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 > 第22章 黑粉风波与综艺橄榄枝:蛋炒饭里的底气

晨光刚把 “烟火厨坊” 的招牌染成暖金色,刘大婶就扛着半筐番茄堵在了门口。竹筐上还沾着新鲜的泥土,红透的番茄在筐里滚来滚去,她嗓门亮得能穿透晨雾:“小李!昨天番茄卖断货,我今早四点就去地里摘的,沙瓤得能流汁!” 身后跟着早餐店王哥,手里拎着两袋土鸡蛋,塑料袋上印着 “农家散养” 的字样:“我跟养鸡户订了五十斤,今天教蛋炒饭正好用,保证炒出来蓬松得像云朵!”

周小雨举着手机调试直播设备,薄荷绿卫衣的袖口还沾着昨天的番茄汁,镜头里瞬间涌入四万多条弹幕:“家人们早!昨天番茄炒蛋的余温还没散,今天咱来道‘救急硬菜’—— 蛋炒饭!不管是剩米饭还是新鲜米,保证教你做出能当早餐、当午餐、当夜宵的万能炒饭!”

沈亦舟正对着案板整理食材,白围裙被熨得没有一丝褶皱,连装米饭的瓷盆都按 “左米右料” 的顺序摆好。他从陶瓮里舀出一勺猪油,油块在晨光下泛着乳白的光:“正统蛋炒饭,讲究‘粒粒分明、油润不腻’,光选米就得花心思。” 说着把一碗隔夜米饭倒在案板上,用手轻轻搓散,米粒在掌心簌簌作响,“必须用籼米,煮的时候水要少,煮好后摊开晾凉,让米粒表面的水分蒸发,这样炒出来才不会粘成坨。”

李伟叼着个茶叶蛋凑过来,蛋壳碎屑差点掉在米饭里:“沈老师您这是给米饭‘做 SpA’呢?” 他从冰箱里掏出碗刚叮热的剩米饭,碗边还沾着昨晚的菜汤印:“你看这隔夜剩米,硬得正好,不用搓散直接下锅,三分钟就能炒好 —— 打工人早上哪有时间晾米饭?”

“这能叫蛋炒饭?” 沈亦舟眉头拧成疙瘩,用手指戳了戳碗里的剩米饭,“米粒都粘在一起,炒出来跟饭团似的,没有嚼劲。” 他往炒锅里放了块猪油,猪油在锅底慢慢融化,泛着淡淡的油香:“正统做法得用猪油炒,比菜籽油香,还能让米粒裹上油光。先把猪油熬化,再下鸡蛋,鸡蛋要炒成碎块,跟米粒大小差不多,这样每口都能吃到蛋香。”

【细节提醒】沈亦舟对着镜头搓散米饭:“煮炒饭的米,水和米的比例是 1:1.2,煮好后用筷子扒散,放在通风处晾半小时,新手也能炒出粒粒分明的效果。要是没有隔夜饭,就把新鲜米饭放进冰箱冻十分钟,冻到米粒变硬,也能代替隔夜饭。”

李建国蹲在旁边翻账本,蓝色账本上刚画完番茄炒蛋断货的欢呼小人,又赶紧添了行 “蛋炒饭食材:籼米 5 元(1 斤)、土鸡蛋 8 元(6 个)、猪油 3 元、火腿肠 2 元”,笔尖突然顿住:“哎?火腿肠只剩一根了,现去买来不及啊!”

“别急!” 周小雨举着手机跳起来,屏幕上弹出个 “食堂张姐” 的连麦申请,“张姐说她有‘食堂版炒饭秘诀’,没火腿肠也能救场!” 镜头接通,屏幕里钻出个穿着蓝色工装的中年女人,背景是摆着不锈钢餐盘的食堂窗口,手里还拿着个大铁勺:“李老师!没有火腿肠就用午餐肉!” 她从蒸箱里拿出块午餐肉,切成小丁,“我在学校食堂做了二十年炒饭,午餐肉切小丁炒,比火腿肠香,学生们抢着吃,打饭队伍能排到操场!”

弹幕瞬间刷满 “食堂阿姨才是王者”“午餐肉炒饭 yyds”,李伟已经抓起桌上的午餐肉罐头:“这主意绝了!沈师傅你看,正统用火腿肠,邪修版用午餐肉,省了切火腿肠的时间,还更入味 —— 打工人哪有功夫切火腿肠?”

