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 > 第147章 仙人掌香穿战火,烟火学院护索马里

摩加迪沙的沙尘暴刚过,李伟的登山靴就陷进了难民营的黄沙里——胸前十字烟火金吊坠的链子被风吹得贴在脖颈,发烫的沙砾透过迷彩裤磨得小腿生疼。沈亦舟扛着联合国难民署的蓝色帐篷走在前面,防化眼镜上蒙着一层灰,“粉丝‘战地记者阿伟’的线报没错,阿尔沙巴布武装封锁了港口,难民营断粮8天,更糟的是高温引发的中暑和枪伤感染,昨天就有两个孩子没挺过去。”他指向远处的临时棚屋,一个母亲正用浑浊的海水给发烧的孩子擦身,旁边躺着个腿上渗血的少年,伤口敷着晒干的树叶。

“必须先建急救点和临时厨房!”晓茶蹲在军用地图上标注物资落点,帆布包上的急救十字刺绣被沙尘染成土黄色,“‘索马里烟火救援专项捐款’320万前天到账,走肯尼亚中转花了12天,现在能买高粱、鹰嘴豆和抗生素,但内罗毕的供货商说,物资要雇装甲车队绕开武装据点,至少7天才能到摩加迪沙。我们带的‘应急套餐’只剩150份,急救包也只够处理20个伤口,撑不过3天。”她刚说完,就听到棚屋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声——那个用海水擦身的孩子,已经浑身抽搐失去意识。

“开直播!让后援团打通运输链,同步学急救!”周小雨的直播架刚固定在难民署岗楼的沙袋上,镜头先扫过难民营的惨状:光着脚的孩子在沙里捡骆驼刺,腿上缠满破布的难民靠在断墙上,接着对准那个中暑的孩子,“家人们!索马里45度高温,孩子中暑抽搐了!我们缺装甲运输船、防沙急救设备,更缺高温急救方法,求支招!”镜头一转,阿凯正笨手笨脚地给少年包扎伤口,把碘伏倒在树叶上就往伤口敷,弹幕瞬间炸了锅。

“阿凯住手!伤口不能用树叶!”粉丝“急救专家阿强”的留言秒顶红框,“用无菌纱布蘸生理盐水清创,撒上抗生素粉末,包扎别太紧!中暑孩子立刻移到阴凉处,解开衣物,用湿毛巾擦全身,重点是腋下、腹股沟,别用海水!”紧接着“物流老板阿峰”冒泡:“我在蒙巴萨有艘装甲运输船,现在装物资,雇了肯尼亚维和部队护航,5天内必到摩加迪沙港!”“医药商阿伟”甩来捐赠清单:“200套急救包、500支抗生素、1000片退热贴,从内罗毕空运,3天到摩加迪沙机场!”“索马里华侨商会阿明”发来定位:“我派本地向导接应物资,能绕开武装据点,现在就去和维和部队对接通行许可!”

晓茶盯着屏幕上跳动的信息,手指飞快记着物资清单,沈亦舟已经冲过去处理中暑孩子:“小琳,拿急救包的降温毯!李伟,准备口服补液盐!”他快速把孩子移到帐篷阴影下,解开沾满沙尘的衣物,用浸过凉白开的毛巾裹住孩子全身,“‘阿强’说高温中暑核心是快速降温,体温超过40度要物理降温结合补液,不能用退烧药,会加重肝肾负担。”李伟按1升水6克盐10克糖的比例冲好电解质水,用针管去掉针头,少量多次往孩子嘴里推,“孩子脱水严重,每分钟推5毫升,避免呛咳。”

临时急救点的帐篷刚搭好,就挤满了求医的难民。沈亦舟趁机开起“战地急救小课堂”,用索马里语和手势演示:“中暑分先兆、轻度、重度,头晕恶心是先兆,立刻喝电解质水;浑身无力是轻度,加物理降温;抽搐昏迷是重度,必须送医,但没条件时,记住‘移、解、降、补’四字诀。”他拿起无菌纱布,“伤口清创要从内往外擦,每擦一次换一块纱布,像阿凯刚才用树叶,只会引发败血症。”阿凯红着脸递过生理盐水:“沈老师我错了,现在就重新给少年包扎。”弹幕里“阿凯急救黑洞进化史”的表情包刷屏,“急救专家阿强”留言:“知错就改是好样的!再教你一招,枪伤出血用止血带,绕两圈系紧,每隔30分钟松一次,别直接绑死!”

