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一枪定山河 > 第88章 陈三枪单刀赴会

一枪定山河 第88章 陈三枪单刀赴会

作者:狐狸小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0 16:07:56

吴远带着 “三日后等答复” 的承诺离开万寿宫时,议事堂内的红巾还飘在风里,却没了方才的剑拔弩张,只剩满室沉凝。陈三枪把周羽的盟书叠得整整齐齐,塞进褐衣内袋,指尖反复摩挲着布面,像是在掂量这字里行间的分量。

赵铁牛把斧头往桌角一放,粗声打破沉默:“大哥,周羽那盟书说得倒好听,可官军的话哪能全信?去年张都头也说要‘招安给粮’,结果设了埋伏,若不是百姓报信,咱们弟兄得折一半!”

马文才也点头,手指点着舆图上隆兴府的位置:“吴远虽看着诚恳,但‘保持独立’这话太虚 —— 周羽如今兵力过万,贺文渊又在整漕运,粮草军械都比咱们充足,真要合作,咱们怕是迟早要被他牵着走。再说,耶律赤那金狗虽没安好心,却也点破了一层:周羽要真容得下咱们,为何不亲自来吉州谈?”

堂内头领们纷纷附和,有的说 “不如再拖些时日,看看周羽的实际行动”,有的说 “派个斥候去隆兴府探探虚实就行,不必急着答复”,连最主张抗金的几个老弟兄,也皱着眉没吭声 —— 谁都没忘,官军与义军历来是 “猫鼠相斗”,哪怕周羽名声再好,也难消多年的戒备。

陈三枪没说话,起身走到窗边,望着院外练兵的弟兄们。晨光里,士兵们握着磨亮的长枪,喊着 “杀金狗、护百姓” 的号子,枪尖映出的光,竟与他腰间红巾的颜色有些像。他想起去年金军破城时,百姓们抱着孩子躲在破庙里,把最后一口粮塞给义军;想起赵铁牛为了护粮,被金军砍伤了胳膊,却还笑着说 “粮没丢就好”—— 这义军,这吉州,是弟兄们用命护着的,是百姓们捧着的,绝不能因为一份不知真假的盟书,就把大家推向火坑。

“俺要去隆兴府。”

陈三枪突然开口,声音不高,却让满室议论瞬间停了。他转过身,额角的疤在晨光里泛着浅光,目光扫过众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周羽到底是真心抗金,还是想吞了咱们红巾社,不能只听吴远说,也不能只看这纸盟书 —— 俺得亲自去隆兴府看看。”

“大哥!万万不可!” 赵铁牛猛地站起来,胳膊上的旧伤都绷得发紧,“隆兴府是周羽的地盘,你去了就是羊入虎口!万一他设了埋伏,或是扣下你当人质,咱们义军没了主心骨,吉州百姓可就完了!”

“铁牛说得对!” 马文才也急了,把《孙子兵法》往桌上一拍,“要去也该派斥候去,或是让吴远陪着去,至少有个见证!你孤身去,连个传信的人都没有,太危险了!”

其他头领也跟着劝,有的说 “俺替大哥去”,有的说 “不如再跟吴远谈条件,让他保证大哥的安全”,堂内又热闹起来,却都是反对的声音。

陈三枪抬手按了按,等众人静下来,才缓缓开口,语气里带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俺不是去跟周羽谈判,也不是去投奔他 —— 俺是去‘看’。看隆兴府的百姓是不是真能安居乐业,看周羽的士兵是不是真不扰民,看他周羽到底是不是个能跟咱们一起抗金、能护着百姓的人。”

他走到柏木桌前,拿起那柄锈迹斑斑的锄头 —— 去年百姓就是用这样的锄头,跟金军拼过命。“这锄头是王老汉的,他儿子死在金军刀下,却还把最后一口粮塞给咱们。俺们起义,不是为了争地盘,不是为了当老大,是为了让王老汉这样的百姓,能好好种地、好好吃饭,不用再怕金军,不用再怕贪官。”

他攥紧锄头柄,指节都泛了白:“若是周羽真像传说中那样,护百姓、抗金军,那咱们跟他合作,甚至将来合并一处,都是为了这个念想;可若是他跟秦相一样,只是想利用咱们,想吞了吉州,那俺就算拼了这条命,也得把消息带回来,绝不能让弟兄们和百姓们上当!”

