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一枪定山河 > 第102章 萧靖重建水军

一枪定山河 第102章 萧靖重建水军

作者:狐狸小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0 16:07:56

隆兴府衙的大门外,午后的阳光本该暖融融的,却被一队残兵的狼狈衬得有些沉重。萧靖身着染血的粗布战袍,腰间的铁叉断了一齿,战袍下摆还沾着鄱阳湖的泥水,他走在最前,身后跟着三百多名义军弟兄 —— 有的胳膊吊在胸前,有的腿上缠着渗血的麻布。最精锐的 “掠波船”,此刻也只剩八艘歪歪扭扭地泊在码头,船板上的箭孔密密麻麻,像筛子一样。

吴远和刘星陪在萧靖身侧,时不时宽慰两句,可萧靖只是垂着头,脚步沉重得像灌了铅。快到府衙大堂时,他突然停下脚步,望着身后的弟兄们,声音沙哑得几乎听不清:“是俺糊涂,害了这么多弟兄... 俺哪还有脸去见周将军...”

“萧统领,话不能这么说!” 吴远连忙扶住他,“秦相和金军设的是连环计,换谁都难防!周将军不会怪你,还特意让贺先生备了粮草和金疮药,就等弟兄们来呢!”

正说着,大堂里传来熟悉的脚步声,周羽身着常服,带着林文轩、王猛、李岩快步走了出来,侧后方还跟着一个身形挺拔的汉子 —— 正是陈三枪,他依旧握着那杆锃亮的长枪,神色沉稳,显然是刚从城外防务点赶来。看到萧靖和残兵的模样,周羽脸上没有半分责备,反而快步上前,伸手拍了拍萧靖的肩膀,语气温和:“萧统领,辛苦了。快带弟兄们进去歇着,贺先生已在偏院备了热汤和伤药,先让弟兄们安顿好。这位是陈三枪将军,现任江南西路安抚使,统筹地方防务,往后你们多有共事之处。”

陈三枪上前一步,对着萧靖微微颔首,声音沉稳有力:“萧统领抗金有功,虽经小败,却不失勇毅,不必过于自责。” 他话语不多,却透着股让人安心的底气,萧靖看着他握枪的稳劲,紧绷的神经又松了几分。

萧靖猛地抬头,眼眶通红,膝盖一软就要跪下,却被周羽死死扶住。“周将军!陈将军!俺对不起您二位!对不起弟兄们!” 他声音哽咽,泪水顺着脸颊滑落,混着脸上的血污,格外狼狈,“俺不该贪那五十万两银子,中了秦相的圈套... 两千三百弟兄,现在就剩三百多... 俺... 俺没脸见您啊!”

“快起来!” 周羽用力将他扶起,语气带着几分郑重,“胜败乃兵家常事!你率义军在鄱阳湖抗金三年,护了多少百姓,杀了多少金军,这些功劳,比一场败仗重要得多!再说,这次是秦相勾结金军,用的是阴招,不是你无能,是敌人太狡诈!”

林文轩也上前一步,递过一块干净的布巾,笑着道:“萧统领,周将军说得是。咱们抗金路上,哪有不摔跤的?重要的是摔了能爬起来,能从败仗里学到东西。你先别急着自责,咱们进堂里细说,说不定还能从这次败仗里,找出让水军更强的法子。”

王猛也扛着狼牙棒凑过来,嗓门响亮:“萧统领,俺之前跟金军打仗,也输过!输了怕啥?再打回来就是!你放心,你的弟兄,俺让步兵营的人帮着治伤,缺啥兵器,让李岩给你造!”

