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的火炮如雷霆般轰鸣,火光冲天,滚滚浓烟弥漫在开封城外。在火炮的猛烈轰击下,忠勇军在城外的防线渐渐难以支撑,最终被清军突破。
清军朝着开封城涌来,兵临城下,局势瞬间变得万分危急。
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身着龙袍的身影毅然出现在开封北城门城楼之上,正是崇祯皇帝。
他身姿挺拔,目光坚定,俯瞰着城外如狼似虎的清军。
城上城下的军民看到皇帝亲临,士气瞬间大振,原本因清军压境而略显低落的情绪,此刻被激昂的斗志所取代,他们纷纷高呼:“万岁!万岁!”
声浪一波高过一波,响彻云霄。
多尔衮远远地望见城楼上身着龙袍的崇祯,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与兴奋。
他生性贪婪且野心勃勃,面对这样的机会,怎会轻易放过。
短暂思索后,他嘴角勾起一抹冷酷的笑容,心想:这崇祯竟敢在如此危急之时现身城楼,简直是自寻死路。若能在此时将其擒获,那大清入主中原便再无障碍,自己也将成为名垂青史的大功臣。
当下,多尔衮毫不犹豫地大手一挥,对着身旁的将领们高声喊道:“集中火炮,瞄准城楼,给我狠狠地轰!务必要拿下崇祯!今日若能擒获此贼,重重有赏!”
将领们得令后,迅速传达命令,清军阵地上的火炮开始调整方向,黑洞洞的炮口对准了城楼。
一时间,火炮再次怒吼,一枚枚炮弹呼啸着飞向城楼,城楼上顿时硝烟弥漫,砖石横飞。
多尔衮紧盯着城楼,眼中满是志在必得的神色,仿佛崇祯已经是他的囊中之物。
开封府城墙上,战火肆虐,清军的火炮疯狂宣泄着火力,炸得城墙砖石横飞,硝烟仿若浓重的阴霾,笼罩着整座城池。
林深与陈献策神色慌张,焦急万分地紧紧跟随在崇祯身旁。
林深声音急切,几乎是喊着说道:“陛下,清军火炮太过厉害,这里实在危险,您赶紧到城下躲避吧!”
陈献策同样心急如焚,附和道:“是啊陛下,您乃万金之躯,整个大明都仰仗着您,千万不能在这儿冒险,快随我们下去!”
崇祯目光坚定地凝视着城外如潮水般涌动的清军,丝毫没有退缩之意。
其实,他来到城墙的目的,就是要让多尔衮看见他,他要以身为饵,打乱多尔衮的部署,为明军争取战机。
只见崇祯缓缓抬起双手,示意慌乱的众人安静。
他深吸一口气,用尽全身力气,对着城上城下的军民高呼:“朕与你们同在,绝不后退!我大明儿郎,定能击退贼寇,保我山河!”
那声音坚定且充满力量,如同洪钟般穿透了炮火的轰鸣声,传进每一个人的耳中。
军民们听闻皇帝这般激昂的话语,原本因清军猛烈攻势而稍显低落的士气,瞬间如烈火般熊熊燃烧起来,喊杀声直冲云霄,似要将这阴霾的天空冲破。
崇祯见自己成功鼓舞了士气,也看到远处多尔衮阵营出现了些许骚动,知道目的已经达到。
这才在林深和陈献策焦急的催促与紧紧的簇拥下,匆匆走下城楼。
就在他们刚离开没几步,一枚炮弹便在他们方才站立之处轰然炸开,尘土飞扬,碎石四溅。
林深和陈献策心有余悸,护着崇祯朝着安全的地方快步疾行,一心只想让皇帝尽快远离这危机四伏之地。
—————————————————
河南卫辉府,李默率领三万忠勇军进入卫辉地界。
一名探马快马加鞭赶来,翻身下马,急切禀报道:“启禀大都督,卫辉城正遭受清军攻打,领军将领乃是博洛,我方守军已然不支,正准备退守彰德府。”
李默听闻,眉头微微一皱,紧接着问道:“开封的战事如何了?”
新兵总教官赵明富赶忙上前一步,恭敬回答道:“大人,多尔衮得知陛下亲临开封的消息后,已然加紧了对开封城外围阵地的攻击,攻势极为猛烈。”
李默面色凝重,轻轻点头“嗯”了一声,略作思忖后,抬起马鞭指向大名府长恒县方向,大声下令:“传令下去,全军即刻穿过卫辉府,直扑大名府的长恒县,务必截断多尔衮的退路!”
军令如山,三万忠勇军瞬间行动起来,朝着长恒县方向而去。
李默要在多尔衮攻占开封前,将多尔衮的退路彻底截断,为扭转战局奠定基础。
—————————————————
多尔衮在营帐中来回踱步,神色阴沉。围困开封府已过去两天,战事虽有进展,但开封城依旧如一颗坚硬的钉子,难以拔除。
这时,一名探马急匆匆闯入营帐,单膝跪地,高声禀报道:“王爷,大事不好!从归德府方向杀来一队明军,远远望去,目测有两万多人!”
多尔衮听闻,脚步猛地一顿,眉头瞬间紧紧锁在一起,犹如拧紧的麻花。
归德方向怎么会突然出现明军?他心中满是疑惑与不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