“可大哥,你不跟吴远一起去,也不告诉周羽,私自去隆兴府,万一被当成细作抓了怎么办?” 马文才还是担心,声音都放软了些。

陈三枪笑了笑,摸了摸腰间的红巾:“俺不跟吴远走,就是怕走漏了消息,让周羽提前做了样子给俺看。俺就扮成个挑夫,跟着商队去隆兴府,看最真实的景象。至于安全 —— 俺陈三枪从金军刀下逃过,从官军埋伏里闯过,还怕去隆兴府看一眼?再说,周羽要是真敢对俺一个‘挑夫’动手,那他也不是啥好东西,咱们更不能跟他合作。”

他顿了顿,看向赵铁牛和马文才:“俺走之后,吉州的事就交给你们俩。铁牛,你接着操练弟兄,守住赣江渡口,别让李飞虎的人过来;文才,你盯着吴远,三日后就说俺还在考虑,拖着他,别让他起疑心。俺最多十日就回来,若是十日没消息……”

“大哥!别说不吉利的话!” 赵铁牛打断他,眼眶都红了,“俺一定看好吉州,等大哥回来!要是周羽敢对大哥不利,俺就是拼了命,也得把大哥抢回来!”

马文才也点头,收起《孙子兵法》,语气郑重:“大哥放心,俺会安排好一切,不让任何人知道你去了隆兴府。商队的事俺来联系,保证没人认出你。”

其他头领见陈三枪态度坚决,又说得在理,也都不再反对,有的说 “大哥多带些盘缠”,有的说 “俺给大哥准备件旧衣服,扮挑夫更像”,堂内的气氛从担忧变成了鼓劲,每个人脸上都透着股信任 —— 他们信陈三枪的胆识,更信他为了百姓和义军的那颗赤心。

当天傍晚,吉州城外的商队驿站里,多了个挑着担子的 “挑夫”。他穿着洗得发白的短褂,裤脚卷到膝盖,露出结实的小腿,肩上搭着条汗巾,担子两头是些布匹,正是陈三枪。他没带任何信物,只在贴身的地方藏了半块红巾 —— 那是红巾社的标识,也是他跟弟兄们的念想。

马文才送他到驿站外,递给他一个粗布包:“里面是饼和水,商队的王掌柜是咱们的人,他会照应你,却不会跟你说话,免得露馅。十日之内,俺在吉州等你。”

陈三枪接过布包,拍了拍马文才的肩膀:“别担心,俺很快就回来。吉州就交给你了。”

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挑着担子,跟着商队慢慢走,没回头。直到走出吉州地界,看不见万寿宫的红巾旗了,他才摸了摸贴身的红巾,心里默念:等着俺,弟兄们;等着俺,吉州的百姓。俺一定给你们带个准信回来,一定找到能一起抗金、能护着咱们的人。

而此时的隆兴府,周羽刚听完侦查九江的回报,正跟林文轩商议进军路线。他还不知道,那个让吴远带了盟书去拉拢的红巾社首领,正扮成挑夫,朝着隆兴府赶来,要亲自验证他这个 “传说中的明主”,到底值不值得托付弟兄们的性命,托付百姓们的希望。一场注定改变江南西路格局的 “秘密考察”,就这样悄然开始了。

陈三枪换了身灰布短褂,将腰间红绸带藏进衣内,额前碎发遮住浅疤,混在隆兴府的早市人流里,倒像个寻常赶路的商贩。他没急着去府衙,反而沿着青石板路慢慢走,眼睛却没闲着 —— 这隆兴府的景象,比他在吉州听闻的还要鲜活。

街角的包子铺冒着热气,掌柜的正把刚出锅的肉包递给个穿补丁衣裳的老汉,笑着说:“张老爹,您慢拿!这是周将军特批的‘便民粮’做的包子,一文钱两个,管够!” 老汉接过包子,对着府衙方向拱了拱手:“多亏周将军,咱这把老骨头才能天天吃上热乎饭,要是换了秦相那时候,早饿肚子了!” 陈三枪攥了攥袖中的拳头,去年吉州粮荒时,秦相的税吏连种子粮都抢,哪有这般让百姓安心的景象?

往前走到市集中心,更见热闹 —— 菜农们挑着满筐的青菜、萝卜,摊位前挂着 “不哄抬物价” 的木牌;布庄门口围着一群妇人,掌柜的正展开新到的粗布:“这是贺大人从临江调运的棉布,周将军说了,给家眷做冬衣要紧,价儿比往常低两成!” 有妇人笑着接话:“俺家男人在新兵营操练,昨天还捎信说,周将军亲自去看他们,给每个人都发了暖炉,这样的好官,咱得好好跟着!”

