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我的大学 > 第42章 除夕的星轨宴

我的大学 第42章 除夕的星轨宴

作者:爱吃古食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0 19:33:39

年三十的傍晚,爆竹声像串不断线的珍珠,从巷子这头滚到那头。林宛如贴着春联的手指冻得发红,浆糊在寒风里很快凝成薄冰,她呵出的白气撞上“福”字的金边,瞬间化作细碎的水珠。

“往左挪半寸。”刘守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点笑意。他穿着件红色的连帽衫,帽绳上挂着两枚星星徽章——摇光和归墟并排晃悠,在夕阳下撞出细碎的银光。

林宛如回头时,正撞见他往门框上钉灯笼,指尖捏着的钉子在半空悬了三秒,突然精准地扎进砖缝。这手“隔空钉物”的本事,是归墟能量稳定后的新技能,赵强称之为“春节限定外挂”。

“来了来了!”赵强的大嗓门从楼道里炸响,他扛着个半人高的行李箱,轮子在台阶上磕出哐当声,“我妈炸的丸子,够咱们吃到元宵!”箱子缝里塞着的红绸布掉出来,露出里面裹着的铜火锅,锅底还沾着去年香樟树下的草木灰。

孙浩拎着个保温桶跟在后面,桶盖没盖严,飘出股甜酒的香气:“我爸泡的青梅酒,说能驱寒。”他突然压低声音,“对了,我把钟楼模型拆了,零件塞进保温桶底层了——守义说那玩意儿能当‘时间锚点’,免得除夕夜的时间流乱掉。”

李明是最后到的,背着个鼓鼓囊囊的相机包,镜片上还沾着雪粒:“刚去老中学拍了张夜景,钟楼的灯笼亮了,像颗挂在城里的星星。”他打开相机,屏幕上的钟楼顶端,七盏红灯笼正好组成北斗七星的形状,最末端那盏摇光的位置,亮得有些晃眼。

刘守义突然指向巷子口,橘猫正蹲在电线杆上,尾巴缠着串鞭炮,项圈上的星星碎片在暮色里闪着光。“时间信使到了。”他笑着吹了声口哨,橘猫纵身跃下,精准地落在他怀里,喉咙里发出呼噜声,爪子还攥着张卷起来的红纸。

红纸展开是张菜单,字迹是刘守义的:腊味拼盘、炸丸子、青梅酒、饺子(酸菜馅\/三鲜馅),最底下画着个简笔画火锅,旁边写着“重点:汤要熬够三小时”。

“我妈非让我带这个。”赵强从行李箱里掏出个锡箔纸包,打开后是七块码得整整齐齐的腊肉,每块皮上都用红绳系着小卡片,写着“长长久久”,“说这是老家的规矩,七个人吃七块肉,来年能平平安安。”

林宛如的厨房突然传来“叮”的一声,是她早上炖在砂锅里的骨汤好了。骨汤翻滚的香气混着腊味的咸香漫出来,刘守义突然指着砂锅边缘——水汽在玻璃上凝成的水珠,正顺着北斗七星的刻痕缓缓滑落。这口砂锅是奶奶传下来的,锅底藏着个极小的天权印记。

“归墟在呼应。”李明举着相机凑近,镜头里的水汽突然聚成个模糊的人影,是林宛如奶奶年轻时的样子,正对着他们笑。

贴完春联的五人挤在客厅里,暖气片上烘着赵强带的丸子,滋滋冒油。孙浩蹲在地上组装钟楼模型,齿轮转动时,每个零件都发出不同的音阶,凑在一起竟像段完整的《春节序曲》。

“这是守义改的。”孙浩调出模型底座的暗格,里面藏着块微型芯片,“他说用归墟能量给齿轮上了‘记忆音阶’,能弹出我们听过的所有声音。”

刘守义正帮林宛如擀饺子皮,擀面杖在他手里转得飞快,面皮边缘自动卷出漂亮的花边。“别只顾着玩。”林宛如拍了下他的手背,指尖触到他虎口处的薄茧——那是无数次攥住摇光徽章留下的痕迹,“明早要去给李明的爷爷拜年,他老人家还等着看我们的‘新徽章’呢。”

李明的爷爷是退休的钟表匠,上次去修钟楼模型时,老人盯着归墟徽章看了半天,突然说“这玩意儿的齿轮纹路,和1953年那座老座钟一模一样”。后来才知道,他年轻时帮疗养院修过钟表,见过最早的守时者徽章。

“爷爷说要给我们看样东西。”李明调试着相机,镜头对准窗外的夜空,“说是他师父留下的‘时间校准器’,能让走快的钟倒着走。”

