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 > 第71章 潮滑瓷砖险:虾仁蒸蛋鲜口与防滑剂驰援

2024 年 11 月 14 日清晨五点半,渔村的潮汐比预报涨得更高,浑浊的海水漫过 “望海贝坊” 北侧墙根的瓷砖,在表面凝结成一层薄薄的水膜。工程队张师傅扛着瓷砖刀走过,脚下突然一滑,整个人踉跄着往墙根撞去,手里的瓷砖刀 “哐当” 砸在砖上,惊得蹲在旁边捡贝壳的小玥尖叫起来。

“瓷砖太滑了!” 张师傅扶着墙喘气,掌心蹭破了皮,“海水泡过的瓷砖像抹了油,刚才要是撞在没凝固的砂浆上,这半面墙又得返工。咱们贴瓷砖时只考虑了防潮,没做防滑处理,以后孩子在这跑,渔民们扛着渔网经过,保不齐要摔跟头。” 他蹲下身摸了摸瓷砖表面,水膜在晨光里泛着冷光,指尖一滑就没了着力点。

阿强推着三轮车过来,车上装着小玥妈妈昨天留的新鲜海虾(特意挑了 20 只个头小的,适合孩子剥壳),看到这惊险一幕,赶紧停下车:“我家厨房瓷砖以前也滑,后来师傅在表面刷了防滑剂,还在墙根挖了排水槽,海水再涨也淹不到瓷砖,十年都没人摔过。可咱们现在没防滑剂,也没挖排水槽的工具,这潮汐要是天天这么涨,瓷砖迟早成‘滑冰场’。” 小玥抱着刚捡的海螺壳,蹲在瓷砖旁用布擦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李叔叔,瓷砖滑,妈妈回来扛渔网会摔的,咱们快想办法吧。” 她的小手攥着布,把瓷砖擦得发白,却还是挡不住海水不断漫上来。

临时厨房的帐篷里,沈亦舟正挑拣海虾,把个头小、壳薄的挑出来放在盆里,准备教孩子们剥壳。“虾仁要去壳去虾线,切碎了蒸蛋,孩子吃着安全,还能补充优质蛋白,” 他对周小雨说,后者手里拿着两张单据,“‘宝妈群’上周捐的 800 元,昨天下午刚联系了镇上的建材店,订了 5 瓶瓷砖防滑剂和 2 把挖排水槽的小铁锹,今天上午十点送到,走乡村小路,避开早高峰的渔船补给车队;还有‘县文旅局’昨天发的消息,‘望海贝坊’的文旅点试点申请已经通过初审,今天下午王科员会送初审通过函过来,还会带设计师过来,帮咱们规划贝壳装饰墙的布局,争取下周开始施工。”

上午九点,“烟火厨坊” 的直播准时开启。李伟举着相机站在滑溜的瓷砖旁,镜头特写张师傅刚才滑倒的位置(用粉笔画了圈),还有小玥用布擦瓷砖的身影。“家人们,今天咱们遇到了‘潮滑瓷砖’的难题,” 他对着镜头苦笑,“海边的瓷砖最怕潮汐 —— 海水泡过滑得像冰面,刚才张师傅差点摔着,以后孩子和村民们经过更危险。现在缺防滑剂和挖排水槽的工具,想请大家在线支支招,看看有没有办法让瓷砖变防滑,还能挡住涨潮的海水。不过咱们先教一道鲜口又安全的邪修菜 ——‘虾仁蒸蛋’,用小玥妈妈捕的新鲜海虾,‘宝妈群’上周捐的鸡蛋(还剩 60 个),还有‘调料店王哥’捐的香油(上周剩的半瓶),蒸蛋滑嫩,虾仁鲜,孩子吃着不用挑刺,施工师傅们累了一早上,吃着也能攒劲干活。”

在线人数慢慢涨到 2.2 万,弹幕里很快热闹起来。Id “装修师傅陈姐” 率先留言:“李老师,瓷砖防滑要‘双管齐下’!先刷防滑剂(按 1:5 的比例兑水,刷两遍,晾干后再刷一遍),再在墙根挖 10 厘米宽、5 厘米深的排水槽,铺碎石子,海水涨上来能顺着槽流走,瓷砖就不会总泡在水里!我仓库里有 2 把挖槽的工兵铲,今天上午让建材店的车一起送过去,不用捐款,算我为‘望海贝坊’出份力!” 还发了张防滑剂的使用说明,上面标着兑水比例和涂刷步骤。

