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 > 第141章 农机破荒援非土,金叶载誉耀神州

龙鼻嘴村的晨雾还没卷过老樟树梢,李伟就握着那串茶木手串站在茶园里——手串是沈亦舟当年用湘西老茶树枝做的,每颗木珠都刻着“春芽同路”,被两人的老茧磨得发亮。沈亦舟抱着刚打印的全球春芽联盟章程走来,纸页上“生态共荣,爱心无界”八个字沾着晨露,格外醒目:“非洲农机站的设备清单确定了,粉丝‘农机商阿伟’捐的五台采茶机、三台揉捻机已经装船,走苏伊士运河到蒙巴萨港要二十五天,‘非洲货代阿杰’说会全程盯运。”

“但肯尼亚的雨季要提前了。”晓茶举着卫星云图跑过来,帆布包上的茶芽挂饰沾了草叶,“气象粉丝‘阿晴’监测到,涅里郡下周就会进入集中降雨期,农机要是赶不上,刚种的茶苗没人采,就要烂在地里。”她点开基金会系统,“国内企业粉丝捐的‘春芽援非专项款’刚到账,走国际对公流程花了七天,现在能立刻拨付加急运费,但空运比海运贵三倍。”

“开直播!让大家投票决定!”周小雨举着直播架冲出研究所,镜头一对准茶园里的联盟旗帜,弹幕瞬间堆成绿色的海洋。“家人们!春芽援非遇到难题了!”她把卫星云图怼到镜头前,“采茶机海运要二十五天,赶不上雨季;空运能提前十五天到,但要多花60万。专项款的每一分都来自大家,现在听你们的!”

“我投空运!”粉丝“老茶客”的留言秒顶到前排,“茶苗是孩子们的希望,不能等!我再追加捐10万!”紧接着“程序员阿哲”刷屏:“我统计了实时投票,现在空运支持率89%!我刚联系了货代粉丝,埃及航空有加班舱位,明天就能装机!”“企业粉丝阿峰”直接甩来转账截图:“加急费我们公司包了,不能让非洲的孩子白等!”短短十分钟,弹幕里的追加捐款提示就没停过,晓茶盯着手机屏幕,眼圈红了:“够了!加急费凑够了!”

农机发运的第二天,张家界春芽分校的紧急电话打了过来。“小婷的弟弟小浩上山采蘑菇,掉进了山沟里!”校长阿秀的声音带着哭腔,“现在在县医院抢救,手术费要五万,小婷爸爸在非洲的工资还没发,家里拿不出钱。”李伟抓起外套就往外跑,沈亦舟已经把急救包和基金会拨款单塞进了车:“‘骨科医生阿伟’在张家界有熟人,已经联系了手术室,我们现在赶过去,三个小时到。”

山路刚下过雨,汽车在弯道处打滑,差点撞上山崖。周小雨立刻把镜头对准窗外的泥泞山路,弹幕瞬间从捐款模式切换到救援模式:“我是张家界本地人,这段路有避险车道,往前开两百米就能拐进去!”“我在县医院当护士,已经去手术室帮忙准备了!”“爱心车主阿强”的语音跳出来:“我开越野车在前面开路,你们跟着我的车灯走,保证安全!”

赶到医院时,小婷正蹲在手术室外哭,校服上沾着泥点,怀里紧紧抱着小浩采的半篮蘑菇。“李老师,”她扑过来抓住李伟的衣角,“医生说小浩的腿断了,要马上手术,我怕……”李伟蹲下身帮她擦掉眼泪,把拨款单塞进她手里:“别担心,手术费基金会全包,‘医生阿伟’已经安排了最好的团队。”沈亦舟拎着保温桶过来,拍了拍小婷的肩膀:“你爸在非洲种的茶苗,比咱们当年种的还壮,等他回来,刚好能接康复的小浩去茶园学采茶。”

