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芝龙心中一喜,察觉到李默态度有所松动,赶忙整理思绪,恭敬说道:“首辅大人,依芝龙之见,这贸易规矩,首重公平公正。
咱们可在大员港设一专门机构,负责管理贸易诸事,从商船入港登记、货物查验到交易流程,皆制定明确章程。”
“商船入港时,该机构需详细登记船只信息、所载货物品类与数量,以防有不法之徒偷逃关税或夹带违禁品。
货物查验要做到细致且迅速,避免耽误商家时间。至于交易,可设立集中交易场所,规定交易时间与方式,确保买卖双方权益。”
“再者,税收规矩务必清晰明了。制定详细税则,依据货物品类、价值,按比例征税,让商家清楚知晓应纳多少税。
为鼓励贸易,对于大宗货物交易或长期往来的诚信商家,可适当给予税收优惠,以吸引更多商贾前来。”
“另外,安全保障也至关重要。忠勇军实力雄厚,可增派人手在港口及周边海域巡逻,保障商船往来安全。
同时,在港内设立治安维护队伍,处理交易中的纠纷与冲突,营造稳定的贸易环境。”
“最后,为方便各国商人交流,可在港内设置翻译馆,配备精通各国语言之人,解决语言不通的难题,促进贸易顺畅进行。”
郑芝龙一口气说完,再次躬身,等待李默的回应,眼神中满是期待。
李默静静听完郑芝龙的建议,脸上露出了赞赏的神色。
他轻轻抚着下巴,沉思片刻后说道:“郑总兵所言极是,这些建议颇具建设性。设立专门机构管理贸易,明确流程,能让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
清晰的税则和适当的优惠政策,既保证了朝廷税收,又能激发商家的积极性;
加强安全保障,营造稳定的贸易环境,更是贸易繁荣的基础;
而翻译馆的设立,也解决了中外交流的一大难题。”
李默微微点头,目光真诚地看着郑芝龙:“郑总兵在贸易事务上果然经验丰富,这些建议若能落地实施,对大员港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不过,李默话锋一转:“只是这具体的执行,还需要仔细斟酌。诸多事务,需调配人力物力,各环节紧密配合,方能不出差错。”
李默心中明白,郑芝龙的建议总体方向是好的,但也需警惕其在执行过程中为自己谋私利。
所以,他虽认可这些建议,却也保持着一份谨慎,后续还需安排可靠之人监督执行,确保各项措施真正服务于大员港的贸易发展,而非成为某些人敛财的工具。
郑芝龙听闻李默的话,心中暗喜,表面上却愈发恭敬,赶忙抱拳说道:“首辅大人谬赞了,芝龙不过是将平日里在福建的些许经验,结合大员港的情况斗胆建言。
大人虑事周全,执行细节关乎成败,的确容不得半点马虎。”
他微微低头,眼神闪过一丝思索后,接着说道:“大人若信得过芝龙,芝龙愿尽绵薄之力,协助大人组建这贸易管理机构。在人员选拔上,定当秉持公正,挑选那些清正廉洁、熟悉贸易之人。
至于后续执行,芝龙也愿听从大人差遣,定期向大人汇报进展,绝不让大人操心。”
郑芝龙这般回应,一方面试图通过主动请缨,进一步获取李默的信任,参与到贸易管理的核心事务中,为自己谋取利益创造机会;
另一方面,以听从差遣和定期汇报,向李默表明自己的“忠心”,打消李默对他可能在执行中营私舞弊的顾虑。
李默神色庄重,目光平和地看着郑芝龙,缓缓开口道:“郑总兵,此事关系重大,非我一人可以定夺。你所提建议虽好,但毕竟涉及朝廷诸多层面,需经陛下圣裁以及内阁商讨决议。”
他微微停顿,目光望向营帐外的天空,似在思索权衡,随后接着说道:“我会尽快将此事详细奏明陛下,如实阐述你对大员港贸易管理的建议。待陛下审阅后,内阁将就此事宜展开讨论。
毕竟这贸易规矩的制定,不仅关乎大员港一地之兴衰,更影响着我大明与各国的商贸往来,必须慎之又慎。”
李默收回目光,再次看向郑芝龙,眼神中带着安抚与郑重:“郑总兵在此番事务上费心费力,待内阁有了决断,无论结果如何,朝廷都会铭记你的贡献。还望郑总兵稍安勿躁,静候消息。”
郑芝龙听闻李默此言,心中虽略有失落,但脸上依旧维持着恭敬的神情。
他赶忙再次抱拳作揖,身子弯得更低,说道:“首辅大人所言极是,此事牵涉广泛,理当禀明陛下,由内阁定夺。芝龙一时心急,倒是唐突了。”
郑芝龙直起身子,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笑容,眼神中透着诚恳:“大人日理万机,为朝廷殚精竭虑,芝龙自当耐心等候朝廷决议。
无论结果怎样,芝龙皆会一如既往,为朝廷效力,为大明海疆稳固与贸易繁荣贡献绵薄之力。”
表面上,郑芝龙说得冠冕堂皇,心中却暗自思忖:“看来此事不能操之过急,皇帝与内阁决议,变数颇多。不过只要我能持续展现价值,参与此事的机会或许还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