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核平末世?我创立最强基地 > 第113章 暗渊潜行

核平末世?我创立最强基地 第113章 暗渊潜行

作者:水语墨言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20 16:07:37

孙晓雪小队传回的情报,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磐石基地内部激起了新的波澜。水下突袭——这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计划,成为了当前最具可行性的选项。

李德林带着工坊里最得力的弟子,几乎住进了新建的“特种装备车间”。车间中央,一个流线型的金属壳体已初具雏形,外壳使用的新型合金在灯光下泛着暗哑的光泽。老工匠围着壳体敲敲打打,不时与负责动力系统的弟子激烈讨论。

“电推叶片的角度必须再调整3度!我们要的是静音,不是速度!”

“密封舱的耐压测试必须做到理论值的百分之一百二十!深海的压力可不是开玩笑的!”

与此同时,李明的实验室里,各种能量回路和爆炸模型在全息投影上快速组合、模拟。他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在水下稳定航行、抵达目标后能垂直向上穿透至少二十米厚重基础、并在节点能量核心附近精确起爆的特殊弹头。

“常规炸药不行,冲击波会被水体吸收大半……必须使用聚能装药,结合能量侵彻技术……”李明一边自言自语,一边飞快地调整着参数,“引信系统必须万无一失,既要保证运输安全,又要确保在预定位置可靠起爆……”

陈远则将自己关在静室,大部分时间都在与识海中的“诺亚”数据库进行深度交互。他需要寻找关于水下潜航器控制、深海环境应对、以及规避声呐探测的相关知识碎片,并将其与李德林、李明的实际设计进行印证和优化。偶尔,他指尖会跳跃起一丝极其凝练的电弧,模拟着水下能量传导的可能路径。

整个基地的资源都在向这个绝密项目倾斜。苏婉儿顶着巨大的压力,协调着物资和人力,确保研发不受干扰,同时还要维持基地表面的正常运转,麻痹可能存在的窥探。

半个月后,孙晓雪小队带回了更关键的信息。他们冒险进行了数次抵近侦察,甚至派出了微型水下机器人进行初步探测。

“……节点基座深入海床,但并非毫无缝隙。在其东南侧下方,有一条旧时代的排水涵洞,部分坍塌,但仍有通道可以靠近至基座百米范围内。该区域防御相对稀疏,巡逻单位经过的间隔时间约为三十分钟……”

这条涵洞,成为了计划中唯一的,也是至关重要的通道。

得到了确切数据,李德林和李明的研发进度骤然加快。又过了十天,第一台代号“深渊鲛”的水下潜航器原型和两枚“破城锥”特种弹头,在绝密仓库内组装完成。

“深渊鲛”长约六米,形似一枚粗壮的鱼雷,通体漆黑,表面覆盖着吸波和吸音材料。内部空间狭窄,仅能容纳两名乘员和一些必要设备。动力系统采用高效电推,噪音极低。导航系统结合了惯性导航和被动声呐,确保在强干扰环境下仍能保持航向。

“破城锥”弹头则更加精密,前端是特制的超高速钻头,内部是聚能装药和能量侵彻核心,尾部有小型推进器,用于最后的垂直上升阶段。

行动人选成为了最后的问题。这无疑是一次九死一生的任务。

“我带队。”陈远没有任何犹豫。他对能量的掌控和“诺亚”数据库的理解,是任务成功的关键保障,尤其是在水下这种复杂环境。

“我和你一起去。”赵刚站了出来,他伤愈后实力更胜往昔,“水里使不上劲,但真到了要硬碰硬的时候,我的【力量爆发】还能顶用!”

陈远看着赵刚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赵刚的勇猛和可靠,是水下行动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孙晓雪负责外围接应和情报支援,李明和李德林则作为技术后盾,随时提供远程指导。

行动前夜,陈远和赵刚在仓库内,最后一次熟悉“深渊鲛”的操作和“破城锥”的启动流程。幽暗的灯光下,冰冷的金属壳体散发着危险的气息。

“老赵,这次不比陆地。”陈远沉声道,“水下情况复杂,一切听我指令。”

“明白,首领。”赵刚咧嘴一笑,拍了拍坚实的舱壁,“这铁家伙,比变异鲸鱼可结实多了!”

第二天,月黑风高。基地东南侧一处隐蔽的河口,“深渊鲛”被悄无声息地放入水中,很快便消失在浑浊的波涛之下。

陈远和赵刚挤在狭窄的舱室内,只有仪表盘上幽蓝的光芒映照着他们凝重的脸庞。潜航器如同真正的深海猎食者,沿着预设航线,向着远方的东部节点,开始了无声的潜行。

上方是敌人的森严壁垒,下方是黑暗的未知深渊。承载着基地命运的铁棺,正驶向决定生死的战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