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 > 第11章 往事如风

这一顿饭,大家都吃得很满足。饭后,黄氏和李氏清理桌面、清洗碗筷,男人们继续喝茶吹水,小孩子们则追逐打闹,陈小姑拉着冯氏到卧室,见四下无人,主要是防着陈大姑,就拿出二两银子给冯氏说:“这是我给阿爹阿娘的养老金,一人一两,你们俩个平时有什么想吃的就买来吃,不要舍不得花钱。中秋节我过来我还给,不要担心。”

“玉兰,阿爹阿娘有钱花,你不用给我们。”

“你们有,是你们的,我给的你也收着 这是我和良哥的心意。”

冯氏只好收下了。

吃完午饭后,陈小姑和小姑丈一家四口要赶在天黑前回家,休息了一阵就拿着冯氏准备的回礼回家了。

而陈大姑则在陈家老宅这里摸摸、那里看看,慢慢吞吞就是不说回去,还有好几次都想要窜进陈老爷子和冯氏的卧室,被守在门口的陈老二夫妇挡住了,最后只得拿着冯氏给她准备的丰厚回礼,又拿着陈老爷子让陈老大捉的一只鸭和一只大鹅,抱着两匹陈小姑送的布,坐上陈老三驾驶的牛车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看着搭载着陈大姑一家的牛车消失在村口,陈家老宅上到冯氏下到最小的陈远文,除了陈老爷子,全家人都忍不住松了一口气,终于走了。

中午吃得晚,晚饭要等到陈传荣送完陈大姑一家回来后才能开饭,时间还长,闲不下来的陈老爷子带着家里的几个小男孩到山边转悠。

刚走进山边的田沟,陈远文就看到一丛丛的独脚金,欢呼着跑了过去。陈老爷子也很高兴,带着几个男孩边摘边教:

“独脚金的采摘期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具体时间为5月至9月。此时植株生长旺盛,药效成分含量较高,是采摘的最佳时期。??当独脚金长到10-15厘米时,即可开始采摘。??花期前后药效成分含量较高,是采摘的黄金时段。??”

“爷爷,独脚金有什么作用呀?”陈远文非常好学。

“乖孙,独脚金大多以干燥全草入药,摘回去要晒干了存储起来,独脚金具有平肝消积,清热利尿之功效,常用其治疗小儿伤食,疳积,小便不利等病症。”

“爷爷,那这个药可以换钱吗?”小财迷陈远志问。

“当然可以啦,不过我们家自己就是大夫,这些药还不够用的呢?”

“哦”,陈远志听到没得拿去卖钱,即刻热情大减。

“爷爷,这个好像是麦冬?”陈远文看到远处好像有一棵麦冬,和他在陈老爷子的医书上看到的描述很像,但不确定。

陈老爷子看了看,点头说:“是的,就是麦冬,文仔好眼力。”

陈远文开心地笑了起来,这棵麦冬看起来挺大棵的,它的叶子细细长长的,有点像韭菜叶,但比韭菜叶要厚实些,摸起来有点韧性。叶子是深绿色的,一丛丛地长在一起,远看就像个小草堆,如果不他前世在麦冬养殖场看过,他肯定认不出来。

陈远文在爷爷的指导下,小心地挖出麦冬的根部,它的根部,结出一串串小小的块茎,形状像迷您版的纺锤,大小跟花生米差不多。这些块茎表面是黄白色的,有的还带着细小的根须。

“把这些块茎晒干后,麦冬会变得皱巴巴的,但泡水后又会舒展开来,麦冬的主要功效是养阴生津,润肺止咳;用于肺胃阴虚之津少口渴、干咳咯血;心阴不足之心悸易惊及热病后期热伤津液等证。配沙参、川贝可治肺阴虚干咳。”

陈老爷子一边帮忙把麦冬的块茎收集起来,一边讲述麦冬的功效,陈远文认真地倾听着,虽然他是计划考科举,但是万一连秀才也考不上,那么了解中草药,种植中草药应该也是一条出路。至于跟着爷爷学医这个事情,他觉得自己真心不喜欢。

