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明末争霸大海 > 第77章 巨额利润

穿越明末争霸大海 第77章 巨额利润

作者:就凉茶吃荔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0 16:04:34

他几步抢到吴桥面前,也顾不上礼数,声音洪亮地嚷道。

“东家!好船!真是顶顶好的船啊!”

他回身指着泊位上那艘线条优美、桅杆高耸的巨舰。

“比咱们以前跑南洋最大的福船还稳当!装得多,跑得还快!顶风能走‘之’字,比福船强出两截帆去!遇上侧风、顺风,那帆一吃满,船头劈开水就跟刀子切豆腐似的!舒坦!真他娘的舒坦!”

一个略带异域腔调的声音加入,正是红胡子帆船顾问科林,他被吴桥特意安排随船海试,提供专业评估。

“吴先生,我必须说,这两艘船的设计和建造质量,即使放在里斯本或阿姆斯特丹的船厂,也堪称优秀!”

“‘泰兴号’的载重与航速平衡极佳,稳性超出预期;‘信天翁号’的机动性令人印象深刻,在复杂海况下优势明显。”

“当然,一些接缝的桐油处理还能更完美,但这无损它们的卓越!” 科林的蓝眼睛里闪烁着专业人士的认可。

他身后,“信天翁号”的船长,一个三十出头、精悍沉稳的汉子,名叫陈海生,也上前一步,言简意赅但语气同样激动。

“东家,船利落,转舵快,炮位稳。试过全速转向,稳得很,没翻!”

林阿水接过话头,唾沫横飞:“是啊东家!您是没瞧见!在海上试炮,十二门炮(泰兴号主甲板一侧大小炮共12门)齐射,那动静,山摇海晃!”

“可这船身,硬是没怎么抖!龙骨扎实啊!不像以前那些船,放两炮自己先散架了似的!还有那舵!”

他拉过一个同样黝黑精壮的年轻舵工,“阿九!你来说!你摸着那柚木舵轮,啥感觉?”

那叫阿九的年轻舵工,是广州疍民出来的好手。

他有些腼腆,但在林阿水的鼓励下,还是上前一步,认真地说:“东家,那舵…听话!像…像骑着最烈的山马,缰绳在手,指哪儿跑哪儿!风浪大时,扳起来是沉,可心里有底!不像福船的木舵,死沉,还打漂!”

当然听话啦,这舵还是吴桥他参照十八世纪横向舵轮打造的,通过滑轮组与舵链连接,将现有的5个人操作的竖舵柄改成了单人就能操控的横舵柄。

为了那几组滑轮组,精钢坊的铁匠头发都快抓没了。

吴桥听着这些最朴实的反馈,看着水手们脸上由衷的兴奋和自豪,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地。

海试成功,意味着他倾注心血改进的西洋帆船体系,在这大明的海疆上,终于扎下了根!

这不仅仅是两艘船的成功,更是陵水船厂、乃至他未来海上力量崛起的基石!

“好!好!诸位辛苦了!”

吴桥脸上露出难得的畅快笑容。

“每人加发半月饷银!林船长、陈船长,还有科林,随我去议事厅,详细说说海试情形!”

……

在船厂议事厅里,林阿水、陈海生和科林详细汇报了海试中发现的各种细节。

不同风况下的帆效、载重航行时的吃水变化、各种航速下的稳定性、操舵的灵敏度、炮击时的震动和复位情况…

吴桥仔细听着,不时询问,赵铁柱在一旁飞快记录。

“…总的来说,”林阿水最后总结道,“泰兴号装个五六百吨货,跑起来照样利索!就是这造价…”

他咂了咂嘴,看向吴桥。

“东家,老林跑了一辈子船,这么贵的船,还是头一回见!单船加炮,听说…要四万多两?”

陈海生也接口道:“信天翁号小些,但炮多,船壳要求更高,听说造价快五万五了?”

赵铁柱苦着脸插话。

“两位船长,这账…小老儿算得头发都白了!柚木龙骨、肋材从暹罗深山砍伐、运来,一路损耗、人工、打通关节,就是天价!船壳用的上好铁力木、柚木,炮位用的厚铁板,哪一样不是钱?”

“更别说那些精铁铸造的火炮!一门9磅炮,不算炮车,光炮身就要近千两!十二门就是一万二!再加上工钱、料钱…四万两,已经是精打细算,勒紧裤腰带才凑出来的!这还是咱们自己有铁坊,能锻打铁锔、炮箍、锚链这些铁件,省了不少,若全靠外购…”

吴桥摆摆手,止住了赵铁柱的诉苦,心中也是无奈。

这个造价,对比同时代欧洲同级别舰船,其实并不算离谱,甚至因为部分材料,获取成本更高而显得略贵。

但放在大明,一艘主力福船的造价也不过万两上下!

他这“商行级”的造价,足够造四艘半福船了!

难怪连见多识广的林阿水都咂舌。

“造舰之费,犹如吞金巨兽…”

吴桥揉了揉眉心,目光投向窗外港口忙碌的景象。

巨大的压力下,一丝庆幸也油然而生——幸好,他还有另两头同样凶猛的“吞金兽”,在源源不断地反哺着这无底洞般的投入。

等到科林几人离去后,议事厅的门又被轻轻敲响。

玻璃工坊的大管事,一个面容清癯、带着浓浓书卷气的中年人周文砚,捧着一摞厚厚的账册,恭敬地走了进来。

“东家,赵管事。”

周文砚将账册轻轻放在吴桥面前的桌上。

“上月工坊出货及各地商栈回款总账,请您过目。”

吴桥示意他坐下,随手翻开最上面一本账册。

首页便是触目惊心的数字。

“广州总栈:售出三尺见方水银镜十二面,得银一万八千两;各色套料彩玻璃花瓶、酒具、镇纸等三百七十五件,得银一万一千五百两…”

“福州王记商栈(代销):售出二尺水银镜八面,得银八千两;彩玻璃器皿二百件,得银五千两…”

“南洋旧港分栈:售三尺水银镜五面予三佛齐苏丹,得黄金三百两(折银三千两),另香料(胡椒、丁香、豆蔻)五十大箱,折银约六千两;售二尺镜十面予各土邦头人,得象牙十支、犀角五支、金沙两袋,折银约八千两…”

“吕宋马尼拉:售四尺巨型水银镜一面予总督,得墨西哥鹰洋五万枚(折银三万六千两)…”

一页页翻下去,触目所及皆是令人眩晕的巨大数字。

玻璃,尤其是纯净无瑕、尺寸惊人的水银镜,在这个时代就是无与伦比的奢侈品,是身份与财富最耀眼的象征!

一面三尺见方(约1米)的水银镜,在富庶的江南或广州,售价高达一千五百两白银,足以在苏州买下一座精致的园林!

而卖给南洋那些坐拥香料黄金的苏丹、国王,价格更是翻倍,甚至直接用等值的黄金、香料、象牙等硬通货结算!

至于卖给马尼拉的西班牙人,更是狠狠宰了一刀——一面四尺巨镜,换来了三万六千两白银的巨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