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明国二百七十七年(崇祯十八年)六月二十一日下午,烈日高悬,闷热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大战一触即发。
秦良玉一声令下,“对成都发起总攻!”声音坚定而有力,传遍整个明军阵营。
主战场定在成都迎晖门,秦良玉与李二苟亲率两万一千兵力,二十门明国277火炮和六门新式火炮,如猛虎般气势汹汹地扑向迎晖门。
与此同时,辅助战场也全面展开行动。南门由第三团负责,三千兵力配备四门新式火炮;西门清远门则是秦翼明率领的五千白杆军。
明军采用围三阙一的战术,南门和西门的佯攻,旨在对大西军进行火力牵制。
上午对迎晖门的猛烈炮击,已让大西军遭受重创,大量士兵伤亡,防御设施也几乎全毁。
张献忠见迎晖门局势危急,心急如焚,正打算从另外三个城门抽调防御力量补充到迎晖门时,南门和西门的明军突然发动进攻。火炮轰鸣,枪声大作,喊杀声震天。
张献忠听闻南门和西门传来的激烈枪炮声,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他眉头拧成一个“川”字,怒喝道:“这秦良玉好生狡诈!竟敢声东击西!”
他来回踱步,心中快速权衡着局势,若从其他城门调兵,迎晖门或许能暂时稳住,但南门和西门一旦被攻破,后果不堪设想。可若不调兵,迎晖门又实在难以抵挡明军的凌厉攻势。
最终,张献忠咬咬牙,决定还是先从南门和西门各抽调一部分兵力,但留下足够人手坚守,以防明军趁机突破。
他恶狠狠地说道:“告诉南门刘文秀和西门的冯双礼,务必死守!若丢了城门,提头来见!”
在城内,张献忠此前布置的投石车也开始发挥作用。
当赎罪营的明军士兵扛着云梯,呐喊着冲向城门时,投石车发动了攻击。
巨大的石块如雨点般砸向攻城队伍,瞬间,人群中发出阵阵惨叫。
石块砸中士兵的身体,鲜血飞溅,有的士兵直接被砸倒在地,痛苦地挣扎着;有的云梯也被砸断,攻城的节奏被打乱。
赎罪营的士兵们虽士气高昂,但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石块攻击,一时间阵脚大乱。
而忠勇军炮兵很快就发觉城内有投石车在攻击己方攻城部队。
炮兵团长范天雷立刻下令:“调整火炮角度,目标城内投石车,给我狠狠地炸!”
炮手们迅速操作火炮,瞄准投石车所在位置。随着一声声巨响,火炮喷出火舌,炮弹呼啸着飞向城内。
投石车周围瞬间硝烟弥漫,有的投石车被直接炸毁,零件四散飞溅;负责操作投石车的大西军士兵也被炸得死伤惨重。
忠勇军炮兵的及时反击,有效地遏制了投石车对攻城部队的伤害,明军的攻城行动得以继续推进。
张献忠在指挥所内分析当下局势,心中犹如翻江倒海。
当得到汇报,南门和西门的明军攻势突然加强,而迎晖门虽有防御但仍岌岌可危时,他瞬间明白自己中计了。
“可恶!我竟中了秦良玉这婆娘的奸计!”张献忠气得浑身发抖,双眼通红,仿佛要喷出火来。
他满心懊悔,自己本以为识破了明军的主攻方向,却不想这竟是秦良玉设下的圈套,分散他兵力的同时,对迎晖门持续施压。
“我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他狠狠地捶打着身旁的城墙,恨自己太过轻敌,小看了秦良玉的谋略。
此刻,他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自己决策失误的自责,又有对秦良玉的愤怒。
“现在调回兵力也来不及了,若迎晖门被破,一切都完了!”张献忠的额头布满了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心中充满了焦虑与无奈。
张献忠虽心中懊悔,但多年征战养成的果决让他迅速镇定下来,思索应对之策。他深知迎晖门乃重中之重,一旦失守,成都便岌岌可危。
他当即传令,将城内剩余的精锐亲兵全部调往迎晖门。
“告诉他们,给老子死守迎晖门,后退者,杀无赦!”他声音如雷,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狠劲。
随后,他又想到城内百姓,大声吩咐道:“让百姓们都上城来,不管男女老少,能拿得动东西的,都给我帮忙守城!多准备些热水、石灰,等明军靠近,就往下扔!”
张献忠深知仅凭这些或许还不够,他转头对身边的传令兵说道:“快去通知李定国,让他带领骑兵随时准备从侧门杀出,瞅准时机,给明军来个措手不及,冲击他们的攻城部队,打乱他们的阵脚。”
安排完这一切,张献忠亲自登上迎晖门城楼,手持长刀,大声鼓舞士气:“弟兄们!咱们大西军什么时候怕过!今日就是死,也要死得壮烈!只要守住城门,本帅重重有赏!”
他目光如炬,试图用自己的气势重新点燃大西军将士们的斗志,以应对眼前这万分危急的局势。
当李定国率领骑兵如疾风般从侧门杀出时,赎罪营的士兵们顿时一阵慌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