萧靖看着眼前的众人 —— 周羽眼中没有责备只有关切,林文轩温文尔雅却透着底气,王猛粗声粗气却满是真诚,陈三枪沉稳颔首透着认可,他紧绷的肩膀渐渐放松,接过布巾擦了擦脸,声音依旧沙哑:“多谢... 多谢周将军、陈将军,多谢各位... 俺... 俺听您的。”

众人簇拥着萧靖进了大堂,贺文渊连忙上前禀报:“萧统领,弟兄们已安置在西偏院,热汤和伤药都送过去了,秦先生还派了懂医术的弟子帮忙治伤。” 萧靖闻言,又要道谢,却被周羽摆手拦下:“都是自己人,不必客气。”

待众人坐下,亲兵端上热茶,周羽才缓缓开口:“萧统领,这次败仗,咱们先不避短,说说你的义军。林军师,你帮着分析分析,也好让萧统领看看,咱们接下来该怎么改进。”

林文轩折扇轻摇,目光落在萧靖身上,语气客观:“萧统领的义军,优势很明显 —— 一是熟悉鄱阳湖地形,浅滩、暗礁、避风港都了如指掌,这是咱们自己练水军再久也比不上的;二是弟兄们抗金意志坚定,这次虽败,却没一个人逃,可见士气未散;三是水上作战有经验,‘掠波船’的突袭战术、‘镇湖船’的防御配合,都有章法,只是缺了点应对陷阱的警觉。”

他话锋一转,又道:“劣势也很突出 —— 一是缺乏正规训练,弟兄们多是渔民、船工出身,单兵战力强,却没练过协同防御,遇到包围就容易乱;二是军械落后,战船多是改装的民船,挡不住金军的投石机和火箭,兵器也多是鱼叉、竹矛,面对金军的重甲士兵吃亏;三是情报不足,没能提前察觉秦相与金军的勾结,吃了信息滞后的亏。”

萧靖听得连连点头,羞愧地低下头:“林军师说得对... 这些俺都知道,只是之前没条件改进... 若早有正规训练和精良军械,弟兄们也不会死这么多...”

“现在改进也不晚!” 李岩突然开口,手里拿着几张图纸,走到萧靖面前,“萧统领,你看这是咱们墨家工坊新设计的‘改良镇湖船’图纸 —— 船身加了三层铁板,能防投石机;甲板上装了两具连弩车,射程比你之前的床弩远五十步;还加了‘水轮推进器’,速度比‘掠波船’还快两成。若这船能配上你的弟兄,再加上火箭和火油弹,金军的战船根本不是对手!”

萧靖接过图纸,眼睛瞬间亮了 —— 图纸上的战船,比他最精锐的 “镇湖船” 还要精良,连船底的防撞设计、船舷的箭孔布局都考虑得清清楚楚。他手指划过图纸上的连弩车,声音带着几分激动:“这... 这船真能造出来?若是能有这样的战船,俺们在鄱阳湖,根本不怕金军!”

“当然能造!” 李岩笑着点头,“墨家工坊现在有两百多名工匠,每月能造五艘这样的战船,只要有足够的材料,三个月就能给你凑齐二十艘!不仅如此,咱们还能给你的弟兄做‘水上甲’—— 轻便防水,能防箭雨,比你现在的粗布战袍管用得多!”

周羽见萧靖眼中有了光彩,便适时开口,目光扫过众人,语气郑重:“萧统领,我有两层安排:其一,正式组建‘江南西路水师’,由你担任水师统领,全权负责水师的训练和指挥,墨家工坊管军械、贺先生管粮草、刘星抽调弓箭手改水师弓手,全力配合你;其二,陈三枪将军任江南西路安抚使,统筹陆上防务与地方治理,我意任命你为江南西路副安抚使,协助陈将军处理水路防务与地方协同,让水陆防线连为一体,再也不会出现孤军作战的情况。”

这话一出,萧靖彻底愣住了,他原本以为能继续统领义军就已是莫大信任,没料到竟能得封副安抚使,还能与陈三枪这样的老将协同。陈三枪也适时开口,对着萧靖沉稳道:“萧副使熟悉水路,往后鄱阳湖周边的州县防务、粮草水运,我需多借重你的经验。陆上若有金军异动,我会第一时间传信给你;你在水上发现情况,也可直接调动沿岸的乡勇支援,咱们水陆呼应,互为犄角。”

萧靖猛地抬头,眼中满是不敢置信,声音都在发颤:“周将军... 陈将军... 您二位... 真的信得过俺?俺刚打了败仗,丢了这么多弟兄... 竟还能担此重任...”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周羽站起身,走到萧靖面前,目光坚定,“你熟悉水路,懂水战,更有一颗抗金的赤诚之心,这就够了!之前的败仗,是教训也是经验,往后有陈将军在陆上策应,有咱们整个江南西路的力量支持,你再也不用独自面对金军的圈套!”

