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 > 第17章 开业前的 “鱼” 乐战:正统讲法与邪修改良

“烟火厨坊” 的暖光灯刚亮起,沈亦舟就捧着个青花瓷盘站在镜头前 —— 盘里躺着条鲜活的鳜鱼,银鳞在灯光下泛着冷光,鱼眼亮得像浸了露水。周小雨举着手机直播,屏幕右下角的在线人数正以每秒百人的速度往上跳,弹幕里满是 “终于等双厨同框”“今天学什么硬菜” 的期待。

“今天教大家做淮扬菜经典 —— 松鼠鳜鱼。” 沈亦舟的指尖轻轻划过鱼背,动作轻柔得像在抚摸艺术品,“正统做法讲究‘一鱼两吃’,鱼肉做松鼠造型,鱼骨熬汤,从杀鱼到成菜,一共三十九步,少一步都出不了那个味。” 他边说边从工具箱里掏出套锃亮的刀 —— 刀柄是牛角的,刀刃泛着寒光,“这是我祖父传下来的片刀,片鱼时要保持 30 度斜角,每片厚度不能超过两毫米,这样炸出来才会外脆里嫩。”

李伟蹲在旁边整理食材,闻言抬头笑了:“沈师傅,咱先说好,等会儿我可得给您的‘三十九步’减减肥 —— 打工人哪有那功夫片两毫米的鱼片,超市买冻鱼都比活鱼方便,还不用自己杀。” 他举起袋冻鳜鱼,包装袋上 “家庭装” 三个字格外显眼,“这袋才十五块,比活鱼便宜一半,提前解冻就能用,省了杀鱼的麻烦。”

弹幕瞬间乐了,“邪修师傅又上线了”“冻鱼 yyds” 的评论刷得飞快。沈亦舟也不恼,笑着把刀放下:“你先听我把正统做法讲完,等会儿你再改 —— 但有一条,鱼的新鲜度不能丢,冻鱼得选没解冻过的,不然肉质会散。”

“放心!” 李伟拍着胸脯,从搪瓷盆里掏出块生姜,“我这生姜是菜市场王婶送的,昨天刚挖的,比超市的干生姜香十倍。等会儿给您的‘三十九步’砍砍价,保准砍成‘九步速成版’,还不丢那味儿!”

沈亦舟先演示杀鱼 —— 他左手按住鱼头,右手持刀,刀刃贴着鱼鳃轻轻一划,鲜红的鱼血顺着鱼鳃流进瓷碗,动作干净利落。“杀鱼第一步,放血要彻底,不然鱼肉会有腥味。” 他边说边用镊子仔细拔鱼鳃,“鱼鳃里的泥沙要掏干净,得用牙签一点点挑,这步不能省,不然熬汤会发苦。”

李伟凑过来看,突然递过去一把剪刀:“沈师傅,咱用剪刀吧 —— 镊子挑鳃太费时间,剪刀一剪就下来,还干净。” 他说着拿起剪刀演示,“你看,从鱼鳃根部剪一下,整个鳃就掉了,比镊子快三倍,还不用费眼睛。”

沈亦舟的动作顿了顿,看着李伟手里的普通家用剪刀,又看了看自己手里的镊子,忍不住笑了:“行,这步算你改得有理 —— 但片鱼必须用片刀,剪刀可片不出两毫米的鱼片。”

“片鱼咱也有招!” 李伟说着从冰箱里拿出块冻硬的鳜鱼,“冻鱼稍微化点冻,用菜刀就能片 —— 虽然厚度不匀,但炸的时候多炸一分钟,照样外脆里嫩。” 他举起菜刀,对着冻鱼片下去,虽然切得不如沈亦舟整齐,但也有模有样,“你看,普通人哪会用片刀?菜刀家家都有,冻鱼切起来还不打滑,比活鱼安全多了,新手也不怕伤手。”

弹幕里的 “打工人” 纷纷共鸣:“终于不用买专业刀了”“冻鱼切起来太省心了”。沈亦舟看着李伟手里的冻鱼片,若有所思:“倒也是,很多人家里只有一把菜刀,能把冻鱼片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 但挂糊这步不能改,正统做法要用玉米淀粉 蛋清,挂糊要均匀,不然炸的时候会溅油。”