Id “建筑师傅老杨” 紧跟着支招:“刷防滑剂前要把瓷砖擦干净!用白醋兑水(1:3)擦一遍,能去除瓷砖表面的油污和水碱,防滑剂才能粘得牢!我以前给海边的餐馆做防滑,就这么干,客人洒了汤都不滑!” 弹幕里有人开玩笑:“老杨师傅这是把‘防滑秘籍’都贡献出来了!别让咱们的瓷砖变成‘海边溜冰场’!”

Id “县住建局” 再次官方留言:“已协调 10 袋碎石子(用来铺排水槽),上午十一点前送到工地,派技术员小吴现场指导防滑剂涂刷和排水槽挖掘,确保瓷砖防滑又防淹;另外,考虑到后续贝壳装饰墙施工需要,再协调 2 桶外墙专用胶,下午和设计师一起到,用来固定贝壳,防止海风刮掉!” 弹幕里顿时刷满 “住建局给力”“防滑有救了”,Id “村民阿婆” 也留言:“我在家煮了绿豆汤,放了冰糖,等会儿用保温桶送过去,师傅们刷防滑剂热,喝着解暑!”

沈亦舟这时凑到镜头前,手里拿着刚剥好的虾仁:“这是小玥和小涛刚剥的虾仁,海虾要选个头小的,壳薄好剥,孩子也能自己动手。剥虾仁时要从虾背第二节捏开,轻轻抽出虾线,这样虾仁不会碎,还能去腥味。” 他顿了顿,补充道,“鸡蛋和虾仁的比例是 3:1,鸡蛋加温水(1:1.5),蒸出来的蛋羹更滑嫩,老人和牙口不好的孩子也能吃,施工师傅们吃了补充蛋白质,挖排水槽更有力气。”

【虾仁蒸蛋实操细节】

食材预处理

虾仁剥壳与去虾线:小玥和小涛蹲在临时水池旁剥虾,用的是县住建局送的过滤水(昨天刚换的滤芯,水质更干净)。“剥虾要先捏虾头,再剥虾身,” 小玥边剥边说,“沈叔叔说,虾头别扔,煮水留着,蒸蛋时加一点,蛋羹更鲜,妈妈最爱吃鲜鲜的蛋羹了。” 她的小手很灵活,捏着虾背第二节轻轻一挤,虾线就出来了,小涛则帮忙把剥好的虾仁放在碗里,用清水泡着:“泡 10 分钟,虾仁更嫩,蒸出来不会柴,小弟弟小妹妹也能嚼动。”

沈亦舟在旁边检查虾仁:“虾线要去干净,不然有腥味,孩子不爱吃。泡虾仁的水别倒,留着和鸡蛋一起搅,能保留虾仁的鲜,不用放味精。” 他还准备了姜丝:“放 2 片姜丝,蒸蛋时一起放,去虾仁的腥味,还能驱寒,早上吃着暖和。” 周小雨则帮忙打鸡蛋:“60 个鸡蛋分 10 碗打,每碗 6 个,加半勺盐,少许料酒(去蛋腥味),搅拌均匀,要搅到没有蛋清块,这样蒸出来的蛋羹才滑嫩,没有疙瘩。” 她边搅边说,“料酒是‘调料店王哥’捐的,还剩小半瓶,够用来去腥,不用省。”

鸡蛋调配与稀释:李伟教大家调鸡蛋液,“每碗鸡蛋加 1.5 倍的温水,” 他边加边说,“温水要放凉,别用开水,不然鸡蛋会烫熟,蒸出来有硬块,不好吃。加温水能让蛋羹更滑嫩,像布丁一样,孩子爱吃,还容易消化。” 小玥学着加温水,用小勺子慢慢倒,虽然动作慢,却没洒出来:“李叔叔,这样妈妈吃的时候,蛋羹不会老,对不对?” 李伟笑着点头:“对,妈妈吃着滑滑的,肯定喜欢,你还能给妈妈留一碗,多放虾仁。”