沈亦舟刚要反驳,老周扛着个改装过的铁丝漏勺进来了,漏勺柄上缠着防滑绳:“昨天看你们炒番茄缺工具,我给咱改了个‘炒饭专用漏勺’!” 他突然瞥见沈亦舟手里的猪油,眼睛一亮,“这猪油得熬透吧?我给你找个好东西!” 转身从工具包掏出个不锈钢小碗,“这玩意儿熬猪油不溅油,比你用铁锅快多了!”

“胡闹!” 沈亦舟赶紧把猪油碗护在身后,“正统蛋炒饭的猪油得‘慢火熬’,用小碗熬不出香味,得用铁锅慢慢熬,让猪油的香味充分释放。” 他往铁锅里放了几块猪板油,小火慢慢熬,油珠在锅底轻轻跳动,“你看,熬猪油的时候要不停搅拌,别让油渣糊底,熬到油渣变成金黄色,猪油就熬好了,香得能飘三条街。”

【细节提醒】“熬猪油的时候加一勺清水,能让猪油熬得更透,还不会溅油。熬好的猪油装在瓷罐里,放凉后盖上盖子,能放一个月。炒炒饭的时候放一勺熬好的猪油,比买的成品猪油香,还没有添加剂。” 沈亦舟边说边往锅里加了一勺清水,锅里的猪油渐渐变成清澈的淡黄色,香味飘得老远,门口路过的学生都忍不住探头往里看。

李伟却已经抓起午餐肉罐头,倒进碗里,还加了两勺方便面调料包:“打工人哪有时间熬猪油?用成品猪油加方便面调料包,直接倒锅里炒,两分钟就能出香味,比你熬猪油省半小时!” 他往碗里磕了三个土鸡蛋,加了一勺水,用筷子快速搅拌,“你看这鸡蛋液,加水上锅炒,比不加水的蓬松,三块钱六个的土鸡蛋,比普通鸡蛋香。”

【细节提醒】李伟举着方便面调料包对着镜头:“没有成品猪油就用菜籽油加香油,味道差不多,还更方便!鸡蛋液里加一勺水或者牛奶,炒出来的鸡蛋比海绵还蓬松,新手也不会炒老。要是连鸡蛋都没有,用鹌鹑蛋代替,二十个鹌鹑蛋顶三个鸡蛋,还更营养。”

正闹着,直播弹幕突然被一条刺眼的评论刷屏:“你就是个失业的,懂什么做菜?用剩米饭、罐头食品糊弄人,也配叫美食主播?”Id 是 “美食评论家老赵”,头像还是个拿着银质餐具的卡通形象,后面跟着一串附和的评论:“就是!正统菜都做不好,只会搞这些旁门左道!”“失业了就去找工作,别在这误导人!”

周小雨的脸瞬间白了,赶紧想屏蔽,却被李伟拦住了。他擦了擦手上的油,凑到镜头前,语气平静:“我确实失业过,也确实用剩米饭做过菜 —— 但这不是糊弄人。” 他拿起碗里的剩米饭,对着镜头晃了晃,“对我来说,这些剩米饭不是垃圾,是能填饱肚子的宝贝;对很多打工人、学生党来说,方便快捷的家常菜,比昂贵的山珍海味更实在。”

沈亦舟突然凑过来,拍了拍李伟的肩膀:“他说得对。烹饪不是只有一种标准,能让普通人吃得开心、吃得实惠,就是好厨艺。” 老周也放下手里的漏勺:“我以前在工厂拧螺丝,也用微波炉做过饭,怎么就不是做菜了?” 弹幕瞬间反转,刷满 “支持李老师”“失业怎么了?凭本事吃饭”,早餐店王哥还刷了个火箭:“李老师别理他们!我以前也失业过,现在开早餐店,靠的就是你教的方法!”

【粉丝暖心时刻】

独居张奶奶 连麦回来,手里举着刚做好的蛋炒饭:“小李别难过!奶奶用你教的方法做了炒饭,孙子说比外卖香,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加班族小林 发了张办公室的照片,马克杯里装着蛋炒饭:“李老师,我在公司用你的方法做了炒饭,同事们都抢着吃,他们说比食堂的还香!”

大学生小孙 拍了段宿舍的视频,小电煮锅里煮着蛋炒饭:“李老师,我在宿舍用你的方法做了炒饭,宿管阿姨都夸香,没没收我的锅!”