陈三枪跟着人流走到赣江码头,这里更是一派繁忙 —— 十多艘粮船泊在岸边,船夫们正将麻袋里的粟米搬上岸,码头上立着块木牌,写着 “漕运便民公示”,上面清晰标注着 “每石粮运费五文”“百姓借粮免息”,旁边还站着两个穿官服的小吏,正给排队借粮的百姓登记,没有半分刁难。

“贺大人来了!” 人群里有人喊了一声,陈三枪抬眼望去,见贺文渊穿着素色官袍,手里拿着账本,正弯腰跟船夫核对粮食数量。有个船夫擦着汗说:“贺大人,这船粮比上次多了两百石,是不是记错了?” 贺文渊笑着翻开账本:“没错,这是周将军特批给码头劳工的‘辛苦粮’,你们出力多,就得多拿些,家里妻儿也能宽心。” 船夫们顿时欢呼起来,声音里满是真切的感激。

陈三枪站在人群后,指尖不自觉地摩挲着衣角 —— 他原以为周羽 “善待百姓” 是义军间的夸张传言,可眼前这一碗热包子、一匹平价布、一船辛苦粮,全是落在实处的好处,比任何盟书都更让人心安。他正出神,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争执声,便顺着声音走了过去。

是府衙外的刑案公示栏前,两个汉子正围着个穿刑狱司服饰的小吏争论。高个汉子红着眼说:“俺哥明明是被金军抓去当壮丁,怎么就成了通敌?你们这是冤枉好人!” 小吏却没急着反驳,反而从怀里掏出卷文书,指着上面的字迹说:“大哥您看,这是秦正大人亲自查的卷宗,您哥在金军营地时,偷偷给咱们送了三次九江布防图,上个月还帮着救了五个被俘的弟兄,怎么会是通敌?这是秦大人特意批的‘忠义奖’,赏五十斤粮,还能让您哥回家团聚!”

高个汉子愣了愣,接过文书反复看,忽然扑通跪下对着府衙方向磕头:“俺错怪秦大人了!错怪周将军了!俺哥是英雄,俺以后也要跟着周将军打金狗!” 周围百姓也跟着起哄:“秦大人公正!周将军明察!” 陈三枪看着这一幕,心里最后一点警惕也散了 —— 秦正原是朝廷旧官,周羽却敢让他掌刑狱,还能做到公正清明,这份识人用人的气度,绝非小肚鸡肠的政客可比。

他走到家小茶馆歇脚,邻桌两个茶客正聊得热络。穿长衫的先生说:“听说吴远先生在吉州见了陈三枪首领,周将军有意跟红巾社结盟,要是成了,江南西路的义军就拧成一股绳了,金狗再想捣乱,可没那么容易!” 穿短打的猎户接话:“俺要是陈首领,肯定跟周将军合作!你看咱隆兴府,当兵的不抢粮,当官的不贪钱,百姓能过好日子,这样的领头人,去哪找?”

陈三枪端着茶碗的手顿了顿,茶水汽雾模糊了他的眼神。他想起吉州百姓冬天冻得裂口子的手,想起红巾社弟兄们啃着硬窝头打仗的模样,想起马文才说 “找个能让百姓安稳的靠山”的话 —— 原来他要找的,不是什么地盘、什么权势,而是能让弟兄们安心抗金、让百姓踏实过日子的明主。

天还没亮透,隆兴府校场的号角就冲破了晨雾。陈三枪裹紧灰布短褂,混在围观的百姓里,站在校场外围的土坡上,目光紧紧锁着场中 —— 昨夜他虽认定周羽爱民,但乱世之中,唯有铁血雄师才能护得住百姓,今日这校场,便是检验周羽实力的试金石。

校场东侧率先响起震天的呐喊,陈三枪抬眼望去,只见个魁梧身影拎着柄碗口粗的狼牙棒,正站在步兵阵前,不是王猛是谁?他上身赤着,古铜色的肌肤上满是汗珠,腰间系着条粗布带,狼牙棒上的铁齿闪着冷光,每走一步,都让脚下的黄土微微震颤。

“都给俺拿出力气来!” 王猛的嗓门比号角还响,狼牙棒 “砰” 地砸在地上,震起一片尘土,“今日练的是‘破阵枪’,待会儿俺喊‘冲’,你们就跟着俺往前扎,谁要是敢往后缩,俺的狼牙棒可不认人!”

