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明末争霸大海 > 第286章 开设银行3

穿越明末争霸大海 第286章 开设银行3

作者:就凉茶吃荔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0 16:04:34

吴桥摆了摆手,目光坚定:“正因为干系重大,才必须行此非常之法。唯有将最重要的部分纳入体系,银行才能迅速获得信任,发挥作用,解我燃眉之急。此事关乎我等生死存亡,必须推行下去。而大明境内也需开设分行,先期就选四地。”

他缓缓报出四个地名:“广州、泉州、登莱、南京。”

孙孟霖和沈文清只觉得心跳都漏了一拍。

广州、泉州,那是传统海贸巨埠,商贾云集,银钱流动巨大,还是吴林两家的基本盘。

登莱,那是吴家这两年在北地经营最深之地。

而南京…那可是大明的留都,江南财富的中心,天下瞩目之所!

吴桥做事,向来是主意一定,雷厉风行。

定下了开设银行的大计,第二天一早,他就把孙孟霖和沈文清再次叫到了跟前,身边还多了一个负责内部监察和文书往来的年轻书记官,名叫陈默,人如其名,话不多,但心思缜密,笔头极快。

“银行之事,刻不容缓。船厂的银子一天也拖不起,我们的规划也等不起。”吴桥开门见山,没有丝毫寒暄。

“现在分头行动,沈叔,你心思缜密,负责总筹规划,定下这银行运作的所有章程细则。存款利息几何?贷款利息几何?不同期限如何规定?储户来存钱,给他什么凭证?账目如何记录,如何核对?风险如何把控?这些,你先拿个详细的条陈出来。”

沈文清面色一肃,立刻应道:“是,东主。文清必当竭尽全力,只是此事亘古未有,许多细节需反复推敲……”

“无妨,先拿出个框架,我们再来商议修改。”吴桥摆摆手,又看向孙孟霖,“孙伯,你性子活络,熟悉地面。银行的门面选址、修缮布置,一应物事采买,还有首批人员的招募、安置,都由你来负责。记住,门面不求奢华,但必须牢固、整洁,让人一看就觉得踏实、可靠。地点要选在人流密集、四通八达之处。”

孙孟霖拍着胸脯保证:“东主放心,这事儿我在行!保管找的地段又好,花钱又少,弄得妥妥当当!”

“至于你,陈默,”吴桥看向那位年轻的书记官,“你负责所有往来的文书起草、誊抄,以及我与文清、孟霖之间的沟通协调。所有议定的事项,都要形成条文记录在案,不得有误。”

“属下明白。”陈默重重点头,已经拿出了随身的小本子和炭笔。

安排完核心任务,吴桥手指轻轻敲着桌面,沉吟道:“这银行运作,光靠我们几个门外汉拍脑袋不行,得找些真正懂行的人来。我外公林家,在广州经营‘林氏通汇’钱庄多年,家里有现成的老手。”

他当即修书一封,派快船送往广州,向外公林仲元说明情况,恳请支援几位精通钱庄业务、人品可靠的掌柜、账房前来帮忙,“暂借数月,助外孙度过初创之艰,薪俸酬劳必从优计。”

信送出去后,吴桥又对沈文清补充道:“沈叔,你在起草章程时,要明确两点:第一,在我们完全掌控的琼州地面,所有新开设的金融机构,统一命名为‘太平洋银行’,取意广阔包容,财源如海。第二,在大明境内开设的,则沿用‘钱庄’旧称,以免过于惊世骇俗,名字就叫‘南海钱庄’,总号设在广州,泉州、登莱、南京设分号。一内一外,两名并行。”

沈文清一边快速记录,一边点头:“东主思虑周详,内外有别,确有必要。‘太平洋’、‘南海’之名,亦显气魄。”

当孙沈二人在筹备各项事宜时,与此同时,招聘工作也同步展开。

除了期待林家的援手,吴桥把目光投向了陵水城内一所特殊的学校——陵水数理学院。

这所学院成立才半年多,是吴桥力排众议设立的,教授的不是四书五经,而是基础的数学运算、几何初步、简单记账方法以及一些粗浅的物理常识。

学生多是本地子弟或军中挑选出来的识文断字、头脑灵活的年轻士兵。

很多人当初并不看好这所“不务正业”的学院,觉得学这些杂学无用。

如今,银行筹建的消息传出,吴桥亲自来到学院,宣布将从学院中招募第一批“见习账房”和“柜面伙计”,要求是算术精准、字迹工整、品行端正。

消息一出,学院顿时沸腾了!

这些学了半肚子“杂学”的年轻人,原本还对前途有些迷茫,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用武之地,而且还是进入吴大人亲自筹划的新机构!报名者几乎挤破了头。

经过沈文清和陈默主持的严格考核,最终选拔出了二十名成绩最优异、反应最敏捷的学员。

他们被集中起来,由暂时放下手头章程编纂的沈文清,亲自进行紧急培训,讲解银行的基本概念、存贷流程、利息计算方法和初步的账目登记。

这些年轻人虽然对“存款付息”感到惊奇,但他们头脑里没有那么多传统钱庄的条条框框,接受起来反而更快。

他们如饥似渴地学习着这些全新的知识,练习着使用新设计的账本和存折,都知道这是改变命运的机会。

七八日后,广州的快船回来了,不仅带来了外公林仲元热情支持的回信,还真的派来了三位经验丰富的“援兵”。

一位是在林家钱庄干了三十多年的老掌柜,姓周,头发花白,眼神精明;一位是中年账房先生,姓钱,打起算盘来噼啪作响,又快又准。

还有一位是专门负责银钱鉴别和库房管理的老师傅,姓严,沉默寡言,但一双手掂量银元宝,误差不会超过一钱。

这三位老师的到来,如同及时雨。

沈掌柜经验老到,立刻对沈文清起草的章程提出了许多切合实际、关乎风险把控的修改意见。

钱账房则接手了对新招募学员的实务培训,尤其是珠算和复杂账目核对。

严师傅更是直接钻进了还在装修的金库,对着门窗墙壁敲敲打打,提出了好几条加固建议,并开始着手制定严格的银钱出入库流程。

有了理论框架,有了实践指导,有了初步的人手,银行的骨架算是初步搭起来了。 陵水总行的筹备工作步入正轨,孙孟霖也开始派人前往其他几个主要的开拓点,物色分行地址,准备复制陵水的模式。

而前往广州、泉州、登莱、南京设立“南海钱庄”的先遣人员也已选定,只待陵水这边模式成熟,便要带着章程、人员和启动资金,奔赴各地。

吴桥看着各方面报上来的进展汇报,心中稍定。

他知道,万事开头难,这最难的第一步,总算是在重重压力下,踉踉跄跄地迈出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