“挂糊咱也能改良!” 李伟从橱柜里拿出袋土豆淀粉,“土豆淀粉比玉米淀粉便宜,还不用加蛋清 —— 直接用清水调淀粉糊,浓度跟酸奶差不多就行,抹在鱼片上照样不溅油。” 他说着调了碗淀粉糊,抹在冻鱼片上,“你看,这样多省事,还不用打鸡蛋,省了鸡蛋钱,对过敏的人也友好。”

正说着,连麦申请突然弹了出来 ——Id 是 “独居老人张奶奶”,头像里的老人戴着老花镜,手里举着个小锅。周小雨赶紧接通,镜头里张奶奶举着条小鳜鱼,声音带着点颤:“沈师傅,我眼神不好,片鱼总切到手,小李师傅说的冻鱼在哪买啊?我也想试试做松鼠鳜鱼,给我家小孙子吃。”

李伟赶紧凑到镜头前:“张奶奶,您去超市的冷冻区,找‘家庭装冻鳜鱼’,直接让超市工作人员帮您切好,回家解冻就能用,不用自己片!”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您要是觉得麻烦,就把鱼切成块,不用做松鼠造型,炸出来照样好吃,小孙子肯定喜欢!”

张奶奶笑得眼睛都眯了:“太好了!我明天就去买,等做好了给你们发照片!” 挂了连麦,沈亦舟也点头:“这改良确实贴心,老人小孩都能操作 —— 但酱汁这步,正统做法要用番茄酱 白醋 白糖 料酒 生抽,熬制时间不能少于 20 分钟,还要勾薄芡,这样酱汁才会浓稠挂壁。”

“酱汁咱也能简化!” 李伟从调料架上拿出瓶番茄酱和瓶生抽,“家里有番茄酱和生抽就行,白糖按个人口味加,不用加白醋和料酒 —— 料酒很多人家里没有,不加也不影响味道,熬的时候用微波炉叮 5 分钟,比用炒锅快多了,还不用看火,不会糊底。”

他说着就调起酱汁 —— 番茄酱两勺,生抽一勺,白糖一勺,加少许水,搅拌均匀后倒进微波炉专用碗,“叮” 了 5 分钟。拿出来时,酱汁冒着热气,浓稠得刚好挂在勺子上,“你看,比熬 20 分钟的还香,打工人下班回家,叮 5 分钟就能搞定,不用站在灶台前盯着。”

沈亦舟尝了口酱汁,眼睛亮了:“还真不错!酸甜口感好,比我想的还好吃 —— 但炸鱼这步,正统做法要分三次复炸,第一次定型,第二次增香,第三次酥脆,油温要控制在 180 度,差 10 度都不行。”

“炸鱼咱用微波炉代替!” 李伟说着把裹好淀粉糊的鱼片放进微波炉,“高火叮 8 分钟,中间不用翻面,叮到鱼皮发脆就行,还不用洗油锅,省了刷碗的麻烦。”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要是家里有空气炸锅,叮 5 分钟就行,更省油,吃着也健康。”

又一个连麦申请弹了出来 —— 是 “外卖小哥刘师傅”,镜头里的男人穿着外卖服,手里举着个外卖盒:“李师傅,我天天送外卖,没时间用炒锅炸鱼,微波炉真的能叮熟吗?我也想做给我老婆吃,她总说我不会做饭。”

李伟笑着点头:“刘师傅,肯定能叮熟!你提前把冻鱼解冻,裹上淀粉糊,放进微波炉高火叮 8 分钟,酱汁叮 5 分钟,总共 13 分钟就能做好,比你送一单外卖还快!” 他说着把叮好的鱼片拿出来,鱼皮金黄酥脆,用筷子一碰就掉渣,“你看,这跟炸的一样脆,还不用怕溅油,送完外卖回家就能做,不耽误时间。”

刘师傅笑得见牙不见眼:“太好了!我今晚就试试,做好了给你发视频!” 挂了连麦,弹幕里的 “打工人” 都沸腾了:“13 分钟就能做松鼠鳜鱼?我也能行!”“明天就去买冻鱼!”

