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 > 第23章 投资置业

原来陈二叔在去了一趟县城横潭村后,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就到钱岗村准备找陆亲家问意见,结果收到一个劲爆的消息。

原来上个月在流溪堡马场田附近,当地农户姚观祖等人因不堪朝廷马政压迫而发起反抗,响应者众多,广东布政司收到消息后派兵镇压,迅速扑灭这次动乱。

现广州府那边有消息说从化县署可能会从现址横潭村迁至马场田,以加强对当地的控制。原横潭村则改设为狮岭巡检司,归属番禺县管辖。

陈远文这才知道,原来明朝中后期推行马政制度,强制农民饲养战马,导致河北、湖广等地农民负担沉重。从化地区因土地肥沃、交通便利成为官府重点征税区域,当地农民长期承受双重压迫:既要完成农业赋税,又要承担养马徭役。一旦马匹死亡或未达数量,需自筹资金赔偿,加剧了生存困境,所以才导致这次反抗。

陈远文听了后,很庆幸他们陈家村英明的老祖宗们一躲就躲到深山大岭,不用养马,要不然他们可能也和马田场的农户一样被整得家破人亡。

陆家有人在从化县衙当差,消息应该很可靠。陆亲家的意思是让陈二叔等一等,如果确定县署搬到马场田,那就在那附近买铺头,任何时候县城的生意都比镇上的生意好做,他们陆家也准备在马场田附近的市头街附近买铺头多开一间药铺。

陈远文一听,有点懵,马场田他不熟,但是市头街他熟悉呀,这不是他前世上的高中附近的一条街吗?他还经常在这条街吃肠粉。

说起来,他依稀记得他们高中的校园里有一座长年关门闭户的孔庙,听说曾经是明朝建县后不久就修建的县学所在地。难道县署搬过来后会在市头街附近建县学,如果是的话,等于他提前洞悉先机,学区房呀,在哪个时代都是值钱的人,至少不愁租不出去呀。

至于什么马场田起义,他没有研究过县志,估计曾经发生过但他没有留意过这种历史记载。

至于县署搬来马场田,如果这个马场田是市头街附近那片区域,那他可以百分之一百肯定,县署搬来这里后一直到他穿越前这五百多年都没有再变动过了,趁着这个消息还没有公布,应该马上去那附近抢购呀。

从陆亲家的话里可以推测,市头街这边现在应该已经很繁华,以后再加上县学,应该更繁华。

陈远文越想越觉得这是个绝佳的机会。当下他便跟阿公、阿爹和陈二叔表明了自己的想法,打算去市头街附近购置产业。

陈二叔虽有些犹豫,想等到陆家的消息再行动,但想到陈远文说的抢占先机,时不我待,又动摇了。

最后,还是陈远文坚定地对他们说“相信他”。陈郎中想到反正钱是他挣的,买铺头是买地买砖头,怎么都不会亏,也就同意尽快去看铺头。

等到隔天他们一行人匆匆赶到市头街,发现这里果然热闹非凡,商铺林立,人群熙熙攘攘。

他们四处打听,又找了牙行,得知市头街和附近的街道都有几处铺子正在售卖,但价格比较昂贵。

陈远文凭借着对未来的了解,果断挑选了几处靠近他记忆中县学位置的铺子,这里位于市头街的街尾,因为比较偏僻,人流量比街头和街中的位置要少得多,价格也便宜很多,一座前铺后居加起来100平左右的小院子只要100两,据说之前更便宜,只要80两,这两天突然飙升,陈远文立马让他爹连买两座,陈二叔和陈三叔也各买了一座。

陈远文还注意到附近有人在大量买入农户的地,他也悄咪咪地想跟风买一亩,结果发现已经被县衙中人买光了,只能扼腕长叹。

而当晚,他们就接到陆姑丈带来的消息,县署迁移的消息属实,让他们看准机会在马场田附近购买商铺,他们陆家通过关系已经买了一大块地准备自己建商铺出租和自用。

果然,没过几天,就在他们完成交易后不久,从化县衙正式发布消息,县署将迁至马场田,同时要在市头街附近修建县学。

消息一出,市头街的地价和铺价瞬间飙升,陈远文和陈二叔购置的产业价值大幅升值。他们谨记陆亲家的叮嘱,低调行事,村里根本没有人知道他们买了铺子。

陈远文让他爹把铺子收拾一下过一段时间再租出去,陈二叔的铺子则自用,稍微装修一下后就用作杂货铺,销售红薯粉条和山货,陈三叔的铺子也准备出租。

因为陆亲家买的地也在市头街附近,所以到时候也有个照应。钱岗陆家在小小的从化县城也算是一方势力。这次的买铺也是通过陆亲家帮忙去衙门过户的,衙门有人,他们又舍得塞钱才顺利地办理下来,没有受到刁难。

而考察山地的事情,经过陈郎中和陈传富等人近半个月的努力已经基本可以定下来,购买山地需要经过村长和里长的同意,由里长带着去县衙办理。

村长听到陈传富说要买山地,开始的时候觉得他们是脑子进水了,那些山放在那里,想采药或砍柴啥的就偷偷溜上山去砍就是了,为什么还要花钱买呀?陈家村什么最多,山最多呀,连绵的青山,一座连着一座,一眼望不到头,人傻钱多才会去买。

但后面听了陈郎中说的养兔子养羊,种植草药,好像很有搞头的样子哟,他们家要不要也咬紧牙关买一座呢,他们家也有很多富余劳动力,靠那点田只能维持饿不死的状态。

别人不知道,村长倒是知道一些内幕消息,陈郎中喝多两杯的时候含含糊糊说过,他家文仔是仙姑托梦点化过的,这次的红薯粉条的方子就是文仔想出来的,据说还把方子卖给了陆亲家那边的大商人,对方不但给了一大笔钱还承诺包销作坊的产品,这次陈家大手笔买山,看来是真的发达了。

虽然村长对仙姑托梦点化这种说法有点存疑,怀疑陈郎中吹水不抹嘴,不过陈远文确实不像五岁小孩那么跳脱,异于常人的沉稳,听说他还主动提出明年要入学开蒙,准备走科举路,考取功名。

这些话如果是别的小孩说出来,村长肯定会嗤之以鼻,叫他吃多d大头菜,发大头梦,梦里啥都有,但是见到陈远文一副小大人的模样,他莫名觉得可信度有点高。

很快,村长拿出村中图册确定了陈郎中想买的山头后,就带着陈郎中提着礼物到镇上找到里长 ,里长又带着他们塞过来打点的五两银,找到相熟的户房司吏,塞了二两银子,司吏就派了一高一矮两名衙差跟随里长到陈家村丈量山地。

陈家接到两个衙差后,好酒好肉招待过后,陈郎中又递过去每人一两银子,然后两个衙差满意地来陈家想买的山头丈量造册计税。

首先是陈远文家要买的山地,高高的山头连着一个小河谷,明明是一百一十多亩的山头被衙差记录成100亩,山脚下连着的十多亩长满水草荒地和七八亩长满茅草的旱地和一个大水塘当做10亩山地一起记录计税,目睹全程的陈远文不禁惊叹,这二两银花得值呀。

最后,陈远文家的山头连荒地地价加上税花了61两,再加上打点里长、户房和衙差的费用10两,合计71两。

陈远文家原本有700两,买了两座铺子加税花了220两,山地71两,还剩400多两,陈二叔和陈三叔都只买了铺,因为后续还要请人开山种植,大家都觉得置业到此为止,好好经营才是接下来几年的主要任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