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逆袭,我的眼睛能看透命运 > 第179章 技术爆炸,昆仑星图

青鸾舰的回归,如同在平静(至少表面如此)的南疆湖面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激起的不是浪花,而是足以改变地壳结构的汹涌暗流。那满载而归的巡天遗泽,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收获,更是一场即将席卷整个南疆文明的技术风暴的序曲。

星火研究院,这座南疆智慧与技术的圣殿,在接下来的数月里,彻底进入了不眠不休的狂热状态。所有非核心的研究项目被暂停,所有的算力、所有的资源、所有研究员的心力,都被集中到了对巡天遗产的解析与消化上。

艾雯作为总负责人,几乎住在了研究院的核心实验室。她的眼眸因长期缺乏睡眠而布满血丝,但其中的光芒却比任何时刻都要璀璨。她带领着团队,如同最精密的解码器,一点一点地撬开那些从坟场带回的黑色数据方碑。

首先取得突破的,是材料学。

从“镇渊号”附近收集到的“星辰金”样本,经过分析与逆向工程,其独特的原子晶格结构和能量亲和特性被成功破译。南疆的冶炼工坊在艾雯团队的指导下,开始尝试利用现有的设备,结合“方舟”数据库和星尘议会提供的部分技术,进行小批量的仿制与合成。虽然纯度远不及正品,性能也只有正品的十之二三,但即便如此,这种被命名为“初级星纹钢”的新型合金,其强度、韧性以及对能量的导性,也全面超越了之前最好的优化玉髓晶合金,立刻被应用于新一代星舰龙骨和关键装甲的制造中。

紧接着,那三台从护卫舰残骸中拆解出的“流光”式亚空间引擎,成为了研究院攻坚的重点。其内部涉及的高维空间折叠与稳定技术,让所有工程师都为之痴迷又头痛。无数个日夜的推演、模拟、失败、再推演……终于,在消耗了海量资源和算力后,团队成功分离出了其最基础的“空间曲率补偿”和“能量流态化”模块,并实现了初步的逆向仿制。

第一台南疆自产的、被命名为“风行-I型”的实验性亚空间引擎被制造出来。在紧张的测试中,它虽然只能达到“流光”引擎百分之十五的效率和稳定性,且能耗巨大,但确确实实地实现了短途的、超越常规光速的亚空间航行!这意味着,南疆的舰船,终于摆脱了只能在常规空间缓慢爬行的窘境,真正拥有了踏足遥远星海的初步资格!

与此同时,对“镇渊号”舰体结构数据和修复指南的研究,也在稳步推进。虽然以目前南疆的工业能力,想要修复这艘庞然大物无异于天方夜谭,但其中蕴含的结构力学、能量分布、防御矩阵设计等知识,却如同高屋建瓴,为南疆自行设计建造大型、高性能星舰,提供了无与伦比的蓝图和理论支撑。

一座全新的、规模远超从前的星舰造船厂,开始在巫月星的卫星背面秘密动工。其设计理念,大量借鉴了“镇渊号”的结构优化方案,目标是建造南疆第一艘完全自主设计、具备强大火力和远航能力的重型巡洋舰,代号——“启明星”。

技术的爆炸式发展,带来了实力的急速膨胀,也带来了更庞大的资源需求。与星尘议会的贸易变得更加频繁,优化玉髓晶和生命原液的出口量大幅增加,为南疆换回了更多急需的稀有元素和精密工业设备。整个南疆星系,如同一台开足马力的引擎,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着。

而林风,在这股技术狂潮中,并未过多介入具体的研究,他将专业的事情交给了艾雯等专业人士。他的大部分时间,除了处理必要的联盟事务和自身修炼外,都沉浸在了那份从“镇渊号”舰灵处获得的、残缺的上古星图之中。