阿强这时过来帮忙,把虾头放进小锅里煮水:“虾头水要煮 10 分钟,煮出鲜味,过滤后加在鸡蛋液里,蛋羹鲜得很,比放鲜掉眉毛!” 他煮虾头的动作很熟练,是开海鲜大排档练出来的:“以前我给客人做虾仁蒸蛋,都用虾头水,客人都说鲜,还问我放了什么调料,其实就是用了新鲜虾头。” 弹幕里有人刷 “阿强是隐藏大厨”“虾头水学到了”,Id “宝妈群” 留言:“咱们捐的鸡蛋够不够?不够再捐,孩子们吃好才能长身体!”

容器准备与蛋液过滤:周小雨找来 “宝妈群” 捐的卡通蒸碗(上周和围裙一起捐的,50 个,今天刚拿出来用),碗上印着小虾仁图案,正好配虾仁蒸蛋。“蒸碗要洗干净,用开水烫一遍,” 她边烫边说,“消毒后用着放心,孩子吃着安全,不会拉肚子。” 沈亦舟则准备了纱布,把调好的鸡蛋液过滤一遍:“过滤能去除蛋清块和气泡,蒸出来的蛋羹更光滑,没有小孔,看着有食欲,孩子也愿意吃。” 小涛帮忙递纱布,虽然力气小,却坚持要扶着碗:“李叔叔,我扶着碗,你过滤,这样不会洒。”

蛋液分装与蒸制准备:李伟把过滤后的鸡蛋液分到卡通蒸碗里,每碗放 3 个虾仁,摆在碗边,像小月亮围着太阳:“虾仁摆在边上,蒸出来好看,孩子看到虾仁,也爱吃,不会挑食。” 小玥帮忙放虾仁,把最大的虾仁放在给妈妈留的碗里:“妈妈爱吃大虾仁,我要给妈妈留最大的,让妈妈多吃点,出海有力气。” 周小雨则在蒸锅上架好蒸格,“蒸锅水要烧开,再放蒸碗,中火蒸 8 分钟,别蒸太久,不然蛋羹老了,像豆腐块,不好吃。”

林伯蹲在灶台旁生火,用的是昨天没烧完的干树枝,还加了点松针:“松针引火快,火还旺,蒸蛋羹快,孩子们和师傅们都等着吃呢,早上饿,吃晚了没力气干活。” 小涛站在旁边,时不时探头看蒸锅:“李叔叔,蛋羹什么时候好呀?我想给张师傅送一碗,他刚才滑倒了,吃点蛋羹补补。” 李伟笑着说:“再等 5 分钟,蒸好后先给张师傅送,再给大家分,保证让你先送。”

蒸制时间与判断熟度:8 分钟一到,李伟小心地掀开蒸锅盖子,蒸汽瞬间冒出来,带着蛋羹和虾仁的香味。“判断蛋羹熟没熟,用筷子轻轻戳一下,不粘筷子就熟了,” 他边说边示范,“要是粘筷子,再蒸 1 分钟,别蒸太久,不然蛋羹老了,虾仁也柴了,不好吃。” 沈亦舟在旁边帮忙把蒸碗拿出来,放在铺了布的桌子上:“别直接用手碰,蒸碗很烫,用夹子夹,小心烫到孩子,特别是刚剥完虾的手,皮肤嫩,更容易烫到。”

小玥端着给妈妈留的蒸碗,用布包着碗边,小心地放在保温桶里:“这样妈妈回来,蛋羹还是热的,虾仁也不会凉,妈妈吃着舒服。” 周小雨则帮忙分蒸蛋,每个碗里放一勺香油:“香油加一勺,提香不腻,蛋羹的香味更浓,孩子吃着更爱吃。” 阿婆这时送绿豆汤来了,提着三个大保温桶:“绿豆汤放了冰糖,不甜,孩子也能喝,师傅们刷防滑剂热,喝着解暑。”