就这样走走停停,停停挖挖,不知不觉陈老爷子的背篓都快装满了,天色渐晚,橘红的晚霞染红了天边。

陈远文回望山脚下的陈家村,只见家家户户炊烟袅袅,一群倦鸟归巢。远远的村道,陈家老三驾着牛车缓缓走近村口。

陈老爷子看着背篓,笑着说:“今儿收获不错,咱们回去吧,家里人估计等急了。”

几个小男孩跟着陈老爷子,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往家走。刚到家门口,就闻到饭菜的香味。

陈传荣迎了上来,“爹,你们可算回来了,饭菜都快凉了。”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冯氏端上一道道热气腾腾的菜,有清蒸皖鱼、酿豆腐,还有油煎山坑鱼,韭菜煎鸡蛋,一大盆粽子。

大家一边吃一边分享着今天的趣事,陈远文讲着挖麦冬的经过,逗得大家哈哈大笑。饭后,孩子们在院子里玩耍,大人们则坐在堂屋喝茶聊天。

陈老爷子看着子孙满堂,心里满是欣慰。他语重心长地对三兄弟说:“咱们陈家世代行医,虽然日子不算大富大贵,但也平平安安。孩子们,不管以后走哪条路,都要做个正直善良的人。”

大家纷纷点头,夜渐渐深了,明月高悬,陈家老宅里传出阵阵欢声笑语,在这宁静的夜晚里显得格外温馨。

夜里,等听到陈远文的打呼噜声后,陈老爷子忍不住和冯氏絮叨起来,唉声叹气说:“哎,玉娇对比她妹妹过得也太苦了,她自小没了母亲,我也没教好她,下次她说话不中听你别计较,就让着她点吧。”

冯氏一听,也忍不住叹气道,“这也不能怪我们呀,当初你是想要她嫁给水南村的黎大夫家的,是她自己非要嫁去她舅家那边的大夫田村的,说是村里有她舅舅家在,凡事有人撑腰,去了一趟外家回来,就看上那个李大明了,还说黎大夫的儿子长得又矮又瘦配不上她,现在好了,这个李大明高高大大、青靓白净有啥用,一日到黑就只懂耕田,一年到头都赚不到二两银,逢年过节就过来打秋风。”

“那不是因为她那时候年轻不懂事嘛”

“那怎么玉兰就比她懂事了?”冯氏怒道。

“那不是因为你教得好嘛。”陈老爷子赶紧灭火。

“玉兰的婚事也不是我们找的呀,我们哪敢高攀陆家呀?是人家陆大夫家看上玉兰主动提的亲事。”

“是是是,夫人说的是,当初刚好我去县城进药材,玉兰顺便跟着去县里卖绣品,刚好在陆家药材铺看到陆大夫父子,闲聊了几句,谁知道九代单传的陆家姑爷就一眼看上玉兰了,这也是缘分。”

“哼,我家玉兰长得那么标致,又识文断字,还有一手好绣活,陆家姑爷一见钟情不是很正常吗?”

冯氏傲娇地说,又想到土肥圆黑的陈大姑,心想,就那种身材样貌也敢嫌弃人家黎大夫家的好大儿,要不是陈老爷子和黎大夫有一次在去县城进修的时候突发急症被陈老爷子救了,这么好的婚事还轮不到她了,想不到她居然还敢嫌弃人家。

“哎,现在想起来,当时就不应该听她舅母的,她肯定是收了李大明家的钱,给玉娇介绍了这么穷的一家。”陈老爷子想起三棍下去屁都打不出一个的闷头闷脑的大女婿李大明就心烦,玉娇这辈子难翻身了。

“现在说这些有啥用,我看阿生和阿亮也是耕田的命,大字都唔识一个,能找到什么好工作。还有金枝,我看着也不像个好的,吃饭夹菜左挑右选,一点家教都没有,好难嫁个好人家。”这一点,冯氏的观点和陈小姑一致。

“哎,这个女唔听老人言,真是成世有排穷啰”。陈老爷子总结性感叹了一下,就不再言语了。

躺在一边的小床上装睡偷听的陈远文,听到陈老爷子和冯氏的对话,心中也泛起了波澜。

他深知陈大姑的遭遇有自身原因,但也不免为她感到一丝悲哀。想着想着,他对自己的未来也多了几分担忧,却碍不住身体的疲累,渐渐睡去。

夜风透过窗棂潜入夜,吹散了一屋的烦闷,也让往事随风而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