这份星图,使用的是某种基于规则感知而非单纯光学影像的记录方式,信息量庞大到令人咋舌。许多区域因年代久远和损毁而模糊不清,但依旧保留了大量珍贵的信息。

他反复揣摩着那个被特别标记的——“昆仑”星域。

根据星图旁断续的注释和符号推断,“昆仑”在巡天时代,似乎并非一个简单的星系,而是一片广袤的、拥有多个宜居世界的星域集合体。它被描述为“文明摇篮之一”、“秩序屏障”、“资源丰沛之地”,同时,也标注着“风险未知”、“存在古老禁制”等警告。

更重要的是,林风在反复比对现今星尘议会提供的星图后发现,“昆仑”星域所在的位置,恰好位于当前已知文明疆域的边缘之外,一片被标记为“未开拓区”和“高风险引力乱流带”的黑暗区域。无论是星尘议会还是巡天司的公开星图,对那片区域的描述都语焉不详,充满了未知。

这无疑增加了“昆仑”星域的神秘性与价值。

一个曾经被上古巡天文明重视的、资源丰沛的、可能留存着更多巡天遗迹的星域,如今却位于已知世界的边缘,被遗忘在黑暗之中……这其中,必然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和机遇。

林风的心,活络了起来。

南疆不能永远偏安一隅。技术的进步需要更广阔的舞台和更丰富的资源来支撑,文明的发展也需要不断向外探索和开拓。一直困守在南疆星系,迟早会像井底之蛙,被更强大的势力吞并或淘汰。

“昆仑”星域,似乎就是一个绝佳的目标。它距离足够遥远,可以避开目前星尘议会和影殿(残余势力)的直接视线;它可能蕴含的资源和技术,足以支撑南疆完成下一次质的飞跃;探索那里,也是对“镇渊号”舰灵的一种回应——继承巡天的意志,走向更广阔的星辰大海。

他将自己的想法与苏晚晴、艾雯、陈浩等核心成员进行了沟通。

“探索‘昆仑’?”苏晚晴首先表示了担忧,“根据星图显示,那里距离我们极其遥远,即使依靠‘风行-I型’引擎,单程航行可能也需要数年时间。而且环境未知,风险太大。我们刚刚稳定下来,是否应该先巩固自身,消化现有成果?”

“巩固是必要的,但不能停止开拓。”林风指着星图,“‘昆仑’代表的不仅仅是资源,更是一种可能性。我们不能等到危机再次降临,才想起向外寻找出路。必须主动走出去,为南疆寻找更大的战略纵深和发展空间。”

“我支持首领的看法。”陈浩摩拳擦掌,眼中闪烁着探险家的光芒,“老是待在家里能有什么出息?真正的战士,就应该去未知的领域开疆拓土!而且,我们有青鸾舰,有新的引擎,怕什么!”

艾雯则从技术角度进行了分析:“‘风行-I型’引擎虽然初步成功,但还需要大量的实际航行数据来改进。一次前往‘昆仑’的远航,本身就是对新技术最严峻的考验和最好的验证。而且,如果‘昆仑’星域真的如星图所示,存在大量巡天遗迹,那对我们技术的提升将是颠覆性的。”

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探索“昆仑”星域的提议,获得了通过。

一个庞大的、代号为“远航者”的探索计划,开始秘密制定。首期目标,是派遣一支精干的先遣舰队,前往“昆仑”星域进行初步侦察和环境评估。

舰队将以经过全面升级、搭载了“风行-I型”引擎和部分星纹钢装甲的青鸾舰为旗舰,配备两艘新型的、专注于探测和科研的“探索者级”舰船,以及一艘满载补给和建设物资的“堡垒级”运输舰。

林风将亲自担任此次远航的总指挥。

消息在最高层小范围公布后,整个南疆联盟再次高速运转起来,为这史无前例的远航做准备。这一次,他们的目标不再是防御或短暂的出击,而是真正的、迈向深空的远征。

星图的指引,如同命运的召唤,引领着南疆这艘刚刚加固了龙骨、更换了引擎的小舟,驶向了那片笼罩在迷雾与传说之中的“昆仑”星域。一段全新的、波澜壮阔的星海开拓史诗,即将揭开它的第一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