赵强突然从行李箱里翻出件军绿色的旧棉袄,领口缝着枚褪色的五角星:“这是我爷爷的,他说当年在疗养院当护工时就靠这件棉袄御寒,里面的棉絮里藏着半块玉衡徽章碎片。”他把棉袄往刘守义身上比了比,“别说,你穿还挺合适。”

刘守义穿上棉袄时,领口的五角星突然亮起,与他胸前的摇光徽章产生共鸣。客厅的挂钟突然“铛”地响了一声,指针从六点跳到八点,又缓缓倒回七点——是李明爷爷说的“时间校准”。

“是玉衡的力量。”林宛如的天权钥匙在茶几上跳动,“你爷爷的棉袄,其实是个简易的时间锚点。”

暮色彻底沉下来时,骨汤在铜火锅里翻滚出奶白色的浪,腊味拼盘摆成北斗七星的形状,青梅酒在玻璃杯里晃出金色的光。橘猫蹲在餐桌正中央,爪子扒着个小鱼形状的饺子,尾巴扫得桌布沙沙响。

“除夕的规矩,要先敬天地。”赵强举起酒杯,酒液里映着窗外的烟花,“敬我们没被时间拆散!”

“敬归墟!”孙浩跟着举杯,模型齿轮突然加速转动,弹出段《难忘今宵》的旋律。

李明的相机快门连响,定格下刘守义帮林宛如夹菜的瞬间,定格下赵强抢最后一个丸子的狼狈,定格下窗外炸开的烟花——烟花在空中组成巨大的摇光星,照亮了半个夜空。

吃到一半时,林宛如的手机突然响了,是社区主任打来的,说有个穿中山装的老人在楼下等,手里举着个星星形状的灯笼。

“是钟表匠爷爷!”李明第一个反应过来,抓起件外套就往楼下冲。

老人果然站在路灯下,灯笼的光映着他满脸的皱纹,手里捧着个黄铜盒子。“这是师父临终前交我的。”老人打开盒子,里面躺着个巴掌大的罗盘,指针是用七枚星星徽章的碎片熔铸的,“他说等‘七星归位’的那天,就把这个交给新的守时者。”

罗盘的指针突然疯狂转动,最后稳稳指向刘守义的方向。老人突然笑了,从怀里掏出张泛黄的照片,是1953年的七个年轻人,举着和他们相似的徽章,站在还没拆的老钟楼下。

“看,这是我师父,那个举着摇光徽章的。”老人的手指划过照片上的年轻人,眉眼竟和刘守义有七分像,“他说过,守时者从来不是某个人,是一代接一代的念想。”

刘守义接过罗盘时,指针突然发出嗡鸣,与他胸前的归墟徽章产生共鸣。远处的钟楼突然亮起所有的灯,七盏灯笼的光芒连成线,像条从过去通向未来的星轨。

回到楼上时,铜火锅里的汤还在沸腾。林宛如给每个人碗里都盛了勺汤,热气模糊了眼镜片,却挡不住彼此眼里的光。

零点的钟声敲响时,五人挤在阳台上放烟花。刘守义点燃的“窜天猴”拖着金色的尾巴冲向夜空,在最高点炸开,变成七个连在一起的星星,照亮了他们年轻的脸。

橘猫蹲在栏杆上,对着烟花叫了两声,项圈上的星星碎片亮得像颗真正的星。

“明年除夕,还在这儿聚。”林宛如的声音混着鞭炮声,却异常清晰。

“必须的。”赵强嘴里塞着饺子,含混不清地应着,“我妈说要教守义炸丸子。”

孙浩的模型齿轮还在转,弹出的旋律里,隐约能听到刘守义的声音,像在说“好啊”。

李明的相机最后一次按下快门,拍下了五人并肩看烟花的背影,和远处亮如白昼的钟楼。照片洗出来时,画面的角落里多了个半透明的身影,是林宛如的奶奶,正笑着往他们手里塞糖果。

年夜饭后的客厅里,铜火锅的余温还没散,酒杯里的青梅酒映着窗外的星子。刘守义打开李明爷爷给的罗盘,指针在七枚徽章的位置轻轻跳动,像在诉说着跨越时空的约定。

林宛如靠在他肩上,闻着他棉袄上淡淡的腊味香,突然想起奶奶日记里的最后一句话:“所谓团圆,不是所有人都在眼前,是心里的星轨,永远连在一起。”

窗外的烟花还在继续,旧年的最后一点时光,和新年的第一缕晨曦,在夜空里温柔地交叠。他们知道,这不是结束,是又一段星轨的开始——有彼此在,有归墟在,有那些藏在时间褶皱里的爱与牵挂在,每个除夕的星轨宴,都会像此刻的铜火锅一样,永远沸腾,永远温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