手术室外的临时休息区,李伟决定教小婷做“茶芽鸡蛋羹”——简单易做又有营养,等小浩醒了就能吃。小琳从车上搬下粉丝“厨具商阿冯”捐的便携蒸蛋器,“李老师,用春芽茶汤调蛋液对吧?我听‘营养师阿梅’说,茶氨酸能帮病人恢复体力。”她打开保温桶,“这是粉丝‘农场阿丽’捐的土鸡蛋,新鲜着呢。”

“鸡蛋要打散,加两倍的春芽茶汤,”李伟往蛋液里加了点盐,“过滤一遍蛋液会更嫩滑,蒸的时候盖个盘子,防止水汽滴进去。水开后蒸八分钟,关火焖两分钟,这样蛋羹不会老。”他把蒸好的蛋羹端出来,撒上一点茶芽碎,“小婷,等小浩醒了给他吃,告诉他这是咱们春芽人的味道,吃完就有劲好起来了。”

“春芽茶汤里的茶多糖能保护胃黏膜,”沈亦舟帮着分碗,“小浩刚做完手术,吃这个刚好。”阿凯端着自己的那份,刚要张嘴就被小琳用筷子敲了回去:“就知道吃!昨天在非洲餐厅偷喝马赛奶茶,被卡玛笑了一路,今天还不长记性?快去给小婷买份热粥,粉丝‘粥铺阿福’捐的餐券,拿着!”弹幕里“阿凯吃货实锤”的表情包刷了屏,“美食博主阿强”留言:“这个蛋羹配方我记下了,明天发‘术后营养餐’专题,帮春芽传递爱心!”

小浩的手术很成功。当他醒来看见床头的茶芽蛋羹,虚弱地笑了:“姐姐,这是李老师做的吗?比妈妈做的好吃。”李伟摸了摸他的头:“等你好了,李老师教你种茶,咱们一起给爸爸一个惊喜。”小婷握着小浩的手,眼泪掉在蛋羹碗里:“我以后要好好学习,考上医学院,回来给山里的孩子治病。”

从张家界回来,非洲传来了好消息。“农机已经到蒙巴萨港了!”卡玛的视频电话里,背景是轰鸣的采茶机,“‘货代阿杰’亲自押车,走了三天山路,刚好赶在雨前到了基地。现在我们一天能采五百斤茶芽,比以前人工快十倍!”视频里,阿米娜穿着新校服,站在采茶机旁挥手:“李老师,我学会开采茶机了!等茶卖了钱,我就去中国上大学!”

刚挂掉电话,国际茶叶委员会的邮件就发到了沈亦舟的邮箱。“春芽茶入围了‘国际金叶奖’!”沈亦舟举着手机跑过来,“这是全球茶叶界的最高奖项,评审团说我们的生态模式和爱心故事特别有感染力,邀请我们去伦敦参加颁奖典礼!”李伟点开邮件附件,评审意见里写着:“春芽茶不仅是一杯优质的茶,更是一份跨越国界的希望,值得全球推广。”

伦敦颁奖典礼的前一周,李伟和沈亦舟带着精心准备的茶样和联盟手册赶往英国。出发前,秦大山把一个布包塞进李伟手里,里面是用百年茶木做的茶针,上面刻着“金叶传香”四个字:“这是我爹当年去南洋卖茶时用的,现在传给你。到了伦敦,给老外泡咱们的春芽茶,让他们知道咱们的茶有骨气、有温度。”

颁奖典礼现场,“春芽茶”的展示台被各国茶商围得水泄不通。李伟穿着粉丝“服装设计师阿乔”定制的中山装,衣襟绣着湘西土家织锦和非洲马赛族纹样,沈亦舟帮他把茶样摆得整齐:“别慌,就像当年在茶园直播卖第一斤茶那样,把咱们的故事讲清楚。”他递过一杯温水,“‘翻译官阿玲’在旁边候着,专业词她帮你补。”

