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 > 第16章 烟火厨坊筹备记:扳手当锅铲与粉丝助攻

晨光刚漫过 “烟火厨坊” 锈迹斑斑的卷闸门,老周的老虎钳就 “哐当” 一声砸在水泥地上,震得墙角堆着的装修废料都簌簌掉灰。他踩着吱呀作响的木梯,工装裤后兜露出半截弯成 “Z” 形的铁丝,晃得跟老式电视机的天线似的,手里还攥着个泛黄的万用表 —— 表针在表盘上跳得跟受惊的兔子似的。“你瞅这电线!” 老周用老虎钳夹起一缕缠成疙瘩的电线,铜芯外的胶皮都发脆了,“上次租这儿的五金店老板,怕不是把家里的废电线全塞这儿了!乱得跟我孙子的玩具车零件似的,咱厨房可不能像工厂车间那样‘野蛮生产’,安全第一!”

他边说边蹲在梯子上剥电线皮,指甲缝里还嵌着昨天修微波炉蹭的黑油。剥到一半突然 “哎哟” 一声,铁丝弹到指尖,他甩着手笑:“当年在机床厂剥电缆,比这粗三倍的都不在话下,现在倒被这细铁丝拿捏了 —— 看来得把我那套‘剥线十八式’捡起来,以后厨房的电路维修就靠它了!”

蹲在墙角的李建国头也没抬,蓝色记账本摊在膝盖上,封皮上 “民生开销” 四个钢笔字被摩挲得发亮。他捏着支快没墨的铅笔,在 “装修材料” 那页划得沙沙响,笔尖在 “电线 150 元、节能灯泡 20 元、快干水泥 50 元” 的数字上反复圈画,最后在合计 “220 元” 旁边画了个哭丧着脸的简笔画小人 —— 小人耷拉着嘴角,手里还举着个缺角的硬币,活脱脱是他此刻的心情写照。“超预算 30 块了。” 李建国抬头皱着眉,指节叩了叩账本上的哭脸,老花镜滑到鼻尖也没顾上扶,“得找菜市场的王婶问问,她那儿不是囤了好几袋水泥吗?就说咱给她留两个狮子头试吃名额 —— 上次她尝了沈师傅做的狮子头,连说比她儿媳妇炖的红烧肉还香,指定能松口。”

他刚把账本折成小方块塞进裤兜,就听见周小雨抱着手机冲进来的脚步声 —— 姑娘的薄荷绿卫衣下摆还沾着早餐店的油条碎屑,手机屏幕亮得能照见人,上面 “开业预约” 的数字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往上跳,从四万九窜到五万只用了十秒。“家人们疯了!” 周小雨的声音都带着颤,指尖在屏幕上飞快滑动,调出个备注 “社区便利店张哥” 的私信,“你看这个张哥,说要送两桶关东煮汤料当开业礼,还问能不能用他那口煮关东煮的大锅试菜!他说‘煮了三年海带结的锅,煮排骨指定香’!”

李伟刚把那台陪他失业的旧微波炉搬进后厨,闻言手一滑,微波炉差点撞在门框上 —— 机身上贴的 “邪修厨房镇店之宝” 便利贴都翘了角。“关东煮锅煮糖醋排骨?” 他扶着微波炉门笑出眼泪,指节还沾着搬运时蹭的灰尘,“这主意够邪门,我喜欢!比用外卖盒煮泡面还敢想,不愧是我粉丝!”

沈亦舟正对着新买的实木案板擦第三遍,白围裙上沾着的面粉像撒了层雪,连指尖都裹着细粉。他直起身时,案板上还留着整齐的擦痕 —— 这位淮扬菜传人连擦案板都讲究 “顺着木纹擦,逆着木纹抛光”,跟当年在国宴厨房处理鲍参翅肚一个架势。“糖醋排骨讲究‘糖油炒色’,” 沈亦舟伸手摸了摸案板边缘,确保没有毛刺,“关东煮锅是平底的,受热不均,炒糖色容易糊底 —— 不过,” 他话锋一转,眼底闪过丝笑意,“倒能试试简化版,省掉炒糖色的步骤,给打工人省点时间。”