上午十点,镇上建材店的送货车准时到了,拉着 5 瓶瓷砖防滑剂、2 把工兵铲,还有陈姐捐的 2 把工兵铲。司机师傅边卸车边说:“防滑剂按 1:5 的比例兑水,刷两遍,晾干后再刷一遍,建材店老板特意交代的,还送了 2 块海绵刷,刷着方便。” 施工师傅们围过来,眼里满是期待,张师傅拿起一瓶防滑剂,看了眼说明:“正好,咱们先刷北侧墙根的瓷砖,再挖排水槽,今天争取把防滑处理做完,不让孩子和村民们再滑倒。”

上午十一点,县住建局的技术员小吴带着碎石子到了,手里拿着防滑剂涂刷示意图:“先把瓷砖用白醋水擦干净,晾干后刷第一遍防滑剂,晾干 30 分钟,再刷第二遍,最后撒点细沙(昨天剩下的海沙,洗干净晒干),用抹布擦匀,防滑效果更好。排水槽挖 10 厘米宽、5 厘米深,铺碎石子,再盖层细沙,海水能渗下去,不会淹到瓷砖。” 他蹲在瓷砖旁示范,用白醋水擦瓷砖,“白醋水能去水碱,防滑剂才能粘得牢,不然刷了也没用。”

小玥和小涛也来帮忙,递海绵刷、擦瓷砖,小涛用小抹布擦瓷砖,虽然动作慢,却擦得很干净:“小吴叔叔,这样瓷砖就不滑了,妈妈回来不会摔了吧?” 小吴笑着点头:“对,擦干净刷上防滑剂,再挖排水槽,妈妈扛渔网经过也不会摔,你放心。” 弹幕里有人刷 “小涛真能干”“防滑处理稳了”,Id “县文旅局” 留言:“设计师已经出发,下午一点到工地,带了贝壳装饰墙的设计图,咱们一起商量怎么贴贝壳,让‘望海贝坊’更漂亮!”

中午十二点,施工师傅们喝着绿豆汤,吃着虾仁蒸蛋,浑身清爽。张师傅吃了两碗蒸蛋,抹了抹嘴:“这蒸蛋鲜,绿豆汤解暑,喝着浑身有劲,下午咱们先刷防滑剂,再挖排水槽,争取今天把北侧墙根的瓷砖防滑处理做完,不让孩子们失望。” 小玥听了这话,开心地跳起来:“太好了!妈妈回来不会摔了,我还能在北侧墙贴妈妈喜欢的海螺壳,妈妈肯定会夸我!”

下午两点,县文旅局的王科员和设计师到了,带来了贝壳装饰墙的设计图:“咱们把贝壳按颜色分类,贴成海浪的形状,中间贴个大的海螺壳,写上‘望海贝坊’四个字,用外墙胶固定,海风刮不掉,还好看,游客来了也能拍照打卡。” 设计师边说边在图纸上指,“贝壳不够的话,县文旅局可以协调采购一批,或者发动村民们一起捡,既省钱又有意义。” 李伟赶紧点头:“我们发动村民捡,这样更有渔村特色,孩子们也能参与,贴出来的贝壳墙更有感情。”

下午四点,北侧墙根的瓷砖防滑处理终于做完了,刷了两遍防滑剂,撒了细沙,排水槽也挖好铺了碎石子,海水再涨上来,顺着排水槽渗下去,瓷砖表面干干爽爽,再也不滑了。小玥和小涛在瓷砖上跑了两圈,开心地喊:“不滑了!不滑了!妈妈回来不会摔了!” 张师傅也试着走了走,脚下稳稳的,笑着说:“这下放心了,以后孩子在这跑,村民们经过,都不会摔了。”

傍晚时分,设计师和李伟、王科员商量好了贝壳装饰墙的方案,决定明天开始收集贝壳,后天开始贴。施工师傅们收拾工具准备回家,张师傅看着防滑处理好的瓷砖,满意地说:“明天开始贴西侧墙根的瓷砖,也做防滑处理,争取周末前把所有墙根的瓷砖都贴完,做完防滑,就能开始装门窗了,‘望海贝坊’越来越像样了。”

