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明末争霸大海 > 第107章 陵水一号

穿越明末争霸大海 第107章 陵水一号

作者:就凉茶吃荔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0 16:04:34

他甚至画了些简单的示意图给工匠,让他们打造更合用的接口和导管。

终于,在又一次试验后,连接在铅室出口的陶瓷冷凝器里,滴滴答答地流下了一种无色油状的液体,比之前制取的绿矾油看起来清澈得多。

吴桥小心地用一根细铁钉蘸了一点,那铁钉接触液体的部分立刻冒出细密的气泡,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腐蚀溶解!

“成了!”

吴桥强压住内心的狂喜,对一脸惊疑不定的玄清道:“道长请看!此‘神水’之烈性,远胜从前!这才是真正的五金之贼,造化之功啊!”

玄清也目瞪口呆地看着那迅速被“吃掉”的铁钉,又看看那清澈的液体,喃喃道。

“竟……竟真有如此猛烈之物?米醋之精,竟能助长矾精之威?奇哉!妙哉!”

他虽然不懂化学原理,但效果是实实在在的。

在他看来,这无疑是某种道法实验的成功,对吴桥更是惊为天人,觉得这位善人果然是有宿慧的。

吴桥没空跟他解释酸碱反应和硫的氧化,立刻下令:“此法需严格保密,参与工匠一律不得外传。立刻扩大这铅室的规模,我们要制更多、更纯的这种强化绿矾油!原料要保证供应!”

他知道,这浓度更高的硫酸,才是真正有用的“工业之母”。

有了它,后续的硝化、催化、电解……无数种可能才被打开。

陵水的化工作业,终于迈出了第一步。

吴桥仿佛看到了未来化肥厂、化工厂、炸药厂的雏形。

……

陵水船厂的规模又扩大了一圈。

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从早到晚不绝于耳。

船厂的大匠老何,越来越精瘦黝黑了。

此刻,他正对着吴桥和孙大管事,指着摊开在木桌上的巨大图纸,眉头拧成了疙瘩。

“东主,孙总管,这‘开拓级’的大船,龙骨、肋材都好说,咱们能找到合用的硬木,慢慢加工就是。最难的是这船壳板!”

老何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图纸船身部分。

“要抗风浪,抗海蛆,还要足够坚韧。寻常松木、杉木根本不行,泡久了就软,强度不够。最好的当然是柚木、铁力木这类硬木,可咱们琼州本地产的,尺寸不够大,数量也少,凑齐一条千料大船的料都难,更别说您这要造四千多料的大船。”

“从暹罗、占城那边买,价钱贵上天不说,一来一回大半年,耽误工夫啊!”

吴桥也知道这是瓶颈。

木质帆船时代,优质木材是战略资源。他沉吟片刻道:“暹罗柚木还是要买,能买多少买多少,作为关键部位用料。至于主体……我们不是一直在试验‘铁勒木’吗?效果如何?”

这是吴桥给船厂提出的又一难题,船的龙骨、肋骨这些主心骨,精炼钢材来打造! 船壳外层,还是用上好的木材,但要经过防腐硬化处理。

这样,船体骨架无比坚固,能造得更大、更稳,经得起大洋风浪!

老何眉头一直都皱着:“龙骨肋骨若是精钢所铸,其强韧远胜巨木,确实可支撑更大船身!只是,这钢材锻造、弯曲成型,与木料接合,都是新难题……”

“难题就是用来解的!”吴桥斩钉截铁。

“集中最好的铁匠和木匠,成立攻关组!先造一段等比例的钢骨框架进行测试!”

这1500吨的开拓级,吴桥是打算作为日后远航、移民澳洲的专用武装移民船,必须足够坚固,能载人、载货、自卫,横渡万里重洋!

钢骨木壳,是最好的选择!

而且,以后的装载百炮级的一级战列舰也会采用这种技术。

老匠人习惯了传统工艺,对这种邪路充满疑虑。

“慢慢试。”吴桥态度很坚决,“不要怕费工费料,先造一个舱段,甚至造一条小的试验船,放到海里泡着,定期拉上来查看。工匠的手艺是练出来的,遇到的问题一个一个解决。总之,必须攻克这个难关!开拓级大船,必须能造出来!”

他知道,没有足够强大的运输船,陵水的触角就无法真正伸向远海,资源获取和产品输出都会受限制。

而且,总不能拿着几百吨的小船去大洋跟西方人的一级战列舰硬抗吧。

老何见东主决心已定,只好点头:“是,东主。老汉我再带着徒弟们琢磨琢磨,一定尽力!”

离开船厂,吴桥又来到了更加戒备森严的铁山堡。

这里的气氛和船厂截然不同,充满了金属撞击声、鼓风声,以及一股浓重的煤烟味。

坊内,一个庞然大物正发出沉重的喘息声。

这就是集中了陵水目前最好铁匠智慧,磕磕绊绊造出来的第一台蒸汽机原型机——“陵水一号”。

它的样子极其简陋粗糙:一个用厚铁板铆接成的巨大锅炉,下面炉膛里煤火烧得正旺。

一个硕大的气缸是用铸铜的,因为铸铁技术不过关容易炸。

一根粗笨的活塞杆连着横梁,带动着一个飞轮和一组连杆机构;各种管道阀门歪歪扭扭,很多接口处还在嘶嘶地漏着白汽。

几个工匠围在旁边,神情紧张。

为首的工匠头目看到吴桥来了,连忙跑过来,脸上又是兴奋又是无奈:“东主,您来了!刚点了火,压力上来了,您看……”

随着他话音,那陵水一号的活塞在蒸汽的推动下,猛地向上冲去,带动横梁和连杆,让飞轮笨重地转了半圈,然后连杆机构切换,活塞又哐当一声砸下来。

整个机器剧烈地颤抖着,发出震耳欲聋的“呼哧!哐当!呼哧!哐当!”声,连接处火星四溅,漏气声不绝于耳。

转了十几圈后,只听“噗”的一声异响,某个阀门似乎卡住了,压力骤降,活塞有气无力地又动了两下,终于彻底停住,只剩下锅炉里的火还在烧,发出嗡嗡的响声,以及各处泄漏蒸汽的嘶嘶声。

“又……又停了。”工匠头目擦着汗,“压力不稳,气密太差,这连杆和阀门配合也老出问题……一动起来就跟要散架一样。”

吴桥看着这头怒吼挣扎却步履蹒跚的“铁牛”,心里却没有任何失望,反而充满了激动。能动起来,哪怕只是几下,就是巨大的成功!

这验证了基本原理是可行的!

“好!很好!”吴桥大声鼓励道,“能动就是成功!找出问题,记录下来!气密不行就改进垫片和加工精度,阀门不灵就重新设计!材料不够好就想办法炼更好的铁和铜!不要怕失败,每一次失败都是经验!需要什么材料、多少人手,直接跟梁先生要!”

他知道,蒸汽机的实用化绝非一蹴而就,需要无数次试错和改进。

但眼前这台粗糙、吵杂、不可靠的原型机,在他眼中,却比任何精美的工艺品都更美丽。

它是力量的雏形,是工业革命的核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