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 > 第45章 乡居琐事

随着村中服徭役村民的回归,陈家村也陷入一片杀鸡宰鸭的喧闹中,毕竟修筑城墙一个月,吃的是自带的干粮,睡的是茅草窝棚,铁打的汉子也只剩下皮包骨头,现在好不容易回到家了,家里人肯定要做点好吃的给他们补一补。

村里的小孩子们最快感受到家里气氛的变化,各个看到家里的爹(叔)回来,家里又杀鸡宰鸭的,立刻一改之前一个月的沉闷,呼朋引伴地吆喝着在村子的巷道里和田野里来回奔跑,像一阵一阵肆意的风吹走了盘旋在陈家村一个月之久的担忧和烦闷。

与村子里的孩童肆意玩闹不同的是,陈家私塾里却是一片宁静,陈远文在陈童生的办公室里背熟了今天陈童生教授的学习内容后,就自觉地提着小水桶去院子里练字。

不知不觉已经学了两个多月了,他的《三字经》和《千字文》已经倒背如流了,陈童生对他的表现非常满意,确切来说应该是惊为天人,但是陈远文却很清楚,这除了他天生过目不忘之外,与他拥有前世的记忆有关,他其实也担心自己成为“伤仲永”的例子,他不知道自己结束三百千的初级阶段学习后,进入更高阶的蒙学教材或儒家经典学习,他是否能保持这种学习潜力。

在蒙学进阶过程,一般需要学习《声律启蒙》、《幼学琼林》和《龙文鞭影》等书籍,延续了启蒙阶段的韵文形式,同时增加历史、文化常识等内容。例如《声律启蒙》通过声韵对仗训练,融入自然、社会等知识,适合巩固基础后拓展学习。 ?

而在完成蒙学进阶过程后,就会进入儒家经典学习阶段,学生通常开始学习《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等儒家经典。其中《大学》阐述修身治国理念,《论语》奠定儒家思想基础,《孟子》强调个人修养,《中庸》探讨哲学精微义理。 ?

而学子在学习儒家经典的同时,还要进行文字与文学训练,而且除儒家经典外,还会学习《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五经。这些典籍不仅包含历史知识,还涉及礼仪、哲学等内容,为后续科举考试及文化传承打下基础。

按照陈远文的计划,他是打算在陈童生这里把蒙学的初级阶段和进阶阶段都完成后,就去试一下县学的入学考试,如果考上了就去县学进入儒学经典学习阶段,如果考不上就在县城找一个秀才的学堂进入儒学经典学习,究其原因就是陈家私塾主要面对的学子都是识字需求的学子,没有科举同窗,陈童生在这方面的教学经验也不足。

但是陈童生也说了,以他目前的学习进度,也许这两年能够把儒学经典的《大学》、《论语》、《孟子》和《中庸》通读一篇。

陈远文想,这样肯定是更好,如果通读一遍再去考县学的入学考试,那成功率就更高了。

为了应对更高强度的学习,陈远文给自己制定了一个更完善的作息时间表,每天提早半小时起床,简单洗漱后,就跟着三叔练一段陈家拳,虽然说自己日后飞黄腾达了可以请保镖,但是求人不如求己,自己会一点拳脚不但可以防身,遇到危险时说不定还可以反制对方。

其实他一直想练射箭,但是弓箭难求,只有猎户有猎弓,他黄家大舅舅就有一把,但非常宝贝,一般不舍得让别人碰,没办法,这个只能等看县学或以后有机会上府学再学吧。

运动半小时,微微出汗后,陈远文就用热水洗个澡或者擦干身子后,稍微休息一下,吃过早饭就提着午餐去陈家私塾上课,依然是上午讲解,下午练字和自习,在学完三百后,已经基本认识所有的汉字,在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后,陈远文就在陈童生办公室的书架上随意抽取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陈童生收集的书籍还是挺丰富的,各种各样都有,有关于数学方面的《九章算术》,有关于历史的一些书籍,当然作诗的书籍,还有一些陈年的手抄版的院试试题集等等,但偏偏没有陈远文最想看的历史书籍,他一直想了解他现在所处的朝代和他前世所了解的明朝是不是同一个时空,历史有没有偏差,可惜陈童生这里没有这方面的介绍,看来只能自己慢慢收集这方面的消息了。

下午散学回家后,陈远文会先帮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比如喂喂家禽、挑挑水和浇浇菜之类。

之后吃过晚饭,他会拿出白天在私塾学到的内容进行复习巩固,再把新认识的字写在纸上加深记忆,然后就教家里的三位姐姐学识字。

陈远文考虑到自己最多两年后就会离开陈家村到县城求学,所以他计划在一年内把一些常用的字教会姐姐们,剩下的时间他是想教她们计算和做账本,这是管家很重要的一项技能,虽然他的姐姐们不可能嫁给什么高门大户,但是小户人家,即使开个小店铺,那也是要记账的。

他没有和他的爹娘商量过,他其实是想给他的三位姐姐都准备一套县城的前店后铺的房子作为嫁妆的。

他前段时间去县城的诗书街,也就是靠近县学的那条街买纸砚的时候,听二叔说他们家的铺子已经翻了一倍的价格,原来不到100两买的铺位,现在已经涨到200两。

在古代,最保值的就是田和地了,在这种山旮旯地方,山多地少,买水田很难成片成片的买,而且陈远文一直觉得在现下这种超低的产量的背景下投资买地、雇人种田,还要交田赋,又不忍心盘剥已经那么可怜的农民,所以投资买地种田收益低得令人发指,还有一点就是种田是靠天吃饭的行当,万一有个风不调雨不顺的时候,还要补贴佃农。

所以陈远文一直倾向于买铺收租,按照前世的经验,只要朝廷稳定,不打仗,在城市投资地产,那就没啥风险可言。

现在才是明朝中期,离清兵入关还早着呢,而且即使改朝换代,越大的城市越安全,毕竟统治者要安抚维和,城市越大投资潜力越大,他还想着以后到广州府投资房产,当然那可能得他中举人后才有可能了。

陈远文想给姐姐们一人陪嫁一间县城的铺位,让她们嫁过去夫家后有底气。但是这个钱必须得他自己私底下挣的才可以,因为他的爹娘和阿公阿婆肯定会反对的,在他们的观念里,能够陪嫁10两8两已经是极限。

这一次的红薯粉条秘方是整个陈家老宅受益,但是以后的生意或赚到的钱,陈远文准备自己拿着,自己计划,毕竟谁有也不如自己有方便啊。

至于教姐姐们计数和账本的事情,其实他是想使用阿拉伯数字和复式记账法,因为他一看到繁体的数字的汉字写法和单式记账法就脑瓜子疼,但是要怎样去找一个合理的借口。

陈远文想至少要有一个接触洋人的机会才好编造呀,他可不敢再用梦见仙姑这样的理由了,一次可以说是偶然,次数多了,他怕引起某些人,如权贵或野心家的注意,把他抓起来严刑逼供要他吐秘方什么之类的,甚至可能抓住他的家人威胁他等等 ,他可不想害自己和家人,所以他需要在这一两年里找一个合适的理由。

教完姐姐们认字后,陈远文就会洗漱上床,躺在床上默背今天的知识,然后沉入梦乡。

学习贵在坚持,他相信他的严格自律终有所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