处理完中暑孩子,李伟看着棚屋外排队的饥民,发现他们手里都攥着一种带刺的绿色果实——索马里随处可见的仙人掌果。“这东西能吃吗?”他指着一个老人手里的果实问本地向导,向导点头:“能吃,甜,但我们只会直接啃,吃多了拉肚子。”李伟眼睛一亮,立刻启动“烟火厨坊·就地取材”计划:“用仙人掌果和仅剩的春芽粉做‘急救营养糊’,既能补糖分又能救急!”

小琳从物资箱里拿出粉丝“厨具商阿冯”捐的防沙平底锅,“李老师,仙人掌果要去刺吧?‘营养师阿梅’说仙人掌果含维生素c,刚好能增强抵抗力,但鞣酸多,要煮熟才能去涩。”她戴着厚手套小心翼翼地削去果皮,露出鲜红的果肉,“这果肉真甜,比椰枣还多汁。”“去刺去皮后煮10分钟,捣成泥,加春芽粉和少量盐,用清水调成糊状,”李伟把平底锅架在防风灶上,火苗被防沙罩拢得很旺,“温度控制在37度,刚好适合肠胃虚弱的孩子。”

沈亦舟在一旁补充营养知识:“仙人掌果的果糖能快速升血糖,缓解低血糖;春芽粉的维生素c能促进伤口愈合,特别适合受伤的难民;加少量盐是为了补钠,预防中暑。”他盛了一小碗递给那个腿伤少年,“慢点吃,这是能帮你恢复力气的味道。”少年犹豫着尝了一口,眼睛瞬间亮了,三口两口就把碗吃空,又捧着碗伸到李伟面前。弹幕里“美食博主阿强”留言:“这个配方绝了!我记下来发‘战地应急美食指南’,配着仙人掌果处理教程一起发!”

“刚学的包扎技术派上用场了!”阿凯举着刚消毒好的纱布跑过来,脸上沾着仙人掌果的红汁,“我给三个难民换了药,都按‘从内往外擦’的方法,他们说比以前舒服多了!”他刚要伸手尝营养糊,被小琳用锅铲挡住:“就知道吃!昨天把急救包的葡萄糖片当零食吃,今天又偷拿仙人掌果去晒果干,小心扎满手刺!快去帮‘阿明’接本地厨师,他们熟仙人掌的用法,别再搞出‘树叶包扎’的笑话了!”弹幕里“阿凯食材黑洞”的新梗刷屏,“华侨阿明”留言:“本地厨师已经在路上了,带了很多高粱和鹰嘴豆,都是索马里的主粮!”

第三天清晨,内罗毕传来消息。“急救包空运到摩加迪沙机场了!”“医药商阿伟”的视频电话里满是飞机轰鸣声,“维和部队派装甲车护送,现在正往难民营赶,1小时内到!”李伟刚组织难民清理出物资接收区,就看到远处尘土飞扬的车队——领头的装甲车插着联合国旗帜,车身上“春芽烟火厨坊”的红色大字格外醒目。当急救包被搬下来时,难民营里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欢呼声,那个中暑的孩子被母亲抱着,举着沈亦舟画的急救示意图,朝车队方向挥手。

急救物资刚到位,烟火厨坊就开启“急救培训 营养供餐”双线模式。李伟教本地厨师做“仙人掌杂粮饼”:“高粱米泡软磨成粉,加仙人掌果泥和少量盐揉成团,拍成薄饼煎5分钟,放凉后耐储存,高温下能放3天,适合带在身上当干粮。”她特意强调,“煎的时候别放太多油,索马里缺油,而且油腻食物会加重中暑风险。”

沈亦舟则带着医护志愿者开急救进阶班,用模型演示枪伤处理:“遇到开放性枪伤,先止血,用无菌纱布按压伤口5分钟,止血后清创,撒抗生素粉末,再用绷带包扎,每天换一次药。”他拿起中暑降温毯,“这个是粉丝‘医疗器械商阿杰’捐的,不用插电,遇水就能降温,特别适合没有电力的难民营。”本地厨师默罕默德跟着学包扎,用生硬的中文说:“学会这个,我们就能自己救自己了。”

正午的阴凉处,难民们分成三排——一排领仙人掌杂粮饼和电解质水,一排学基础急救,一排给伤口换药。孩子们捧着金黄的杂粮饼,小口啃着,脸上沾着红汁也顾不上擦;家长们则一边记急救口诀,一边向沈亦舟请教。阿凯穿着志愿者马甲给老人分饼,一个失去右腿的少年拄着木棍走过来,把自己的饼掰了一半递给他:“谢谢你教我包扎伤口,这个给你吃。”阿凯鼻子一酸,把饼塞回少年手里:“你吃,我还有,我再教你怎么用降温毯,天热的时候别中暑。”