“尊敬的各位评审,各位来宾,我是来自中国湘西的李伟。”李伟举起一杯春芽茶,茶汤在水晶杯里泛着金黄的光,“这杯茶,种在海拔800米的红壤上,用山泉水灌溉,驱虫用的是粉丝捐赠的印楝油,采摘它的,有中国的留守儿童,也有非洲的贫困儿童。每一片茶芽,都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一份跨越国界的爱心。”

当“国际金叶奖”的金奖证书念出“春芽茶”三个字时,沈亦舟用力攥了攥拳头,眼眶红得发亮。李伟接过证书,对着话筒声音发紧:“这个奖不属于我,属于龙鼻嘴村的乡亲,属于全国的粉丝,属于非洲的茶农,属于每一个为春芽扛过难处的人!”台下的中国粉丝举着“春芽金叶,誉满全球”的横幅,欢呼声震得屋顶发麻——那里面有当年帮他们扛水浇苗的村民,有众筹时捐出生活费的学生,还有千里迢迢来伦敦的“老茶客”团长。

颁奖典礼结束后,欧洲的茶商们排着队和春芽茶园签合同。“我们要订300吨春芽茶,”英国最大的茶叶连锁品牌负责人握着李伟的手,“我们要在每家门店设立‘春芽爱心角’,讲述春芽的故事,每卖出一包茶,就捐出一欧元给春芽基金会。”法国的经销商则直接订了50吨茶苗:“我们要在普罗旺斯种春芽茶,引进春芽模式,帮助当地的贫困家庭。”

消息通过直播传回国内,龙鼻嘴村彻底沸腾了。秦大山拄着拐杖,在老樟树下挂起了“春芽金叶耀伦敦”的大红横幅,春芽宝宝举着小国旗在横幅前跑来跑去。“咱们的春芽茶,拿了全球最高奖!”秦大山抹着眼泪,“我爹当年要是能看到这一天,肯定会笑着喝三大碗茶!”小宇举着手机直播,弹幕里“春芽牛批”“为国争光”刷屏,“老茶客”团长留言:“我已经组织粉丝订做了金叶纪念茶饼,每个参与捐款的粉丝都能领到,让大家都沾沾喜气!”

从伦敦回来,国内传来了更重磅的消息。“春芽模式被国家乡村振兴局选为‘全国乡村振兴样板’!”晓茶举着红头文件跑过来,“下个月要在咱们村召开全国现场会,全国各省的农业厅长都要来参观学习,还要给咱们授‘春芽样板村’的牌匾!”她顿了顿,“粉丝‘建筑商阿朗’捐建的春芽展示馆已经完工了,里面陈列着咱们从创业到现在的所有荣誉和粉丝捐赠的纪念品。”

现场会召开的前几天,全村人都在忙碌。粉丝“园艺师阿梅”带着村民们修剪茶苗,把爱心茶园整理得井井有条;“文创设计师阿峰”帮着布置展示馆,把春芽的故事做成了图文展板和VR体验区;“摄影师阿强”在茶园里安装了直播设备,让全国的粉丝都能同步观看现场会盛况。小宇带着爱心茶园的孩子们,排练着欢迎仪式的合唱,歌词是他们自己写的《春芽金叶歌》:“春芽茶,金灿灿,爱心种出金叶片;你帮我,我帮你,乡村振兴齐向前。”

现场会当天,龙鼻嘴村彩旗飘扬。国家乡村振兴局的领导走进春芽茶园,小宇立刻跑过去,递上一杯刚泡的春芽茶:“爷爷,这是我种的茶,您尝尝,这是拿了国际金奖的茶。”领导接过茶杯,先闻香,再慢啜,笑着说:“这茶真香,有山的味道,有爱的味道,更有乡村振兴的味道。”他蹲下来,摸着小宇的头,“你真棒,小小年纪就会种茶,还能传递爱心,是个好孩子。”