话音落,他猛地扬起狼牙棒,朝着前方的稻草人阵冲去。那狼牙棒在他手里竟似轻若无物,只见他左臂护胸,右臂发力,狼牙棒带着呼啸声砸向最前排的稻草人 ——“咔嚓” 一声,稻草人连同底下的木架瞬间被砸得粉碎,铁齿上还挂着断裂的草绳。

“冲!” 王猛一声暴喝,身后两千步兵立刻举着长枪跟上。他们分成三列,前列士兵半蹲扎枪,中列挺直枪杆,后列预备补位,脚步踏在地上,竟踏出整齐的 “咚咚” 声。陈三枪眯起眼,只见步兵阵像堵移动的铁墙,长枪如林,朝着稻草人阵推进,遇到 “障碍”,前排士兵立刻矮身,中列长枪顺势前刺,动作衔接得没有半分破绽,不过半柱香功夫,原本整齐的稻草人阵就被拆得七零八落。

有个年轻士兵动作慢了半拍,长枪没能及时刺出,王猛见状,提着狼牙棒走到他面前,却没骂人,只是弯腰捡起地上的断枪:“小子,记住了,在战场上,慢一步就是死!俺再教你一遍,出枪要快、准、狠,像这样 ——” 他单手握住士兵的手腕,引导着长枪刺向旁边的稻草人,“看到没?对准心口,一刺到底!” 士兵红着脸点头,王猛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练,下次别让俺失望!”

陈三枪攥紧了袖中的拳头 —— 他红巾社的步兵,多是农户出身,虽有悍劲,却没这般规整的阵型,更没这样肯手把手教士兵的将领。王猛这股憨直的狠劲,不是装出来的,是真刀真枪练出来的,这样的步兵,才是能扛住金军冲击的硬骨头。

校场西侧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陈三枪转头,只见两匹黑马并驾齐驱,马上的人正是郝龙、郝虎兄弟。两人都穿着玄色皮甲,手里各握一杆丈二长枪,枪尖在晨光里泛着寒芒。郝龙脸色沉稳,眼神锐利地扫过骑兵阵;郝虎则咧嘴笑着,时不时拍一下身边士兵的肩膀,透着股急躁的悍气。

“骑兵练‘迂回阵’!” 郝龙勒住马,长枪前指,声音虽不如王猛洪亮,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第一队跟着俺左绕,第二队跟着虎子右包,最后汇合时,枪尖必须对准中间的红旗下,谁要是偏了,就去跑五十圈!”

“得嘞!” 郝虎应了一声,双腿一夹马腹,率先冲了出去。他手里的长枪贴着马身,身体微微前倾,马蹄踏过校场的黄土,扬起一道烟尘。身后五百骑兵立刻跟上,他们分成两队,像两道黑色的闪电,朝着校场中间的红旗包抄过去。

陈三枪看得眼睛发直 —— 骑兵最难的就是阵型不乱,可郝氏兄弟的骑兵,哪怕在高速迂回时,也保持着两马间距,没有半分拥挤。郝龙带领的左队,长枪始终朝着外侧,防备 “敌人” 突袭;郝虎带领的右队,枪尖则微微下垂,随时准备冲锋。待两队汇合时,数百杆长枪齐刷刷对准红旗,枪尖几乎凑成一个点,连风掠过枪杆,都发出整齐的 “呜呜” 声。

“好!” 围观的百姓忍不住喝彩,陈三枪也跟着点头 —— 他红巾社也有骑兵,却只有三百多匹劣马,连像样的长枪都凑不齐,更别说这样精准的迂回战术。郝氏兄弟这骑兵阵,要是冲起来,怕是金军的重甲骑兵都挡不住。

校场北侧的动静,又将陈三枪的目光吸引过去。只见刘星穿着轻便的青布甲,手里握着一张连弩,正站在弓兵阵前。他身材虽不如王猛、郝氏兄弟魁梧,却透着股灵活的劲,手指在连弩的机括上轻轻摩挲,眼神专注得像在瞄准猎物。

“弓兵练‘三段射’!” 刘星的声音清亮,“前队射完退到后队装箭,中队补位射击,后队准备上前,不许有半分停顿!谁要是掉了箭,就去捡十斤箭簇!”