第五天,联合国难民署和索马里临时政府的联合考察团到了。“我们接到难民的联名感谢信,特意来考察春芽的‘急救 营养 技能’模式,”难民署代表握着李伟的手,看着正在练习急救的难民,“战乱地区最缺的就是能扎根的救援,你们教难民做饭、学急救,比单纯发物资管用百倍。”沈亦舟递上运营数据:“这五天我们培训了120名当地急救员,每天供餐3000人次,中暑发病率下降80%,伤口感染率下降65%,这是世卫组织的检测报告和培训合格名单。”

考察过程中,默罕默德主动当向导。他带着考察团走进厨房,指着正在做杂粮饼的妇女:“她昨天用李老师教的方法,给中暑的女儿降温,救了孩子一命。”他拿起一块杂粮饼,“以前我们只会生吃仙人掌果,现在能做成饼,还能卖给维和部队换钱,春芽给我们的不是鱼,是渔网。”索马里临时政府代表咬了一口饼,又看了看急救培训现场,点头称赞:“这是真正的民生救援,我们要把这种模式在全国推广。”

一周后,联合认证结果出来了。“春芽丝路烟火学院索马里分院正式获批!”难民署代表举着批文宣布,“我们拨款500万美金支持学院建设,设营养烹饪和战地急救两个专业,招生1000人;联合国粮农组织会提供高粱、鹰嘴豆等种子,让难民既能学技能,又能搞种植。”晓茶的视频电话刚好打过来,声音带着哭腔:“李老师,非洲的食品订单爆了!南非、肯尼亚的连锁超市都要批量进仙人掌杂粮饼,预付款走非洲信用证花了15天,已经到账了!”

认证当天,国内传来惊喜消息。小娟带着“春芽沙漠食品研发团队”发来视频,画面里是包装好的“仙人掌能量棒”和“战地急救包2.0版”:“李老师,我们和农科院合作,能量棒加了沙漠锁水成分,吃一根能减少口渴感;急救包新增了蛇毒血清和防沙护目镜,特别适合索马里的环境。第一批30万份已经从吉布提装船,走装甲运输,6天就能到摩加迪沙。”

视频里,小娟的索马里徒弟拿着能量棒演示:“这个能量棒耐放,45度高温下能放6个月,我们已经在难民营试吃,孩子们都爱吃。急救包的蛇毒血清,上周救了一个被毒蛇咬伤的牧民。”李伟看着视频里堆成小山的物资,眼眶微微发热:“学院不只是教技术,更是给人希望,让难民们靠自己的双手活下去,这才是最有力量的救援。”

从索马里返回龙鼻嘴村时,春芽丝路烟火学院的招生申请已经堆成了山。“埃及、苏丹、南苏丹的青年都来报名,”晓茶举着申请表,“粉丝‘建筑商阿峰’已经设计了学院的沙漠适配方案,教室用防沙材料,厨房配防风灶,下个月开罗分院就能开工。”

冬至前夕,春芽茶园举办了“烟火暖非洲”国际论坛。国内三十个省的餐饮代表、非洲二十个国家的合作方、联合国难民署与粮农组织的代表,都聚在了龙鼻嘴村。晓茶站在台上,公布最新成绩:“春芽烟火厨坊已在非洲开设20个分站,‘应急套餐’销量突破2000万份,培训了5000名当地急救员和厨师,春芽基金会资金突破40亿元,在全球建了四百所希望小学和一百个急救站!”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论坛现场,李伟和沈亦舟联手演示非洲特色“急救 营养”套餐——“仙人掌羊肉杂粮饭”搭配“薄荷电解质水”。“羊肉焯水去血沫,和泡好的高粱米一起煮,快熟时加仙人掌果泥和香料,”李伟搅动砂锅里的饭菜,“仙人掌果的甜能中和羊肉的膻,高粱的膳食纤维能促进消化,特别适合肠胃弱的人。”沈亦舟则拿着薄荷电解质水讲解:“1升水加6克盐、10克糖、5克薄荷粉,薄荷能清热解暑,比普通电解质水更适合高温地区。”他把饭菜递给索马里少年,“这是家的味道,是活下去的味道。”

“仙人掌果的维生素c能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帮助伤口愈合,”沈亦舟帮着分饭,“薄荷电解质水要现配现喝,放久了薄荷味会散。”索马里少年吃了一口饭,又喝了一口水,眼泪掉在碗里:“我要把这个配方带回难民营,教更多人做,还要去春芽学院学急救,以后当一名救援医生。”阿凯刚伸手要盛第二碗,被小琳用勺子挡住:“留给联合国代表吃!昨天你演示中暑急救时,把降温毯裹反了,被‘阿强’在弹幕里评为‘急救界的反向标杆’,还没好好练呢!”弹幕里“阿凯反向急救”的表情包刷了屏,“非洲餐饮老板阿明”留言:“我已经在内罗毕开了烟火厨坊分店,每天都有很多人来学做仙人掌杂粮饼!”