晚上七点,小玥的妈妈出海回来了,手里拿着刚捕的带鱼(特意留了两条给孩子们做明天的早餐),脸上带着疲惫,却笑得很开心:“玥玥,妈妈今天捕了带鱼,明天给你做香煎带鱼吃,潮水大,妈妈绕了远路才回来,让你担心了。” 小玥拉着她的手跑到北侧墙根的瓷砖旁,在上面跑了两圈:“妈妈,你看,瓷砖不滑了,我和李叔叔他们一起刷了防滑剂,挖了排水槽,你扛渔网经过不会摔了,我还在墙上贴了你喜欢的海螺壳,你快看看。”

妈妈摸着瓷砖上的海螺壳,又试着在瓷砖上走了走,脚下稳稳的,眼泪一下子掉下来,滴在海螺壳上:“玥玥长大了,懂事了,会帮妈妈担心了,咱们的‘望海贝坊’越来越好了,以后妈妈出海回来,就能在新厨房给你做热饭,再也不用担心滑倒了。” 她蹲下来,抱着小玥,在她脸上亲了一口:“谢谢玥玥,妈妈今天特别开心。”

李伟站在旁边,看着这温馨的一幕,心里暖暖的 —— 这就是 “望海贝坊” 的意义,不仅是防滑的瓷砖、挖好的排水槽,更是孩子们的牵挂、渔民们的安心,是所有人用爱和努力搭建的 “安全港湾”。周小雨这时走过来,手里拿着账本:“今天新增物资:建材店的瓷砖防滑剂 5 瓶、工兵铲 2 把(宝妈群捐款买的,已到),陈姐捐的工兵铲 2 把(已到),县住建局的碎石子 10 袋、外墙胶 2 桶(已到);收到捐款 500 元,是‘上班族小李’捐的,说是给孩子们买带鱼的,明天到账,正好买小玥妈妈捕的带鱼,给孩子们做香煎带鱼。”

晚上九点,临时厨房的灯还亮着。李伟、沈亦舟、周小雨坐在帐篷里,商量着明天的工作:“明天早上开始收集贝壳,发动村民和孩子们一起去海边捡,按颜色分类;下午开始贴西侧墙根的瓷砖,做防滑处理,用今天剩下的防滑剂和碎石子;沈亦舟负责教孩子们剥带鱼,准备明天的早餐;周小雨负责协调志愿者分贝壳,记录贝壳的数量和颜色,为后天贴贝壳墙做准备。” 沈亦舟补充道:“带鱼要提前解冻,去鳞去内脏,切成小段,用面粉裹一下煎,孩子吃着不腻,还能补充蛋白质,施工师傅们贴瓷砖时吃了也能攒劲,不会因为天气热没力气。” 周小雨则说:“明天县文旅局会送贝壳装饰墙的固定支架过来,王主任帮忙送,咱们提前准备好胶水,后天就能开始贴贝壳,争取下周把贝壳墙贴完,‘望海贝坊’就能更漂亮了。”

李伟望着窗外的月光,洒在防滑处理好的瓷砖上,海螺壳在月光里泛着柔和的光,像镶嵌在地上的星星。他知道,“望海贝坊” 的建设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 贴完瓷砖装门窗,装完门窗搭灶台,搭完灶台贴贝壳装饰墙,但今天的困境让他更坚信:有政府的支持(住建局的物资和技术、文旅局的试点申请和设计),有村民的参与(阿强的帮忙、阿婆的绿豆汤、小玥妈妈的海虾),有粉丝的牵挂(宝妈群的捐款、陈姐的工兵铲、小李的捐款),再难的路也能一步步走下去。

就像今天的虾仁蒸蛋,简单的鸡蛋和虾仁,却蒸出了最鲜的味道;平凡的瓷砖和防滑剂,却筑起了最安全的防线。明天,太阳升起时,村民们会一起去捡贝壳,西侧墙根的瓷砖会开始贴,孩子们会剥带鱼做早餐,而这份跨越山海的温暖,会继续在渔村里传递,直到 “望海贝坊” 的烟囱升起第一缕烟,直到每个孩子都能在温暖、安全的厨房里吃上热乎饭,盼回心爱的人,直到渔村的冬天,因为这小小的厨房,变得格外鲜暖而安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