就在这时,周小雨的手机突然响了,屏幕上显示 “《家常菜争霸赛》节目组”。她愣了一下,接起电话,声音越来越激动:“真的吗?邀请我们去参加综艺?” 挂了电话,她跳起来抱住李伟:“李老师!沈老师!《家常菜争霸赛》节目组邀请我们去参加比赛!这是全国性的综艺,有专业评委,还有百万奖金!”

沈亦舟的眼睛瞬间亮了:“《家常菜争霸赛》?我爷爷以前当过这节目的评委!” 他拿起手机,翻出一张老照片,照片里的老人穿着白厨师服,站在舞台上,“这节目讲究‘家常菜见真章’,不是比谁的食材贵,是比谁的菜更有生活味。”

李伟却有点犹豫:“我们能行吗?人家都是专业厨师,我们就靠微波炉和铁丝架……” 李建国拍了拍他的肩膀,把账本递过去:“怕啥?你看咱这账本,从 5 块钱的披萨到 8 块钱的番茄炒蛋,哪道菜不是靠真本事?” 老周也附和:“我给咱改套‘综艺专用厨具’,保证比专业厨师的还好用!”

直播到一半,周小雨对着镜头宣布:“家人们!好消息!《家常菜争霸赛》节目组邀请我们去参加比赛!后续我们会直播备赛过程,大家一定要关注!”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还是老规矩 —— 有钱的捧个钱场,支持一下咱备赛的食材采购;没钱的点个爱心、点个赞,帮咱涨涨人气!谢谢大家!” 话音刚落,屏幕上就弹出各种打赏:

早餐店王哥 打赏 50 元:“李老师加油!我给你准备五十斤土鸡蛋,备赛用!”

菜市场刘大婶 打赏 30 元:“我给你留最新鲜的番茄,保证比别人的好!”

食堂张姐 打赏 20 元:“李老师,我教你食堂版炒饭秘诀,保证能拿奖!”

独居张奶奶 打赏 15 元:“小李别紧张,奶奶给你加油,比你做的炒饭还香!”

直播刚结束,节目组就发来详细的比赛规则:“比赛分三轮,第一轮‘家常菜创意赛’,第二轮‘指定食材挑战赛’,第三轮‘家乡味传承赛’,每轮淘汰一半选手,最终获胜者能获得百万奖金和签约平台的机会。” 周小雨念着规则,眼睛越来越亮:“第一轮创意赛,我们可以用邪修做法,肯定能出彩!”

沈亦舟却皱着眉:“指定食材挑战赛可能会有麻烦,节目组可能会给一些不常见的食材,需要正统做法来处理。” 老周拍了拍胸脯:“放心!我给咱改套‘万能厨具’,不管什么食材都能处理!” 李建国则在账本上添了行 “备赛预算:食材 200 元、厨具改造 50 元、交通费 100 元”,旁边画了个举着奖杯的小人:“咱省着点花,保证能备赛!”

李伟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突然笑了:“以前失业的时候,我从来没想过,自己能有机会上综艺。” 他拿起桌上的微波炉专用碗,碗边还沾着昨天的番茄汁,“但现在我知道,不管是用微波炉做披萨,还是用铁丝架做炒饭,只要能让大家吃得开心,就是好厨艺。”

夜幕降临,“烟火厨坊” 的灯还亮着。门口的铁丝架上,挂着老周改的炒饭漏勺和刘大婶送的番茄,墙上贴着粉丝们发来的加油照片。厨房里,李伟和沈亦舟正在研究比赛菜谱,李建国在记账,老周在改装备赛厨具(这次是个 “微波炉专用蒸蛋模具”),周小雨在和节目组对接细节,笑声和说话声飘出窗外,温暖又充满希望。

大家都知道,这场综艺邀请,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在 “烟火厨坊” 的故事里,还有更多关于家常菜、关于生活、关于普通人的精彩等着发生。而那些黑粉的质疑,早已被粉丝的支持和团队的底气化解 —— 毕竟,最好的厨艺,从来不是靠昂贵的食材和复杂的工具,而是靠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普通人的理解。

窗外的月光洒在 “烟火厨坊” 的招牌上,“用家常厨具,烹人间至味” 十个字在灯光下格外醒目。明天,这里又会有新的备赛计划,新的粉丝故事,新的烟火气 —— 而这份属于普通人的美食梦想,即将在更大的舞台上绽放光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