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芒侦探事务所的玻璃门被记者们围得水泄不通,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话筒几乎要伸进办公室里。苏锦汐刚从警局回来,还没来得及换下沾着消毒水味的外套,就被涌上来的记者团团围住。
“苏侦探!请问您是如何在短短一周内破获三起连环密室命案的?有什么独家推理技巧可以分享吗?”
“听说您之前只是实习助理,这次破案是不是有高人指点?网传您和神秘委托人关系密切,这是真的吗?”
“周远航案的凶手陈曦已经认罪,您认为这起案件对商界会有什么警示作用?接下来还会接手类似的大案吗?”
闪光灯在眼前不停闪烁,苏锦汐却没有丝毫慌乱。她抬手示意记者安静,声音清亮而沉稳:“首先,三起案件的破获,离不开警方的全力配合、事务所同事的支持,以及所有提供线索的市民。其次,推理没有捷径,关键在于对细节的把控和对证据的尊重,每一个结论都必须建立在扎实的证据链基础上。至于后续的委托,我会根据案件的社会意义和紧急程度来选择,始终以维护正义为首要目标。”
这番话既专业又得体,让原本喧闹的记者们渐渐安静下来。王建国从办公室里走出来,笑着拍了拍苏锦汐的肩膀:“锦汐,说得好!现在你可是咱们江城的名人了,昨天市局还特意给事务所发了感谢信,说你为维护江城治安立了大功。”
记者们又追问了几个问题,才在警方的疏导下渐渐散去。苏锦汐走进办公室,发现桌面上堆满了信件和快递,大多是市民寄来的感谢信,还有一些企业和个人委托破案的邀请函。林哲正坐在桌前,兴奋地整理着这些信件:“锦汐,你火了!你看,连省公安厅都发来邀请函,想请你去给刑警队做推理培训!还有几家知名的媒体,想采访你,做个人专访!”
苏锦汐拿起一封来自省公安厅的邀请函,上面盖着鲜红的公章,邀请她下周去省城做为期三天的推理技巧培训。她心里满是感慨 —— 从一个实习助理,到能给刑警队做培训的侦探,这一路走来,离不开陆瑾珩的指导,也离不开自己的努力。
“对了,陆先生呢?” 苏锦汐突然想起陆瑾珩,从昨天破获陈曦案后,就没再见过他,电话也打不通,“你知道他去哪里了吗?”
林哲愣了一下,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昨天从警局回来后,就没看到他了。不过,他给你留了一个信封,放在你的抽屉里,说是等你回来后再打开。”
苏锦汐连忙拉开抽屉,里面果然放着一个白色的信封,信封上没有署名,只有一行熟悉的字迹:“锦汐亲启,待你成为真正的着名侦探时再打开。”
她握着信封,心里满是疑惑 —— 陆瑾珩为什么要留这样一封信?他到底去哪里了?难道他知道自己会成为着名侦探,所以提前留下了信?
“先别想陆先生了,” 王建国走过来,递给苏锦汐一份文件,“你看看这个,是城西‘古月轩’古董店老板发来的委托,说店里的镇店之宝 ——‘青花缠枝莲纹梅瓶’昨晚被盗了,现场没有留下任何线索,警方调查了一天也没找到突破口,所以想请你帮忙破案。”
苏锦汐接过文件,翻开一看,里面详细描述了古董店被盗的情况:“古月轩” 是江城着名的古董店,昨晚凌晨 2 点左右,店里的镇店之宝 “青花缠枝莲纹梅瓶” 被盗,价值超过千万。现场门窗完好,没有被撬动的痕迹,监控录像在被盗前半小时突然中断,显然是凶手提前做了手脚。
“这个案子有点棘手啊。” 苏锦汐皱起眉头,“凶手能在凌晨潜入古董店,避开监控和安保系统,偷走镇店之宝,说明他对古董店的环境和安保系统很了解,很可能是内部人员,或者是专业的盗窃团伙。”
“是啊,警方调查了店里的所有员工,都没有发现可疑人员,也没有找到任何线索。” 王建国叹了口气,“古月轩的老板很着急,说如果三天内找不到梅瓶,他的古董店就会因为资金周转不灵而倒闭,所以想请你尽快接手这个案子。”
苏锦汐点点头,语气坚定:“好,这个案子我接了!我们现在就去古月轩,看看现场能不能找到线索。”
林哲兴奋地拿起笔记本和相机:“我跟你们一起去!正好学习一下你的推理技巧,说不定以后我也能成为像你一样的着名侦探!”
三人驱车前往城西的 “古月轩” 古董店。古董店位于一条古色古香的街道上,门面装修典雅,门口挂着两个大红灯笼,上面写着 “古月轩” 三个字。店里摆满了各种名贵的古董,从青铜器到瓷器,从字画到玉器,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古董店老板胡明远是个五十岁左右的男人,穿着一身唐装,头发花白,脸上满是焦虑。看到苏锦汐等人进来,他连忙迎了上来:“苏侦探,你可来了!我已经等你很久了,要是再找不到梅瓶,我这店就真的完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