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明末争霸大海 > 第64章 孙伯贤

穿越明末争霸大海 第64章 孙伯贤

作者:就凉茶吃荔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0 16:04:34

陵水堡新建的“济世堂”药堂。

这里远离了冶铁工坊的铿锵、船厂的轰鸣和新兵操练的呐喊,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草药香气和石灰消毒水的味道。

几排白墙灰瓦的房舍围成一个小院,院内晾晒着各色药材,屋内不时传出捣药声和低声的讨论。

吴桥换下常穿的劲装,着一身素净的青色儒衫,独自一人步入医坊正堂。

堂内陈设简朴,几张诊案,几排药柜,最显眼的是靠墙立着的一排大陶缸和几个造型奇特的琉璃器皿。

一位身着洗得发白的深蓝布袍、年约五旬的清瘦老者,正背对着门口,全神贯注地在一盏酒精灯(玻璃工坊技术打造)上炙烤着一柄小刀。

动作沉稳,神情专注,仿佛周遭一切都已不存在。

“孙叔父。”吴桥停在门口,恭敬地拱手轻唤。

老者身形微顿,缓缓转过身。

面容清瘦,颧骨微高,一双眼睛却异常明亮有神。

此人名为孙伯贤,前太医院院判孙锦之子。

当年其父因卷入一桩说不清道不明的宫廷秘方风波,被革职流放甘肃,全家几近死于戍所,至于是何风波,大明的皇宫奇怪的密事多了去了,吴桥也不想深究。

吴父吴敬山,恰好带商队行经彼处,见其一家凄苦,又念其父医名,动了恻隐之心,花重金打通关节,将他们一家幸存老小悄悄带回了广州庇护。

这份恩情,孙伯贤铭记于心。

孙伯贤虽因家变未能入仕,却尽得家传医术精髓,尤擅外科与疑难杂症,在岭南医林颇有名望,被吴家奉为上宾。

此次吴桥在陵水大兴土木,特意将这位“叔父”和几位信得过的吴家供奉郎中请来,主持这“济世堂”。

“是桥哥儿来了。”孙伯贤放下小刀,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指了指旁边的竹椅,“坐。看你气色,比月前沉稳许多,想是那批‘镜子’换回的银子,让你心中大石落定了?”

吴桥依言坐下,苦笑道:“叔父慧眼。银钱压力稍解,然肩头担子却更重了。堡内军民日增,南洋湿热,瘴疠横行,外伤感染更是屡见不鲜。河口堡、坤甸两地飞鸽传书,求医问药的讯息不断。光靠叔父和几位先生带来的草药汤剂,杯水车薪啊。”

孙伯贤捋了捋颌下几缕灰白的胡须,叹道:“医者父母心,老夫何尝不急?此地湿热,邪毒易侵,所患者多痈疽疮疡、热痢疟疾,寻常汤药见效慢,重症者往往……唉。老夫与几位同仁日夜钻研古方,配了些清热祛湿、解毒生肌的膏散,聊胜于无罢了。桥哥儿,你此次来,想必不只是诉苦?”

吴桥正色,语气诚恳说道。

“叔父明鉴。小侄此次前来,实是心中有些……奇思异想,源于早年偶得几卷海外残篇与杂记,其中记载了些许‘奇药’炼制之法。然小侄于岐黄之术,仅识皮毛,更遑论动手炮制。心中惴惴,不敢轻试。”

“思来想去,唯有叔父您,学贯古今,见识广博,又精于药理炮制,方能辨其真伪,或可一试。若成,或能解我三地军民病痛之苦;若不成,也只当小侄痴人说梦,还望叔父勿怪。”

孙伯贤眼中精光一闪,来了兴趣:“哦?海外奇方?桥哥儿但说无妨。医道一途,本就海纳百川。纵是荒诞之言,亦可启人思路。”

吴桥从怀中取出几张早已准备好的、画满图解和文字说明的纸张,双手奉上:“叔父请看。此三者,是小侄认为或可速成,且用途最广者。”

孙伯贤接过纸张,戴上陵水玻璃工坊出产的,精细磨制的老花镜,仔细看去。

第一种叫蒜素(大蒜素),纸上画着大蒜捣碎浸泡于高度烈酒中,密封静置,再过滤取澄清液体的步骤图。

“此液色黄,气味辛辣刺鼻。外用:可清洗创口,尤其化脓肿痛之疮疡,能杀灭致腐之‘微虫’(细菌),促伤口洁净生肌。内服:稀释后,或可缓解热痢腹痛。注意:辛辣猛烈,外用亦有灼痛感,体虚及黏膜处慎用。”

孙伯贤沉吟:“大蒜辛温,本有解毒杀虫之效。以烈酒提其精华……此法看似粗陋,然合药理。烈酒本有清洁之效,二者相合,或生奇变。尤其‘杀灭致腐微虫’之说,虽闻所未闻,但观其描述,与痈疽腐肉难生之状暗合!此物或有大用!制备亦不难,可速试!”

第二种是“青霉液”,图解更为复杂。

第一步,培养“青霉”,图示用发霉的瓜果,尤其是香瓜、橘子皮上常见的青绿色绒毛,用米汤或芋头煮汁培养。

第二步,用活性炭吸附培养液中的“药力”。

第三步,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反复洗涤、分离提纯;最后得到一种“淡黄澄清之液”。

“此物神效,专克‘热毒内侵’(严重细菌感染)所致之高烧、痈疽内陷、肺痈(肺炎)、产褥热等九死一生之症!然制备极难,易失败,且需在病患皮上试涂,确认无‘红肿剧痛’(过敏反应)后方可小剂量使用。保存不易,需低温避光。”

孙伯贤看得眉头紧锁,呼吸都急促了几分:“以霉制病?匪夷所思!然……细思其步骤,竟暗合‘取精华、去糟粕’的炮制至理!活性炭吸附、酸碱提纯……妙!虽闻所未闻,但若真能制出此‘淡黄液’,专克那些汤石无灵的‘热毒绝症’……此乃活人无数的无量功德!桥哥儿,此法……此法从何而来?当真可行?”他目光灼灼地看向吴桥。

吴桥点头,并提示他继续看下去。

第三种名为“柳皮精粹”之法(阿司匹林前身):图示刮取柳树(尤指白柳)内皮,熬煮浓缩成膏,或进一步用酒提纯结晶。

“此膏或结晶味苦。内服:可退热、镇痛、缓解头痛及筋骨酸痛。尤适疟疾发热、产后体痛、劳损之痛。”

孙伯贤点头:“柳皮苦寒,本为清热良药。熬膏取精,古法有之。此方倒是相对稳妥易行,可解燃眉之热痛。”

吴桥见孙伯贤并未斥为荒诞,心中稍定,恳切道:“叔父,此三法,小侄仅知皮毛,纸上谈兵。其中关窍、火候、成败关键,非叔父这般大家亲自主持、反复试验不可得!”

“蒜素或可速成,暂解外伤之苦;柳皮精粹亦可立行,缓解热痛;唯这青霉液之法,艰深繁复,恐需耗费叔父大量心血,且成败难料。小侄深知此请强人所难,然为三地军民性命计,恳请叔父……勉力一试!济世堂上下人手、所需物料器具,小侄必全力保障!此非命令,实乃晚辈泣血相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