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 > 第58章 谁是穿越者(一)

陈远文一觉醒来,发现天已经大白,太阳已经高高升起,他起床走出房间,看到正在院子里松土的陈传富,问到:“爹,现在什么时辰了?”

陈传富停下手中活,回答道:“还早呢,你不多睡一会?你前两天考试累了,今天就该好好休息”。

说完,陈传富把锄头一扔,赶紧去厨房给他儿子拿热水洗漱,陈远文摆摆手说,“爹,你忙,我自己去厨房拿水洗漱就行。”

“这哪行,你还没有灶台高了,水烧得那么热,万一被烫着了怎么行?听爹的,你就在这等着,我一会就把水拿来。”

陈传富才不敢让他家宝贝疙瘩去灶台舀热水,万一烫着了就麻烦了,让他家娘子知道可饶不了他。

陈远文心想,老让他爹这样伺候他算怎么回事呢,看来还是得寻摸着雇一个人才行,要不然,他之后一个人住在这宅子里求学,家里人也不放心,这事还得等县学考试结果公布后再说吧。

不一会儿,陈传富就端着兑好的温水过来了,陈远文用温水蘸盐刷过牙后,再用帕子洗了一把脸,感觉神清气爽。

此时早餐已经放上桌了,桌上除了一碗皮蛋瘦肉粥,还有两叠粉包,一叠粉包透着绿色的馅料,另一叠透着白色的馅料,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绿色的应该是豆角馅料的粉包,而白色的则是沙葛馅料的粉包,两个口味都是他前世的最爱呀。

“爹,这粉包是哪间早餐铺买的呀,特别地好吃”。陈远文夹起一个粉包蘸一点酱油+油后,“嗷呜”一口放进嘴里,汁水丰盈,清爽美味。

“这是街口那家新开的小食摊的出品,听说味道很好,爹想着你这两天都吃炒粉,可能腻了,就买来给你换换口味。怎样?味道还可以吧?你试试这个白色的,摊主说是一种叫沙葛的根茎植物做的,我们村里没人种,县城附近很多村里有种,口感比红薯脆甜很多,还可以生吃。你要觉得好吃,爹明天再去买。”陈传富看儿子吃得好,一脸的幸福。

粉包是广州从化特有的农家美食,粉包并非包子,而是用晶莹剔透三角粉皮包裹着各种馅料的一种食物。制作简单,馅料可以根据个人口味作出变化,每一只都精致小巧,刚刚好一口能吃掉,是从化人的挚爱。

从化人一般会在早餐配以粥来吃,在从化,无论是街边摆摊的还是精致店面的早餐店,都会有粉包,一般3-5元一份,一般早餐店都以沙葛、豆角粒加猪肉做馅料,自己在家包的话,通常都会加入虾米、冬菇等使味道更丰富。

从化本地的早餐店或菜市场都会有专门的粉包皮卖,其他地方可以用猪肠粉摊开,用刀切成一小块三角形,大约就是包好后一口刚刚吃掉的大小,把自己喜欢的已熟馅料放在中间,包起来后再蒸2-3分钟就可以吃了。

陈远文前世就很爱吃粉包,每次从广州回从化老家都会吃粉包,豆角和沙葛馅料是最常见的两种粉包馅料,豆角应该是本地产品,而沙葛应该和红薯一样是舶来品吧。

他这一世在陈家村只吃过豆角馅料的粉包,没吃过沙葛馅料的,他隐约记得这沙葛(又叫豆薯)原产热带美洲,其传入中国的时间在?明代?(16世纪末),主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渠道引入。

沙葛与红薯、马铃薯等作物同期传入,适应性强,迅速在长江以南地区推广种植,成为“四大薯类”之一。??

?沙葛初期作为救荒作物,后因块根口感清甜多汁,逐渐发展为兼具水果和蔬菜功能的食材。??

?沙葛主要栽培于中国台湾、福建、广东等南方省份,华北地区亦有少量种植。??

陈远文依他爹所言夹起一个白色的粉包蘸了蘸油碟,一口放进嘴里,果然是记忆中清甜爽脆的沙葛没错了,也是,既然红薯都可以提前在弘治年间就普及推广了,那么沙葛一起出现也没有什么值得惊讶的,只是他很好奇马铃薯也就是土豆是否也提前出现了。

陈远文看着他爹一脸慈爱地看着他吃粉包,就知道他爹刚才肯定没舍得多吃,估计就尝尝鲜,都留给他吃了。

他去厨房拿了一个碗和筷子出来,夹了好几个沙葛粉包硬塞给他爹,嘴里说着他肚子小,吃不了那么多,浪费。

陈传富看着儿子一本正经的样子,也就接过筷子慢悠悠地吃起来,一顿早食,吃出了父慈子孝。

吃完早餐后,陈远文告诉他爹,他要看书,就回房拿起那本他前天翻了几页的本朝野史看了起来,这本书名简单粗暴就叫《大明野史集》,作者是佚名,也就是无名氏,记录本朝太祖在击败元朝定都南京的一些神奇的传闻,字数不多,也就100多页的样子,陈远文很快就翻完一本。

书中记载了一件奇事,在某场对元战役中,太祖所部不慎为十万元军围在一座小山丘上,已经插翅难飞,元军准备在隔天早上发起进攻,却不料当夜忽然天雷滚滚,电闪雷鸣,无数火球从天而降落入敌营,信奉长生天的元军顿时阵脚大乱,以为遭了天谴,争相偷跑,被太祖带兵一阵砍杀大胜而回。

看到这里,陈远文不由得想到,那些从天而降的火球不会是手榴弹之类的炸弹吧,那又是谁研发出来的炸弹里,这个人应该就是穿越者。

如果这个人是太祖,那么太祖应该知道继承他皇位的后世子孙里有不少不肖子孙,那他应该会防范才对,例如知道朱棣夺了朱允炆的皇位,他要不就应该在太子朱标去世后立朱棣为太子,又或者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后就想办法除掉朱棣,不可能任由这两方自相残杀。

那就可能是这个穿越者是潜藏在太祖身边的人,而且这个人一定是太祖很信任的人,他才能得到太祖支持制作这些超越时代的炸药,但这些天雷状的火球,在之后的战役中再没有被提及,也就是说,也许那位穿越者也不想暴露自己可以制造这种超时空的热兵器来造太多杀孽。所以他可能是编造了神话之类的,说他施法可以引导天雷击退敌军之类的,而且这种方法只能使用一次,否则会折寿太多,使得太祖也不好让他在以后的战役中再度出手。

陈远文首先就想到了太祖的那位传奇谋士刘基。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世称“刘青田”、“刘诚意”、“刘文成”,处州路青田县南田(今属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人。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明朝开国元勋,“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

据史书记载,刘伯温自幼博览经史及天文、历法、兵法、性理诸书,尤精象纬之学。至顺四年(1333年)举进士。授江西高安县丞。后任江西行省职官御史、江浙行省儒学副提举、浙东元帅府都事、江浙行省都事、郎中等职。因遭排挤愤而辞官,回乡隐居着述。

至正二十年(1360年),应朱元璋之请,至应天(今南京),任谋臣,参与机要决策。针对当时形势,提出时务十八策,被采纳,后又陆续陈策。朱元璋称帝后,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参与制定历法、奏立军卫法。

洪武四年(1371年),因与左丞相胡惟庸交恶,被胡所谮,赐归乡里。洪武八年,忧愤而死。

如果刘伯温是穿越者,那他应该知道自己的命运,不会那么菜,被胡惟庸害死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