晚上的篝火晚会,全球春芽人围着篝火唱歌跳舞。小宇和索马里少年一起领唱《烟火暖非洲》,稚嫩的歌声飘在夜空中,中文、索马里语、斯瓦希里语交织在一起,格外动人。非洲厨师弹着康加鼓,沈亦舟吹着竹笛,中东代表敲着手鼓,几个索马里青年还现场演示了急救口诀顺口溜,引得大家阵阵掌声。不同的乐器、不同的语言,奏出相同的旋律——那是希望的旋律,是爱的旋律,是烟火缭绕、知识护航的生命旋律。

李伟和沈亦舟并肩坐在茶园的最高处,望着漫山遍野的茶苗和山下亮着灯的烟火厨坊体验店。“你看,”沈亦舟指着远处的春芽国际培训中心,“索马里的孩子吃上热乎饭了,青年们要去学院学技能了,我们的模式真的在改变他们的命运。”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首饰盒,里面放着两枚仙人掌与书本结合形状的金吊坠,背面都刻着“知识传希望”五个字,“这是用索马里第一笔能量棒订单的利润定制的,咱俩一人一枚,象征着咱们用食物和知识,一起给非洲带去希望。”

“够意思!”李伟拿起一枚吊坠攥在手里,指尖传来温润的触感。沈亦舟拍拍他的肩膀:“下个月,我们去开罗参加烟火学院分院的开业典礼,然后去南苏丹推进‘急救 种植’项目。以后,咱们要在非洲建更多的学院和厨坊,让春芽的烟火气和急救知识,飘遍每一个战乱饥荒的角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吃上热乎饭,每一个青年都有学技能的机会。”

“没问题!”李伟手肘轻撞了下沈亦舟的胳膊,闻着山下飘来的饭菜香和仙人掌果的甜香,心里格外踏实。远处的山泉在流淌,近处的篝火在跳动,不同肤色的笑脸映在火光里,构成了最动人的画面。春芽丝路烟火学院的办公楼上,灯光亮了起来,像是一颗颗温暖的星星,照亮了龙鼻嘴村的夜空,也照亮了索马里每一个需要烟火与希望的角落。

第二天一早,李伟和沈亦舟就带着技术团队去了新疆。小婷穿着营养师的白大褂,站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扶贫点里:“李老师,沈老师,我们把非洲模式本土化了!”她指着眼前的沙棘杂粮加工站和急救点,“这里的村民用沙棘果代替仙人掌果,做沙棘杂粮糕;我们还培训了牧民急救员,教他们处理中暑和摔伤,现在‘沙漠烟火套餐’特别受欢迎,一个月能挣五千多。”她身边的索马里厨师补充道:“我把非洲的香料配方加进去,沙棘糕更开胃了,牧民们都爱吃!”

在加工站里,小婷演示了沙棘杂粮糕的制作过程和沙漠急救技巧:“这是艾力帮我改进的太阳能烤炉,不用柴火,靠太阳就能烤糕;沙漠中暑要立刻移到沙窝阴凉处,用沙埋住小腿降温,比用水擦身更管用。”她拿起一块刚烤好的糕,“里面加了春芽营养粉和本地的枸杞,营养够,还能补充水分。”沈亦舟接过糕仔细品尝,又检查了急救点的太阳能急救箱,点头称赞:“这是烟火模式的又一次创新,把不同地区的经验结合,让爱心落地生根。”

从新疆回来,晓茶带来了更重磅的消息。“我们的‘急救 营养 技能’模式被联合国评为‘全球人道救援典范’,”晓茶举着联合国的认证证书,“联合国邀请我们在纽约举办全球推广大会,让所有战乱饥荒国家都来学习春芽模式,还会授予我们‘全球人道先锋’的称号!”她顿了顿,“粉丝‘文创设计师阿峰’已经设计了大会专属包装,用沙漠黄和春芽绿为主色调,上面印着‘烟火穿战火,知识护新生’八个字,特别有力量。”

