干(谢师恩)、芹菜(业精于勤)、龙眼干(启窍生智)、莲子(苦心教学)、红枣(早日高中)、红豆(宏图大展)。??陈远文和陈远志从侍立一旁的陈伯手中接过之前家中准备好的六礼,双手奉给陈童生,陈童生接过放在一旁。

然后?是朱砂启智?。陈童生以朱砂点于称远文和志哥儿的眉心,『痣』通『智』,寓意开启心智。??用朱砂在额头正中点红痣,象征开启智慧,寄托对学童智慧成长的祝福。这一习俗源自古代“点智”传统,明代已融入启蒙仪式。

?之后郑童生又捏了捏陈远文的耳朵说:“聪,用耳朵。”又指了指陈远文的眼睛,念道:“明,用眼睛。”寓意着学生用耳朵听,用眼睛看,耳听八方,眼观四方,做个明明白白的人。做完陈远文的,又对着志哥儿做一遍,同样教导志哥儿做人做事的道理。

最后是净手献茶?。净手环节要求正反各洗一次,象征去除杂念。??敬茶时需举杯至眉,鞠躬呈献,茶的『不移本』特性象征师徒关系永恒。

拜师礼结束后,陈童生微笑着对陈远文和志哥儿说道:“从今日起,你们便是我陈氏私塾的学子了,当勤勉好学,恪守礼仪。”陈远文和志哥儿重重地点头,眼中满是对求学的期待。

陈远文和陈远志今天只是来参加开蒙礼,正式授课要等到明天。开蒙礼结束后 ,陈童生就让陈伯带他们去熟悉一下学堂,免得明天正式上学的时候连课室在哪都不知道。

陈伯边走边介绍,那边的小门是通往后院的,学生不能进入,只能在前院范围走动;那边一排三间课室,分别是小班、中班和大班,课室门口都挂着“小班”、“中班”和“大班”的牌子,不要搞错了;那边是厨房,学生一般都是早上带午饭过来 ,统一放在厨房的书架上,中午下课前他会提前烧好热水蒸好饭,学子直接过来取自己的饭盒就行。

“陈伯,我们学堂现在有多少人呀?”陈远文忍不住八卦一下。

“嗯,小班今年只招了4个人,中班有8个人,大班有7个人”。陈伯答道。

陈远文在内心算了一下,束修是一年一两,19个人就是19两,听说,陈家村因为是族亲,只收1两束修,对外村人是收1两半的束修,虽然不知道这里有多少外村人,但肯定有20多两,而且还不包括学生的四时节礼,如果不是陈远文开挂有上一世的记忆,作为一名土着村民,一年能有20两的收入已经足够活得很滋润了。

但是童生还是远远比不上秀才,因为不能免徭役,不能免赋税,也不能见官不跪。陈远文不禁想到,如果是秀才的话,束修估计起码翻一倍,如果是廪生,每年还可以做科举县试、府试和院试的担保,每人每次至少2两起步,再加上乡间的一些喜事也很喜欢邀请秀才上门撑场面,秀才还可以见官不跪,家里还可以免徭役,免40亩地的赋税,所以秀才只要不作死,在这些山旮旯小县城绝对是能过上中上以上的生活水平。

说实话,钱只要他想,他随便搞个红糖提纯成白糖的方子都够他吃一辈子,徭役他可以用钱买人代替,但是万一战争要服兵役,那就麻烦了,为了不服徭役,为了见官不跪,他决定拼了,至少要考一个秀才才行。想不到他前一世千辛万苦读了12年书才考上大学,从农村走到城市,一个意外,努力清零,这一世他依然要努力10年8年才能去尝试科举的第一关。

陈传富根本不知道陈远文的思维已经发散到九霄云外那么远,刚刚他旁观了儿子的拜师礼,看着儿子瘦小却一板一眼地跟着陈童生做着各种礼仪,一股豪情从心里升起,也许他的儿子真的能让他家改立门庭也说不定。

陈传贵看着他哥一脸激动的样子,已经经历过两次儿子的拜师礼的他,根本不理解他哥的感受,他只想快点参观完,快点回家,山货铺的红薯粉条已经不多了,他等一下还要急着送货去县城里。

陈远志刚才在拜师礼的时候还人模人样的,一等陈童生离开,立马现出原形,陈伯没介绍一个房子,他就马上扑过去,挤在门缝里窗户缝里看进去,每一间课室、厨房,甚至连茅房也不放过,还缠着陈伯问东问西的,一副话痨的样子,气得陈二叔想揪住他的衣领把他痛打一顿。

陈伯慈祥地看着志哥儿那副活泼开朗的样子,宠溺地摇了摇头,这位小子大概率是一个学渣,他在学堂里看多了,这种坐不住的小儿,即使聪明,却难以学得好。

反倒是他身边这位堂弟,年龄明显比他小,却文质彬彬,举手投足稳重大方,很沉得住气,说话不慌不忙,一看就是坐得住的性子,俗话说“三岁定八十”,这种性子一看就是能成事的。

陈远文不知道陈伯已经在内心对他和志哥儿进行剖析比较,如果知道的话,高低要赞一句,“老人家好眼光,目光如炬,金睛火眼。”没错,他就是一个稳重识大体,能做大事的人。

前院就那么几间,参观完后,陈传富兄弟也把1两束修交到门房+账房+蒸饭工的陈伯手上,然后就带着自家小儿回家了。

回到家,阿婆冯氏关心地问起两位孙孙的入学情况,当得知一切顺利后,高兴地摸了摸两位小孙孙的头叮嘱,一定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要好好听老师的话,不能捣乱。陈远文和志哥儿连忙答应。

而此时黄氏拉着陈远文到卧室看他外公外婆为他准备的开学礼,这里的风俗,外孙启蒙,外家有条件的话都会送书箱或其他学习用品以做祝福之意。

黄氏外家这次很给力,四个舅舅凑份子钱给他买了一个三层的木制书箱,外婆还给他做了一套新衣服,陈远文内心感到暖融融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