说干就干。沈亦舟从随身带的帆布包里掏出个青花瓷碗 —— 碗底还印着 “沈氏家传” 的暗纹,里面装着磨得细如雪花的冰糖粉。“传统做法得用老冰糖敲碎,小火慢炒,” 他用指尖捏起一点冰糖粉,对着光展示,“炒到冰糖融化成琥珀色,冒小泡的时候下排骨,差十秒都不行 —— 我祖父当年给外宾做这道菜,光炒糖色就站了十分钟,连汗都不敢擦。”

他刚要拧开燃气灶,老周突然从工具包里掏出把扳手递过来 —— 那是把锈迹斑斑的活扳手,手柄上还缠着电工胶布,是他当年在机床厂的 “老伙计”。“灶头开关松了,” 老周拍了拍扳手,“先用这个拧着!我这就去五金店买新的 —— 顺便砍砍价,比在工厂买零件还得狠点,上次买个螺丝都被老板坑了五毛!”

李伟接过扳手掂了掂,冰凉的金属触感从掌心传来。他看着沈亦舟手里的青花瓷碗,突然笑了:“得,今天咱就用‘五金工具版糖醋排骨’开荤!” 他抓过沈亦舟手里的冰糖粉,没等对方反应过来,就 “哗啦” 一声全倒进锅里 —— 白色的粉末落在锅底,跟撒了把雪似的。“别那么讲究,” 李伟边说边拿起旁边的番茄酱,拧开盖子就往锅里挤,“打工人哪有时间站十分钟炒糖色?加点番茄酱,又快又出味,酸甜口还更浓!”

“你这是‘邪修版糖醋汁’!” 沈亦舟急得伸手拦,指尖都碰到了锅沿,却见李伟已经把提前腌好的排骨倒进去 —— 排骨是菜市场王婶送的肋排,虽然有些边角料,但肉很厚实。油花 “滋啦” 一声溅起来,有的还溅到了扳手上,把金属表面都映得发亮。“祖父要是知道我跟人这么做排骨,” 沈亦舟扶着额头苦笑,“怕是要从坟里爬出来,拿他那套传了三代的炒勺敲我脑袋!”

“爬出来正好尝尝!” 李建国凑过来,用筷子戳了戳锅里的排骨 —— 筷子尖还沾着早上剥红薯皮的泥点,“比饭店的便宜,还比饭店的快 —— 上次我跟你王婶去吃‘老淮扬’,等了半小时才上排骨,还没咱这微波炉叮十分钟香!再说了,你祖父要是尝了这排骨,指不定还得夸‘这小子会省事’!”

正闹着,周小雨的手机突然 “叮咚” 响了 —— 是 “社区便利店张哥” 的连麦申请。她手忙脚乱点了接通,镜头里立刻出现个穿着蓝色围裙的中年男人,手里举着个冒着热气的关东煮锅 —— 锅是不锈钢的,上面还留着煮海带结的绿印子,锅里飘着几串海带结和鱼丸,中间躺着几块裹着酱汁的排骨,汤都快漫出锅沿了。

“李老师!” 张哥的声音带着点喘,估计是刚从便利店跑回后厨,“我用这锅试做了您的糖醋排骨,就是汤有点多,现在成‘糖醋排骨关东煮’了!” 他转身拿碗时,镜头扫过便利店的货架,几个背着书包的小学生正踮脚够最上层的泡面,其中一个还指着锅里的排骨,小声跟同伴说 “我闻着比辣条香”。“孩子们都问这啥味儿,” 张哥笑得见牙不见眼,眼角的皱纹都挤到了一起,“香得直咽口水!开业我把锅扛过去,给大家煮‘烟火版关东煮排骨’,免费试吃!管够!”

弹幕瞬间炸了,密密麻麻的评论刷得比锅里的汤还沸腾:

“张哥你是懂跨界的!这锅煮了三年海带结,煮排骨指定有海鲜味!”

“建议出道‘关东煮厨神’,我第一个去便利店打卡!”

“求张哥把便利店改成‘邪修美食站’,卖糖醋排骨关东煮!”

张哥看着弹幕,笑得更开心了,还特意把锅举到镜头前,让大家看排骨在汤里翻滚的样子:“你们放心,开业我一定把锅擦干净,再带十斤排骨,保证让大家吃够!”

