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回1990:我爹是煤老板 > 第62章 热闹

重回1990:我爹是煤老板 第62章 热闹

作者:陈太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0 11:38:57

天色阴沉,淅淅沥沥的下起小雨。

天蒙蒙亮,一个由40多辆车组成的车队,宛若长龙,穿过辽河市区,浩浩荡荡的向李家坟茔地阳山驶去。

这一天,辽河市有头有脸的社会大哥悉数到场。

无论曾经有过什么样的过节、恩怨,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死者为大。

车队停到阳山脚下,陈建国身着黑衣、胸戴白花,戴上白色线手套下了车。

当送行的人群,看到陈建国加入到16人的抬棺队伍中,亲自上手将木棒放在肩上时,一片哗然,纷纷小声议论着。

许多认识陈建国的社会大哥由衷的感叹,“能让陈阎王抬棺,李明耀这辈子值了。”

山路崎岖,脚下泥泞湿滑,每一步都走的艰难。

短短两百多米的山路,足足走了半个小时。

陈旭东心中捏了一把汗,十分担忧陈建国的身体,后背的伤还没好利索,也不知道他能不能吃得消。

在阴阳先生的指挥下,葬礼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两个小时后,李明耀入土为安,葬礼结束。

陈旭东走到陈建国近前,看着他微微打颤的双腿,赶忙上前扶着他的胳膊,轻声问道:“爸,你没事吧?”

陈建国摆了摆手,有气无力的说道:“赶快上车!”

车队从阳山返回市里,停在了凤凰酒楼门口,进行仪式的最后一项,答谢丧宴。

陈旭东和陈建国都没有进去,俩人坐在车里抽着烟,等待大军的到来。

没过多久,就见大军被人从一辆夏利车上抬了下来,手里紧紧握着一个四四方方的红色铁盒。

两人下车,走到大军近前。

“国哥,就是这个盒子!”

陈建国点点头,接过盒子,拍了拍大军的手,“我就先走了,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千万别客气!”

大军“嗯”了一声,什么也没说。

坐上车,陈建国迫不及待的打开盒子,里面只有一个红色塑料皮的记事本,十分具有年代感。

拿出记事本,陈建国一页页的翻着,脸上浮现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

陈旭东对记事本上的内容,也是十分好奇。

“爸,本子上写的什么啊?”

“明耀,大哥谢谢你!”陈建国叹了口气,自顾自的说道。

陈旭东将车停在路边,接过记事本,仔细看了看。

上面写着,谁谁谁是通过麻哥介绍认识的,李明耀为他办过什么事,他为李明耀又办过什么事?

麻哥又通过李明耀给过谁钱,给了多少?什么时候给的....

一笔一笔,记得十分详尽。

看过之后,父子二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

三天后,奉京农大的教授专家团来到玉田村。

这一次,是农大农技站站长张卫峰带队,5位专家教授,12位技术员,共计18人。

这些人到了以后,便开始忙碌起来,测量土地,计算究竟需要盖多少大棚;检验土地,看哪些土地还需要重新翻整;确定扣大棚所需各种材料的数量.....

期间,陈旭东和王大山带着10多位村民全程陪同。

忙碌了三天之后,5位专家教授走了,12位技术员留了下来,给玉田村的村民做技术培训。

看到长长的清单,陈旭东有些发懵。

扣大棚所需的建筑材料,有钱就能买到。

他从未想到,有一天会为人手不够而发愁。

按照最后的商定,一共48垧地,共计需建筑747个蔬菜大棚,最大的大棚600平米,最小的200平米。

其中700个大棚作为蔬菜生产,40个大棚用于育种育苗,7个大棚作为农大的实验基地,开发和培育适合大棚种植的水果和蔬菜品种。

按照技术员的测算,建造一个600平蔬菜大棚,需要10人7天才能完工,如果按照这个计算,要想同时建筑好这些大棚,至少需要4000多人,整个平安矿才多少人。

就算是延长工期,也需要一两千人,自己上哪找这么多人?

这就是拍脑袋做决定的后果啊,陈旭东心里一阵懊悔。

当陈旭东和钱富说了需要的人数,他也傻眼了,双手直撮牙花子,就连在一旁看热闹的陈建国也是直挠头。

最终,在三人的商议下,采用分批次进行施工,优先建筑40个育苗大棚,其次建筑生产大棚,最后建筑实验基地。

在施工上,施工队负责基础建设,打立柱、砌火墙....村民负责搭架子、覆膜....

施工人员方面,钱富负责联系县里、市里的施工队,联系建筑所需材料的生产厂家。

陈建国去和镇里沟通,由镇上组织附近村的村民前去帮忙,采用计件工资的方式,8-10人一组,技术员检验合格后付钱。

陈旭东去和奉京农大这边联系,尽可能多派一些技术员、教授过来指导......

这是现阶段,三人能想到最好的办法了。

接下来的几天,三人分头行动,陈建国的司机也变成了赵鹏举。

周振海、老六、钱贵以及郑刚等人都去了市里,具体去做什么,陈旭东不得而知,陈建国也是闭口不谈。

经过几天的努力,钱富联系了县里、市里大大小小20多个施工队近600余人。

陈旭东联系了农大农技站的张卫峰,这边同意再派8名技术员过来指导。

镇上也和共安、老龙、青泉等附近几个村子的村长打好招呼,共计有500多村民愿意到玉田村工作。

再加上玉田村本身的400多人,总计将近1600人,参与到施工当中,虽然人手还是欠缺,但也只能这样了。

8月3日,蔬菜大棚项目正式开始施工,原本平静的玉田村一下热闹起来。

运送砖石、竹竿、塑料布的东风141大卡车,一辆接着一辆...

村委会大院、王大山家的院子、玉田矿大院,都搭起了遮阳的棚子,支起了一口口十八印的大黑锅,锅里咕嘟咕嘟的冒着热气,香气四溢。

村民们忙着在自家的菜园子里摘菜,原本在村民眼里不值钱的豆角、土豆、茄子,因为施工队的到来,也能换钱了。

王大山站在地头上,手里夹着烟卷,脸上的皱纹都堆在了一起,笑的合不拢嘴,一口大黄牙格外醒目。

嘴里还不停念叨着,“好啊!好啊!”

此时的玉田村是热闹的,更是喜庆的。

同样热闹的,还有辽河市里。

因为李明耀死了,他手下的兄弟要么自立山头,要么转投新主,势力就此土崩瓦解。

一场关于辽河一把大哥名号之争、地盘之争、利益之争就此打响。

社会上各路人马开始激情碰撞,约架、砸场子、抢地盘....

直至新的社会一把大哥诞生,这场争斗才会落下帷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