在春芽展示馆里,李伟指着墙上泛黄的照片介绍:“这是八年前的茶园,就三亩地,我和沈亦舟两个人,白天种茶,晚上背着茶去镇上卖。”照片里两个青年穿着沾泥的胶鞋,肩上共扛着一筐茶芽,“后来粉丝帮我们众筹买了第一台揉捻机,小宇的爸爸第一个来茶园打工,现在他的技术已经传到非洲了。”他摸着展柜里那台磨得发亮的旧采茶机,“这是‘农机商阿伟’捐的第一台设备,当年它坏在山路上,我们推着它走了五公里,现在它的‘兄弟’正在肯尼亚的茶田里干活。”

“春芽模式做得很好。”国家乡村振兴局的领导握着李伟的手,“你们把生态种植、爱心帮扶和互联网直播结合起来,为全国的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他亲自为龙鼻嘴村授牌,“‘春芽样板村’这个称号,你们实至名归!”台下的各省农业厅长纷纷举手:“我们要引进春芽模式,让更多的乡村富起来,让更多的孩子笑起来!”

现场会结束后,春芽茶园的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全国有五十个县的政府和我们签订了合作协议,”晓茶举着合同,“他们要引进春芽茶苗和种植技术,我们派技术员过去指导,粉丝‘农科院阿明’已经组建了二十支技术服务队,明天就出发。”她翻着订单,“国内的茶旅订单已经排到后年了,亲子民宿又扩建了二十间,都是粉丝‘建筑商阿朗’捐建的。”

暑假前夕,张家界春芽分校传来了好消息。小婷攥着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一路跑着冲进龙鼻嘴村的茶园,裤脚沾满泥点:“李老师!沈老师!我考上了!老师说我好好学,以后能考北京的医学院!”她从书包里掏出一个布包,里面是用茶籽串的手链,“这是我用奖学金买的茶籽做的,给您俩,就像当年您给我爸爸的那样。”李伟接过手链,指腹蹭过光滑的茶籽,忽然想起小婷爸爸第一次去非洲时,也是这样攥着茶籽问“能种活吗”,喉咙一下子堵得慌:“好姑娘,你爸爸下个月回来,咱们一起去接他,让他看看他的骄傲。”

非洲的春芽基地也传来了丰收的消息。“第一批春芽茶卖了好价钱!”卡玛的视频里,背景是笑逐颜开的村民,每个人手里都捧着崭新的钞票,“我们用这笔钱给学校盖了新教室,阿米娜现在是班长了!”阿米娜举着一张奖状跑过来,身后跟着一群捧着茶苗的孩子:“李老师,沈老师,我用奖学金买了茶苗,要种在教室后面,等它们长大,我就去中国上大学!”视频最后,卡玛把镜头对准一片新茶田,田埂上插着木牌,用中文写着“春芽希望田”——那是当年李伟教他写的第一个中文词组。

中秋节前夕,春芽茶园举办了“全球春芽团圆节”。国内二十个省的茶农代表、非洲的卡玛父子、欧洲的经销商代表,都聚在了龙鼻嘴村。晓茶站在台上,公布了最新的成绩:“春芽茶园全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帮助全球20万个贫困家庭增收,在非洲、欧洲、南美建了十所希望小学,春芽基金会的资金已经突破1亿元!”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团圆节现场,李伟教大家做“茶芽月饼”——用春芽茶汤和面,包上莲蓉和茶芽碎,烤的时候刷上蛋黄液,象征着全球春芽人的团圆。“当年我和沈亦舟在山上守茶苗,中秋节就分一个冷馒头,”他揉着面团,笑着看向沈亦舟,“现在咱们能让这么多人一起吃月饼,值了。”他举起烤好的月饼,“这是团圆的味道,是爱的味道,是咱们一起熬出来的味道。”

“春芽茶汤里的茶多糖能让饼皮更松软,”沈亦舟帮着分月饼,“而且茶氨酸能中和甜味,吃多了也不腻。”卡玛咬了一口月饼,眼睛亮了:“这比我们当地的甜点好吃,我要把配方带回肯尼亚,教村民们做,以后我们也过中秋节。”阿凯刚伸手要拿第二块,就被小琳用盘子挡住:“留给孩子们吃!昨天你偷吃茶芽月饼,把阿米娜的中国结都弄坏了,还没赔呢!”弹幕里“阿凯又被拿捏”的表情包刷了屏,“美食博主阿强”留言:“我已经录了茶芽月饼的教程,翻译成十种语言发全网,让全世界都尝尝团圆的味道!”