刚挂连麦,又一个新粉丝的连麦申请弹了出来 ——Id 是 “退休电工孙大爷”,头像还是个举着万用表的卡通老头。周小雨刚点接通,就看见屏幕里出现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手里举着个改造过的铁丝架 —— 架身是用旧电线里的铜丝弯的,上面焊着六个小挂钩,每个挂钩都磨得发亮,一看就是用了心思的。

“小李!” 孙大爷的声音洪亮得像装了喇叭,手里还拿着个红薯,“我给你改了个‘多功能烤架’,能挂香肠还能烤红薯,用的是旧电线里的铜丝 —— 这铜丝结实得很,当年在电厂架线都用它,烤十斤红薯都没问题!” 他边说边演示,小心翼翼地把红薯挂在挂钩上,动作轻柔得像在摆弄宝贝,“上次看你用铁丝架烤披萨,我就琢磨着改改 —— 你那原始版太简单,我这版加了挂钩,还在底下焊了个接油盘,烤的时候油不会滴到微波炉里,好清理!工厂里都这么改工具,叫‘优化升级’!”

老周凑过来看,眼睛都亮了,伸手摸了摸烤架的焊点:“大爷您这手艺!比我在车间做的还精细!您这焊点比我焊机床零件还平整,没个三十年工龄做不出来!” 他从工具包里掏出个小本子,赶紧记下来,“开业我跟您学学,以后咱厨坊的工具都自己改,省不少钱 —— 上次看网上卖的烤架,要五十块一个,咱自己做,成本才五块!”

孙大爷笑得胡子都翘了,从身后拎出个工具箱 —— 箱子是铁皮的,上面印着 “电厂维修组” 的字样,里面的工具摆得整整齐齐。“行!我还带了万用表,” 他拿出万用表,表笔线都缠得整整齐齐,“帮你测测微波炉功率,保准比你那老伙计准 —— 你那微波炉用了好几年,功率说不定都衰减了,烤东西容易夹生!”

最绝的是 “刚毕业租房情侣小吴和小徐” 的连麦。接通时,屏幕里先出现个变形的外卖盒 —— 盒盖都翘了,底部还融化了一块,露出里面黑乎乎的排骨,上面沾着点塑料渣。小吴举着外卖盒,脸都红了,声音带着点尴尬:“李老师,我们没锅,就用外卖盒煮的排骨,结果煮到一半,盒底化了……”

他身边的小徐赶紧补充,手里还拿着根啃了一半的排骨:“不过味道还行!就是有点塑料香,吃着像‘科技与狠活’版糖醋排骨!” 两人对着镜头苦笑,背景里堆满了纸箱 —— 箱子上印着 “搬家公司” 的字样,有的还没拆封,墙上贴着张泛黄的便利贴,上面写着 “省钱买房,加油!”,字迹歪歪扭扭的,一看就是两人一起写的。

李伟强忍着笑,赶紧支招:“下次别用外卖盒!超市十块钱两个搪瓷杯,带盖的那种,比外卖盒结实多了!用搪瓷杯煮排骨,还能当碗用,一举两得!”

沈亦舟也软了语气,凑到镜头前,耐心解释:“我教你们简化版,不用开火 —— 把排骨用料酒和酱油腌十分钟,放进搪瓷杯里,加两勺番茄酱和一勺糖,再加点水,放进微波炉高火叮八分钟,就能吃了。” 他顿了顿,眼里闪过丝温柔,“正好开业带你们实操,不收学费,还管饭 —— 让你们尝尝正宗的糖醋排骨,没有塑料香的那种。”

小吴和小徐瞬间蹦起来,小吴差点把手机晃掉:“真的?我们一定去!还带自制的手绘海报,给厨房当装饰!我画画,他写字,保证比打印的还好看!” 小徐也跟着点头,手里的排骨都忘了啃:“我们还带点水果,给大家当饭后甜点 —— 都是超市打折买的,甜得很!”

中午试菜时,新的麻烦来了 —— 新买的实木案板太小,切排骨的时候,骨头总碰到边缘,差点把案板磕出个坑。老周眼疾手快,从装修废料里拖出块长方形的木板 —— 木板是上次拆旧货架剩下的,表面还有点粗糙,但纹理很结实。“这木板好!” 老周拍了拍木板,灰尘都扬了起来,“我用砂纸蹭蹭,就能当案板用!比买新案板省五十块 —— 五十块能买三斤排骨,够咱们吃两顿!”