“是啊!萧副使,跟咱们一起干!” 王猛拍着桌子喊,“等水师建成了,你跟陈将军一水一陆,先把秦相的赃银抢回来,再把金军的水师赶回老家,让他们再也不敢靠近鄱阳湖!”

林文轩补充道:“副安抚使一职,能让你名正言顺地调动地方资源,水师的粮草补给、战船维修,都能更顺畅;与陈将军协同,也能补上情报短板,往后秦相再想搞小动作,咱们早就能察觉。萧统领,这是抗金大业的需要,也是你应得的信任。”

萧靖看着眼前的一切 —— 周羽的全局布局、陈三枪的坦诚相邀、众人的真心接纳,再想起身后偏院养伤的弟兄们,想起鄱阳湖被金军践踏的水域,想起百姓们期盼的眼神,他猛地站起身,“噗通” 一声跪在地上,双手抱拳,声音响彻大堂,带着从未有过的坚定:

“主公!萧靖愿以残躯报主恩!从今往后,既是江南西路副安抚使,也是水师统领,定与陈将军协同,与各位弟兄并肩,守好每一寸水路、护好每一户百姓,若有半分懈怠,甘受军法处置!”

周羽连忙上前,双手扶起他,眼中满是欣慰:“萧副使,快起来!从今往后,咱们就是一家人,共同为北伐出力,为收复中原奋斗!”

萧靖站起身,眼眶依旧通红,却不再是羞愧,而是激动与滚烫的决心。他看着周羽,又看向陈三枪,突然笑了 —— 这是他战败后第一次笑得如此畅快:“主公!陈将军!俺萧靖,终于不是一个人在抗金了!”

“走!萧副使,俺带你去校场看看!” 王猛拉起萧靖的手,就往外走,“让你看看陈将军训练的步兵有多能打,再让李岩演示新连弩车,保准让你对水陆协同更有信心!”

众人簇拥着萧靖往校场走,陈三枪走在萧靖身侧,不时低声与他交流鄱阳湖周边的防务要点,两人一沉一勇,倒格外合拍。偏院的义军弟兄们听到动静,纷纷扶着门框往外看,当听到 “萧副使” 的称呼,看到萧靖脸上的光彩,也都激动地欢呼起来 —— 他们知道,从今往后,他们不仅有了可靠的主公,有了精良的军械,更有了能与整个江南西路并肩作战的身份,再也不用怕金军的圈套与孤立无援。

校场上,郝龙郝虎的骑兵正在操练,马蹄声整齐划一;陈三枪的步兵列着方阵,长枪如林;李岩让人抬来新造的连弩车,一扣扳机,弩箭 “咻” 地射出,穿透了百步外的铁甲靶。萧靖站在一旁,看着陈三枪抬手间便能调动千人防线,看着周羽眼中的全局谋划,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希望 —— 他仿佛看到,不久的将来,自己率领着装备精良的水师在鄱阳湖上驰骋,陈三枪率领步兵在岸边策应,水陆两军联手,将金军的战船一一击沉,将秦相的奸计彻底粉碎,为北伐大业,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水陆屏障。

周羽看着萧靖与陈三枪并肩讨论防务的身影,又看了看校场上朝气蓬勃的景象,嘴角也露出了笑容 —— 收服萧靖、设副安抚使、让水陆协同,江南西路的抗金力量不仅壮大了一分,更织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防线,北伐的脚步,也因此更加坚定有力。

