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把赛车场的沥青路面晒得发烫,橙色赛车的影子被拉得又细又长。苏锦汐握着方向盘,视线紧盯着前方银色赛车的车尾 —— 那是陆瑾珩的教练车,此刻正以 120 公里 / 小时的速度在直道上行驶,而她需要保持在 1.5 个车身的距离,练习 “跟车借力” 技巧。
“注意前车的尾流!” 对讲机里传来陆瑾珩的声音,带着几分刻意放慢的语速,“就像你在农家世界扬谷时,顺着风向扬,省力又高效。赛车的尾流会形成低压区,你保持在右侧 15 度角,能减少 30% 的风阻。”
苏锦汐调整方向,车身微微右偏。果然,方向盘传来的阻力轻了不少,仪表盘上的油耗数字也悄悄下降。她正想开口回应,前车突然轻点刹车,红色的刹车灯在阳光下闪了一下 —— 这是陆瑾珩设计的突发测试。
“减速!保持距离!” 陆瑾珩的声音刚落,苏锦汐已经踩下刹车,同时打了半圈方向盘,避开前车扬起的小石子。这个反应速度,比上周快了 0.2 秒,是她在末世练躲丧尸时磨出来的本能。
“不错,” 陆瑾珩的语气里带着笑意,“不过刚才刹车太急,像你第一次烤曲奇时猛关火,容易糊底。下次试试‘点刹’,就像给慕斯脱模时轻敲模具,循序渐进。”
苏锦汐忍不住笑了 —— 陆瑾珩总爱用甜品世界的例子比喻赛车技巧,明明是冷硬的机械操作,被他一说倒有了几分甜意。她放松右脚,试着用 “点刹” 控制车速,车身果然平稳了许多,跟在陆瑾珩的车后,像两片贴得很近的云。
训练到上午十点,太阳已经有些烈。林峰提着一个保温箱跑过来,里面装着冰镇绿豆汤 —— 是车队食堂特意给他们做的。“锦汐,歇会儿吧,再练下去轮胎都要冒烟了!” 他递过一碗绿豆汤,指着苏锦汐的赛车轮胎,“你看这胎纹,都快磨平了,老王刚让我提醒你换胎。”
苏锦汐接过碗,刚喝了一口,就看到远处驶来一辆黑色赛车,车身上印着 “雷霆车队” 的标志。车窗降下,露出一张桀骜的脸 —— 是雷霆车队的二号车手周凯,比赵磊更年轻,却更狂妄。
“苏锦汐?” 周凯的车停在他们旁边,语气带着嘲讽,“听说你靠跟车赢了赵磊?别开玩笑了,跟车谁不会?有本事跟我比一场,比‘应急漂移’,敢吗?”
苏锦汐握着碗的手顿了顿。应急漂移是高阶技巧,需要在突发状况下快速调整车身,她昨天才刚学,还不熟练。陆瑾珩放下手里的绿豆汤,走到周凯车前,语气平静:“周先生,我们在训练,没时间比试。”
“怕了?” 周凯嗤笑一声,“我看你们风速车队就是只会躲在训练场里吹牛,真到了‘死亡赛道’,还不是要哭着退赛?”
“谁说我们怕了?” 苏锦汐放下碗,走到陆瑾珩身边,“比就比,不过要按我的规则来 —— 比绕桩漂移后紧急停车,谁的距离桩桶更近,谁赢。” 她记得陆瑾珩昨天说过,绕桩漂移最能体现对车身的控制力,正好趁这个机会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周凯没想到她真敢接,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好!输了可别赖账,给我磕三个头认错!”
“要是你输了呢?” 苏锦汐挑眉。
“我输了?” 周凯笑了,“我就把我这赛车的方向盘拆下来,给你当凳子坐!”
赛道旁很快围了不少车队成员,老王还特意搬来一排桩桶,间距三米,共十根,终点线后还有一个距离标记。陆瑾珩走到苏锦汐身边,压低声音:“别慌,记得我教你的‘反打方向盘’技巧,漂移时看桩桶的缝隙,不是桶本身,就像你在仙侠世界御剑时看云雾的间隙,找最顺的路线。”
苏锦汐点点头,坐进赛车。引擎轰鸣,她深吸一口气,脑海里过了一遍动作要领:入桩前加速到 60 公里 / 小时,第一根桩桶前打方向盘,车身开始漂移时反打半圈,同时点刹控制速度。
“开始!” 林峰喊了一声。
苏锦汐脚踩油门,赛车像箭一样冲了出去。第一根桩桶前,她准确打方向盘,车身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轮胎摩擦地面的声音清脆却不刺耳。她盯着桩桶之间的缝隙,手眼配合,像在末世用匕首划开丧尸关节一样精准。
周凯在后面看得皱眉 —— 他原本以为苏锦汐只会跟车,没想到漂移技术这么熟练。轮到他时,他故意加速到 70 公里 / 小时,想靠速度赢,却在第五根桩桶时没控制好方向,车身擦到了桩桶,发出 “哐当” 一声。
最终,苏锦汐的停车距离比周凯近了 20 厘米,赢了。周凯脸色铁青,盯着自己的赛车方向盘,半天没说话。林峰凑过来打趣:“周先生,方向盘要不要现在拆啊?我们车队正好缺个凳子。”
周凯狠狠瞪了他一眼,发动赛车,狼狈地离开了。苏锦汐看着他的背影,松了口气,却被陆瑾珩敲了敲头盔:“刚才最后一根桩桶,你反打方向盘慢了 0.1 秒,要是在‘死亡赛道’,这 0.1 秒就可能撞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