他从工具包里掏出张砂纸,蹲在地上打磨木板,动作熟练得很 —— 砂纸在木板上来回摩擦,发出 “沙沙” 的声响,木屑簌簌落在地上。打磨了十分钟,木板表面变得光滑了,老周还特意用手摸了摸,确保没有毛刺:“好了!这案板比新买的还结实,切十斤排骨都没问题!”

李建国赶紧掏出蓝色记账本,翻开 “厨具开销” 那页,用铅笔把 “实木案板 50 元” 划掉,改成 “自制木板 0 元”,旁边画了个咧嘴笑的简笔画小人 —— 小人举着个排骨,旁边写着 “省 50 块,加菜!”。“省下来的钱买排骨,晚上加菜!” 李建国笑得合不拢嘴,“咱厨坊就得这么过日子,能省就省,把钱花在刀刃上 —— 比如买好的食材,让大家吃得放心。”

沈亦舟看着大家忙得热火朝天,突然拿起老周递过来的扳手,走到灶台前帮李伟翻排骨。油星溅在他的白围裙上,留下几个褐色的印子,他却笑得很自在,一点也不嫌弃 —— 要是在以前的国宴厨房,他连沾了点油的围裙都要立刻换掉,更别说用扳手当锅铲了。“以前总觉得做菜得有模有样,” 沈亦舟用扳手夹起一块排骨,递到李伟嘴边,动作自然得像做了无数次,“得用指定的锅,指定的工具,差一点都不行。现在才知道 ——” 他看着李伟咬了口排骨,眼里闪着光,“跟对的人一起,用扳手当锅铲也能做出好味道。这味道,比在国宴厨房做的还香,因为多了点烟火气。”

李伟嚼着排骨,笑得眼角都皱了:“那是!咱这排骨,加了‘邪修’的巧思,还有大家的心意,能不香吗?下次咱再试试用微波炉做松鼠鳜鱼,让你祖父的炒勺也‘开开眼’!”

傍晚的时候,粉丝们陆续来帮忙了。张哥扛着他的关东煮锅,锅上还盖着块干净的布,里面装着两桶汤料,额头上都冒了汗:“我把锅擦干净了,汤料也带来了,开业就能用!” 孙大爷背着他的工具箱,手里还提着个袋子,里面装着几个他自己改的铁丝架:“我带了几个烤架,给大家试烤红薯用,保证好吃!” 小吴和小徐捧着他们的手绘海报 —— 海报是用素描纸画的,上面画着四个小人:李伟举着微波炉,沈亦舟拿着炒勺,老周扛着扳手,周小雨抱着手机,背景是冒着热气的厨房,上面写着 “烟火厨坊,暖你肠胃” 八个大字,字迹是彩色的,看着特别温馨。

周小雨把海报贴在厨房的墙上,刚好在李建国的 “劳动最光荣” 保温桶旁边,倒像是凑成了一幅画 —— 暖黄的灯光照在海报上,小人的影子落在墙上,晃悠悠的,特别可爱。“太好看了!” 周小雨笑得眼睛都眯了,“这海报比打印的还好看,以后就是咱厨坊的‘镇店之宝’!”

李建国翻开蓝色记账本,在新的一页写下:“4 月 18 日,粉丝助攻:关东煮锅(赠)、改造烤架(赠)、手绘海报(赠),合计省 150 元。” 他在旁边画了个举着奖杯的简笔画小人,奖杯上写着 “最佳粉丝团”,还在小人旁边画了几颗小星星,看着特别喜庆。“咱这粉丝团,比我当年在村里的互助组还热心!” 李建国笑得满脸褶子,“以后咱厨坊火了,一定好好谢谢大家!”

夜幕降临时,“烟火厨坊” 的灯亮了。暖黄的灯光透过窗户,照在门口的招牌上 ——“用家常厨具,烹人间至味” 十个字,是沈亦舟用毛笔写的,字体飘逸又有力,被粉丝们贴的小星星围绕着,看着特别温暖。李伟靠在微波炉旁,看着沈亦舟、老周、李建国和周小雨,还有陆续赶来帮忙的粉丝,突然觉得:失业后的日子,就像这碗糖醋排骨,一开始有点苦,有点迷茫,不知道未来在哪里。但加了点 “邪修” 的巧思,加了群温暖的人,就变得又甜又香,充满了希望。

周小雨举着手机直播,屏幕上的预约数还在涨,已经突破六万了。她对着镜头,声音充满了期待:“家人们!下周六上午十点,‘烟火厨坊’正式开业!双厨现场教做微波炉糖醋排骨和关东煮狮子头,还有老周师傅的工具改造课 —— 教大家怎么用旧铁丝做烤架,李大叔的省钱买菜课 —— 教大家怎么在菜市场砍价,买到便宜又好的食材!粉丝到店有惊喜,不仅能免费试吃,还能拿到咱厨坊的专属小礼品 —— 就是李大叔画的简笔画明信片!”