夜色渐浓,隆兴府衙的政务区早已静下来,唯有内院的几盏烛火还亮着暖黄的光。周羽从校场回来时,肩头还沾着些许晚风带来的桐油味 —— 方才陪萧靖看罢步兵操练,又与陈三枪敲定了水路防务的对接细节,忙到此时,才总算有了片刻清闲。

转过回廊,便见自己的院落里,窗纸映着一道端庄的身影。走近了才看清,小翠正坐在窗边的梨花木桌旁,手里拿着半只绣到一半的护腕,银线在指尖灵活穿梭,针脚细密规整。听到熟悉的脚步声,她放下针线,起身时顺手理了理月白色襦裙的裙摆,步态从容地迎出门,自然地接过周羽的外袍搭在臂弯,指尖触到他微凉的肩头,语气平和却透着关切:“将军回来了?外面风凉,奴婢已让厨房温了姜枣茶,快进屋暖暖身子。”

屋内的陈设透着妥帖,桌上的青铜烛台燃着两支新换的蜡烛,烛火明亮却不刺眼,案上摊着的水师训练文书被压在玉镇纸下,显然是她怕夜风刮乱特意整理过的。小翠引着周羽在圈椅上坐下,亲手端来温好的姜枣茶,又递过一块叠得整齐的素色布巾:“婉儿姐姐傍晚便歇下了,今日秦先生派来的医官说,姐姐这月份容易乏累,需少劳心。奴婢让人守在姐姐院外,没敢去打扰,睡前姐姐还特意叮嘱,让将军回来别熬着,早些歇息。”

周羽接过茶盏,暖意顺着瓷壁蔓延到掌心,心中也泛起柔软。他想起白日里婉儿虽未到前院参与政务,却让侍女送来新晒的陈皮,说他议事时容易口干,不由笑道:“她总是这般心细。明日你让人去库房取些上好的燕窝,让厨房炖着给她补身子,医官说需要什么,只管跟贺先生说,别省着。”

小翠在他对面的绣墩上坐下,指尖轻捻案上文书的边角,虽不懂军务,却也仔细浏览着上面的训练条目,语气温和:“今日听双喜说,萧统领已正式归顺,还封了江南西路副安抚使?往后有萧统领牵头练水师,再配上陈将军的陆上防务,鄱阳湖的水路总算是安稳了,将军也能少操些心。”

“嗯,萧靖是员猛将,熟悉鄱阳湖的浅滩暗礁,只是从前缺了军械与支援。” 周羽放下茶盏,指尖划过文书上的 “水师弓手协同” 条目,“往后他管水路,陈三枪管陆上,再加上李岩新造的战船,这水陆防线才算真正连起来,北伐的粮草运输,总算不用再悬着心。”

小翠听得认真,见周羽眉心微蹙,便起身走到他身后,指尖轻轻按揉着他的太阳穴,力道不轻不重正合适:“奴婢虽不懂军务,却也瞧得出来,将军这阵子比前些日子松快些了。前阵子总见将军熬夜到三更,如今水师有了着落,也该抽些空歇歇,别累坏了身子。” 说着,她转身从内柜取出一件浆洗得平整的锦袍,锦袍领口还绣着低调的云纹,“这是奴婢前几日让人浆洗后,又加了层薄棉的,将军夜里办公时披着,免得着凉。”

周羽接过锦袍,指尖拂过衣襟上细密的针脚 —— 是她亲自监工缝补的,连袖口之前磨损的地方都补得看不出痕迹。他想起从前她还是通房时,总是默默将他的衣物浆洗干净,却从不敢主动递到他面前;如今身为平妻,行事多了几分从容笃定,却仍以 “奴婢” 自称,心中愈发温暖:“内宅的事,多亏有你打理。婉儿怀着身孕,里里外外都要劳烦你,辛苦你了。”

“能为将军打理内宅、照顾婉儿姐姐,是奴婢的本分,谈何辛苦。” 小翠脸颊微热,却不再像从前那般拘谨地低下头,反而坦然迎上周羽的目光,语气温和却带着笃定,“这护腕是给水师弟兄们准备的,鄱阳湖上风大,将士们握着船桨容易冻手。奴婢已让院里的侍女们分工绣制,有的绣‘平安’,有的绣‘抗金’,争取早日绣好送过去,也让弟兄们知道,府里记挂着他们。”