纽约全球推广大会的春芽展示区前,挤满了各国代表。李伟穿着绣着沙棘与仙人掌纹样的中山装,为代表们端上一碗沙棘杂粮粥,沈亦舟则递上简易急救包:“这是来自索马里的烟火味道,来自新疆的急救智慧,它能在45度的沙漠飘香,也能在战火中守护生命。这碗粥能暖身,这个包能救命,它们是跨越国界的礼物,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见证。”一位来自南苏丹的代表接过粥碗和急救包,一饮而尽,哽咽着说:“我们也要建春芽学院,让南苏丹的孩子再也不用饿肚子,让家长们都学会救自己的孩子。”

留学生们和非洲厨师当起了翻译和向导,用流利的双语介绍春芽模式。“这是我们的本土化运营手册,”阿米娜用西班牙语为拉美代表讲解,“沙漠地区用沙棘、仙人掌,雨林地区用木薯、香蕉,急救培训结合当地常见灾害,已经在20个国家验证成功。”艾力则展示了扶贫数据:“每个学院能培养200名专业人才,带动1000人就业,一个月能为5000人提供营养餐和急救服务,成本比传统救援低50%。”

大会结束后,有八十个国家和春芽签订了合作协议。“我们国家常年受旱灾困扰,”埃塞俄比亚的代表握着李伟的手,“希望能引进春芽学院和能量棒技术,帮助农民们度过旱季。”李伟点点头:“我们的技术团队下个月就可以出发,粉丝‘食品厂阿丽’已经准备好生产线,走海运四十五天就能到亚的斯亚贝巴。”

春节前夕,春芽茶园举办了盛大的全球春芽年会。全村人、全国的餐饮代表、全球的合作方和留学生家属,都聚在了一起。晓茶站在台上,公布了一年的成绩:“春芽烟火厨坊已在全球开设80个分站,能量棒销量突破3000万份,春芽学院培养了名当地人才,帮助全球1200万个贫困家庭解决吃饭和医疗问题,春芽基金会资金突破50亿元,在全球建了五百所希望小学和两百个急救站!”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

年会上,李伟和沈亦舟并肩站在台前,宣布了新的计划:“我们要成立‘春芽全球救援联盟’,”李伟抬手拍了拍沈亦舟的后背,“联合联合国机构、各国政府和爱心企业,在全球战乱饥荒地区建‘厨坊 急救点 学院’三位一体的救援网络,让春芽的烟火气和知识,飘遍每一个需要的角落。联盟启动资金已经到位,粉丝‘企业家阿峰’捐了20亿元,联合国提供了15亿元专项拨款。”

“我捐2个亿!”“餐饮连锁阿强”第一个站起来,“我代表全球餐饮人表个态,春芽的事业,就是我们的事业!”索马里少年举着沙棘糕:“我要回索马里当学院老师,把春芽教我的,传给更多人!”留学生们集体站起来,用中文喊:“谢谢春芽,我们会把烟火与希望传递到全世界!”

晚宴上,李伟亲自下厨做了“全球烟火团圆宴”。仙人掌羊肉饭、沙棘杂粮糕、椰枣能量棒、暖心杂粮煲,每一道菜都飘着浓浓的烟火气,融合了亚洲、非洲、中东的饮食特色。小宇、小婷、阿米娜、索马里少年端着汤碗,走到李伟和沈亦舟面前深深鞠躬:“谢谢李老师,谢谢沈老师,祝春芽全球救援联盟越办越好,祝全世界的人都能吃上热乎饭!”

月光洒在春芽茶园上,茶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晃,像是在为这个充满烟火气的夜晚祝福。山下的烟火厨坊体验店里,灯光亮堂堂的,饭菜香飘满了整个村庄。春芽全球救援联盟的牌子刚挂上去,灯光就亮了起来,像是一颗颗温暖的星星,照亮了龙鼻嘴村的夜空,也照亮了全球每一个需要烟火与希望的角落。

李伟和沈亦舟站在茶园的最高处,望着漫山遍野的茶苗,望着灯火通明的村庄,望着不同肤色的笑脸。他们知道,春芽的故事,才刚刚开启新的篇章。在这片充满爱心和希望的土地上,烟火厨坊会继续开遍全球,春芽学院会培养更多人才,春芽的烟火气会飘遍每一片沙漠、每一个难民营,春芽的爱心会温暖天下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因为每一份烟火都能驱散绝望,每一个善举都能点燃希望,每一缕香气,都能在苦难的土壤里,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这光芒,名为春芽,名为烟火,名为传承,更名为“一带一路”上跨越国界的救援奇迹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