沈亦舟看着满屏的热情,突然拿起李伟调的酱汁,倒在叮好的鱼片上:“既然是改良,咱就改得彻底 —— 正统做法讲究造型,改良做法讲究实用,这样才能让更多人学会。” 他边说边用筷子夹起一块鱼片,“你还别说,这微波炉叮的鱼片,比炸的还嫩,酱汁也挂得均匀,好吃!”

李建国蹲在旁边算账,蓝色记账本摊在膝盖上:“正统做法:活鳜鱼 35 元,玉米淀粉 5 元,鸡蛋 2 元,调料 10 元,合计 52 元;改良做法:冻鳜鱼 15 元,土豆淀粉 2 元,调料 5 元,合计 22 元,省了 30 元!” 他举着账本给镜头看,“省下来的钱能买三斤排骨,够吃两顿!”

老周也凑过来,手里拿着个改造过的微波炉托盘 —— 托盘上贴了层硅胶垫,“我给微波炉托盘加了硅胶垫,叮鱼的时候不会粘底,还不用刷托盘,省了清理的麻烦。” 他说着把托盘放进微波炉,“以后大家家里的微波炉托盘也能这么改,成本才两块钱,比买新托盘便宜多了!”

周小雨举着手机,兴奋地报数据:“家人们!现在在线人数突破十万了!预约开业直播的已经有八万了!大家都在问改良版松鼠鳜鱼的教程,咱们要不要现在出个文字版?”

李伟和沈亦舟对视一眼,同时点头。李伟拿起笔,在白板上写 “改良版松鼠鳜鱼(九步速成)”:

冻鳜鱼解冻(超市可切好);

生姜擦鱼去腥;

土豆淀粉 清水调糊,抹在鱼片上;

微波炉高火叮 8 分钟(鱼皮发脆);

番茄酱 2 勺 生抽 1 勺 白糖 1 勺 水少许,调酱汁;

酱汁微波炉叮 5 分钟;

酱汁浇在鱼片上;

撒葱花(可选);

开吃!

沈亦舟看着白板上的九步,笑着补充:“大家要是有时间,也可以试试正统做法的鱼骨熬汤 —— 把鱼骨用姜片炒香,加开水熬 20 分钟,就是鲜美的鱼汤,一点不浪费。”

弹幕里满是 “太贴心了”“两种做法都学了” 的评论,还有粉丝刷礼物:“张奶奶” 刷了个热气球,留言 “谢谢小李师傅,我学会了”;“刘师傅” 刷了个火箭,留言 “今晚就做给老婆吃”;“宝妈李姐” 刷了个飞机,留言 “带娃没时间,改良版太适合我了”。

直播快结束时,沈亦舟突然拿起李伟手里的菜刀,对着镜头说:“以前总觉得正统做法不能改,今天才明白,改良不是丢了传统,而是让传统更贴近生活 —— 就像这松鼠鳜鱼,正统做法是艺术品,改良做法是家常菜,两者都好,只要能让大家吃到好吃的,就是好做法。”

李伟也笑着点头:“以后咱们就这么分工,沈师傅讲正统做法,我来改良,让大家既能了解淮扬菜的精髓,又能轻松学会做,不用怕麻烦,不用怕费钱。”

周小雨举着手机,对着镜头说:“家人们!下周六上午十点,‘烟火厨坊’正式开业!双厨会现场教改良版松鼠鳜鱼和微波炉狮子头,还有老周师傅的工具改造课、李大叔的省钱买菜课,到时候会抽 100 位粉丝送‘邪修厨具大礼包’—— 里面有李伟师傅同款搪瓷盆、老周师傅改造的铁丝架,还有沈师傅手写的改良菜谱!”