周羽看着她手中那只绣好一半的护腕,银线绣的 “平安” 二字格外规整,透着真切的心意。他想起白日里萧靖跪地认主时的赤诚,想起义军弟兄们眼中的希望,再看眼前从容打理内宅、仍守着谦卑自称的小翠,心中突然涌起一股踏实的感觉 —— 所谓家国,便是有在外拼杀的将士,有在内宅安稳后方、恪守本分的家人,彼此扶持,才能撑起抗金的大业。

“明日你让双喜亲自把护腕送去水师营,顺便跟萧靖说,若水师缺什么物资,或是弟兄们有难处,只管来府里说,别客气。” 周羽握住她的手,语气柔和,“夜深了,你也歇着吧。明日还要去看看婉儿,跟她说说萧靖归顺的事,她定是盼着听的。”

小翠点头,起身将案上的文书按类别归置整齐,又为周羽续上一杯热茶:“将军今日忙了一天,也该歇了。奴婢已让人把里间的被褥烘暖了,将军早些歇息,明日天不亮,萧统领的水师怕是就要开始训练,将军还得去校场看看。”

周羽笑着应下,指尖轻捻烛芯,豆大的烛火扑簌簌熄灭,一室骤暗。瞬息间,床头那盏缠枝莲纹琉璃灯便成了温柔乡的主宰,暖黄光晕如融化的蜜糖,将两人的身影晕染得朦胧而缱绻。晚风似多情客,悄掀纱帐一角,裹挟着远处军营若隐若现的更鼓声,倒像是特意为这方天地谱就的夜曲,非但不觉嘈杂,反添了几分静谧中的安然。

小翠半跪于檀木床边,素手如蝶,将绣着并蒂莲的锦被掀开一角。她发间茉莉暗香浮动,烛光在她耳坠上碎成星子,眼波流转间竟比平日多了三分柔媚:将军且宽衣。 话音未落,她忽而从袖中取出青瓷小匣,药香混着清苦的薄荷味飘散开来。指尖蘸着安神膏轻轻点在他眉心,又顺着鼻梁蜿蜒而下,最后停在唇角摩挲,动作缠绵得像是在描摹一幅工笔画。

银烛摇曳的光晕在鲛绡纱上投下迷离的光影,鎏金帐钩悬着的轻纱随着夜风吹拂微微颤动。锦被轻覆两人身躯时,她如猫儿般娇憨地蜷入他臂弯,鬓边新摘的白梅蹭过他颈侧,落下几瓣细碎雪色。绸缎般的软糯嗓音裹着温热气息拂过耳畔:今夜,奴婢替将军暖足可好? 说罢,她指尖捏起安神膏,将瓷瓶凑近烛火轻暖片刻,纤足才缓缓探入他膝弯。脚踝上缠着的红绳系着的银铃铛随着动作轻响,脚尖如蝶翼般不安分地画着圈,将温热的安神膏细细揉开,从他紧绷的小腿肚一路按到足心,每一下都带着若有似无的摩挲,烛火将两人交叠的影子投在帐幔上,暧昧的气息在狭小的空间里不断蔓延。

凉意裹挟着艾草与龙脑的香气,顺着小腿肌理缓缓渗透。他握着她手腕的力道不自觉松了松。被褥间蒸腾起暧昧的薄雾,混着安神膏的药香,将帐内温度一寸寸烘得滚烫。她仰头时眼尾泛红,眼睫上沾着细碎汗珠,在烛火下折射出细碎的光,倒比案头那颗东海明珠还要夺目三分。

夜色渐深,内院的烛火终于熄灭,唯有月光透过窗纱,洒下一地温柔。隆兴府的这一夜,既有家国大业的筹谋,也有内宅和睦的温情 —— 而小翠那份 “守本分、尽职责” 的谦卑,恰是 “家宅安” 最动人的注脚,也是 “家国兴” 最坚实的支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