晚上的篝火晚会,全球春芽人围着篝火唱歌跳舞。小宇和阿米娜领着孩子们合唱《春芽金叶歌》,稚嫩的歌声飘在夜空中,中文、斯瓦希里语、英语交织在一起,格外动人。卡玛弹着当地的鲁特琴,沈亦舟吹着竹笛,不同的乐器奏出相同的旋律——那是希望的旋律,是爱的旋律,是全球团圆的旋律。

李伟和沈亦舟坐在茶园的最高处,晚风卷着茶香扑过来,远处的篝火晚会传来合唱声。“你看,”沈亦舟从口袋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两块茶木镇纸,用当年那台旧采茶机的木配件做的,上面刻着“金叶传香”,“这是用国际金奖的奖金做的,咱俩一人一块,比当年的手串沉多了。”他把镇纸塞进李伟手里,“当年你说要让茶苗长到非洲,我还说你太敢想,现在咱们的茶都卖到欧洲了。”

“比任何奖杯都实在。”李伟摩挲着镇纸上的纹路,那是木头自然的肌理,像极了两人掌心的老茧。沈亦舟拍了拍他的后背:“下个月去非洲参加希望小学开学礼,然后去欧洲看茶苗长势。以后咱们就在全球建‘春芽技术站’,让每个贫困地方的人,都能靠种茶过日子。”他望着山下的灯火,“当年咱们在湘西抗旱,手拉手扛水浇苗,现在这些孩子,就是咱们种出来的‘好茶’。”

“嗯。”李伟手肘轻轻撞了下沈亦舟的胳膊,心里格外踏实。远处的山泉在流淌,近处的篝火在跳动,小宇领着孩子们跑过茶田,手里举着写有“春芽”的灯笼,光影在茶苗上晃成一片。老樟树上的红灯笼轻轻摇晃,照亮了两人沾满茶渍的工装,也照亮了那些散落在全球的春芽站点——那里有新的茶苗在发芽,有新的希望在生长。

第二天一早,李伟和沈亦舟就带着技术员去了永顺县。小娟举着农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站在自己种的茶地里:“李老师,沈老师,我考上了!学茶叶种植专业,以后我要回来教更多人种茶!”她指着漫山的茶苗,“这是我用奖学金买的‘春芽2号’,等丰收了,茶叶卖的钱全捐给基金会,帮像我当年一样的留守儿童。”

在小娟家的新砖房里,小娟的爸爸正在炒茶,铁锅里的茶芽翻出金黄的色泽。“这是跟着‘炒茶师傅阿明’学的手艺,”他把炒好的茶装进铁罐,“现在我炒的茶,能和金奖茶比一比了。下个月我去非洲当技术总监,把咱们的炒茶手艺教给非洲兄弟。”他指着墙上挂的春芽茶园合影,照片里他站在李伟和沈亦舟中间,笑得黝黑发亮,“当年我穷得连化肥都买不起,是春芽给了我饭碗,现在我要把这碗饭端给更多人。”

从永顺县回来,晓茶带来了更惊喜的消息。“我们的春芽茶被选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论坛的指定用茶,”晓茶举着合作协议,“论坛组委会说要在会场设立春芽模式展示区,让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代表都学习这种生态 爱心的模式。”她顿了顿,“粉丝‘文创设计师阿峰’已经设计了论坛专属包装,用茶绿和中国红为主色调,上面印着‘春芽传爱,丝路飘香’八个字,特别大气。”