弹幕瞬间炸了,“我要抽礼包”“开业一定来” 的评论刷得满屏都是。张奶奶还发来私信:“我那天要去现场,给你们带我做的红糖馒头,谢谢你们教我做松鼠鳜鱼。” 刘师傅也发来私信:“我那天送完外卖就去,给你们带奶茶,庆祝开业!”

月光洒在 “烟火厨坊” 的招牌上,李伟和沈亦舟并肩站在门口,看着满屏的粉丝留言,突然觉得 —— 所谓的 “正统” 与 “邪修”,从来都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就像这松鼠鳜鱼,正统做法让它成为经典,改良做法让它走进寻常百姓家,两者结合,才能让美食真正有了烟火气,有了温度。

老周还在调试微波炉,李建国在整理账本,周小雨在回复粉丝私信,暖黄的灯光从窗户里透出来,照在门口的招牌上 ——“用家常厨具,烹人间至味” 十个字,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温暖。属于 “烟火厨坊” 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属于他们的 “美食江湖”,也才正要热闹起来。

第二天一早,李伟就收到了张奶奶发来的照片 —— 照片里,小孙子正举着块松鼠鳜鱼,笑得眼睛都没了,旁边的盘子里还有几块切好的鱼块,酱汁洒了点在桌子上,却透着满满的生活气息。李伟把照片拿给沈亦舟看,沈亦舟笑着点头:“你看,这就是改良的意义 —— 让更多人能做出好吃的,能和家人一起分享,比什么都重要。”

李建国也凑过来看,在账本上写下:“4 月 19 日,张奶奶反馈改良版松鼠鳜鱼成功,成本 22 元,满意度 100%。” 旁边画了个举着鱼块的简笔画小人,小人旁边还有个小爱心,看着特别温馨。

老周则拿着他改造的微波炉托盘,在上面贴了张纸条:“改良版松鼠鳜鱼专用托盘,硅胶垫 2 元,不粘底,易清理。” 他把托盘放进微波炉,笑着说:“等开业的时候,我多做几个这样的托盘,送给粉丝,让大家都能轻松做鱼。”

周小雨也没闲着,她把改良版松鼠鳜鱼的教程整理成图文,发在了平台上,还加了 “打工人速成菜”“家庭版松鼠鳜鱼” 的标签,没过多久,教程就上了热搜,评论区满是 “已经买了冻鱼,今晚试试”“谢谢双厨,终于能学会松鼠鳜鱼了” 的留言。

看着这一切,李伟突然觉得 —— 失业后的日子,就像这改良版松鼠鳜鱼,虽然少了些 “正统” 的精致,却多了些 “生活” 的温度。而 “烟火厨坊”,就是要把这种温度,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每个人都能在厨房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找到属于自己的烟火气。

离开业还有五天,“烟火厨坊” 的筹备还在继续,但每个人的心里,都充满了期待 —— 期待着开业那天的热闹,期待着粉丝们的笑脸,更期待着能把更多好吃、好做、省钱的家常菜,带给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人。

傍晚的时候,李伟又收到了刘师傅发来的视频 —— 视频里,刘师傅的老婆正举着块松鼠鳜鱼,笑着说:“没想到你还会做这么好吃的鱼,比饭店的还香!” 刘师傅站在旁边,笑得一脸得意:“这都是跟李师傅和沈师傅学的,以后我天天给你做!”

李伟把视频拿给大家看,每个人都笑得很开心。沈亦舟看着视频,突然说:“下次咱们再改良道淮扬菜 —— 扬州炒饭怎么样?我讲正统做法,你改良,让大家用剩饭就能做,比外卖还好吃。”

李伟笑着点头:“好啊!就这么定了 —— 让大家知道,不管是松鼠鳜鱼还是扬州炒饭,只要用心,用家常厨具,也能做出好吃的,不用怕麻烦,不用怕费钱。”

月光再次洒在 “烟火厨坊” 的招牌上,门口的铁丝架上,还挂着老周准备送给粉丝的小礼物 —— 用旧铁丝做的小烤架,上面系着红绳,看着特别可爱。属于 “烟火厨坊” 的故事,还在继续;属于他们的 “美食江湖”,也才刚刚开始书写最温暖、最热闹的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