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忠勇军的各个营、团分散开来,朝着雁门关外的壕沟与拒马推进。
士兵们手持汉阳造及仿制汉阳造步枪,以紧密的散兵线阵型前进。面对壕沟,工兵营迅速出动,他们携带轻便的桥梁搭建工具,在枪林弹雨中争分夺秒地铺设桥梁。
而步枪手们则以精准的射击,压制着躲在掩体后的清军弓箭手,使其无法对工兵造成太大威胁。
对于拒马,忠勇军的步兵们两两配合。一人持枪警戒,压制敌人,另一人则迅速冲上前去,利用手中的短斧或特制工具,砍断拒马的绳索或支柱,将其移除。
尽管清军弓箭手不断放箭,但忠勇军凭借着灵活的走位和热武器的强大火力,逐渐清除着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在清理障碍的过程中,忠勇军的迫击炮部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四门迫击炮隐藏在山坡的掩体后,根据前方侦察兵提供的信息,对隐藏在城墙拐角、城楼后方等死角位置的清军火力点进行精准打击。
炮弹以高抛弹道落下,在清军意想不到的地方炸开,给他们造成了极大的杀伤。
雁门关下,硝烟弥漫,经过两天两夜的鏖战,战场上一片狼藉。
清军凭借着荷兰新式火炮的犀利火力,让宋铁率领的忠勇军火炮部队遭受重创。
一门门火炮被炸得七零八落,炮手们伤亡惨重,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硝烟味与血腥气。
宋铁站在临时指挥所内,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凝重。
尽管己方的迫击炮凭借着灵活多变的射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些许劣势,成功压制了部分清军火力点,但整体战局依旧不容乐观,严重影响了他原本的攻城计划。
沉思片刻后,宋铁深知若想打破这艰难的局面,必须请求支援。
他迅速提笔,写下求援信,派遣快马日夜兼程送往西安,向李默请求支援先进的明国277钢铁大炮。
在等待支援的这段时间里,雁门关暂时进入了对峙状态。
清军龟缩在关内,加强防御,不敢轻易出击;忠勇军则在关外扎稳营地,密切监视着清军的一举一动。
然而,宋铁并未选择消极等待。他果断下令,派遣多支小股部队,趁着夜色对雁门关进行骚扰。
这些小股部队皆是由精锐士兵组成,他们手持汉阳造及仿制汉阳造步枪,趁着夜幕的掩护,悄无声息地靠近雁门关。
到达预定位置后,他们突然发动攻击,密集的枪声瞬间打破夜晚的宁静。步枪的火光在黑暗中闪烁,如同点点繁星,让清军摸不清虚实。
清军急忙组织防御,城墙上顿时灯火通明,弓弩手与火器营朝着枪声方向盲目射击。但忠勇军小股部队凭借着灵活的战术,打完一轮射击后迅速转移位置,让清军疲于应对,无法安心休息。
夜战中,忠勇军的迫击炮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黑夜的掩护下,迫击炮部队悄悄推进到距离雁门关较近的位置,然后突然开火。炮弹以高抛弹道越过城墙,在关内爆炸,炸得清军阵脚大乱。
而忠勇军的步兵则趁着清军混乱之际,发起小规模冲锋,给清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尽管暂时处于对峙,但宋铁凭借着这些灵活多变的战术,让清军始终不敢放松警。
阿济格站在雁门关的城楼上,望着关外那片被战火洗礼得满目疮痍的土地,听着时不时传来的枪声和炮声,脸色愈发阴沉。
面对宋铁派遣小股部队骚扰的战术,阿济格起初并未太过在意,只当是忠勇军的垂死挣扎。
但随着小股部队如鬼魅般频繁出现,搅得关内清军不得安宁,他的耐心被逐渐消磨殆尽。每当夜幕降临,那突如其来的密集枪声便在关下不同方位响起,清军的巡逻队常常遭到突袭,防不胜防。
阿济格不得不下令加强夜间警戒,增派岗哨,城墙上灯火通明,如同白昼。
然而,这不仅让士兵们疲惫不堪,还分散了防御力量。看着士兵们因睡眠不足而日渐憔悴的面容,阿济格心中满是恼火,却又无计可施。
而对于宋铁利用武器优势发动的夜战,阿济格更是深感头疼。
每当忠勇军的迫击炮声在黑暗中炸响,炮弹如雨点般落入关内,清军的营帐、防御工事瞬间被炸得支离破碎,士兵们的惨叫声此起彼伏。
阿济格深知己方火炮在机动性和夜战中的劣势,面对忠勇军的突然袭击,往往来不及做出有效反击。
他在城楼上来回踱步,拳头紧握,咬牙切齿地咒骂道:“这宋铁,倒是有些手段!”
随后,他紧急召集将领们商议对策。
在营帐中,阿济格猛地一拍桌子,怒目圆睁地说道:“不能再这样被动挨打!必须想个法子,破了宋铁这些鬼蜮伎俩!”众将领面面相觑,一时无人应答。
思索片刻后,阿济格皱着眉头说道:“从今夜起,加强关外的巡逻,多设暗哨,一旦发现小股敌军,立刻出击,务必将其歼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