“一带一路”论坛的春芽展示区前,挤满了各国代表。李伟穿着绣着“春芽传爱”纹样的中山装,为代表们泡茶:“这是来自中国湘西的春芽茶,种在红壤里,浇着山泉水,是留守儿童和非洲儿童共同采摘的。它不仅是一杯好茶,更是‘一带一路’上的爱心使者,象征着各国人民的友好与合作。”一位哈萨克斯坦的代表接过茶杯,一饮而尽,竖起大拇指:“好茶!好爱心!我们要引进春芽模式,在哈萨克斯坦种春芽茶!”

论坛结束后,“一带一路”沿线的二十个国家都和春芽茶园签订了合作协议。“我们国家有很多干旱地区,”乌兹别克斯坦的代表握着李伟的手,“希望能引进春芽的耐旱茶苗和种植技术,帮助当地的贫困农民脱贫。”李伟点点头:“我们已经培育出了耐旱的‘春芽2号’茶苗,粉丝‘农科院阿明’带着技术团队,下个月就可以出发,粉丝们捐的抗旱设备也已经装船,二十天就能到。”

春节前夕,春芽茶园举办了盛大的年会。全村人、全国的茶农代表、全球的合作代表,都聚在了一起。晓茶站在台上,公布了一年的成绩:“春芽茶园全年销售额突破20亿元,帮助全球50万个贫困家庭增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了十五所希望小学,电影《春芽的希望》续集票房突破10亿元,全部捐给了基金会!”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

年会上,李伟和沈亦舟并肩站在台前,身后的大屏幕上播放着春芽的成长视频——从三亩茶园到全球基地,从两个青年到万人团队。“我们要成立‘春芽国际学院’,”李伟抬手拍了拍沈亦舟的肩膀,“招收全球的贫困学生,教他们种茶、制茶,让他们带着技术和希望回家。”他指着台下的小婷和阿米娜,“这两个孩子,一个要当医生,一个要学农业,他们就是春芽的未来。”

“我捐1000万!”“老茶客”团长第一个站起来,“我代表国内粉丝表个态,春芽的国际事业,我们永远支持!”卡玛举着茶杯:“我们肯尼亚的茶农也要捐款,没有春芽,就没有我们的新生活!”孩子们举着自己做的茶芽手工艺品,跑上台递给李伟:“李老师,这是我们做的,卖了钱捐给学院!”

晚宴上,李伟亲自下厨做了“全球春芽团圆宴”。茶芽炖鸡汤、茶香烤排、茶汁豆腐、茶芽月饼,每一道菜都飘着淡淡的茶香,融合了中国、非洲、欧洲的饮食特色。小宇、小娟、阿米娜端着茶杯走过来,深深鞠躬:“谢谢李老师,谢谢沈老师,是你们让我们知道,再小的芽,也能长成大树。”

月光洒在春芽茶园上,茶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晃,像是在为这个充满希望的夜晚祝福。山泉在水渠里流淌,“哗啦啦”的声音像是在歌唱。希望小学和国际学院的工地上,灯光亮了起来,像是一颗颗温暖的星星,照亮了龙鼻嘴村的夜空,也照亮了世界上每一个需要爱心的角落。

李伟和沈亦舟站在茶园的最高处,望着漫山遍野的茶苗,望着灯火通明的村庄,望着不同肤色的笑脸。他们知道,春芽的故事,才刚刚开启新的篇章。在这片充满爱心和希望的土地上,春芽茶会继续生长,春芽人的故事会继续书写,春芽的茶香会飘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春芽的爱心会温暖天下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因为每一份爱心都不会被辜负,每一个梦想都值得被守护,每一颗春芽,都能在希望的土壤里,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这光芒,名为春芽,名为爱心,名为传承,更名为“一带一路”上跨越国界的无限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