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明末争霸大海 > 第91章 回到广州

穿越明末争霸大海 第91章 回到广州

作者:就凉茶吃荔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0 16:04:34

广州城南,吴氏商行后宅的书房内,灯火通明。

阔别陵水多日的吴桥,风尘仆仆地坐在父亲吴敬山对面。

桌上摆着几碟精致的广式点心和两杯早已凉透的香茗,但父子俩显然都无心于此。

“桥儿,陵水那边,一切都好?”

吴敬山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但更多的是关切。

儿子的能力他早已认可,但身为父亲,总免不了牵挂。

吴桥坐得笔直,眼神沉稳:“父亲放心,陵水根基稳固。铁山堡日夜不息,火器、火炮产量稳步提升;黎山水泥源源不断,工坊、道路、乃至新建的储备库都在加紧施工。而水力纺纱织布机运转良好,只待原料充足,便可开足马力。”

“坤甸方面,振峰堂哥掌控得力,与阿拉伯人阿卜杜勒的贸易契约已签,棉花、马匹、染料乃至…特殊货物已谈好供应。”

他条理清晰地将后方基业的情况一一汇报,让吴敬山紧锁的眉头稍稍舒展。

听到“特殊货物”时,吴敬山目光微闪,但并未追问,他知道儿子自有分寸。

“好,好!后方稳固,我等在前方周旋,才有底气。”

吴敬山感慨一声,随即面色转沉,压低了声音。

“桥儿,你久待陵水,恐不知如今朝堂之上,已乱成一锅沸粥!国本之争,愈演愈烈!皇上(万历帝)与群臣势同水火,奏疏如雪片,廷杖之声不绝于耳。”

“各部堂官心思各异,互相倾轧,中枢…近乎失序!我等先前欲寻之大树,在文官系统中寻找可靠高官庇护之路,已是荆棘密布,难有寸进。稍有不慎,卷入其中,便是粉身碎骨!”

吴桥静静地听着,对这个结果他并不意外。

历史的车轮正滚滚向前,碾过那些试图螳臂当车的人。

他沉声道:“父亲所言极是。文官系统如今自身难保,党同伐异,寻找靠山风险太大,且难以长久。既如此,我们便需另辟蹊径。”

吴敬山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身体微微前倾:“不错!为父与你外公反复商议,权衡利弊,决定将目光转向…藩王与勋贵!”

“哦?”吴桥适时露出询问之色,“不知父亲与外公,可有目标?”

“第一个,已搭上线了!”吴敬山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神情,“是蜀端王朱宣圻!”

吴桥眉头微挑。

蜀王系,富甲一方,封地在天府之国四川,远离东南沿海,看似与吴家产业无直接关联。

但这位大明宗室的名声…在后世史书中,藩王贪婪的嘴脸可是鼎鼎有名的。

吴敬山看出儿子的疑惑,解释道:“蜀王…如你所料,对黄白之物有着异乎寻常的热忱。朝廷俸禄、封地田租,远不能满足其穷奢极欲。我吴家通过蜀中盐商牵线,向其王府长史递了话,言明愿以海贸厚利奉上。你猜如何?”

吴敬山苦笑一声。

“那长史只问了一句一年能有多少孝敬?为父报了个试探性的数目,对方竟连眼皮都没眨一下,直接应承下来!还暗示若能更多,王府可给予蜀中行商便利!”

吴桥了然。

大明中后期的藩王,被圈养在封地,除了搞钱享受,还能干什么?

朱宣圻的反应,再“正常”不过。

用钱就能买来一面远在西南的“虎皮”,震慑地方宵小,特别是那些可能觊觎陵水利益的贪婪目光,这笔买卖看似划算。

“蜀王虽远,但其藩王身份,对地方官吏仍有威慑。至少,在四川乃至湖广行盐,或借道转运物资,有了这层关系,能省去不少麻烦。”

“只是,仅此一位,怕还不够稳妥。其影响力终究难及东南沿海。”

吴桥问出心中疑虑。

“这正是为父要说的!”

吴敬山精神一振:“蜀王是第一步,是块敲门砖,更是投石问路。真正要寻的,是能荫蔽我吴家核心产业、尤其是工坊利益与海贸的近处大树!下一个目标,是南京守备勋臣之首——魏国公徐邦瑞!”

提到魏国公,吴敬山语气明显郑重许多:“徐家世代簪缨,与国同休,根基深厚无比!在留都南京,乃至整个南直隶、两浙,影响力盘根错节,地方官吏谁敢不给几分薄面?”

“若能得魏国公府庇护,陵水盐场、广州货栈、乃至未来的海贸船队,便有了真正的护身符!那些胥吏的盘剥、同行的算计,甚至某些不那么强势的藩王爪子,都能被挡回去!”

“外公已亲自前往南京了?”吴桥问道,心中对那位致仕老侍郎的魄力深感佩服。

“正是!”吴敬山颔首。

“你外公林家的根基在岭南,但早年宦游,在南京也有些人脉。他亲赴南京,以访友为名,携带重礼,正在设法接触魏国公府的核心人物。此事若成,则我吴家东南基业可安泰大半!”

吴桥深以为然。

勋贵集团超然于文官系统之外,又与皇室关系密切,在地方上影响力巨大且相对稳定,确实是眼下乱局中最合适的选择。

他沉吟片刻,道:“父亲与外公谋虑深远,桥儿佩服。只是,与勋贵打交道,更需谨慎。他们胃口不小,所求可能不仅是银钱,更可能是…”

“为父明白!”吴敬山打断他,眼神锐利,“工坊产出、海贸份额,这些都可能成为筹码。但只要能换来安稳,让出部分利益,值得!总好过被人连根拔起!具体分寸,等你外公在南京的消息。”

书房内陷入短暂的沉默,父子二人都深知这步棋的凶险与重要。

吴桥端起凉茶抿了一口,转换了话题,语气带着一丝凝重:“父亲,除了寻靠山,还有一事,刻不容缓。”

“何事?”吴敬山看向儿子。

“粮食!”

吴桥放下茶杯,目光灼灼:“各地商行收拢的流民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容易,都是拖家带口的来寻求收留。大明各地虽未至赤地千里,但收成已显不如往年。听闻北方更甚?陕西、山东、河南等地,粮价是否已有异动?”

吴敬山神色一凛,点头道:“桥儿观察敏锐!确是如此!北方各省,去岁便有旱蝗之灾,今岁开春又少雨,夏粮收成普遍不佳。粮价…确在缓涨。只是,当今圣上洪福齐天,朝廷尚有积储,又有漕粮支撑,局面尚可维持。你为何如此关注此事?”

他有些疑惑,吴家的生意重心在糖、海贸和新兴的工业,粮食贸易虽有涉足,但并非主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