弹幕里满是 “期待”“一定来” 的评论,还有粉丝刷礼物:

张哥刷了个火箭,留言:“我带十斤排骨来!再带点便利店的关东煮,给大家当开胃菜!”

孙大爷刷了个飞机,留言:“我带工具箱来!谁的微波炉坏了,我免费修,保证比新的还好用!”

小吴和小徐刷了个热气球,留言:“我们带海报来!再带点水果,给大家当饭后甜点,甜得很!”

李伟看着满屏的热情,转头对沈亦舟笑:“明天,咱们再试做个‘粉丝专属版’炒饭?用你的正统手法,加我的邪修改良,保准好吃!”

沈亦舟点头,眼里闪着光:“好!用你的剩饭,我的秘制酱油,老周的扳手当工具,再加上粉丝们的心意 —— 保准是最好吃的一碗炒饭。让大家知道,不管是正统还是邪修,只要用心,就能做出好味道。”

月光洒在 “烟火厨坊” 的招牌上,门口的铁丝架上,还挂着孙大爷送的烤红薯,香气飘得很远,吸引了路过的行人驻足。属于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属于 “烟火厨坊” 的温暖,才正在蔓延 —— 从这小小的厨坊里,蔓延到每个普通人的餐桌上,蔓延到每个认真生活的人心里。

晚上试做炒饭时,沈亦舟先演示了正统做法:他选了刚煮好的五常大米,晾到温热,然后在炒锅里放少许油,油热后打入鸡蛋,快速搅散,再放入米饭,用铲子反复翻炒,确保每粒米饭都裹上蛋液,最后加入他的秘制酱油 —— 酱油是用黄豆和香料熬的,香味浓郁。“正统炒饭讲究‘粒粒分明,蛋香浓郁’,” 沈亦舟边炒边说,“火候要控制在中火,不能太大,不然米饭容易糊;也不能太小,不然炒不出香味。”

李伟则演示了邪修改良版:他用的是昨天剩下的杂粮饭,直接放进微波炉里叮了三十秒,让米饭变软,然后加入香肠丁、辣条碎和一勺番茄酱,搅拌均匀,再放进微波炉高火叮一分钟。“打工人没那么多时间炒饭,” 李伟举着微波炉里的炒饭,笑着说,“这样做,两分钟就能搞定,味道还不差 —— 香肠丁有肉香,辣条碎够味,番茄酱增加酸甜口,比外卖炒饭还好吃!”

沈亦舟尝了口李伟的邪修炒饭,眼睛亮了:“没想到这么好吃!比我想的还香 —— 辣条碎的辣味和番茄酱的甜味结合得很好,剩饭也变得不那么干了。下次咱就在开业上教这个,肯定受欢迎!”

老周和李建国也尝了,都赞不绝口。老周边吃边说:“这炒饭,我在工厂加班的时候要是能吃到,能多拧两百个螺丝!” 李建国则在账本上记下:“粉丝专属版炒饭,成本 2.5 元,比外卖便宜 8 元,适合推广。”

夜深了,“烟火厨坊” 的灯还亮着。大家还在忙着筹备开业的事情,有的在整理食材,有的在打扫卫生,有的在讨论开业流程,笑声和说话声飘出窗外,和月光、烤红薯的香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温暖又充满希望的画面。

李伟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充满了感激 —— 感激沈亦舟的加入,感激老周的技术支持,感激李建国的精打细算,感激周小雨的运营助力,更感激粉丝们的热情支持。他知道,“烟火厨坊” 不仅仅是一个做菜的地方,更是一个充满温暖和爱的大家庭 —— 在这里,没有正统和邪修的区别,只有对美食的热爱,对生活的认真。

他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烟火厨坊” 会越来越好,会有更多的人来到这里,学会用家常厨具做出美味的饭菜,感受到生活的烟火气和温暖。而他们的故事,也会继续下去,写满更多关于美食、关于爱、关于生活的美好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