随着他一声令下,一千弓兵立刻分成三列。前队士兵举起连弩,“咻咻” 声不绝于耳,箭簇像雨点般落在前方的箭靶上,竟有八成射中了红心。前队刚退,中队立刻上前,连弩再次响起,动作没有半分拖沓。陈三枪仔细看,发现每个弓兵的腰间都挂着两个箭囊,箭囊里的箭簇排列得整整齐齐,显然是提前准备好的,这样一来,装箭的速度又快了几分。

“不错!” 刘星点头,又喊道,“现在练‘仰射’!模拟金军的骑兵冲锋,箭簇要射向马腿,记住,射马不射人!” 弓兵们立刻调整姿势,连弩微微上抬,箭簇朝着天空划出弧线,落在前方的 “马靶” 上,精准地射中了马腿的位置。

陈三枪心里暗叹 —— 金军最擅长的就是骑兵冲锋,很多义军就是因为挡不住这招才战败。刘星这弓兵的 “三段射” 和 “仰射”,正好克制骑兵,周羽连这点都想到了,可见他不是只会爱民,更是懂打仗的行家。

最后,陈三枪的目光落在了校场南侧的军械营区域。李岩穿着灰布长衫,手里拿着个账本,正站在十门火炮旁,身边围着几个工匠。火炮的炮身黝黑,炮口对着远处的土坡,旁边还堆着几箱炮弹,每个炮弹上都刻着数字,显然是按重量分类的。

“现在试炮,都退到安全线外!” 李岩挥手示意,工匠们立刻点燃导火索。“轰隆 ——” 第一声炮响震得地面都在颤,炮弹朝着土坡飞去,落在地上炸出个大坑,泥土飞溅到半空。李岩快步走到土坡旁,拿起尺子量了量弹坑的深度,又在账本上记了几笔:“炮口角度再调高一寸,炮弹装药量减一钱,下次争取炸得更准。”

接着,工匠们又推来十张连弩,这连弩比弓兵用的更大,需要两个士兵配合才能操作。“这是‘重型连弩’,一次能射十支箭,射程比普通连弩远三倍,专门用来破金军的重甲。” 李岩对着身边的士兵解释,然后下令试射 —— 十支箭簇同时射出,竟穿透了前方的铁甲,牢牢钉在木架上。

陈三枪看得心头剧震 —— 他红巾社连像样的刀剑都不够,更别说火炮和重型连弩了。周羽不仅有这些精良的军械,还有李岩这样懂军械的人,能不断改进武器,这样的实力,比他想象的还要强。

校场的操练持续到日头正中,周羽的军队却没半分懈怠。王猛的步兵还在练破阵,郝氏兄弟的骑兵在练冲锋,刘星的弓兵在练瞄准,李岩的军械营在试新的炮弹。士兵们脸上满是汗水,却没一个人叫苦,反而个个眼神发亮,透着股不服输的劲。

陈三枪站在土坡上,看着眼前这一幕,忽然觉得眼眶发热。他想起自己当初起义时,只是想让百姓能活下去,却总因为兵力不足、武器简陋,一次次被金军和官军打压。可现在,他看到了一支真正的雄师 —— 有悍勇的将领,有规整的阵型,有精良的武器,更有一股团结一心的劲。

“周将军来了!” 人群里有人喊了一声,陈三枪抬头,只见周羽穿着银甲,骑着白马,从校场入口走来。他没有去前面的高台上,而是径直走到士兵中间,拿起一块干粮递给王猛:“辛苦了,吃点东西歇会儿。” 又走到郝氏兄弟身边,询问骑兵的马匹喂养情况;再到刘星的弓兵阵前,查看箭囊里的箭簇够不够;最后到李岩的军械营,关心工匠们的工具是否趁手。

士兵们见到周羽,都露出了真切的笑容,没有半分畏惧。有个年轻士兵甚至跑过来,拉着周羽的袖子说:“主公,俺今天射中了十次红心,下次能不能教俺用连弩?” 周羽笑着点头:“好啊,等你再练半个月,就让李岩教你。”

陈三枪看着这一幕,终于明白了 —— 周羽的军队之所以这么强,不仅是因为有精良的武器和规整的阵型,更因为他把士兵当兄弟,把百姓当家人。这样的将领,才能带出真正的钢铁雄狮,才能在乱世里护住百姓,才能实现 “驱逐金军、还天下太平” 的大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